查看原文
其他

《亲爱的小孩》收官:她又演活了一个别人不敢演的角色

腾讯娱乐 2023-07-11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孟大明白 Author 孟大明白;Yuki

点击上方“腾讯娱乐”并关注,在这里读懂娱乐圈


《亲爱的小孩》大结局了,这部豆瓣高分剧从开播就热议不断。


▲《亲爱的小孩》大结局,方一诺辞职,视频时长1分02秒


追完剧,最大的感受就是女主角方一诺这个角色真的不好演。这里的“不好演”有两层意思,先说第一层,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表演难度大。

 

俗话说画鬼容易画人难,方一诺不是十恶不赦的大坏蛋,也不是什么财阀大小姐,她就是一个普通人,中学老师,小康家庭,和大学同学恋爱、结婚、生子……


她遇到的困境在生活中也并不鲜见:丈夫出轨、离婚、和老同学结婚、孩子患癌……唯一有点戏剧性的情节是为了救女儿,她试图跟前夫再生一个孩子。


听起来狗血,可这个故事是有新闻原型的。


 

所以最大的难点就在这里,这个人物太实了,每个人生活中会遇到她,任素汐完成的怎么样呢?


豆瓣有个短评说跟朋友吐槽这是一部恐怖片,结果已婚已育的朋友告诉她:“不,这是一部纪录片。”


 

剧集刚开篇就给观众带来了冲击,很少在国产剧中看到一个如此真实的孕肚,像是从女主角干瘦的身体上野蛮生长出的一个巨大的“瘤子”,肚子上的紫红色妊娠纹触目惊心。


你能感觉到肚子里的小生命在拼命吸取妈妈的营养,而且马上就要“破壳而出”了。



这一段长镜头没有台词,方一诺端详镜中自己的身体,脸上首先闪过委屈和难过的神情,嘴角一瘪差点要哭出声,下一秒,镜中浮现的却是一张笑脸:对新生命到来的欣喜和期待压过了委屈。


最后她长舒一口气,妈妈们都懂,这是即将“卸货”的高兴——可算快熬到头了。



她宫缩的时候,一边躺床上吃水果,一边跟她妈夸下豪言壮语:“我这么大个儿还生不了他?


再到剧痛的时候哀求医生“剖了吧”,反复纠结后为了孩子还是选择顺产,不得不在床上解决生理需求时的羞愤难当,当着丈夫的面哭了,活脱就是一个产妇的心路历程。


 

这个角色是有很大争议的,越到后面需要抉择时争议越大。方一诺是个高自尊又敏感的人,有人觉得她在孩子刚出生时得黄疸病照蓝光时就表现得慌张失措,对婆婆的卫生习惯也忍不了,但那时观众对初产妇包容度比较大,更大的争议来自于后续剧情。

 

禾禾得了白血病,试了各种方法都等不到合适的骨髓配型。方一诺跟踪骨髓库主任,甚至决定跟前夫肖路再生一个孩子,用这个孩子的脐带血救禾禾,而成功率只有25%~50%。做不成试管时她建议肖路去开房,当然最后实在过不了自己心里那关,没有实施。


 

很多观众骂她自私,心里只有眼前这个女儿,不考虑作为血包的第二个孩子,也不考虑现任丈夫。后面的剧情里她怀了谢天华的孩子却不告诉他,还曾产生偷偷打掉的想法 。对于理性思考的人,会理性放弃患病子女,因为他们的沉没成本太高。

 

不过真正有过孩子的人,可能没法这么理性。如果你是方一诺,会怎么做?


父母的爱也是需要回应的,眼前这个活生生,会哭会笑会撒娇的孩子和母亲有着无数共同的回忆与牵绊,放弃她比挖掉肚子里一块肉更疼,而且孩子本人有很强烈的求生欲,任何功利性考量在看着孩子的眼睛时都不堪一击。


 

当然方一诺是有问题的,她的问题是不够坚决和谢天华离婚,离婚了她就有权做任何决定。很多观众忽略了肖路在这中间应该承担抚养其中一个孩子的责任,而是默认两个孩子都应该由方一诺来养,所以他们转头开始同情谢天华,把舆论的矛头对准方一诺这个角色,却没想过方一诺可以说是牺牲最多的那个人,也是最难的那个人。


因为方一诺一直在做选择,也承担着做选择所带来的一切“好”与“坏”。

 

偏执的母亲没人理解,听说任素汐并不是方一诺的第一选择,幸好最后是她。她对方一诺这个角色的评价是:坚忍,什么事都抗得住。但得理不饶人,总想赢,为此吃了很多苦。


 

她本人有着方一诺的执拗。有篇专访讲过一个有趣的小细节,任素汐常年在某家咖啡馆买咖啡,久而久之竟然喝不惯其它店的咖啡了,为此她甚至去店里应聘兼职。


曾有人这么比喻她的表演风格:像灌了一口烧刀子,辛辣、刺激、直冲脑门。

 

《无名之辈》里全身瘫痪的马嘉旗,只剩一张嘴能动,照样骂得悍匪狗血淋头。《亲爱的小孩》也有这样的戏。


 

和肖路离婚后,他俩分家算账吵架。两个人的密集输出让观众又爽又扎心。最后鞋柜哗啦啦倒下简直神来之笔,不知道是不是意外,但能感受到柜子塌了,方一诺对婚姻的期待也塌了。


▲见过最真实的吵架现场!视频时长2分28秒

对于更擅长情绪爆发的演员,尤其是经过话剧舞台千锤百炼的任素汐来说,放对她容易,收不容易,这部剧里很多需要她收的时刻。

 

第三者大闹周岁宴,方一诺委屈到极致,仍然竭力保持镇定,没有当场抽对方大耳刮子,而是选择立刻带着孩子离开。任素汐对这段的处理是一直冷着一张脸,走进电梯后立刻站在角落背对电梯门,不让丈夫看见自己的眼泪。这个瑟缩的背影比一张因愤怒、委屈而扭曲的脸更能打动人。



她也可以毫不在意形象地痛哭流涕,或者跪地求饶,展示出一个人痛苦到极致的样子。


为了救禾禾给骨髓库领导下跪,她吃了闭门羹也不放弃,扑通跪在门外。听到对方拒捐的理由也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她知道没希望了,像被抽了筋,浑身一软,匍匐在地上。


 

从前就没见她怵过谁,总觉得她板正的身体像铜墙铁壁一样,敲起来铮铮响。可在这部剧里她软下来了,还不止一次。


禾禾病情突然加重在急救室抢救,方一诺扒着门不撒手。肖路好不容易把她的手指掰开,她哭得音调都变了,喊: “妈,妈,害怕了……”浑身抖如筛糠。



这两场哭戏感动了很多人,也是这部剧为数不多可以让她敞开哭的时刻。尽管方一诺这个角色遇到的都是困境。风雨之后还是风雨,但大部分时候任素汐的处理是把眼泪尽量掩藏起来。


尤其是面对女儿的时候,要么背过脸去,要么趁孩子睡了在黑暗里不出声默默流泪。更多情况是强忍着,只有眼圈是红的,转眼就恢复如常。她没有哭泣的权力。



过去她的角色里外都刚,这次是由刚到柔,经常虚弱到无力反驳。谢天华的姐姐谢丹看不上方一诺,经常言语刺激她,搁以前方一诺早就跳起来吵了,但任素汐后面的处理几乎都是默默听着,逼到死路了才讲几句道理,还是用尽量不激怒对方的措辞,能看出她离婚后的自卑,从娇养的独生女变成了忍耐的母亲。



这个角色的性格变化是由强到弱的,开篇时羊水流出来的时候还在上课,她镇定地安排学生:你们先看书,我去生个孩子。


 

一句话,就勾勒出人物的职业特点,对学生她是相当自信和负责的,也因为是老师,她会有忍不住训诫别人的习惯。对比孩子生病后首尾难顾,一上课方一诺就安排做卷子,写课文,自己坐那发呆,可以看出她的心已经飞到女儿那里去了。


所以当家长们斥责她不配做班主任时,任素汐的处理是深埋着头,不敢抬起来,完全没有了过去的精气神,羞愧而力竭。


 

这种渐弱的处理是任素汐过去很少碰到的,有些观众不喜欢这个剧是因为它太沮丧了,女主角一直在走下坡路,几乎没笑过,除了苦笑。你能看出任素汐的形体也从开始的挺拔、离婚那几年的大步流星,到再婚后的佝偻,一个人是怎么被生活折磨得越来越畏缩。


 

这跟她非常喜欢的一部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何其相似。

 

“它的所有剧情都围绕这个人物在挖,有足够的篇幅来展现他的困境和解决困境的方法,以及最终解没解决困境,所有的力都用在了这一点上。”

 

任素汐曾多次在采访中提到希望以后能演这样的作品,《亲爱的小孩》应该让她圆梦了吧——一个小人物深陷在困境中始终走不出来,只能细细咀嚼痛苦。


 

通过方一诺这个角色,任素汐算是证明了自己不是只能演泼辣、强硬、大大咧咧的粗线条的女性。她不只有硬,也有内柔的那一面。尤其是和谢天华在一起,是她最松弛、柔软的样子。

 

对比她在上一段婚姻中的咄咄逼人和歇斯底里,住在谢家的大家庭里,她学会透过表象看一个人的实质,达到目的就好,不逞一时口舌之风。

 

特别喜欢32集她和谢天华把话说开,两人和好如初之后,她像牵着小孩一样牵着对方的手,轻快地哼着歌走在回家的路上那个镜头。路边昏黄的灯光照亮她的脸,有一种奇异的明媚。让人想起《驴得水》里张一曼在纷纷扬扬的蒜皮中露出的笑脸。


 

在表演上任素汐不是一个贪心的人,她从来不接自己驾驭不了的角色。她在《人物》的专访里总结道:每个角色都是我身体里的种子,需要用到哪一颗,就让它努力发芽长大,其它的收回去。

 

“我只有让角色和我嵌在一起了,这个东西的可信度才高。”

 

是的,让她去演林黛玉那肯定不合适。嵌合度最高还是她的飒爽和硬气。但每个人都是立体的,拥有很多不同的切面。单就一个“硬”字,也可以有很多种表现方式。

 

《驴得水》的张一曼硬在遵从自己内心的价值观,勇敢追寻自由;


 

《半个喜剧》的莫默硬在坚守自己的爱情观和道德底线;


 

《我在他乡挺好的》的纪南嘉看似是一个“女霸总”,够硬了吧?任素汐却演出了一个独自在大城市打拼的单身女性的焦虑和无奈;


 

《无名之辈》的马嘉旗全身都是软的,唯独剩一张能动的嘴也得硬起来。


 

细细想来,这些角色从收益最大化的角度看都不算好角色,争议多、风险大、表演难度高,而且观众代入感低,票房号召力有限,大多数女演员不会接。


也就是对表演心无旁骛、没有杂念的人才会如获至宝。

 

上「腾讯新闻」APP

或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查看《亲爱的小孩》大结局

更多精彩内容



来源 | 孟大明白
ID |  mengdamingbai


| 热门文章推荐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