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压箱底的“小人书”,又被捧红了?| 金城

金城 金城漫与画 2023-10-12

最近小人书的话题又火了一把,巧合的是,我和詹忠效老师的线描艺术联展下周在广州文化馆开幕,其中打头阵的作品,便有詹忠效老师的连环画成名作《弧光闪闪》,还有我本人的连环画代表作《明姑娘》。
上个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时说起小人书,他如数家珍:“这些小人书……我小时候都翻烂了,《岳母刺字》《牛头山》《枪挑小梁王》《双枪陆文龙》《小商河》……”
这番话把几代中国人的记忆,瞬间拉回到年少时光。

总书记补充说:“这些小人书很有教育意义,画小人书的人功夫也深,都是大家。

是的,在电视机普及之前,小人书作为国人的精神食粮,雄霸了所有人的业余时间。

2023.7 JC动漫馆内一对正在阅读小人书的年轻人

1950年,毛主席曾说:“连环画不仅小孩看,大人也看,文盲看,有知识的人也看。
回望连环画历史,已有100年。
上世纪20年代,连环画通过上海口岸传入中国,当时被称作连环图画,最有名的是上海世界书局出版的《连环图画三国志》等五套故事。1928年以后,连环画发行市场逐渐完善,绘画形式也日趋多元,产生了叶浅予的《王先生》、张乐平的《三毛流浪记》等直到今天依然耳熟能详的作品。

《王先生》©叶浅予

《三毛流浪记》©张乐平
JC动漫馆藏

曾经的30-40年代,上海涌现出连环画“四大名旦”沈曼云、赵宏本、钱笑呆、陈光镒。
到了70-80年代初,连环画在全国遍地开花,产生了一大批名家,如上海的贺友直、华三川、顾炳鑫、戴敦邦,北京的任率英、刘继卣,辽宁的王弘力,王绪阳、贲庆余,广东的林墉、詹忠效、卢延光等。由于改革开放之后连环画市场需求迅速扩大,许多擅长国画、油画、版画的创作者也迅速加入到这一滚滚洪流之中。
 《鸡毛信》©刘继卣

《渡江侦察记》©顾炳鑫
他们用浅显易懂的文学故事和生动的画面语言,向普罗大众讲述高度凝练的古今中外故事。我本人第一次看四大名著,就是通过小人书。

《猴子捞月》连环画节选©万籁鸣
 JC动漫馆 馆藏

也许如今的90后、00后已将连环画视作蒙尘的古董,但其实,走过100年的连环画,其社会意义与艺术价值,早就给美术界、动漫界留下了一笔难以估量的巨大财富。

《西游记》是大部分连环画家都有涉猎过的题材,1954年,陈光镒《大闹天宫》连环画一经出版,就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创下了百万册佳绩。

《大闹天宫》©陈光镒

而连环画界“西游”题材最受瞩目的巅峰之作,还属“四大名旦”之二赵宏本与钱笑呆在1962年合作创作的连环画《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这部中国美术中的经典,采用单线白描的方式,线条极美,着重刻画人物的表情和动态,后来也成为了家喻户晓的86版电视剧《西游记》的形象参考样本


作为一个完整的故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连环画比原著的该章节要精彩不少,本册名为“三打白骨精”,其实在“三打”之外,还添加了“假西天”和“智激美猴王”等其他章回的故事内容。
情节一波三折,人物性格有血有肉。

比如,两次打白骨精之后,悟空与三人分别,每个人的神态都值得玩味。

《三打白骨精》连环画节选©赵宏本、钱笑呆
JC动漫馆馆藏

后来八戒前往花果山请孙悟空,此时的悟空翘着二郎腿不羁躺在宝座上,眼神却尽是担忧。
《三打白骨精》连环画节选©赵宏本、钱笑呆
JC动漫馆馆藏

作品创作耗时2年,当时的赵宏本钱笑呆正值壮年,创作的巅峰时期。
由擅长刻画人物和动物的“猴王”赵宏本负责人物造型、构思、构图初稿,精稿则由钱笑呆负责。在严格要求下,一幅画需要反复近十张才能定稿。这部作品只有前面12页为彩稿,是用国画的“工笔重彩”形式完成。

《三打白骨精》连环画节选©赵宏本、钱笑呆
JC动漫馆馆藏

作品出版后的第二年,就在全国第一届连环画评比中获得一等奖,后来又以英、日、德、法等多国语言文字出版发行;1980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洲文化中心举办的野间儿童画、插图比赛三等奖。

这部连环画有多火?
有50后大哥回忆:“当时弄堂里一半以上的男孩都有《三打》!跟很多同时代的人一样,我是先知道三打,后来才知道其出自名著《西游记》。”



在创作《十五贯》时,王弘力只有29岁,刚刚走上东北画报社(辽宁画报社前身)连环画创作员岗位,未达而立之年。
整部《十五贯》连环画只有54幅图,但惜笔如金的王弘力,却成功地塑造了况钟、尤葫芦父女、娄阿鼠、过于执等众多栩栩如生的连环画人物。
《十五贯》节选©王弘力
JC动漫馆藏

《十五贯》被国画大师戴敦邦称为“无法超越”的连环画经典,每一幕剧情与人物刻画得入木三分,让人过目不忘。
比如尤葫芦和娄阿鼠争夺十五贯的激烈场面:
《十五贯》节选©王弘力
JC动漫馆藏

尤葫芦女儿仓皇出逃时的悲戚场景渲染:
《十五贯》节选©王弘力
JC动漫馆藏

况钟假装测字先生暗查娄阿鼠,双方表情即暗示身份:

《十五贯》节选©王弘力
JC动漫馆藏

而这一部连环画,却曾险些消失于灰烬之中。
创作于1956的《十五贯》可以说有些生不逢时,那时王弘力的最大对手不是其他连环画作品,而是“文革”。据说,这部震惊了整个艺术界的名作,成为了头号“毒草”和打击对象。
王弘力(左)与戴敦邦(右)

说巧不巧,当时的王弘力老师把《十五贯》原稿装入外表破旧的档案袋,混迹于一堆破书之中。

当有一天红卫兵们带着家伙出现在他家抄家,却怎么也翻不到那珍贵的《十五贯》原稿,于是败兴而去。

其实,红卫兵们不是没有看见那个破旧档案袋,而是他们误以为里面不可能有好东西,或许是一堆废纸,便将其一脚踢到床底。

因此《十五贯》免遭一炬,也才可能出现在J C动漫馆,成为如今年轻人观摩学习的连环画范本。

这个档案袋藏于JC动漫馆

1981年,《连环画报》上列出一大排的名单,开头就是王弘力的《十五贯》,当时是获得第二届全国连环画评比一等奖。
《十五贯》迎来了新生。
王弘力先生擅长古典题材绘画,80年代初,他花费1年功夫,创作了水浒故事《杨志卖刀》,古拙有力的线条,严谨丰富的场景,表现出杨志这位末路好汉的坎坷经历。
2003,进入“ 70后”的他在老版《杨志卖刀》83幅图的基础上,精选出20页,略加变化构图,敷上色彩,创作出全新版的《杨志卖刀》。




《杨志卖刀》节选©王弘力

JC动漫馆藏
他以赭色作基调,更显出历史的苍涩感,更添一丝悲凉。两个版本相隔20多年,王弘力将自己多年的经历、情怀都贯注于作品当中。
巴掌大的页面,那是一个时代的回响。


如果要说连环画界的泰斗、中国线描艺术的领军人物,还属贺友直先生。促成他业界地位的,正是那部著名的《山乡巨变》

这部创作于1958年的连环画,改编自周立波的同名小说,描绘了湖南省一个僻静的山乡,农业生产合作社从初级社到高级社的发展过程,刻画了中国农民精神面貌的改变与提升。

由于画作与原著气韵一致,被评论界誉为“文与画相得益彰的典范”。
他认为:“山明水秀的农村,用线描来表现才会无比贴切。

为了画好这部作品,上海人美社创作室主任顾炳鑫与贺友直进行了充分的沟通讨论,贺友直三次挑着担子下乡,每次去都把前一次的创作手稿推翻,重来一遍。

在农村的几年他没白呆,那些乡里人笑嘻嘻的脸,朴实憨拙的动作,最终都被他用画笔勾出了魂。

再看《山乡巨变》,贺友直的线条疏密有致,简洁明了,一个清新明快的南方农村跃然眼前。
通过线条的变化,表现出人物的动感和物体的质感,不同线条的组合,也让画面富有韵律和层次。
无怪乎《山乡巨变》被誉为“连环画史上的里程碑”,贺友直正是靠这部作品,奠定了在连环画界的宗师级地位。

贺友直诞辰100周年展
海报中的作品皆为JC动漫馆馆藏

1987年,贺友直曾受邀在法国昂古莱姆举办个人作品展,外国人惊讶于中国“漫画”形式的别致,称它“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赞誉贺友直是一个真正的“漫画大师”。
在昂古莱姆市国家漫画博物馆广场上,还铺设有贺友直作品的雕刻地砖。

贺友直在昂古莱姆

贺老有一双透亮的眼睛,为人本真,他说:“一个画人物画的人,首先需要自己有精神,画出来的人才有精神”
在30平米的小小居室,他完成了《山乡巨变》《小二黑结婚》《李双双》《白光》等百余本连环画著作。

《李双双》©贺友直
JC动漫馆藏

记得2014年,我在杭州西泠拍下《小二黑结婚》完整稿之后,詹忠效老师专门带我前往上海,拜见了它的作者贺友直,当天跟贺老进行了热烈而有趣的交流,贺老专门为我写了一段话。
与贺友直老师的合影
《小二黑结婚》©贺友直
JC动漫馆藏

他说:“得知我的《小二黑结婚》被金城先生收藏,非常开心,仿佛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一个好人家。”

我是1980年左右开始连环画创作,当时出版社给我的稿费是每幅4元,那时光景好,不到一年涨到每幅8元。一本连环画下来可以拿到三、五百元甚至上千元的稿费,而我的父亲当时的月薪,每月只有36.5元。

千军万马的美术大军,那些年全部涌进连环画这一条“羊肠小道”,竞争异常激烈,年轻人出道谈何容易。我本人算是运气很好的一个,同时给多家出版社供稿,1983年,我被当时全国发行量最大的《连环画报》约稿,创作天津作家航鹰小说《明姑娘》的同名连环画。
记得当时我在辽宁的一个山沟里当兵,为了画好这部作品,我回到家乡的省城哈尔滨采风,画了老火车站、霁虹桥、道外圈楼、中华巴洛克建筑群,还有松花江边的长椅,美丽动人的哈尔滨姑娘。

《明姑娘》节选©金城
1983年北影厂导演董克娜决定将《明姑娘》搬上银幕,她深入研究了我的连环画,特意追赶我的足迹,干脆将外景地设在哈尔滨,把部分连环画里的构图和画面,当作电影的“分镜头”进行参考。
在电影中,张瑜饰演明姑娘,演员还有张国民、陶玉玲、谢芳等。电影里出现的松花江边、道外四百、老鼎丰,还有那些早已消失的老建筑,让哈尔滨人倍感亲切。
参与拍摄的工作人员回忆说:“当时,主创人员人手一本登有金城画的《明姑娘》的《连环画报》做参考。

《明姑娘》开篇 ©金城

《明姑娘》节选©金城
导演董克娜按照《明姑娘》连环画拍摄的电影

那期翠绿色封面的杂志,算是我的代表作,它让我见证了中国连环画巅峰之后的余晖。

但因连环画的创作依赖脚本,并且没有进化到镜头丰富的“电影语言”,因此在脑洞大开的现代日漫以及彩色电视机等全新媒介冲击下,现在的年轻人早已不识连环画。

但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连环画家留给后人宝贵的文学、艺术财富,会继续绽放不朽的光芒。



博主动态插播

刚刚从东莞“漫博会”回来,迅速给香港大哥黄玉郎画了一幅贺图,希望能赶得上他在香港动漫潮玩节的个人画展。也跟大家分享一下漫博会现场照片,广东卫视拍的,年龄越大,越要扮帅哈

赠黄玉郎贺图


“潮玩之夜”开篇演讲

第二届全国插画扶持计划(CIAC)征稿倒计时!奖金13w+,8项大奖,5位+一线华人插画大咖担任专业评审!
还在犹豫什么,快来投稿吧~


点击下方小程序链接了解详情




最经典的“小人书”,
在看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