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简报 | 傅雷翻译出版奖揭晓、国际英语教育中国大会举行…

译世界编辑部 译·世界 2021-03-16


中国语言服务业一周简报

(2020第5期,总第170期)


编者按 

这一周,语言服务行业发生了哪些事儿?又产生了哪些新观点?以及涌现出了哪些新产品?等等,这些问题可能是很多业内人士想及时关注的。对此,作为智库型资讯与研究平台,译世界(微信公众号"译•世界"ID:YEEWORLD)进行了信息跟踪观察,推出《中国语言服务业一周简报》,为业内人士提供参考。本期报告覆盖了11月21日-11月27日的资讯。欢迎关注!


C

ONTENTS

目录



重要事项

·本周要点

·事项预告

翻译出版

产品前沿




Part 1

重要事项





本周要点


2020年傅雷翻译出版奖揭晓


第十二届傅雷翻译出版奖颁奖典礼21日在法国驻华大使馆举办。


在十部入围作品中,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戏剧作品《孤寂在棉田》(贝尔纳-玛丽·科尔泰斯著,宁春艳译)斩获文学类奖项,社科类奖项则花落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透明与障碍:论让-雅克·卢梭》(让·斯塔罗宾斯基著,汪炜译)。


自2013年起,傅雷奖特别设立“新人奖”。本届“新人奖”授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审判王后:1793年10月14-16日》(埃马纽埃尔·德·瓦雷基耶尔著,曾昭旷译)。


法国驻华大使罗梁出席了本次活动。他引用葡萄牙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若泽·萨拉马戈的话高度评价译者的重要性:“作家成就本国文学,而译者则成就了全世界的文学。”他表示,好的译者是优秀的读者、语言学家和作家,译者不仅是连接两种文化的桥梁,更身处跨文化对话的核心。


傅雷翻译出版奖组委会主席董强表示,今年是傅雷奖的本命年,经过多年的努力,傅雷奖渐渐走向成熟,填补了翻译奖领域的空白,并成为法语翻译界的盛会。


此外,展览“傅雷的法兰西青年岁月”于11月22日至12月2日在北京法国文化中心举办,展出1928年至1931年间傅雷在法国进修文学与艺术史时珍贵的影像和文字资料,其中大部分是首次展出。



2020国际英语教育中国大会举行



线上线下融合、杭州北京同步,12个大会议题,主旨发言、专题演讲、工作坊、课例展示等共60余场不同形式的学术活动,130多名中外专家齐聚,两万余名观众在线参会……为期两天半的2020国际英语教育中国大会11月22日落幕。


大会期间,“开放合作·互学互鉴携手共建英语教育命运共同体”这一主题贯穿始终。在20日晚举行的首届“一带一路”英语教育发展论坛上,来自中国、俄罗斯、马来西亚、尼泊尔等八个国家的专家分享了各自国家的英语教育现状、尤其是在疫情下坚持开展英语教学的举措。专家们希望,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各国能够在远程学习、教师培训、语言测评等多方面互学互鉴,逐渐建立英语教育命运共同体。“尼泊尔和中国应共同致力于英语教育质量的提升,希望这次论坛能让我们初步构建起两国探索英语教育新方法与新方向的框架,”尼泊尔英语教师协会Motikala Subba Dewan博士表示。


尽管疫情当前,英语教育专家学者、教师们对教育的热情与执着始终未变。“今年以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举办大会非常有意义。线上会议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让更多的教师受益。国际英语教育中国大会的观看量达到了上万名,这是线下会议不可能实现的,”浙江大学副校长、语言测试专家何莲珍教授表示。她在主旨演讲中聚焦中国语言测试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介绍了桂诗春教授在我国外语测试领域作出的突出贡献,并对测试的信度与效度、影响测试表现的因素等六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与分析。


上海交通大学金艳教授的演讲同样围绕语言测试展开。她从社会—认知角度介绍了语言测试中的语境效度,通过两个案例详细分析了语境效度在阅读测试和口语测试中的影响,并指出了在语言测试中建设语境效度面临的挑战。金艳最后强调,语境效度是确保语言测试任务能够检测出考生是否具有真实交际能力的关键因素。


来自昆山杜克大学的Don Snow教授在演讲中借用“八仙过海”的故事展示了一系列中国学生口语学习的成功案例及研究成果。他认为,教师应针对学生的特点,培养个性化的语言学习策略,并将这些策略以可持续发展的形式贯穿于学习过程中。华中科技大学徐锦芬教授从教师学习与教师身份的角度展开了论述。她表示,处于团队中的教师能够通过相互学习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极大地提升专业水平。“这样的‘共同体’可以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而‘共同体’要发挥最佳效果,教师的能动性起着关键作用,”徐锦芬说。


2020国际英语教育中国大会由中国日报社和世界英语教师协会联合主办,21世纪英语教育传媒承办,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和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担任学术指导单位,近20家国内外期刊提供学术支持。



第二届“一带一路”背景下话语研究与语言服务高端论坛举行



11月21日,由中国英汉话语比较研究会话语研究专业委员会与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共同主办、外国语学院承办的“一带一路”国家倡议背景下话语研究与语言服务高端论坛在广州大学举行,本次论坛同时作为广州大学合并组建二十周年系列学术研讨会之一。广州大学党委书记屈哨兵教授、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会长罗选民教授、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话语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辛斌教授等领导嘉宾与会致辞。北京大学宁琦教授、中山大学王东风教授、天津外国语大学田海龙教授、中山大学丁建新教授、海南大学金山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莫爱屏教授、华南理工大学武建国教授等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本次论坛以“创新话语研究、赋能语言服务”为主题,旨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促进国内话语研究与语言服务水平及相关人才的培养质量。开幕式上,屈哨兵指出,“一带一路”建设,离不开语言服务,需要语言铺路。同时,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港口,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罗选民在致辞中回顾了广州在经济、贸易和文化等领域国际交往与合作的历史及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指出广州在国际事务舞台上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希望各方专家学者能够通过“一带一路”国家倡议背景下话语研究与语言服务高端论坛这个平台,共同探讨话语研究及其他语言服务面临的机遇、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促进话语研究的繁荣发展,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和“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的实施。


辛斌在致辞中指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为中国话语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推动了语言服务等新兴学科领域的发展。本次论坛主题明确、时代性强、议题重点突出,将有效助力提高我国话语研究水平和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


论坛期间,各位专家作了主旨发言。与会代表就如何实现话语研究、语言文字事业服务国家战略进行了积极而广泛的互动交流,围绕“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语言服务与人才培养”和“新媒体与话语研究的新发展”两个议题展开了专题研讨。



首届国际中文教育发展智库论坛暨国际中文教育发展智库联合体揭牌仪式举行



11月22日,首届国际中文教育发展智库论坛暨国际中文教育发展智库联合体揭牌仪式在北京语言大学梧桐会堂举行。中国、美国、日本、韩国、西班牙、加拿大、澳大利亚、马来西亚、迪拜、埃及和泰国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位专家学者、中文教育企业家及高校师生,以现场和线上同步的方式参加了本次论坛。


国际中文教育发展智库联合体是一个面向国际中文教育领域开展智库研究、加强合作交流、产出智库型研究成果的民间协作平台,在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院、浙江师范大学孔子学院发展战略研究院的倡议和推动下,山东大学孔子学院研究中心、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公共外交与跨文化传播研究基地、华侨大学海外华文教育与中华文化传播协同创新中心、天津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新疆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厦门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学院和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11个机构共同发起成立,共有73所高校机构和知名国际中文教育企业成为智库联合体成员单位。


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刘利出席揭牌仪式并讲话,副校长张旺喜主持揭牌仪式。大会报告专家有北京语言大学李宇明教授、中外语言合作交流中心发展规划处王甬处长、北京语言大学吴应辉教授、浙江师范大学王辉教授、山东大学宁继鸣教授、辽宁师范大学李宝贵教授、北京语言大学王治敏教授、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汪张龙经理、庞帝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刘新董事长9位国内外知名学者和企业家作论坛报告,专家们针对本次论坛的主题“大变局背景下国际中文教育发展战略、路径与趋势”问题提出了许多创新思想。


大会闭幕式上,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院院长吴应辉教授对大会进行了全面的总结,指出国际中文教育发展智库联合体协作机制的形成即将进一步激发国际中文教育领域专家学者开展智库研究的积极性,更多地开展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研究,更好地服务中文和中华文化走出去;同时,联合体将进一步引领国际中文教育发展智库研究的新领域,在学术评价“破五唯”的今天,具有重要价值。各成员单位都具有不同的优势,希望未来加强协同创新,相互取长补短,围绕与国际中文教育紧密相关的国家战略、地方发展和世界各国中文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联合开展重大攻关项目研究,参与数据资源平台建设,实现共建共享,产出高水平资政报告。此外,论坛还宣布2021年第二届国际中文教育发展智库论坛将由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华文学院(国际汉语教育学院)主办。



2020东北亚语言学文学和教学国际论坛(NALLTS)线上举办



2020东北亚语言学文学和教学国际论坛(简称 2020NALLTS)于2020年11月25日于线上举行。本次会议由东北亚语言学文学和教学国际论坛组委会主办;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广东前沿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东师瑞普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协办。本次会议主要议题包括“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前沿问题研究”“文学文化研究”“跨文化交际与翻译和教学研究”“东北亚地区高等院校外语教学协同创新研究”等。


本次会议邀请了国内外知名专家做主旨报告,张绍杰教授(东北师范大学)、虞建华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杨玉晨教授(东北师范大学)、李正栓教授(河北师范大学)、Dr.Stephen E. Ronto。本次会议开幕式由东北亚语言学文学和教学国际论坛秘书长丁俊华博士主持,东北亚语言学文学和教学国际论坛主席张绍杰教授致开幕辞,祝贺2020NALLTS成功举办,为促进国内外之间学术交流提供平台。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虞建华教授致欢迎辞,欢迎各位专家学者莅临本次盛会,欢迎各位高校同仁参会,提出新观点、贡献新思路、报告新成果。


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杨玉晨教授进行了主题为 "On a Clause Relational Approach to DiscourseAnalysis"的主旨演讲, 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虞建华教授主题为 "连接不同的读者群:关于《美国文学大辞典》的编撰"的主旨演讲, 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张绍杰做了主题为 "语法-语用界面研究的新路径:以语态构式为例" 的主旨演讲, 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李正栓教授做主题为 "邓恩奇思妙想艺术解析"的主旨演讲, 国外著名专家 Dr. Stephen E. Ronto做主题为 "EdTech in LanguageTeaching: A Cup of TEA"的主旨演讲。



第四届全国能源翻译大赛决赛落下帷幕



11月20日,第四届全国能源翻译大赛决赛在线上举办。本届大赛由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主办、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承办、试译宝协办,并由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和能源英语研究会担任指导单位。大赛历时三个月,吸引了来自全国352所高校的3700余位参赛者,经过严格评审,最终,35位精英选手在全国3700余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进行最后一轮的决赛角逐。


本次大赛主题为“绿色能源与低碳生活”。决赛分为笔译和口译两个环节,两个环节均分为英译汉和汉译英两个部分。笔译环节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通过腾讯会议和钉钉等方式进行在线比赛,另一方面布置线下考场进行比赛,参赛选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中英两段文字的翻译任务。口译环节采用线上比赛的方式,参赛选手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两段语音段落的英汉互译,比赛过程由一对一的监考人员进行全程录屏。


本次决赛环节,由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蔡基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文军,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高级翻译学院院长司显柱,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许明武,上海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潘卫民,哈尔滨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翻译教学与研究中心主任郑淑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徐方富担任评委,他们结合自身语言翻译实践,从选手形象、知识储备、语言准确性和内容详实度等方面对选手表现进行了细致地点评。



第十七届全国理工院校英语专业教学研讨会暨第二届院长/系主任论坛在线举行



11月21日,教育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办、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的“第十七届全国理工院校英语专业教学研讨会暨第二届院长/系主任论坛”在云端举行,本届研讨会主题为“数字人文与英语专业改革创新”和“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来自全国各地的1000余名学者、师生参与了直播研讨。


同济大学副校长吕培明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吕培明指出,理工院校的英语专业在整个学校体系以及整个学科体系中,应当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占据什么样的地位,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今时代,借助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英语专业会有什么样的新发展,这是值得外语人认真思考的问题,这也是本次大会的重要意义之所在。


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会委员、理工组组长、上海交通大学彭青龙教授致辞表示,第四次科技革命风起云涌,我们无法回避科技变革对英语教学与科研的影响,只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实现英语专业发展新格局。对此,他提出两点建议:第一,包括英语专业在内的外国语言文学的学科培养体系,所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学生培养的目标在于面向国家和社会需求解决现实中的“真问题”。第二,应当着力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学科素养、中文素养和科技素养。


开幕式由同济大学特聘教授、外国语学院院长吴赟教授主持。随后,两位教指委专家,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许明武教授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刘克东教授主持了上午9位专家的主旨发言。


在大会分论坛环节,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重庆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和同济大学等高校的40余位英语教学与研究专家、外语学院院长或系主任,基于各自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围绕“新文科”背景下理工院校英语专业发展中师资队伍的建设、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广泛的交流与探讨。






事项预告



第二十二届世界翻译大会将于12月3日-5日举行



第二十二届世界翻译大会将于12月3日-12月5日在古巴巴拉德罗(Varadero)举行。


有意参会者请尽快将姓名、单位等相关信息发送至大会组委会指定信箱(fitvaradero2020@fit-ift.org)进行报名,同时跟进大会最新动态。


缴纳报名费用时,请与Grupo Gira的Beatriz Erviti女士联系 (信箱:ventas1@gira.co.cu)。若您为学生或国际译联会员,请在联系Erviti女士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否则,您将以国际译联非会员身份缴费。


中国西部“一带一路”语言服务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高端论坛将于12月5日举行


为共同探讨新时代语言服务与语言文化传播研究,推动外语教育更好地服务国家需求,发挥外语学科专业在后疫情时代推进“一带一路”倡议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升中华优秀文化的国际传播能力和中国特色话语体系与中国特色话语能力建设,重庆工商大学将于12月5日以“后疫情时代中华优秀文化的域外传播与影响:新目标、新要求、新任务”为主题举办中国西部“一带一路”语言服务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高端论坛。


论坛由重庆市社科联、重庆市商务英语研究会指导,重庆工商大学主办,上海文化贸易语言服务基地、中国西部“一带一路”语言服务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等协办。本届论坛采用线上论坛模式,直播链接为:https://appnPEaZN3n5856.h5.xeknow.com/st/6QpPQYQvr


论坛主题为:语言文化的对外传播与影响,论坛主要议题包括:


  1. 外语学科专业的跨学科融合发展

  2. 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构建与中国特色话语能力建设

  3. 区域语言服务及发展趋势

  4. 机器翻译与MTI未来发展研究

  5. 智能+高等外语教育的新业态研究

  6. 国际汉语教育研究

  7. 中国典籍翻译与国际传播研究

  8. 汉外语言文化对比研究

  9. 中华思想文化域外传播研究 


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2020 年年会将于12月13日举行



“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2020年年会”定于2020年12月13日举行,年会将采用线上方式,会期一天。上午由翻译教指委主任委员作翻译硕士研究生教育相关主旨发言并传达最新文件精神,下午由培养单位专家代表就翻译硕士专业建设和研究生培养问题进行经验分享。本次大会不再安排分论坛环节,会议具体议程将于近日另行发布。


第一届语言认知科学研究生论坛将于12月19日举办



为推动语言认知科学交叉学科和跨领域科学研究,加强国内高校研究生在该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创新,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认知科学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研究生会,定于2020年12月19日举办第一届语言认知科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坛将采取线上方式举办视频会议。


本届论坛主题为:双语(多语)习得、认知与双语脑研究,论坛主要议题包括:


      1.   第二语言习得与认知研究

  2.   语言习得与认知神经科学研究

  3.   认知语言学与具身认知研究

  4.   汉语与汉字认知加工机制研究

  5.   双语习得与双语脑认知神经机制研究

  6.   特殊群体语言加工的认知与神经机制研究

  7.   少数民族学习者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习得与认知研究

  8.   计算机智能与认知模拟研究


本次稿件征集时间为11月1日—12月1日,专家评审时间为12月2日—12月11日,邀请函将于12月14日统一发放。论坛组委会将组织专家对论文进行匿名评审,根据来稿论文类型,论坛组委会将对论文进行评议,并在论坛上作现场指导。论文经评审组评议后,将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认知科学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对获奖论文作者颁发荣誉证书并提供科研奖励,届时将邀请部分优秀作者在论坛上做主题发言。


 联系人:赵成 胡慧怡

   电子邮箱:slaluntan2020@126.com

 会议中文网址:http://ccsl.blcu.edu.cn

   英文网址:http://enccsl.blcu.edu.cn 


第九届中国译学新芽研讨会将于12月17日-18日举行



为推动青年学者积极参与中国翻译研究、促进学术交流,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翻译研究中心自2004年起每两年举行“中国译学新芽研讨会”。研讨会邀请约二十位青年学者宣读论文,并请四至五位翻译研究知名学者进行讲评。现拟于2020年12月17日-18日举行“书写中国翻译史”第九届中国译学新芽研讨会。


联络人:高心云

电话:(852) 3943 9268

传真:(852) 2603 5110

电邮:translationhistory@cuhk.edu.hk


Part 2

翻译出版



冷冰冰、王华树编著《科技译者职业能力实训教程》正式出版



日前,由上海理工大学副教授冷冰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教授王华树编著的《科技译者职业能力实训教程》正式由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该书以“构筑能力框架、对接职业需求;定位科技交流,彰显译者主体;凸显技术赋能,重视实理结合;荟萃广博案例,夯实翻译思维”作为指导思想进行编写。使用对象为翻译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科技翻译教师,语言服务行业中的科技译者,以及其他各类科技翻译工作者。


该教程以构建AI时代科技译者的职业能力为编写目标,抓住科技译者职业能力养成的核心问题,以在线检索能力、术语能力、科技交流能力、翻译策略能力、文本能力、工具能力和翻译服务拓展能力为训练焦点,在科技翻译与多模态、人机互动以及译者认知思维等新的角度也进行了探索。教材翻译案例来自土木、建筑、机械、动力、汽车、生命科学等广泛的科学和技术领域,该书翻译技能训练具有广泛的学科适用性。


该教程的特色包括:第一,构建科技译者能力框架,使教学评估有清晰的评判载体;第二,引导学生更好地利用机器翻译,提升工作效率;第三,凸显技术赋能。将在线检索能力和翻译技术能力单独成章,强调技术辅助对科技译者的重要价值;第四,不仅详细解读各种翻译案例,而且注重理论方面的夯实。各章设置了“译理点拨”部分,并推荐了国内外相关主题的理论书目,便于学习者参考和自修。



康志峰著《认知口译学》正式出版发行



日前,中国翻译认知研究会会长、中国修辞学会副会长康志峰著的《认知口译学》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发行上市。


该书按照国家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ERP的中国高校学生口译增效策略研究” (批准号15BYY011)的研究计划,本研究在认知口译学的概念、理论、研究方法、双语加工、口译行为的ERP证据、认知记忆基础理论、多模态双语记忆、情感因素以及认知口译的发展取向等方面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在该书的系列研究中,对高校学生译员五个维度的实证研究更为突显:1)对冲突适应独立于意识:来自口译行为和ERP 的证据研究;2) 不同情绪背景下口译来源记忆的ERP 研究;3) 口译中的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共享信息表征的ERP 证据研究;4) 基于ERP的研究:认知灵活性对非熟练双语者语言转换的影响;5) 口译情境模型中时空维度更新及语码转换的相互影响研究。


该书的相关研究以ERP的口译研究为契合点,把这些理论应用到口译实践中去,不仅丰富了口译认知心理学理论体系,而且也推动了口译教学理论和认知心理学理论发展。本研究独到的学术价值对口译实践和口译教学都会产生积极的理论指导意义。在这种新思路的指导下,以学生译员为中心,以提高学生译员的口译能力为目的,对之做了大量的实证研究,探究口译增效策略,凸显了对学生译员在口译操作中的应用价值。


陶友兰等著《英语技术写作精要》正式面市



由陶友兰、谢敏、周全、李晓黎、程少武等著的《英语技术写作精要》日前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主要介绍大学英语技术写作内容,包括技术写作的定义、技术传播的定义和分类、中国技术写作现状、写作过程和研究、国际标准、受众分析、用户指南、写作和本地化风格、结构化写作、技术写作文档主要元素、译写策略、视觉工具的使用、修改和校对、用户体验、出版和可用性测试等。


该书选材基于中国学生的英语写作特点,符合中国市场对技术文档工程师的要求。据介绍,这是第一本中国人用英语写给中国翻译专业学生用的技术写作教材。该书编排结合了欧美最新技术前沿、行业最新趋势和中美课堂教学材料,主要针对翻译专业学生,特别是翻译硕士(MTI)。主要内容都在MTI课堂或培训场所试讲过,保留精华之所在。同时,本书也是技术写作从业者学习技术写作的基础读物。编写者阵容融合了中美教师和企业精英团队,教学经验丰富,行业体验充足。



Part 3

产品前沿



中译语通LanguageBox智能语言盒子亮相文博会



20201119日至1122日,由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党委宣传部联合举办的第三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办。中译语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LanguageBox智能语言盒子,以及与上海报业集团打造的智媒体技术生态数据库平台等AI大数据产品亮相文博会上海报业集团展区。


在国际化、专业化的舞台上,多元化的语言沟通需求不可或缺。中译语通LanguageBox语言盒子凭借高质量机器翻译、分角色对话、多语言会议内容转写、移动会议服务等功能备受关注。



华东政法大学多语种智能法律翻译平台上线



近日,华东政法大学多语种智能法律翻译平台上线,平台内海量的法律专业术语库和资料库,为校内外从事法律翻译工作的学习者和实践者进行法律翻译实践与研究提供了便利。


据悉,在“新文科”背景下,华政外语学院立足“智能+外语+法律”的长远发展思路与导向,花费了一年时间、119名师生参加翻译,创建了该平台。


目前,平台已囊括了几大主流英汉、汉英法律词书,采集并整理了高达20余万句多语种对照语料库,吸收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法律文本翻译、研究及数据库建设的多国多语种法律翻译数据、2018-2020世界营商环境报告双语对照文本、2018和2020年度金融审判白皮书及十大案例等相关数据。


华东政法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宋丽珏表示,新上线的多国多语种法律翻译智能平台有海量的双语对照文本案例和资料,其体量在全国法律翻译垂直领域中可谓首屈一指,同时里面还接入了17个常见的翻译引擎,能够为法律翻译学习者和专业实践者提供智能化、高效率服务。


出品:译世界编辑部

责编:张婷

校对:田瑶


注意啦,好消息!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号内搜”,获取链接,可以快捷搜索“译·世界”号内任意信息~


推荐阅读

简报 | 中国译协本地化服务委员会年会召开、《中国语言服务产业研究》面市...

简报 | 第二届“儒易杯”中华文化国际翻译大赛开赛、"第四届世界中葡翻译大赛"报名...

简报 | 第四届许渊冲翻译大赛开赛、第三十二届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启动...

简报 | 2019中华口译大赛全国总决赛举行、2020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报名开启...

简报 | 上海创设文学艺术翻译奖、外语能力等级量表建设与应用研讨会将开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