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权威发布|抓好普查成果开发应用,科学谋划“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济宁发布 2023-04-15

1



12月4日下午,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济宁市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成果”发布会。市生态环境局、市统计局、市农业农村局及市畜牧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同志参加发布会,介绍我市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有关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人
宋华东 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姜守员 市统计局一级调研员程高岫 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马云省 市畜牧业发展中心总兽医师

主持人
黄广灿 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与对外传播科科长

1


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标准时点是2017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是2017年度。普查对象是济宁市境内的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和移动源。普查工作严格按照济宁市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建立了覆盖全过程、全要素的质量控制体,确保了普查结果真实准确全面,达到了既定工作目标。要取得了5个方面的成果:

获取了一套数据


获取了一套真实的、能够科学反映全市和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环境形势的污染源排放数据。摸清了各类污染源的数量、结构和分布状况。2017年末,全市普查对象数量19309个,其中工业源 11765个,畜禽规模养殖场 2541个,生活源 4727个,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261个,以行政区为单位的普查对象数量 15个。全市机动车保有量128.8万辆,农业机械柴油总动力669.77万千瓦,民航飞机起降架8122次。掌握了全市各类污染物的数量。水污染物的数量为:化学需氧量11.35万吨,氨氮0.43万吨,总氮1.27万吨,总磷0.105万吨,动植物油0.155万吨。大气污染物的数量为:二氧化硫2.44万吨,氮氧化物12.48万吨,颗粒物4.89万吨。全市固体废数量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2039.76万吨,综合利用量2008.79 万吨,处置量21.23万吨,当年贮存量77.47万吨。全市秸秆产生量671.22万吨,秸秆利用量527.64万吨。



建立了一个地图库


建立了一个覆盖全面的污染源名录地图库。本次普查建立了一个覆盖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移动源、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的污染源名录地图库,形成了全市污染源“一张图”。



健全了一套档案


健全了一套重点污染源档案。建立了覆盖全市1.9万多个普查对象的重点污染源档案和污染源信息数据库,在济宁智慧环保监管平台系统中开发了“一源一档”电子在线档案系统,将1.9万多个普查对象电子档案传入平台系统,为环境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锻炼了一支队伍


培养锻炼了一批具有环保铁军精神的业务骨干。各级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发扬生态环保铁军精神,任劳任怨、共同拼搏、攻坚克难、努力工作。通过接受系统化的培训和现场调查,掌握了各类污染物排放核算方法。在普查成果总结过程中,通过分析归纳,把握了环境政策和当前的环境形势,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得到全面提升。20个集体、76名同志被评为全国、全省普查先进集体、先进个人。我市技术报告获得全省一等奖。



实施了一次宣教活动


进一步提高了全民生态环境意识。普查期间,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以及采用发放一封信、悬挂宣传标语、发放宣传品等多种形式,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普查工作,关心支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高了全社会环境意识。

与第一次污染源普查相比,十年来我市生态环境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污染治理能力大幅提升,污染物排放大幅减少。本次污染源普查获取了最全面、最详实的生态环境数据,为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普查成果已经广泛应用在排污许可证管理、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编制、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业锅炉低氮改造、重型柴油车管控、非道路移动源管理、土壤污染防治以及日常环境执法等方面。普查数据在环境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下一步,我市将继续抓好普查成果开发应用,科学谋划“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决策支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