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做人应学杜月笙!看似流氓,实则真君子!

2017-01-12 蝼蚁资讯


  作为老上海的“地下皇帝”,除了善于协调黑社会各派势力之间的关系、各派军阀之间的关系之外,他还是位“财主”。杜月笙通过贩卖鸦片、开设赌台等活动,聚敛了大量钱财。

  据说,在汽车还是奢华品的旧上海,杜月笙就豪车成排,9辆汽车,司机和助手18个,光贴身保镖不下10个,杜月笙的座驾是1930年雪佛兰,车牌7777(自古就说七上八下,7也是好兆头,不过别人的车牌是金条换的,他的车牌是别人送的),旧上海人一看到7777就知道杜月笙来了。而杜公馆每年需要200万大洋,几乎是当时上海市民的2万倍!

  钱虽多,但当杜月笙临终前说他的钱只有十万美金时,在场的人无不为之惊怔错愕。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杜老爷子散财的“本事”也属一流!

  “别人存钱,我存交情。”杜月笙向来这样说,他深知“财散人聚,财聚人散”这句话的道理。也就因为这种做人原则,让杜月笙积攒下了足以让他立足大上海的人情。

  除此之外,杜月笙也非常喜欢广结社会名流,凡是结交的社会名流帮人办事,分文不取,据说,杜月笙的那些车基本都不是自己买的,像那辆1935年卡迪拉克V-12就是别人白送的!

  1951年,杜月笙病危,清楚自己的病快不行的时候,他第一件事情就是叫来大女儿杜美如,从香港汇丰银行拿回一包东西,里面全是向杜爷子借钱的借条,跟他借的最少的是5000美元,借款人不乏国民党军政核心人物。其中有张500根金条,还算是借得少的。

  杜月笙一张一张地看,一张一张撕掉,女儿非常不解:“为什么要撕掉?”杜月笙说:“不愿意你们去要钱,我不想让你们在我死后去打官司。”对于借钱这事,杜老爷子曾说:“我杜月笙从来只干雪中送炭的事情,不做锦上添花的事情。”如此看来,钱对于这位“皇帝”,还真是与人为乐的身外之物!

  最会做人的流氓痞子,杜月笙到底有多会做人?

  在上海三大亨中,素有“黄金荣贪财,张啸林善打,杜月笙会做人”的说法,青帮三大亨里,杜月笙之胜,不在做事,而在做人。杜月笙到底有多会做人?我们来一探究竟!

  青帮三大亨

  作为流氓,面对别人的偏见,他的态度很是平和。上海有一位金融大咖,素来鄙视杜月笙,发现同乡或晚辈与杜结交,就会训斥他们:“怎么可以跟这种人来往!”后来,这位大咖因女人沾上麻烦事儿,左右求告无门,只好厚着脸皮去找杜月笙。杜二话不说就利用自己的人脉,花了点小钱,就将事情平息下来。这种大度,不是任何人都做得到的。

  “沪上三闻人”杜月笙、黄金荣、张啸林

  更值得一提的是,杜月笙虽为旧上海黑社会的大头目,身上有很多污点,但是,他也并非漆黑一团。鲜为人知的是,“人之爱国,谁不如我”的杜月笙,在抗战中,也曾担任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多年,做过一些有益的慈善事业。全面抗战爆发后,杜月笙以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名义组织上海市救护委员会,救护了抗日受伤军民数万人,自己也曾花钱买枪组织游击队,对抗日寇。

抗战中的中国红十字会医院

  这位充满义气豪情的上海皇帝,一生不仅看淡钱财,还以博大的胸襟,让其他人都另眼相看。也正是这种为人的大格局,让他这位流氓痞子不但做了人,还做个人上人!

杜月笙是民国时期上海的一个重要人物,他被称为上海皇帝、黑帮教父、上海老大等,关于杜月笙的电影、野史很多,甚至出现了杜月笙语录,无不说明了他的地位与影响。杜月笙与黄金荣、张啸林被称为旧上海的三大亨。在这三人中,唯有杜月笙,人们对其评价甚高。“黄金荣贪财,张啸林善打,杜月笙会做人”。杜月笙是如何会“做人”的呢?那么我们看看他的为人处世,就知道他确实是“高人”!

杜月笙原名月生,出身低微,在他四岁和六岁时,先后失去母亲和父亲,由外婆和舅父抚养。舅父家并不宽裕,杜月笙仅上了几个月私塾便辍学,成了一个小混混,又因好赌好偷被舅父赶出家门,流浪上海滩,加入青帮,成为一个江湖人士。要说杜月笙有多传奇,并不是从上海浦东高桥镇的一个坏小子,混成“上海皇帝”,而是作为一个暴力色彩深厚的江湖老大,竟没有被政治权力消灭,还能将自己的黑社会身份不断洗白,在江湖与政治之间穿梭自如,呼风唤雨,这才是其最传奇之处。

杜月笙发迹后曾对一位朋友说:“看看我们今朝的排场,就像鲤鱼跳过了龙门,化鱼为龙,身价百倍了。但是你要晓得,我跳龙门比你难得多。你好比是条鲤鱼,修满500年道行就可以跳,我是河滨里的一只泥鳅,先要修1000年才能化身为鲤,再修500年才有跳龙门的资格。因此之故,我无论做任何事情,都是只可成功,不许失败的,譬如说我们两个同时垮下来,你不过还你的鲤鱼之身,我呢,我却又要变回一条泥鳅罗。”

他这条泥鳅变成鲤鱼,由鲤鱼又变成龙的过程中,为什么顺风顺水,没有夭折?或者说,为什么杜月笙能够游走于江湖与政治而不被权力收拾?这固然与他会为人处世有关。杜月笙把做人做到了极致,他相信“钱财用的完,交情吃不光。所以别人存钱,我存交情”;认为做人要“人面、场面、情面”面面俱到,善于协调各派势力之间的关系,这也是很多人在向其学习“人际关系学”时非常佩服他的原因。

出身卑微的杜月笙,人生高峰时期的人脉有多广?大学者章太炎、名士杨度、名律师秦联奎是他座上客。蒋介石对他客客气气,孔祥熙、宋子文、戴笠是他密友。由于杜月笙在上海善待下台总统黎元洪,黎元洪的秘书长特为杜月笙撰一副对联:“春申门下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杜月笙因此被人吹捧为“当代春申君”。

1931年,杜月笙在浦东高桥建造杜氏家祠,并举办了轰动一时的落成典礼,排场之大,面子之风光,盛极一时。蒋介石派人送去“孝思不匮”的大匾额,并派私人代表到场宣读祝词;段祺瑞、吴佩孚、张学良、于右任、班禅喇嘛等也送去匾额;南京、上海各界要人,如淞沪警备司令熊式辉、上海市长张群等,亲自前往参加典礼;法租界的总领事、领事、法捕房总巡、日本总领事也前往道贺;黑道上的头头脑脑前去参加自不待言。杜月笙能够享受这样高的政治礼遇,受到如此荣宠,不知道被多少人羡慕一辈子!

庆祝活动搞了三天三夜,由于来宾太多,“每日所开酒席,恒在千桌以上,然仍有多数来宾无法插足。车辆不敷分配,致宾客多徒步来往于浦东及高桥间”。三天中还演出了六堂京剧,全国最牛的京剧名角都到场,成了京剧界一次“群英会”。老上海人认为,只有清末大官僚大巨商盛宣怀的出丧,及外国冒险家哈同的大吊葬可以“媲美”。

杜月笙的人生哲学,富有哲理性,很有借鉴之处。我们来看看他的一些“名言”:

1、不要怕被别人利用,人家利用你说明你还有用。

  2、 花一文钱要收到十文钱的效果,这才是花钱能手。

  3、做事要做到刀切豆腐两面光。

  4、英雄不怕出身低,关键要有一个好脑子。

  5、做人有三碗面最难吃: 人面 场面 情面。

  6、对人必须诚恳,即使有人欺瞒我于一时,我总能以诚字来感动他,使他心悦诚服。我的处世之道,尽在一个诚字,你们举一反三,方始可以谈交友。

  7、头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气;;末等人:没本事,大脾气。

  8、杯中酒常满,桌上无虚席。

  9、“我是一个中国老百姓,碍于国家民族主义,未敢从命”。——日本人想控制上海,想尽一切办法、千方百计对杜月笙进行拉拢时,杜月笙如是说。

  9、 沦陷时上海无正义,胜利后上海无公道。——杜抨击当时的国民政府。

  10、“只要事体对双方有利,随时随地彼此密切合作,应该没有啥问题”。

  ——1945年,抗日战争进入了最后时刻。在美国国防部任职的罗斯福来华,策划美军在西太平洋的行动,专门去拜访了杜月笙,请求他对美国的情报工作给予帮助。杜月笙作了上述明确的表示。

  11、人可以不识字,但不能不识人。

  12、小心得天下,大意失荆州。

  13、人活在世上要靠两样东西,胆识和智慧。

  14、锦上添花的事情让别人去做。 我只做雪中送炭的事情。

  15、钱财用的完,交情吃不光。所以别人存钱,我存交情。存钱再多不过金山银海,交情用起来好比天地难量!

  16、每月存款折上多几个零不算你有多少钱,花出去多少钱才算你有多少钱。

  17、前半夜想想自己,后半夜想想别人。

  18、事不要做绝,要留有余地。

  19、我进攻的矛头直指五彩缤纷的十里洋场!

  20、如果日本人利用租界打中国人,我杜月笙要在两个小时内把租界全部毁灭!

  21、我就是靠两只手,一身胆闯出来的。

  22、做人不能当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结,谁都不跟谁一辈子。

23、不吸烟饮酒的人,大都是对自已严格要求的人。一般可托终生。凡迷恋“酒色财气烟”者,一定要小心。

24、一群人中,最安静的人往往最有实力。

“哈儿师长”范绍增这样介绍杜月笙为人处世:

别人有事要找他帮忙,只要以后能从这人身上找回本钱,他也总是很痛快答应下来,暂时赔点钱,他也肯干。他常常向我谈什么要从远处着眼,不要只看眼前等,所以等到他要去利用别人时,也往往能够顺手。他这些手段,不仅使许多流氓能为他死心塌地去卖命,就像杨虎、陈群、顾嘉棠等,对他也是言听计从。

他还极力收容和拉拢一些失意的官僚、政客和文人为他充当谋士,替他捧场,他也很注意听取这些在政治舞台上见过大风大浪的人的意见。

他用的秘书当中,有曾为袁世凯搞筹安会的所谓“六君子”之首的杨度,以及当过徐世昌总统府秘书的徐慕邢。还有不少旧文人、洋博士之类的人,经常为他出主意,他对这些过去有点地位和名声的人,使用起来,不像一般反动头子用部下那样,而是处处表示出虚心向人求教的态度,执礼甚恭,使这些自命清高的人,忠心耿耿为他充当工具而不自觉。

他早年一向想学梁山泊上的宋江,在社会上当“及时雨”,经常爱施小恩小惠。而捧他的一些失意官僚政客和文人,为了要借他抬高自己的身价,便把他捧为什么“当代春申君”和“小孟尝”。

他在施小恩小惠时,还有一着很高明的手段,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花一文钱要能收到十文钱的效果,才是花钱能手。”这也是他经常看到我乱花钱而不大讲究目的而规劝我的话。他对人帮助,往往自己不出面,如送人一笔钱,或帮人解决一个困难问题。做了以后,不承认是自己做的,而代他出面的人,又往往把他帮助人而不肯出面的内情告诉对方,这样一来,受他帮助的人便更加感激,而且到处为他宣扬。

还有人这样介绍杜月笙结交人、接济朋友的原则:

凡是他想结交的,总是先找与这人有些关系的亲友,当着这位亲友的面,表示对这人的仰慕和向往,带话过去,使该人乐于和他见面。见面后,杜月笙表现出异常的谦虚和亲热,执礼甚恭,对他们提出的建议,则当着该人的面立即吩咐实行。而且,他善于揣摩不同人物的心思,采取不同的手法尽量投其所好,别人遇到难事,他总是痛快答应,不吝惜钱财,倾力相助。他接济朋友有一套规则,一是他给的钱不许退还;二是帮助某人解决困难时,不容有第三者在场,只让“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过后,他也不张扬。杜月笙的这种手段,常使受惠者感激、钦佩,以后甘愿为他效力。三是凡经见面了认为有用的,事后就千方百计地在其他场合,或在与该人有关的人面前,大肆吹捧此人一番,使这些话传到对方耳中,让对方从心底里面感到高兴,对他产生好感,从而总愿和他交往,并心甘情愿地充当他的谋士,替他捧场。四是不管掌权红人、失意政客、知名文人、落魄军官、浪荡公子,他都一律招待,一视同仁,有的还特意资助而不提任何要求。

杜月笙是如何对待具体的人和事呢?

1924年春天,浙江发生水灾,在租界里做寓公的孙宝琦等人不甘寂寞,乘机发起了一个“救助乡亲赈灾会”。孙宝琦,字慕翰,浙江人,前清即为显宦。在北洋军阀时代,曾历任驻外公使、总长、国务总理,在上海滩也算是一个名人。但“救助乡亲赈灾会”成立后,却应者了了。孙宝琦声嘶力竭地搞了一个多月,才收到千把块钱的捐赠。“救助乡亲赈灾会”轰轰烈烈地开场,寒寒伧伧地结束,孙宝琦觉得脸上实在过不去,整天愁眉苦脸,唉声叹气。“还是找找杜先生吧。”有人向他献策。“杜先生?是不是杜月笙?”“正是。杜先生急公好义,如果慕老出马,多了不说,万儿八千的,杜先生定然会慷慨解囊的。”于是,孙宝琦准备了每个重20两、印度产的“大土”三个,乘车到华格臬路216号的杜公馆拜访。杜月笙看到这位“孙总理”亲自来访,不免一怔。他和他素不相识,此次来访,意在何为?杜月笙不敢怠慢,马上命人把孙宝琦热情地迎进客厅。孙宝琦寒暄一番坐下后,仿佛不在意地请教:“照目下的行市,不知印度大土每只值多少钱?”杜月笙说:“目前禁烟甚严,大土久已绝迹,没有行情了。”“哪里话,我这就有3只。”孙宝琦说着,吩咐跟班立即到汽车里取来,放在桌上,笑着又说:“以前听说是200两银子一只,现在算它涨了几倍,也不过千把元一只吧。”杜月笙连忙说,“这么好的东西,大概绝不止千元一只,怕要2000块钱吧。”孙宝琦有些得意,说:“听说杜先生有时喜欢‘香’两口,古人云:‘宝剑献于烈士,红粉赠之佳人’,这就献给足下吧。”“不敢当,不敢当。”杜月笙连忙说,“让我照价买下来,送给时疫医院,救济病人,为慕老造福罢。”孙宝琦忙说:“那么,就算捐给善会吧!”他连忙取出捐款簿,摊开放在桌上。杜月笙吩咐秘书:“写一万元,开张支票给慕老。”接过支票后,孙宝琦万分感激,兴冲冲地告辞。谁知上了汽车后,司机却对他说:“孙总理,这3只大土,杜先生已经送回,放在车后座上了。”

当时著名的大律师秦联奎曾在杜月笙开办的赌场“消费”,结果连输四千大洋。秦悻悻离开时恰被杜月笙看见,杜月笙问清秦的身份后立即将这四千大洋托人如数奉还,并传话体贴地说:“当律师的靠摇笔杆、用心血、费口舌为生,没有多少钱好赚,我不能赢他的钱。”秦联奎自然十分感激,从此他经常到杜处询问是否有事需要“帮忙”,后成为杜的忠实法律顾问。

章太炎就是辛亥革命元老章炳麟。这里有个十分有趣的现象:一提章炳麟,我们面前就是一个身着和服、金刚怒目的革命家;而一提章太炎,似乎就是个身穿长衫、皓首穷经的老学究。

章太炎晚年定居苏州治学,以语言学家、哲学家名满天下,但经济并不宽裕。其时章太炎的一个侄子在上海法租界和一个很有背景的人起了房产纠纷,向章太炎求助。章太炎名气再大也干预不了法租界的事,无奈之下章老先生只好卖把老脸,写信给上海头面人物杜月笙,请求帮忙。杜月笙接信大喜,立即麻利地调动关系为章侄排难解纷,取得两边都满意的效果,然后亲自到苏州章太炎处“汇报”处理经过和结果。两人在章太炎书房相谈甚欢,临走杜月笙还悄悄将一张两千银元的银庄庄票压在茶杯下,不动声色地向章太炎送了一份厚礼。章太炎的感佩可想而知。此后杜月笙还每月接济章太炎的生活。这样一来,杜月笙在章太炎的心里就真的有了地位。

杜月笙本名杜月生,因生于农历七月十五得名,章太炎引经据典为其改名杜镛,号月笙。语出《周礼•太司乐疏》,西方之乐为镛,东方之乐为笙,如此名号,多么高雅!章太炎为杜月笙做的另一件事更具轰动效应:一代朴学大师章太炎亲笔为杜月笙修订家谱。他根据杜月笙的自述“祖先由浙江海宁迁来”,“考证”出“杜之先出于帝尧”,“直系祖先为山阴杜衍”,让出身微寒、父母双亡、近族寥落的杜月笙跻身帝王之系、名人之后。有了章大师的这篇笔墨,杜月笙再也不必在名门望族面前自觉低人一等了,并于1931年风光体面地在故乡浦东高桥落成了他的杜氏祠堂。

杜月笙由于深通人性和世间的道理,所以他在很多事情上表现出“极讲义气”,对四方救援毫不吝啬。他持续多年购买预防传染病的药水,送到浦东老家,按户免费发放。每逢上海及附近地区发生灾害,他必定出面组织赈济。他有时装出维护工人利益的形象,出面调解劳资纠纷。1937年,抗战爆发,杜月笙为南京政府积极筹款,担任上海各界抗敌后援会主席团成员兼筹募委员会主任,筹集大量物品送到抗敌后援会。他主动将杜美路的私宅借给财政部“劝募委员会”作办公地点。1937年8月19日,他在报纸上发表征募救国捐和金银物品的告示,仅一个多月时间就募集到150万元。他担任上海商界劝募队副队长,利用自己在工商界的影响力,劝勉上海工商界认购救国公债共7500万元,占全部发行量的1/6。他还陆续捐献飞机给国民政府。当得知驻守四行仓库的谢晋元部队缺乏食品时,他马上张罗,在一天时间内送去20万个烧饼。上海沦陷后,蒋介石为了阻止日本海军溯江西侵,提出封锁长江的计划,杜月笙率先命令自己的大达轮船公司开出数艘轮船行驶至江面凿沉,受其影响,其他轮船公司纷纷起响应,凿船沉江,阻塞长江航道。上海沦陷,他迁居香港,仍然担任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赈济委员会常务委员和上海党政统一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从事情报、策划暗杀汉奸等活动。其中最著名的是,他的门徒协助军统特务刺杀了伪上海市长傅筷庵。这些努力使杜月笙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赞誉,也极大地洗掉了他身上的黑色因子。

1951年8月,杜月笙知道自己的病快不行了,他第一件事情叫来大女儿杜美如,从香港汇丰银行拿回一包东西,家人打开一看,里面全是借条,跟杜月笙借的最少的是5000美元,借的最多的是500根最重的那种金条,叫“大黄鱼”。借款人全是国民党军政要员。杜月笙一张一张地看,一张一张撕掉,女儿非常不解,问为什么?他说:“这些钱是人家借我杜月笙的、不是借你们的。我不愿意让你们去要钱,不想让你们在我死后去打官司。”

杜月笙虽是粗人出身,但心里一直有对文化的向往和敬畏,“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等传统意识积淀在他心灵深处。成名后的杜月笙回忆童年:“当时一个月学费只有五角钱,可惜因为家里实在太穷了,读到第五个月,先母缴不出学费,只好停学。”不难看出话里含着缕缕心酸,他似乎真是有心向学的。等他有了足够的钱势,也想回头努力提高自身文化水平,在门厅高悬的对联是“友天下士,读古人书”,然而毕竟识字少,无法去“读”,他就重金聘请高明的说书艺人长期为他讲《三国》说《水浒》,学习历史知识和古人处世方式;他一度勤练书法,虽然没有什么成就,但“杜镛”二字终可潇洒地到处签写;他非常注重仪表文明,对手下说“衣食足,应该礼仪兴了,再不能让人一看就害怕讨厌”,不论天气多热,他长衫最上面一颗纽扣也从不解开,并禁止衣冠不整、赤膊袒胸的徒众出入杜门。

像千千万万中国人一样,杜月笙对子女的教育高度重视,严格要求他们的学业,严禁他们沾染烟赌娼。儿子杜维藩高中时一次大考逃考,被他狠甩两个耳光;女儿杜美如一次外语考试成绩不佳,被他用鞭子责打十下。杜氏八子三女都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培养,至今活跃在海外商界,其子杜维善还是一位著名收藏家和古钱币研究专家,曾向上海博物馆捐赠古钱币共计一千八百余枚,上博专馆陈列。杜月笙还在法租界善钟路创办了一所正始中学,亲任董事长,聘陈群任校长;并在老家浦东耗资十万元,建起“浦东杜氏藏书楼”,附设学塾。办学并不是赚钱的买卖,这除了扩大社会名声,也是他对自己早年失学的心理补偿吧……

杜月笙的成功也是一个很好的励志典型。他之所以成功,在于他有良好的心理素质。13岁时的杜月笙,就已经开始表现出了他日后借以闯荡上海滩的重要素质:一种傲视群雄、永不服输的“狠劲儿”。以后,无论是对金钱、欲望、社会地位的追逐,还是情感世界中的猎取,杜月笙始终都带着这股子在高桥镇练就的“狠劲儿”。13岁时,因赌博,杜月笙在老家呆不下去了,他也不想在高桥镇继续胡混下去了,他知道,在这个破地方不会有什么大出息的。他觉得不远处的大上海,五花八门,五光十色,那里才是男儿大显身手的地方。打定主意后,他决定跟自己唯一的亲人外婆告个别。然后,边走边讨饭,一路讨进上海。临别前,外婆从身上摸出几个铜板,并把邻居写的一封介绍信一块塞在杜月笙的小包袱里,再将包袱挂在他的肩上,老泪纵横:“孩子,以后外婆就不在你身边了,全靠你自己照顾自己啦。” 杜月笙也泪流满面,他转身,扑通跪倒在地,给老人磕了三个响头,然后哭着说:“外婆,若以后不能风风光光回家,我发誓永远不再踏进高桥镇半步!”说完,他起身走上船头跳板。扭过头去,不再看自己的故土半眼。直到他在上海混得风风光光,他才衣锦还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