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处 | 修学佛法 何能深信

文 如瑞法师 灵隐寺 2024-03-19

修学佛法 何能深信


莲宗第十二祖彻悟大师以十六字总结净土法门修学之要:


真为生死,发菩提心,

以深信愿,持佛名号。


我们已经学习了“真为生死”及“发菩提心”,接着依次来谈“以深信愿,持佛名号”,亦即往生净土三资粮——深信、切愿、实行。

 

何谓深信?《弥陀要解》云:“毫无疑惑名信。”此可谓真信,一点也不怀疑。

 

对于念佛法门的信心与好乐,要达到怎样的程度,才能算得上深信不疑呢?

 

■不改初衷 

彻悟大师云:“纵或释迦如来忽尔现身,谓曰:吾先说念佛法门时,一时方便耳。今更有殊胜法门,超于彼者。汝当且置念佛,吾即为说胜法。亦祇可向佛稽首陈白,我先禀受世尊净业法门,发愿一息尚存,决不更张。如来虽有胜法,吾则不敢自违本愿也。”

 

■不求感应 

印光大师说:“至于修行净土,有决定不疑之理,何必要问他人之效验。纵举世之人,皆无效验,亦不生一念疑心。以佛祖诚言可凭故。”

 

此段文的大意,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关于净土法门,本师已经讲述了应当决定不疑的原因,为什么一定要去问别人念佛的感应呢?纵然天下人都说念佛没有感应,自己也不可以生一念怀疑心,因为佛陀是真语者,所说值得信受的缘故。


■老实而念 

民国时期浙江慈溪有一位妇女,家境非常贫寒,儿子也不孝顺,时常呵骂母亲。一天,贫妇又被儿子骂了,心里很痛苦,便到附近的寺院向出家人诉苦。

 

寺庙里的一位出家人对她说:“你既然已经知道了苦,为什么不把它卖掉呢?贫妇问:“怎么能卖得掉呢?”出家人说:“一心专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净土,临终的时候佛来接引你往生西方,到那时你就可以永远舍离诸苦只享快乐,不就把苦卖掉了吗?”

 

听了出家人的话,贫妇对于西方极乐世界生起了极大的向往,把阿弥陀佛视为自己的依怙,老实念佛,别无他求。

 

几年后,贫妇提前数月便将自己要往生西方净土的时间告诉了她的儿子,嘱咐他料理后事,以尽孝道。她的儿子对此并不相信。在贫女往生前数日,一天她的儿子忽然闻到异香扑鼻,便四处寻找来处,却不见有香在燃烧。忽然他想起了贫妇所说某时将往生西方的事,心想莫非母亲说的话是真的。到了往生那天,他的儿子特别在家守候,贫妇沐浴更衣,端坐念佛而逝。

 

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只要我们遇到后不再错过,发起真实的信心,老实念佛,现生便会得佛加持,福慧增长,临终定能蒙佛接引,永出轮回,得生西方极乐世界。

 

引彻悟大师偈共勉: 

一句弥陀,要在信深。

莲芽九品,抽自此心。


让我们一起念:南无阿弥陀佛…… 


愿大家生起深信,得无量光、无量寿!

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


真能信自


有人问:你一天那么忙,真的不烦恼?我答:不是不烦恼,而是顾不上烦恼。每日晨朝祈愿,就是从诸佛菩萨祈求智慧和力量;每夜睡前忏悔,就是更新自我。信心的力量让我珍惜每一天,做有意义、值得做的每件事。


我们说到修净土法门信愿持名的三种资粮——深信、切愿、实行,并对于深信的量和表现做了说明。现在再说“信”的内容。


《弥陀要解》言:“信则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此为信之内容。


■信自

《华严经》云:“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著而不证得……我当教以圣道,令其永离妄想执著,自于身中得见如来广大智慧与佛无异。


这是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与佛无二无别。但因自己从于无始起无明,颠倒执着,累世累劫造作恶业,分别执着不能证佛所证,故生死流转,不能自拔。念佛修习净土法门,首先就是信自,相信“是心是佛”才能“是心作佛”。具足深信,老实恳切地念佛求生净土,必能暗合道妙,契入佛心。


如果真能信自,了解了自己的本来面目,可谓有大智慧。《金刚经》云:“信心清净,则生实相。”有一念清净的信心,我们就能契入到阿弥陀佛的大悲愿海之中,随愿往生西方极乐净土。可见,信心之功德不可思议。


信自,从道理上明白了,我们就要建立起来自信心,从念佛到学习、工作,要经常鼓励自己:我能!因为念佛成佛的事我们都敢担当,其他贤圣之事,又有何不能去做!


有人讲,登上金字塔的只有两种动物,就是老鹰和蜗牛。老鹰展翅高飞,能站在金字塔之巅。这比喻慧根力量大的人,一明白佛理就能直趣顿入而得成就。也许我们没有那么利根,但信心的力量会让我们具有耐力,一直坚持走到成功!蜗牛的精神也是值得赞叹和学习的。


引夏莲居老居士的一首偈与大家分享:


弥陀教我念弥陀,口念弥陀听弥陀,

弥陀弥陀直念去,原来弥陀念弥陀。


信释迦如来 决无诳语


如果有一天我跑不动了,我一定坚持走;如果有一天我走不动了,我一定坚持坐。请别说我没用,因为诸佛菩萨会为你助力,高声大喊:加油!


信心不分年龄、信心不论贫富、信心不在颜值,信心是每个人心灵永不干涸的源泉。


《弥陀要解》所言,有六信:

信自、信他、信因、

信果、信事、信理。


所谓信自,相信自己的本性功德与佛的功德齐等,只要依于佛的教导修行,忆佛念佛,必定成佛。现说信他。


■信他 

《弥陀要解》云:“信他者,信释迦如来,决无诳语。弥陀世尊,决无虚愿。六方诸佛广长舌,决无二言。随顺诸佛,真实教诲。决志求生,更无疑惑。是名信他。


信他即是信他佛。他,指释迦牟尼佛与阿弥陀佛。我们依文来看:




信释迦如来,决无诳语 


 

相信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决不诓骗众生。


首先来说佛制戒,无论出家在家,必须恪守的根本戒中,皆有不妄语戒,故知佛是绝对不诳语的。


其次,《金刚经》中佛向须菩提说:“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由此可以看出,佛所说的一切都是真实不虚的。


佛在《阿弥陀经》中告诉我们:“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佛悲悯众生,故无问自说此究竟安乐之法。


《阿弥陀经》宣说了极乐世界的庄严以及阿弥陀佛名号的由来与意义。本师劝众生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引证了十方诸佛的赞美之词,并强调了净土法门是难信之法。经中提到,只要一心念佛,定可往生极乐净土,但一定要具足深信、切愿、实行。


佛讲法是应众生的机缘,众生有疑请问,佛才宣说妙法。而《阿弥陀经》无问自说,此正显其殊胜。为何无人请问,佛也要说这部经呢?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中说,念佛法门是“方便中第一方便,了义中无上了义,圆顿中最极圆顿”。


此是告诉我们,修净土法门,称念佛之名号,是八万四千法门当中第一方便的法门。方便就是下手容易,不论何人,在何时何处,都能做到。如大德劝人念佛时说:一句弥陀最方便,不费力气不花钱。实在没有比此更方便的了。也许此法太容易行持,所以反而被忽视。现在我们明白了就知道,自己是多么有福报,能念阿弥陀佛,能对极乐世界、对阿弥陀佛生起甚深的信心。


“了义中无上了义。”

佛说法是根据众生的根机来说,有究竟了义说,有方便不了义说。所谓“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均为引导诸众生,终归一佛乘。因此,“称名愿生极乐”就是念佛成佛之道,是了义之中最了义的法门。


“圆顿中最极圆顿。”

要知道阿弥陀佛这句名号,具有阿弥陀佛自身所有功德,因此叫做万德洪名。在我们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当下,阿弥陀佛所有的功德就会圆满显现,如大德常说:“一念佛心一念佛,念念佛心念念佛。”这也是蕅益大师所说“阿弥陀佛是万德洪名,以名召德,罄无不尽”之义。


印光大师总结说:“净土法门,了生死无上妙法也。一代时教,浩若渊海。其究竟畅佛普度众生之本怀者,唯净土一法而已。”言下之意,末世众生业障深重,寿命短促,不仗佛力,难以了脱生死。于是本师特开一总摄初中后法、普被上中下根之净土法门来利益众生。愿我们:


一句弥陀,信心热情,

坚持不退,定能成功!



弥陀世尊,决无虚愿。




过去久远无量劫前,有国王出家修道,号曰法藏。经过无量劫修行,他最终证得佛果,成为阿弥陀佛。法藏比丘是如何修成阿弥陀佛的呢?


法藏比丘 出家因缘


《无量寿经》记载:在很久以前,有一位大国王统领天下,其时“世自在王佛”出世。彼佛为诸天及世人演说佛法,令众生觉悟正道。此国王听闻佛说法,顿然心开,发大菩提心,力求无上佛果。遂舍弃国土与王位,离世出家,成为比丘,法号为法藏。


累世精进 发殊胜愿


一天,法藏比丘来到世自在王佛前,头面礼足,赞佛功德并发大愿:愿我像佛一样,获得种种自觉觉他功德,做众生的大导师,救度一切世间,解除众生生老病死等种种苦痛。


世自在王佛知其志愿深广,即为他广泛宣说二百一十亿诸佛剎土天人之善恶、国土之粗妙,应其心愿,现给他看。法藏比丘目睹众佛国土,用五劫时间,思惟摄取无量佛国刹土的种种奇妙功德及殊胜庄严,最终结成大愿:要造就一个集所有净妙庄严于一体的清净佛国——西方极乐净土,而发四十八殊胜大愿,令众生获得大利益。


功德圆满 成就极乐


法藏比丘依愿起修,摄取二百一十亿诸佛妙土清净之行,于无量劫,培植德行。恭敬三宝,奉事师长,庄严众行,轨范具足。恒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之行,教化利益众生。


法藏比丘就是这样,多生累世广修菩萨之行,累积福德资粮,最终圆满了四十八愿,成就了西方极乐世界,证得佛果,号为“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名号功德


阿弥陀佛,和我们此方的众生最有缘。古来就有“人人阿弥陀,户户观世音”的说法。还有,在佛教中无论修学哪个法门,大家彼此问候等,都说阿弥陀佛。即使不学佛的人,也知道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功德,实在不可思议。


为什么阿弥陀佛和此方众生这么有缘呢?这是因为阿弥陀佛在因地发了四十八大愿,而圆满大愿的过程,是在娑婆世界完成的,所以和此方众生才如此有缘。这也是在提醒我们:未成佛道,先结人缘啊!


“南无阿弥陀佛”是梵语,翻译成华言,“南无”是恭敬、礼拜、归依的意思。“阿弥陀”是无量光、无量寿的意思。“佛”是觉的意思,也可称为如来、世尊等。因为阿弥陀佛的光明,能够照遍十方世界,所以称为无量光佛;又因其寿命无量,所以又称为无量寿佛。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就知道为什么说“弥陀世尊,决无虚愿”了。由此,对净土法门,对念阿弥陀佛就会信心坚定。记得常常提醒自己:


念佛要有出离心,为了生死真修行;

念佛要发菩提心,福慧双增利众生。


愿大家:

一句弥陀 生大信心

持念圣号 福增慧明


往期回顾

佛教梵呗


梵呗祈福  唱诵《心经》

灵隐古刹


最胜觉场 春天你好

云赏云林


灵隐弥勒菩萨为什么会笑得那么开心?

云林观照


修持五种力量

编辑 | 妙莲

摄影 | 一叶等

美编|璐希

责编|慧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