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禅语 | 谁能向外夸精进

灵隐寺 2024-03-19

禅语


谁能向外夸精进

但自怀中解垢衣





永嘉大师在《证道歌》中说:

但自怀中解垢衣,谁能向外夸精进?


修心之事,是自家心灵上面的事情,修心的好坏“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他人知道或者不知道都没有什么关系。这就是佛教对“慎独”的解释。



“慎”是小心谨慎的意思。“独”就是独处的意思。“慎独”这两个字的意思就是:即便在独处时,也要小心谨慎地对待自己的身口意,要让自己的身口意始终保持在一个正确的状态,并且人前人后一个样。


过去有很多读书人喜欢将“慎独”这两个字挂在墙上,以提醒自己时刻关注并审视自己的身口意。


“慎独”这两个字虽然出自儒家经典,但是一个真正的学佛人会为这两个字的修心价值拍案叫绝,并且会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自愿地去贯彻这两个字。其实,修心学佛是一件非常平实的事情,没有什么外相的轰轰烈烈和波澜壮阔可言,也没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神秘之处,只是用各种方法在自心之上扫尘除垢而已。




为什么要慎独


为什么要慎独呢?要了解慎独的深刻意义,首先要了解古人所说的“人心惟危”的道理。


离苦得乐是世间所有人的共同需求,在此世间没有一个人希望得到痛苦,也没有一个人不希望得到安乐,而人世间的一切痛苦和安乐的源头是我们的心念,对于这一点每个智者都应当详细地加以观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心里每天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念头,这些念头一个接着一个,犹如穿在一根绳子上面的一颗颗念珠一样,观待这些念头造成自他苦乐的差异,可以将其划分为“善”、“恶”和“无记”三类:那些会带给自他安乐的念头称为善念,那些会带给自他痛苦的念头称为恶念,那些既不会导致自他痛苦也不会导致自他安乐的念头称为无记念头。


“人心惟危”这个成语告诉我们:我们一不小心就会产生危害自己和他人的恶念,给自己和他人制造无尽的痛苦和灾难。所以,要想离苦得乐,就必须对自己内心的起心动念善加观察和防护,发现恶念要立即断除,并努力培养种种善念。


往期回顾

佛教梵呗


梵呗祈福  唱诵《心经》

今日禅语


阿弥陀佛在心中

不染诸境 闲闲自如


编辑 | 妙莲

摄影 | 一叶

责编|慧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