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每日一偈|《普门品》——悲观及慈观,常愿常瞻仰

灵隐寺 2024-03-19

偈颂

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

悲观及慈观,常愿常瞻仰。


这一偈颂文,是观世音菩萨的“自利观”和“利他观”。菩萨之所以能利他,就是修这观行,所发起的妙用。这一段偈颂,是补长行文所不足,属于孤起颂。


“真观”是真空观。

所谓“真空观”,就是以智慧观察,而了知世间一切法,都是因缘所生之法;缘生之法没有体性,当体就是空的。《般若心经》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就是这种真空观智。


世间一切法,总不出:“无情的器界”和“有情的身心”。外面的无情器界,是四大假合之物。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离散,虚妄有灭。物质存在的当儿,只是因缘的假合,而无实体,所以说“当体”就是“空”的。对于有情的身心来说,有情的身体也是四大的假合,而有肉体,再加上精神的要素,而构成有情的生命体。因此,有情的生命体,也是物质和精神的假合,其中并没有独立的个体,所以也是缘生无性,当体即空的。菩萨从修习真空观中,破除了我执烦恼,而证真谛理。


“清净观”是假观。

菩萨先以真空智,照见五蕴皆空,但所谓空,只是说缘生无自性,并不是说“空空洞洞,一无所有”。所以世间一切法,虽然当体即空,但缘起的假相,仍然存在;虽然有假相,却是幻化的。如能明了到此,就不为物质所执着,虽然居在尘缘的世界,也不会被它所染。所谓“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在尘而不染尘,无垢清净。


▲王羲之集字《普门品》


广大智慧观:

菩萨先观“当体空”,次观“幻化有”。再进一步深入观察,幻化有的五蕴身心,和真空的妙理,是“不即”、“不离”、“不一”、“不异”的,这就是“理事无碍圆融中道观”。


因为世间法,其体本空,其相幻有;空不是有,有不是空,所以说“不即”。但“幻有”的当体就是“真空”,“真空”的当处就是“幻有”;“幻有”和“真空”不相隔离,所以叫做“不离”。因为“真空体”不是“幻有相”,“幻有相”也不是“真空体”;“空”、“有”不是一体,所以“不一”。但“幻有相”和“当体空”只是一体的两面,而实是一个东西,既不分彼此,所以就“不异”了。


例如:茶杯也是缘生之法,但有假合之相,而空无自性,从茶杯的相说是“幻有”,从茶杯的体说是“真空”。“真空的体”不是“幻有相”,“幻有的相”不是“真空体”,所以就“不即”、“不一”。再进而观察,茶杯的“真空体”就在这一茶杯的“幻化相”之中,“真空体”与“幻化相”,同在这一茶杯之中,这就是“不离”、“不异”。


因为茶杯的本体是空的,不能说它是“有”,但茶杯的假相是有的,不能说它是“空”;这么说来,茶杯是“非空”、“非有”的了。从这“非空”、“非有”所显的中道叫做“但中”,但进一步说,茶杯的假相是“有”的,所以可以说它是“有”,而茶杯的体是“空”的,所以也可以说它是“空”;这么说来,茶杯也是“即空”、“即有”的。从这“即空”、“即有”所显的中道叫做“圆中”,也就是圆融无碍中道观。


观音菩萨能彻悟,五蕴身心之本体,就是中道的妙体,因为中道的妙体是广大无边的,所以五蕴的身心,也是称性而无边的。能够了达这“理事无碍圆中观”叫做“广大智慧观”。


悲观及慈观:

“悲观”的“悲”是拔苦的意思。菩萨能运“同体悲心”,希望拔除众生的一切苦恼,所以叫做“悲观”。“慈观”的“慈”是与乐的意思。菩萨起无缘大慈,希望使一切众生,都能得到安乐,这名为“慈观”。


“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这三种观行,是属于自利方面的,名为“自利观”。“悲观”与“慈观”是属于利他方面的,所以名为“利他观”。


菩萨的利他观,是由菩萨的自利观所起的。因为菩萨,修真空观,观察一切法,当体本空——众生的妄业也是本来空的。修清净观,观察一切法,其相幻妄——众生的自性,是离染清净的。修广大智慧观,以圆融事理——照见众生,幻妄即真,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的道理。


但进而观察,众生虽是业妄本空,幻妄即真,但众生迷而不自觉,所以自从无始劫来,深陷于痛苦的深渊而不能自拔。因为菩萨看到众生,堕在痛苦中,所以就兴起慈悲心,要拔除一切众生的痛苦,要使一切众生得到安乐。但众生是幻妄的,所以就能终日度众生,而终日不着度众生相。这就是菩萨证三谛理,所起的妙用。


常愿常瞻仰:

“常愿”是常常愿望。这是佛陀嘱咐众生,应当要常常愿望观音菩萨,能垂大慈悲,拔除痛苦,而赐与快乐。因为观音菩萨,上与十方诸佛同一慈力,能运无缘慈,平等看待一切众生,犹如自己的幼儿一样,都要使其得到安乐。菩萨亦下与十方六道众生同一悲仰,能运同体悲,把众生的痛苦,当作自己的痛苦,都要使一切众生,远离种种痛苦。


众生如能常愿“与乐”、“拔苦”,必定能满所愿的。“常瞻仰”的”“瞻”是“瞻视”的意思,“仰”是“仰慕” 的意思。常常瞻视和仰慕,叫做“常瞻仰”。为什么世尊嘱咐众生要常瞻仰呢?因为如能常瞻视菩萨的庄严的妙相,能仰慕菩萨的美德,就自然会恭敬礼拜,既能恭敬礼拜,就能得菩萨慈悲护佑,而得离苦得乐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