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花木兰》为何墙外飘香墙内遇冷,对中国故事丧失信心?

空间作者 二湘的十一维空间 2021-01-29


电影《花木兰》剧照好莱坞所构建的普世性叙事——一个被压迫者通过反抗自我实现的故事,在中国不是想当然地套上中国人和女性两个标签就能奏效的。
 
橘生淮北的《花木兰》教会了《三体》改编什么教训

文/起惊雷


迪士尼出品的电影《花木兰》于9月11日在内地上映,而早在一周前电影便在其美国地区的流媒体平台Disney+上线了。就在我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电影仅在美国上映,还未在国内院线正式公映,但在豆瓣上的评分已经仅有4.7分了,反观一些外国媒体诸如《纽约时报》,《卫报》都对电影作出较为积极的评价。

 

豆瓣评分4.7的《花木兰》


就在三月时电影预告片已经发布,大家就开始聚焦到片头那个福建土楼了,众所周知《木兰辞》被普遍认为是一个北朝少数民族的民歌,所以说木兰摇身一变变成了福建人,大概率是不会符合历史背景的,而这种偏离历史叙事的改写也自然使电影中的故事离大多数人心目中的木兰越离越远。


再一个镜头展示了刘亦菲饰演的花木兰被画了额黄妆去见媒婆准备婚事,除了不少人吐槽为什么要在头上硬贴一个华为的logo以外,国内也有评论聚焦于如此妆容是不是模仿了日本艺妓的传统妆容用以迎合西方式的审美。

 

然而有文章明确指出,片中所化的额黄妆正是北朝时期盛行的妆容,所以符合历史背景。但是查询福建土楼出现的年代可知土楼成型最早可追溯到宋朝,距离北朝时期也是跨越了数百年。如此良苦用心不免让想到数年以前,土楼的卫星照片被误认为是中国的军事基地,所以导演是不是特地包下一栋作为拍摄场地,终于可以一探究竟了。

 

电影《花木兰》中刘亦菲出嫁前所画的额黄妆


片中对中国元素如此魔改的肆意拼接不由让人怀疑起编剧的用意,是不是集齐了西方观众们最喜爱的十大亚洲元素电影就能自动卖座了呢?答案是很明确的,豆瓣上的评分不言而喻。片中,凤凰也被作为一个贯穿全片的意象,从最开始儿时木兰把凤凰雕塑的翅膀折断,到结局时木兰荣归故里时天上亦有凤凰盘旋。


然而仔细观看却发现凤凰在片中对人物塑造、情节发展全然没起到作用,更多就是和神仙姐姐同屏出现,白蹭热度而已。这种画蛇添足的部分不免让人觉得是为了迎合西方审美刻意为之的产物。片中林林种种的东方元素恰如开遍美国大江南北的中餐厅所用的样式统一的餐盒和幸运饼干一样,只有看到这些东西大家才觉得自己吃到的是“正宗”中餐,嘴里的左宗棠鸡也更加香喷喷了呢。

 

电影《花木兰》中的取景地,福建土楼,图片来自网络


浏览豆瓣评论不难发现中国观众对电影失望主要集中于电影被强行融入了政治正确(女权方面)概念。这一抵触情绪不免让人觉得这部电影又是一个西方强势文化输出案例,如果仅从事实层面上看刘亦菲版《花木兰》确实不符合《木兰辞》中“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的描述。


片中也着重描写了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部分,打仗没打完,木兰突然发现了真实的自我,不再掩饰自己是女儿身的事实,在马背便取下发簪,脱掉身上的盔甲,一身红装英姿飒爽。


图片来自电影《花木兰》(2020年版和1998年的动画版)


然而就在刘亦菲帅过1秒了以后,我就再也忍不下去了,再怎么女性自我赋权也得符合常识吧,头发散开来打斗起来不该会不方便么?装甲卸掉难道是已经神功大成,刀枪不入了么?大家知道你是女儿身了,能再穿回来了么?

 

平心而论,花木兰这个故事能否变成一个封建社会下女权主义者的故事呢?就如同大多数观众一下,我一开始也以为这是政治正确的部分是迪士尼夹杂私货,但仔细一想从小到大巾帼不让须眉的故事听的还少么?


有穆桂英、佘太君、和杨门众多女将等等,可以说传统戏剧文化里不缺乏保家卫国的女性叙事,这些故事也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然而这些故事能感动了中国人是因为面对外族入侵,女性也能承担起保家卫国的重任,如此在一种民族主义的视角下完成了对女性赋权的过程。

 

那么问题就来了,中国观众不排斥花木兰式女英雄的故事,为何还是不愿意买迪士尼的账呢?问题我觉得主要在于中国观众在观看的时候完全缺乏代入感。


原因主要有一下两点:第一点是导演费劲心思构建出来的中国文化的背景,在熟悉《木兰辞》和历史的中国人的眼里却成为了不伦不类的西方视角下的中国文化,完全丧失了代入的可能。福建土楼一出现的那一刻,我就化身成为了“文化警察”开启了吐槽模式。

 

图片来自电影《花木兰》(左起分别是巩俐和李连杰)


第二点就是观赏好莱坞这类描绘少数群体自我实现的电影时,需要观众拥有对剧中角色的身份认同感,然而不巧的是在中国因为缺乏身份政治叙事的传统,中国女性并不存在作为弱势群体的自我认同,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一些中国女性观众也会吐槽电影里政治正确的元素。

多数中国女性即使会承认在社会中,在职场上受到了不平等对待,却鲜少认为自己是被社会上大多数男性盘剥的弱势群体。在西方身份政治地传统下,女性更容易连同社会上的其他少数群体形成对白人男性为主导的社会进行反抗。

缺少了这一层的自我认同,当然对剧中的木兰和巩俐饰演的女巫也不存在共情,视角也就被渐渐地从角色之上拉开,从而聚焦于片中空洞的人物内涵和套路式的剧情上。
 
换个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黑豹》在非裔美国人和非洲人中间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说明这类好莱坞式的政治正确、少数族裔自我实现叙事确实是可以跨越国境的,但《花木兰》在中国市场失利的原因恰恰也可以用《黑豹》成功的理由来解释。

黑豹之所以成功在我看来也正是做到了上述两点,第一便是片中的瓦坎达是一个现实之中不存在的非洲共同体,大家都知道这个地方其实并不存在,但是制片方在设计这个虚构国家的时候又博采非洲各国的特色,从而不同国家的人都从瓦坎达中看到自己祖国的影子。

图片来自漫威系列电影《黑豹


然而中国观众在看《花木兰》的时候早就知道片中讲的就是中国,从而其中哪怕只要一丁点让人觉得不中国的地方在观众的眼里就会被无限放大,更不用说这部由西方视角下构建出来的中国了。

 

第二点,中国已经不在是沉睡在东亚一隅的雄狮了,中国人在面对西方时也越来越有自己的文化自信,不会说只是迪士尼拿中国人作为主角拍了部电影就自豪不已。已经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自然不会觉得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会如同非洲国家和美国非裔一样处于一个被边缘化的位置。


中国的后浪们更是成长于共和国创造世界上的经济增长奇迹的年代。事实上我在美国所了解到的一些华侨群体,即使是出身于祖国还积贫扶弱的年代,出来美国也遭到了种种困难也不曾自怨自艾,美国第一代华侨恰恰是最不认同身份证治的一代人。


在我看来这就是中华民族顽强的地方,即使是面对外界的种种挑战也从不矮化自己,余华笔下《活着》的精神便是诠释了无论何种境遇下中国人为了活着而活的意志,是中华民族无法被剥夺的精神内核。

 

《花木兰》的滑铁卢恰恰给西方导演们上了昂贵的一课,那就是好莱坞式所构建的普世性叙事——一个被压迫者通过反抗自我实现的故事,在中国不是想当然地套上中国人和女性两个标签就能奏效的。


图片来自电影《花木兰


我觉得这套叙事逻辑在中国还是有成功的可能,但是需要聚焦于中国真正少数的群体,我偶然翻到网上一篇《花木兰》的影评,作者是中国的性少数群体确实表达了对木兰和女巫的共情。

 

在我看来影片的差评不光是因为导演对中国人和中国女性观众群体缺乏深刻的认识,更是因为他们不相信一个异于好莱坞叙事的中国传统文化故事能具有普世性的价值。而在我看来中国京剧里也有《佘太君抗婚》等等桥段适当改编一下也能满足西方观众对反抗东方封建父权的刻奇,同时也能满足中国观众的喜好。


《木兰从军》这样一个巾帼不让须眉的故事也自然称得上是女性的自我实现,谁说女子不如男,谁说普世还得西方来?世界上难道还有一个故事能比为了家人而战,为了国家而战,为了民族而战更具有普世性么?

 

可见在这场东方叙事和西方叙事的角力中还是西方更占上风,木兰最后还是变成了个西方叙事和西方想象下的中国故事。但是居然有一些更为左派的观点则是认为选角过程屈服于中国的民族主义,因为主要角色均由中国出生的演员饰演包括刘亦菲、甄子丹、李连杰、郑佩佩。


然而如果仔细看看幕后职员的名单,导演编剧都是西方人,大多数是白人,他们也主导了整个故事的叙事结构。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都是中国演员演的,却让我在这么多环节都感受到了西方视角下的东方主义色彩,这也解释了海内外评价的差距是如何产生的。


图片来自动画电影《花木兰


在每天高呼representation matters的美国,为何只让华人代表了表面上被大家看到的演员,但故事的核心创作团队却看不到中国人的身影?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他们觉得女性元素比中国元素更加重要,女性为主的幕后团队写出的东西也可以让中国观众买账。然而他们却没意识到,对于大多数中国人包括妇女同胞们来说,中国人才是代表每个人的最高身份。


他们觉得对《木兰辞》文本上的还原就能体现中国忠孝的价值观,然而中国观众日益觉醒的自我意识让他们知道中国人的掌声并不廉价,不是把身份标签和东方元素随意拼接在一起大家就肝脑涂地的给西方跨国企业掏票子了。一部没有得到中国人掌声的作品如果在其他地方赚得盆满钵满,我很难认为此举不是一种对中华文化的利用和盘剥。

 

电影《花木兰》主演刘亦菲和导演Niki Caro,图片来自网络


说实在的,迪士尼还不如找张艺谋来拍摄这部片子,老谋子在对西方人展现东方美这个问题上不会做得比现在这个导演Niki Caro差。而且毕竟还是个本地厨子,本地人批评起来也不好意思直接就把不正宗的帽子往上扣。还有导演国际大片的经验,和马特达蒙合作的《长城》可以当作给迪士尼的投名状了。

 

如果有人问我以后会不会让我的女儿看这一版《花木兰》,我想我最后可能也会让她看,因为我希望她能知道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巾帼不让须眉的故事,但同时会让她了解到中国文化不只是这样的,中国文化比电影里2个小时呈现的东西要复杂深刻得多。

 

近日《三体》影视化的著作权被转让给了Netflix奈飞,很多人表达了对此的担心。很多人担心刘慈欣蒙太奇式的描写能不能被很好的还原,原著核心中描写的黑暗森林法则也不是西方熟悉的超级英雄叙事。《三体》里的人物也不能通过身份认同的方式被划归为简单的几类。


图片来自网络


以迪士尼这类的方式去改编《三体》是必然行不通的,具体该如何做我也不清楚。但《三体》的译者美国作家刘宇昆在将《三体》翻译成英文的时候保留了三体写作中这种对美国读者陌生的感觉,同时罕见地使用了术语注脚来诠释三体中的中国概念。


我想伟大的作品即使仅是保留住原汁原味也能吸引到大批的读者。作为一个中国的忠实读者,我也想知道Netflix会不会给这部伟大的作品赋予第二次生命。

 

对于那些将要改编《三体》的导演和编剧们,一个中国背景的故事也可蕴含感动天下人的普世情怀,以前老是国内老讲要对自己有文化自信心,我倒是觉得西方的创作者要对中国故事有文化信心。


刘宇昆在翻译时尽可能地将《三体》的原貌呈现给了西方人,纵然是一招险棋,最后却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如果这篇文章有幸能被好莱坞的专业人士看见的话,我只有一个忠告想说:请对中国故事有信心!

~the end~

作者简介:

起惊雷,江东人士,90后,美国常春藤大学在读,中美之间的夹缝人。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点击阅读更多文章二湘:911,今夜无人入眠方方: 革命青年明德,你不写小说真是可惜了袁牧:如烟往事,中俄混血多尼亚的曲折人生侠非侠:北京,北京汤包,豆皮,越来越宽的长江,一个重庆人记忆中的武汉大家:黄永玉  刘瑜  苏童  野夫  严峰 杨振宁  樊锦诗  艾芬  林青霞 刀尔登专辑:方方记录  方方读者日记  武汉故事  大家  时评  大学  疫情之后  人间事  万花筒  菊子  侠非侠  小草专辑 二湘专辑大家·时评·大学·疫后·人间事·万花筒

思想的碰撞·民声的回鸣敬请关注二湘的十一维空间后台回复“投稿“获取投稿信息点击链接收看更多六维、九维好文


民族的也可以是世界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