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那个正直敢言益师益母的人走了,我的天再次塌了! | 二湘空间

空间作者 二湘的十一维空间 2023-05-24

思想的碰撞   民声的回鸣

有品格  有良知  有深度  有温度





老师,你是我最美好的记忆——悼恩师戴少瑶
文/我住长江头

2023年5月5日,12时39分,那个跟我结缘十八年,益师益友益母的人带着她八十七岁的人生走了。我的天再次塌了。


婚姻的不幸,骨肉的猝离,老师的离开,我似乎一生注定与命运抗争,与生活求和、妥协。然而,苦难中总有让我用泪水记住的恩典,他们给了我站着做人的底气和力量。


十二年前,命运的黑手把我推进了无底的深渊。随即四位八零后年轻的孩子向我打开了天窗,让阳光照进了我濒临死亡的灵魂。他们用善良的本性,青春的热度及晚辈的方式慰藉、温暖着我的生活,淡化着我的追思和痛忆。而在重庆市老年大学结识的老师则像一束微光,一直紧随,照亮黑洞中的我。在她的谆谆教导下,把遗忘—转移—分享这根主线的心理辅导贯穿于我生活的始终。遗忘不可逆转、不可回头的不幸;让时间和空间向兴趣爱好转移;享受世间真情、外出旅游开拓视野,欣赏自然和人文的美景。她像一位合格的心理医生和情感专家,对我残缺的人生进行启迪重塑,硬生生又暖暖地一步步把我拽了出来。我用数年时间终交出了合格的答卷,回归到了如今的正常,老师满满的喜悦和幸福溢于言表。十八年中,老师也痛失了三位亲人,让我直面了她深情缅怀又坚强面对的明月入怀的胸襟。


五年前,老师身患结肠癌,后扩散到肺部再到骨髓。如果你不认识了解她,完全有理由不相信,面对的是一个正在经受手术后化疗的强烈反应、中药调理中的不适,食欲困难的一个身高一米五四,体重不到八十斤的髦耋老人。对于她,病痛似乎从来就没有来过,她不主动谈及病情,不然就是云淡风轻。都说癌症病人最后是痛死的,可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谁都没听到她有过一声呻吟。如此强大的内心承受力,靠的是什么支撑?



今年二月二日,老师住进了医养结合的重庆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如果不是病灶蔓延到了骨髓,导致脚部肿胀产生的剧痛让她寸步难行,她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接受这样的安排的。在这之前,老师都是独居且固执地自理着生活。尽管子女都很孝顺,弟妹也相距不远,但从没想过麻烦任何人。二月八日我第一次去看她时,状况比我想像的好,对那里的一切都较满意,因为是二级护理,她严肃地告诉我,不准随时往那里跑。我们的微信信息停留在了三月十三日,预感到了情况的严重。拨通电话的那一刻,命悬一线的感觉,让我泪如泉涌。之后得知三月七日起就疼痛加剧,呕吐不止,住进了院中院,开始输液;三月二十六日完全卧床,无法动弹,至此,再也没有起来。这期间,我去过三次,每次都是心痛和泪水的叠加。


2023年5月5日下午13:36收到了老师去世的噩耗,在明知自己尚在新冠阳性中,仍向福利院奔去。两点三刻,终被无情的抗原检测挡在了告别的大门外。五点四十分,老师女儿发来重庆红十字会遗体捐献荣誉证书,对于我,这并不惊讶,这是她病前就作出的决定,而且一定是她。我没能告别,也永不再见。那个熟悉的面容,声音、甚至一个细小的习惯动作我都烂熟于心的人,用她的仁爱宽厚,骋怀游目的人生形象在我心里早已树起了一道美丽的风景。


2005年秋,好不容易求得一座的我,走进了老师执教的课堂—现代文学欣赏斑,老年大学没有专门的教材,老师推荐了《20世纪中国文学作品选》作为教本。“各位大哥大姐及兄弟姐妹,感谢你们喜欢这门课程。我必须说明,大家都是上了年纪的人,不必认真。下雨天冷、身体不适就不用来了。没有作业,不会考试,权当听故事。” 这是老师的见面语。从此,风雨无阻从不迟到的,保姆接送上下课的,拄着拐杖蹒跚而至的,带病坚持在课堂上晕倒的时有发生。那是一批被时代抛弃的“大学生”如饥似渴的学习热情,让老师赞叹不已:“这是继七七级学生后带给我最深的感动”。


老年大学各班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期末时都会用班费给老师装个红包以表谢意。“我在这里上课,学校给了课时费,你们也交了学费,我感谢大家的心意,这个班废除这个规矩!”七十岁生日到了,学员们不敢送老师任何礼物,把一束鲜花摆放到了三尺讲台上。“这个可以,我接受!”老师家离学校较远,而且腰椎还留有钢板,那时也没有地铁轻轨,她却多次谢绝学校用车接送,风雨无阻,辗转换乘公交,总是提前在教室恭候她的学生们的到来。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作品选》是一条有形的纽带,把六十多个年少时的文学爱好者唤回夕阳的课堂,紧紧地和七十岁的老师联系在了一起。在渐进的授课进程中我们饶有兴趣地品读了《狂人日记》《受戒》《我与地坛》、去到了《边城》《雨巷》、听到了《回答》、看到了《雷雨》、回到了《家》并诵读了《致橡树》等。


记忆犹新,也是感人至深的一堂课。老师情绪极度饱满,声情并茂地分析了尤凤伟的非虚构小说《中国1957(节选)》课文的中心思想,感概于文中实例。面对台下的白发学生,不少还来自市直属机关。发出了近乎呐喊的掷地有声:“一场运动,承认80%的对象都是错划,这只是扩大化吗?文学是故事,更是历史呀!”随即把粉笔头使劲地扔到了地上。教室便死一般的寂静。


老师退休前是重师大文学院系主任,全国三入红旗手,支部委员,几届的区人大代表,光环罩着的她竟“自损形象”,直抒胸臆。震惊了!这是我第一次在公众场合听到如此振聋发聩的声音,被深深吸引,由衷地生敬。



欣赏课非写作课,但我照例每周交一篇豆腐干似习作,请老师修改指正。她不但不认为给她带来麻烦,反到夸奖我坚持练笔的习惯。老年大学的所有科目都是每周一次,等下周上课返还时,我的拙作增加了一行行红笔的圈注和非常详尽的评语,就像回到中小学年代捧着作文本看着那些红杠或红圈偷着乐一样。如果说我还能记录一点真情实感和对社会热点评述的小文,跟老师当年的鼓励和指导密不可分。


老师跟所有的学员都成了朋友。并亲切地称张大哥、李大姐、陈老师……而作为班委,比她小一轮多的我自愧不如。哪位同学病了,哪位家里出事了,老师都会叫上我,一同去家访、探望。即便是她早已离开学校,这些事也一直放在心里。尤其是那些年长她的学员,总是带给她深深的牵挂。我们都离校后,老师总不忘带上我多次结伴去探视年过九十,在文革中被软禁三年,生活被被捆绑在轮椅上的出版社退休干部林梅侠老人;去看望因病退学在家的画家林月清老师;也同去农转非的王德贵同学家作客等等。每逢节日,她总不忘给这些空巢、独居的学员打去电话,如他们都平安健在,她会第一时间将好消息分享给我。这些份外之事,都是她自找并心甘情愿去做的。有了与老师更多的接触机会,就有了后来的相互了解到无话不说至十八年牢不可破的情谊。


2020七月,我无意中接触到《生命是一树花开》《扶危、助残、济困,今天我写大山里的高位截瘫写作者》两篇公号文。作者分别是一名河南的高位截瘫患者和为他呼吁寻求帮助的河南籍同乡。而患者当时又和我同在一个读者群,我在同情感动之余,把以上文章分享给了老师,并表达了每月给他一点支助的想法。老师大加赞赏外,恳求我替她垫上1000元转给患者。我和老师平时都频繁地互转文章,丝毫没有让老师也贡献爱心的意思。我也知道老师是家里的老大,早年五个弟妹都有知青的经历,父亲早逝母亲没有收入,她担起了养家的责任。虽然以后负担减轻,有一次妹妹住院,她也把存折取成了零。生病后高额的自费药让开销增加不少,她,不是有钱人。我直接拒绝替她表达这份善心,可她就是她,“你不接受就不是我的朋友,对我一点不了解”我能怎么样?当月我的那一点小钱里融进了一份重症病人的大爱,一并转给了那位患者。截图给她后,我才完成任务。


我早已把老师融为了生命中的共同体,有了微信的便捷后,我们更是不分彼此,分享分担生活中的一切,敞开心扉交流沟通。一次不自觉地又把她拉进了下面这条信息里。应该有两年多了吧,在《心海漫步》的公号里看到了主人一篇公益性质的文章,深圳一家报社的摄影记者徐文阁(此人热心公益,通过镜头披露过不少环境违法案件)重病住院。此号呼吁,希望读者购卖影集,帮助获取治疗费用。我们没有购买影集,老师、我和另一善良的朋友通过提供的银行信息直接将钱打到了对方的账号里。群里摆摊的重庆残疾女的孩子因病在主城住院,老师拖着病体带上水果一定要陪我一起去探望,并与孩子促膝交谈。这些与老师八杆子打不着的事,除非她不知道。从此,我再不敢与她分享救助济困类的信息了,对于这类事她很执拗。


疫情三年,熟悉的人走散,陌生的人相遇,我和老师更是情深潭水。我们一同追日记,互谈感想;我们为八孩妈发声,大肆转文;我们声讨战犯,为和平祈祷。我们已不满足一月一次的相见和微信上的交流,常常煲电话粥,感受彼此语言中流露出的情感与节奏的满足和心跳同频的兴奋。


老师拿着手中的花,带着心里的光走了。把花香和光亮永远地留给了她的亲人、朋友、学生和接受过她帮助和牵挂的人。



而我,现实中,每月一次的探视不知该往哪儿走?又有谁能和愿与我探讨共同关注的热点和话题?生活的不解谁为我答疑解惑?我获得的感动和美篇又分享给谁?我做好了她喜欢吃的嫩碗豆打底的粉蒸肉又往哪儿送?那首早已为您准备的王莹的《老师,我想您》又唱给谁听?我不知所措,只知心痛。那一张张我们留下的合影,藏着你指纹的《南渡北归》和那我已保留在电脑里你的巜天赋尊严》的手稿。回望我们的一张张合照,捧着你给我的书,看你留下的文字,是你对我最好的抚慰和疗愈。最长情的告别莫过于用你曾经治愈我的方法去治愈如今没有你的日子。


她来过这个世界,她像一部报告文学,把生命的厚重,知识的真谛,人性的真善美呈现得如此完美感人。


她留下的正直和善良,宽厚和大度,豁达与洒脱的人生格局和境界,像一面镜子不会在我的人生中消逝。老师,我想您了。




2023/5/9





阅读作者更多文章:
身患阿尔兹海默症的他,在奥密克戎的攻击下轰然倒下


作者简介

我住长江头,与共和国同龄,与新时代同步。与兴趣爱好相伴,与正义善良相行。


平台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授权微信首发,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the end~

长按识别二维码购买主编吴琦签名本


更多往期精粹


《漫长的季节》命运是个筐,装得下所有的爱与悲伤 

苏童:沉默的人

河岸:高铁掌掴事件,热点为何总”反转“?小事为啥吵翻天?

二湘:高铁劝阻熊孩子被掌掴,我会有勇气做那个东北大哥吗?

听说马斯克的星舰有个俄罗斯祖先?

高铁凶案后,网友提了一个问题,老胡急了!

田朴珺晒芒格合照引群嘲,为什么田这样的独立女性总被诟病?

海北尬生:“买办”这类历史词汇该扔进垃圾堆了 


空间几个平台最近做了一些调整,七维十一维不变,六维专门刊发二湘和河岸的文章,欢迎关注。

投稿点击此链接,记得公号加星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