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守望者系列新书 | 《自身关系——关于德国古典哲学奠基的思考与阐释》


守望者系列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学术出版中心精心打造的学术出版品牌,关注哲学、历史等人文学领域的学术理论问题或重大前沿问题,以学术水平为遴选著作的标准,精选中外学术经典和学术前沿著作,同时致力于学术普及,以守护学术发展,传播经典,开拓新知。

 

此次推出的是当代德国哲学研究的泰斗、观念论传统的当代继承人:迪特尔·亨利希(Dieter Henrich)的代表作《自身关系——关于德国古典哲学奠基的思考与阐释》。


迪特尔·亨利希

Dieter Henrich

当代德国哲学研究的泰斗、观念论的当代继承人。

曾获荷尔德林奖、黑格尔等国际级奖项。

 

 

关于本书



迪特尔·亨利希以“自身意识”理论研究闻名于世,毫无疑问,《自身关系——关于德国古典哲学奠基的思考与阐释》是他在这方面研究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本书围绕“自身关系”这一主题重新诠释了德国观念论传统,讨论了三种形式的自身关系:道德意识的自身关系、意识中的自身关系和终极思想中的自身关系,展示了“自身关系”的多维结构与概念演进,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自身关系——关于德国古典哲学奠基的思考与阐释》是哲学史研究与哲学研究相互结合的典范之作,无论是在哲学观念上还是在言说方式上都证明了传统哲学的当代有效性。

 


关于作者


迪特尔·亨利希(Dieter Henrich, 1927— ),德国哲学家,1950年获得博士学位,导师是伽达默尔。1955—1956年在海德堡大学获得教授资格,1965年担任海德堡大学教授,1969年起成为国际哲学协会主席团成员,1970年担任国际黑格尔协会主席。海德堡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终身客座教授、东京大学客座教授、慕尼黑大学教授、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亚勒大学客座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以及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先后获得图宾根市颁发的荷尔德林奖、斯图加特市颁发的黑格尔奖等国际级奖项,是德国观念论传统的当代继承人。



精彩书摘:引论



在其所有举止中,人也同时面对自身。他不可能描画出任何关于他的世界的图像,而其中没有画入他自身的图像。如果他在他自身方面有任何的疑问,他的确定世界的方向也会摇摆起来。并且,如果一种新的世界经验向他展开,那么,他也会遭遇另一种生活。

 

这一事实无可置疑。对这一事实的意蕴的洞见是整个德国古典哲学的起点。它认识到,从这一事实出发,哲学的基本问题也可以以新的方式提出来,并且期待一个得到深入论证的答案。它也认识到,为此需要预设,面对自己的举止之内在形式可以得到恰当的理解和阐释。但是,世界关系本身所涉及的东西,和由此绝不能从世界自身中引导出来的东西,必然提出尤其困难的阐释问题。

 

以下文本全部涉及德国古典哲学提出的关于自身关系的种种理论尝试。这些文本也全部意在从这些理论尝试的前提出发重新构建它们,并且不仅仅依赖于那些在古典哲学著作中找到的论据来为它们提供论证。

 

在此,有三种形式的自身关系成为问题:道德意识的自身关系,首先是康德想要由此出发来论证整个伦理学;自身意识,它能够伴随感知和思想,并且隐含地掌控着每一世界定向;在关于什么一般存在着的终极思想中的自身关系。当种种古典哲学理论还将这三种形式的自身关系自身相互带入一个系统的关涉之中时,它们就进入了它们的意向和强度的中心。

 

以下文本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能够显示出,深入研究道德性和自身意识理论,直到筹划出新的方法和形成看起来悖谬的概念,这必然会提出哪些问题。第二部分包含了一些分析,这些分析能够澄清古典哲学理论探寻的一些问题的实事内容和不可取消性。在第三部分中,首先是黑格尔理论——形而上学的绝对概念中的自身关系处于这一理论的中心——的概念形式通过可综观的步骤被引导出来,最后是一种筹划,它应该显示出,康德的意识中的自身关系理论以何种方式可以和黑格尔关于存在者整体中的自身关系理论结为一体。

 

这些文本并非停留在古典理论框架之中,而是想要在本己的和当下的思想的引导下再一次获得,并且重新表述这些理论。但是,它们绝没有完全摆脱由这些理论展开的概念框架,并且绝没有为此而直接转向哲学中的奠基问题。出于同样的理由,集合论、语义学和证明理论中重要的形式自身关涉问题也不予考虑。

 

和任何传统一样,德国古典哲学要能够继续产生效用,唯当它可以在变化了的生活和思想条件下从根本上重新被获得。这包含了,在变化了的表述中,它的原初洞见和根据——恰恰为了这些根据的缘故,这种理论形式得到尝试并且具有信服力——仍然是引导性的视点。尝试这样一种新的占为己有的人无法知道,通过这种占为己有,传统是否重新获得了一种信服力,它能够出于这种信服力而进一步产生效用。新的表述或许也只能是告别传统的一个历史阶段。为此,关键是要通过思考在整个古典哲学的真正关联之中能够自由运动的东西,深刻地勘察思想当下的种种可能性,并且为此理解,倘若哲学必须放弃普遍理解的义务,而它最终是在德国古典哲学之中满足了这一义务,那么,哲学就不再是真正概念上的哲学。

 

在这里,大约一半的文本是第一次发表,另一半在哲学文库中也不容易获得。文本的顺序对应于它们产生的时间顺序。最后是指明它们的来源,并且指向作者的其他论文,它们适合进一步的阅读。

 

我将这本小册子献给我的父亲以示思念,我很早就失去了他。但是,他清晰的信念,将我的父母相互联结起来、将他们和我联结起来的永远纯净的爱,在我的成长道路上给予我力量和最终决定性的方向,我将几乎一切归功于我的父母。

 

迪特尔•亨利希

慕尼黑,1981年11月




目录



引论


自律的伦理学

费希特的“自我”

 

现代哲学的基本结构

论自身意识与自身保存

——关于“现代哲学的基本结构”的讲座之问题与后续

幸福与苦难

 

精神的他异性与绝对性

——从谢林到黑格尔的道路上的七个步骤

康德与黑格尔

——尝试统一他们的基本思想

 

文本依据以及指明和文本主题相关的作者其他作品


延伸阅读

已出书目


正义的前沿

[美]玛莎·C·纳斯鲍姆 著

西方传统中,社会契约理论是最强大的社会正义理论之一,罗尔斯的正义论在当代首屈一指,但它也未能解决如下三个社会正义问题:我们如何把教育、健康关怀、政治权利和自由等这些平等的公民权利延伸到那些身体和心理不健全者?我们如何把正义和有尊严的生活条件延伸到世界上的所有公民?我们如何把非人类动物纳入我们的社会正义观? 


玛莎•C•纳斯鲍姆的杰出著作《正义的前沿》,正是从处理这三个长期被现存理论所忽视的、亟待解决的社会正义问题入手,寻求一种可以更好地指引我们进行社会合作的社会正义理论。基于对现有社会契约理论在这三个方面局限性的反思,纳斯鲍姆发展出一种基于“能力”的替代理论,这一理论有助于我们更清楚地思考政治合作的目的和政治原则的本质,以及期待一种适应于所有物种包括非人类动物的更大正义。 


寻求有尊严的生活

[美]玛莎·C·纳斯鲍姆 著

如果GDP每年都在增长,但却始终有相当比例的民众无法接受基础教育,没有医疗保险,我们能否认为这个国家正在进步? 纳斯鲍姆教授在本书中批判了以GDP为指挥棒的发展路径,认为当下主流的发展理论忽视了最根本的对尊严和体面的人性需求。 


本书陈述了能力发展模式的结构和政策意义,勾勒出一种有别于罗尔斯正义论的新政治理论,并且讨论了它的哲学渊源和脉络,在承认文化差异的前提下,论证了能力理论路径的普遍价值。纳斯鲍姆同阿玛蒂亚•森教授以及其他同道一起,从最基本的问题出发,通过关切个体人的故事,追踪政策对日常生活的效应,寻求推动民众活出丰满且有活力的人生。 


教育与公共价值的危机

[美]亨利·A·吉鲁 著

《教育与公共价值的危机》考察了美国社会的公共价值观转变以及美国背离民主走向市场的教育模式。书中讨论了公共教育作为民主的公共空间的理想遭受的围攻,鼓励教育家成为投身于创建构成性学习文化的公共知识分子,培养人们捍卫作为普遍的公共利益的公立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能力,因为这些对民主社会的生存来说至关重要。


客居忆往

洪汉鼎 著

本书系洪汉鼎先生以答学生问的形式而写的学术自述性文字,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作者个人从年少时代至今的种种经历,包括无锡辅仁中学、北京大学求学、反右斗争中误划为右派、“文化大革命”中发配至大西北、改革开放后重回北京、德国进修深造、台湾十余年讲学等,整个经历充满悲欢离合,是幸与不幸、祸与福的交集;第二部分作者透过个人经历回忆了我国哲学界上世纪90年代之前的情况,其中有师门的作风、师友的关系、文人的特性、国际的交往,以及作者个人的哲学观点,不乏一些不为人知的哲坛趣事;第三部分是作者过去所写的回忆冯友兰、贺麟、洪谦、苗力田诸老师,以及拜访伽达默尔的文章的汇集。


康德的自由学说

卢雪崑 著

《康德的自由学说》一书对康德的自由学说进行了整体通贯的研究。它指出:康德的自由学说绝非如黑格尔以来众多康德专家曲解的那样,缺乏生存关注、贱视人的情感、只是纯然理念的彼岸与虚拟;康德全部批判工作可说是一个成功证立“意志自由”的周全论证整体,康德批判地建立的自由学说揭示“自由作为人的存在的道德本性”,“自由之原则作为实存的原则”,以此为宗教学、德性学及政治历史哲学奠定彻底革新的基础。康德不是历史,而是人类的未来。


康德的形而上学

卢雪崑 著

《康德的形而上学》一书按从自然领域出发,再进至自由领域,最后达至自然与自由之统一的进路进行。其结论是:康德的批判哲学揭示出一个建基于“人之物自身的因果性(自由)”的形而上学。它是道德的、属于自由概念之领域的。这个道德的形而上学的枢纽在于人类乃至全宇宙发展的终极根据——意志自由,及其最高原则——自由之原则。康德揭明的是人的真实,同时是人的未来。 


自康德的同时代人——包括黑格尔——对康德的批判哲学提出批判至今,种种责难都借着“持久的假象就是真理”而在学术界成为公论。本书着眼于康德所从事的研究的真正问题,逐一拆穿这些公论所包含的假象。 


西方思想的起源

聂敏里 著

《西方思想的起源——古希腊哲学史论》是一本从中国学者自己的思想视野出发对古希腊哲学的正本清源之作。它不重在知识的梳理与介绍,而重在思想的分析与检讨,上溯公元前6世纪的米利都学派,下迄公元6世纪的新柏拉图主义,上下1200余年的古希腊哲学,深入其思想内部,探寻其内在的本体论和认识论的思想根底与究竟,力求勾勒出西方思想最初的源流与脉络,指陈其思想深处的得失与转捩,阐明其对二千余年西方思想的奠基意义与形塑作用。


现象学

【爱尔兰】德尔默·莫兰 著

本书为莫兰的代表作。莫兰根据几十年来的出版资料,对现象学运动中的五位德语代表哲学家(布伦塔诺、胡塞尔、海德格尔、伽达默尔和阿伦特)和四位法语代表哲学家(莱维纳、萨特、梅洛庞蒂和德里达)的丰富学术思想,做了深入浅出的清晰论述。本书出版后次年即荣获巴拉德现象学杰出著作奖,并成为西方各大学有关现象学研习的教学参考书。本书另一个特点是,除哲学家本人的思想背景和主要理论的论述之外,不仅对各相关理论提出批评性解读,而且附有关于哲学家在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细节描述,也因此增加了本书的吸引力。


自身关系

【德】迪特尔·亨利希 著

迪特尔·亨利希以“自身意识”理论研究闻名于世,毫无疑问,本书是他在这方面研究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本书围绕“自身关系”这一主题重新诠释了德国观念论传统,讨论了三种形式的自身关系:道德意识的自身关系、意识中的自身关系和终极思想中的自身关系,展示了“自身关系”的多维结构与概念演进,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本书是哲学史研究与哲学研究相互结合的典范之作,无论是在哲学观念上还是在言说方式上都证明了传统哲学的当代有效性。


一键购买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进入人大社官方微店

一键购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