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守望者系列新书 | 《10个道德悖论》

请收藏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22-04-30


守望者系列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精心打造的学术出版品牌,关注哲学、历史等人文学领域的学术理论问题或重大前沿问题,以学术水平为遴选著作的标准,精选中外学术经典和学术前沿著作,同时致力于学术普及,以守护学术发展,传播经典,开拓新知。

 

此次推出的《10个道德悖论》首次为道德悖论的中心地位提供了有力证据,书中提出的10个原创的道德悖论,挑战了我们最为深刻的道德观点。


10个道德悖论


 

关于本书


从形而上学到逻辑学,悖论在哲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可以从其丰富的文献上得到显现。但到目前为止,在伦理学中很少见到对悖论的批判性研究。在伦理学的前沿工作中,《10个道德悖论》首次为道德悖论的中心地位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它提出了10个不同的、原创的道德悖论,挑战了我们某些最为深刻的道德观点。这本具有创新性的书追问了道德悖论的存在究竟是有害的还是有益的,并且在更为广泛的意义上探讨了悖论能够在道德和生活上教给我们什么。

作者


索尔•史密兰斯基是以色列海法大学哲学系教授。他是广受赞誉的《自由意志与幻觉》一书的作者,并在《南方哲学》《澳大利亚哲学》《实用》等重要哲学期刊上发表了《两个关于正义与加重惩罚的明显的悖论》《宁愿不出生》《道德抱怨悖论》等多篇论文。


译者


王习胜,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宣传文化(社科理论类)拔尖人才,安徽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兼任安徽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基础”课程组副主任,安徽省马克思主义学会常务理事,安徽省哲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逻辑学会理事,全国辩证逻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教育逻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主持并完成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3项、省级重点和一般项目9项。先后在《哲学与文化》《马克思主义研究》《光明日报》《哲学动态》《自然辩证法通讯》等专业核心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泛悖论与科学理论创新机制研究》等著作10余部。


导言


是什么导致了荒谬?在与我们相关的意义上说某种事态是荒谬的,就是说该事态是与人类的理性、人性或者我们对道德秩序的基本期望之间存在某种本质上相异的关系。除了这种广泛的特征之外,我们将保持这种观念的直观性,并且假设在讨论那些相关悖论的过程中,它将变得更加清晰。既然我的目标是在强有力的意义上使用“悖论”一词,那么相应的谬论就应有实质性的意义才能构成悖论。 


我的悖论将分为以下多种。悖论当然是繁杂的,每个悖论都需以不同的方式进行讨论,这似乎才是恰当的。


第一章,“幸运的不幸悖论”(“Fortunate Misfortune”)在这种情况中,目前尚不清楚如何去解释某些具有深刻影响的经历。我所列举的是那些发生在人们身上的极其糟糕的事件(例如天生身体严重残疾或者极其贫困),但是这些困难总体上却有助于改善他们的生活。这就提出了如何看待这种最初的不幸的问题。这是一种被克服了的不幸,还是事实上就是一种好运?那些遭受不幸的人是否因为这种不幸而值得获得我们的同情与补偿,尽管这种不幸使他们在整体上生活得较好?悖论性在于,我们倾向于即刻思考这些经历是否6不幸。我总结了很多幸运的不幸案例,我们应当抓住关键:即使最严重的不幸也需要被视为好运,尽管这种观点似乎充满矛盾。


第二章,“有益退休悖论”(“The Paradox of Beneficial Retirement”),是一个对许多人有相当威胁的论争,涉及何时应该退休。对日常生活中如此熟悉的事务的处理,似乎引起了意想不到的反应。我认为在许多职业与追求(如医师或学者)中,或许有50%的人应该考虑离职,如果他们是正直的话。因为有比他们优秀的人可以取代他们。


第三章,“两个关于正义与加重惩罚的悖论”(“Two Paradoxes about Justice and the Severity of Punishment”),以极端的方式揭示了两种角色之间的紧张关系,即在我们的日常观念中应该怎样发挥效率与应得的惩罚之裁量的作用。一方面,来自下层社会的大多数罪犯,由于恶劣的成长环境,应该获得从轻惩罚。另一方面,基本上由于同样的原因,如果要阻止他们的犯罪行为,其中很多人也可能需要更严厉的惩罚威慑。这就意味着微妙的道德事件的产生,我将其描述为两个相关的悖论。


第四章,“勒索悖论:解决方案”(“Blackmail:The Solution”),研究了两个关于勒索的传统悖论。第二个(也是更令人困惑的)是把普通勒索,例如,威胁一个男人,不付钱就向其妻子泄露他的不忠,与其他许多常见的社会习俗进行比较。这些看起来似乎是相似的,但与勒索不同,它们并不被认为是道德上的恶行,也不是非法的。而传统悖论则宣称普通勒索与其他做法没有什么不同。那么,我们是否需要扩大对勒索的理解,以禁止许多常见的做法,还是应该将普通勒索定罪?在考察了多种试图针对勒索的解释之后,我断定现有的解释都不算成功。为此,我提供了一个自己的解决方案,尽管这个方案本身也存在几分悖论性。


第五章,“免于惩罚悖论”(“The Paradox of Non-Punishment”),为了预防犯罪而提出一种激进方案,以严厉的和不成比例的惩罚威慑阻止可能出现的某种类型的犯罪。如果我们实现了完美威慑,那么立刻就没有任何犯罪行为,没有惩罚,这听起来是理想的。但是,令人怀疑的是公正制度能否通过不公正的惩罚威慑得到实现(即使在不需要执行公正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不公正)。在这一方案中,拒绝和接受似乎都是悖论性的。


第六章,“不因道德之恶而愧疚悖论”(“On not Being Sorry about the Morally Bad”),探讨了那些当道德之恶发生在他人身上时,道德上允许人们不对此感到愧疚(甚至可以感到高兴)的情况。我通过对无辜婴儿到新纳粹分子和强奸犯的相关案例的考察,展现了这个观点。但是,当情况直观地令人信服时,道德该如何言说?


第七章,“选择—平等主义与基线悖论”(“Choice-Egalitarianism and the Paradox of the Baseline”),是反对哲学平等主义的一个归谬证明,哲学平等主义是“亲”平等的立场,即在思考正义与平等时尊重选择和责任。尽管有人假设这个观点最初看来是最优的,但它最终会产生某种可笑的结果。


第八章,“道德与道德价值悖论”(“Morality and Moral Worth”),阐明了在真正道德的目的(如消除苦难和严重错误)与以下这个事实之间的矛盾:正是那些需要被消除的条件引起了赋予道德价值的道德行为。道德最终就如同那些神话中吞下自己尾巴的动物一样。


第九章,“道德抱怨悖论”(“The Paradox of Moral Complaint”),探讨了他人对我们的所作所为与我们对他人的所作所为之间的关系。我研究了三个例子,即造谣者、罪犯和恐怖分子,他们抱怨他人的所作所为。那么,人们什么时候可以抱怨?这一点并不十分清晰。


第十章,“宁愿不出生悖论”(“Preferring Not to Have Been Born”),探究了那些似乎不可能的事,即宁愿不出生但同时又认为生命是有价值的。我们看出或许这是有道理的,这扩展了我们对什么是理性的理解,并与我们对处于边缘情势中的人们(例如,极其敏感的人,或者鄙视自己的人,或者厌倦生活的老年人)的评判相关。


第十一章,“一个元悖论:悖论不好吗?”(“A Meta-Paradox: Are Paradoxes Bad?”),这是我们在回顾所研究的其他悖论时出现的元悖论问题,追问我们是否应当对悖论的发生感到遗憾,并设法阻止悖论的发生。我们看到,从道义与个人层面来说,悖论的存在往往表明事情进展顺利,有时候悖论甚至应当受到鼓励。 


第十二章,“道德悖论之反思”(“Reflections on Moral Paradox”),是本书的总结性章节。在审视了我们的悖论研究之后,我们讨论了一些问题,它们涉及道德和人类生活中新兴的悖论性问题。结果是复杂的,我希望它们能被认为是有趣的。 


后记,“未来与道德悖论”(“The Future and Moral Paradox”),展望了道德悖论的未来及可能的影响。


我们的讨论应当不超过道德领域内任何哲学论证的最低限度要求:道德对话是这样一个领域,在其中理由被给出,并可被评估为令人信服或不令人信服的,论断也能够被批评、纠正和拓展。


要做得恰当,哲学是至关重要的、理性的、智慧的和诚实的。哲学不是一套教义,也不是一套知识体系。相反,哲学主要是一个过程,一种接近某些类型问题的方法。这意味着那些不熟知哲学的人无法通过掌握一些事实而习得哲学,只有通过哲学发挥效用的方式才能逐渐熟悉它。本书应该有助于那些愿意付出努力的人。阅读本书并不需要事先有哲学研究。


本书中将很少使用哲学术语。唯一出现的例子是经常被称为“功利主义”的道德理论。大致来说,功利主义主张,人们的行动始终应该为了使世界上的幸福或福利的总和最大化。其他的一些术语将会在其出现时做解释。


在其他具体的意义之外,在更一般的意义上,悖论的存在在哲学、道德或生活层面教给了我们什么?在我们熟悉了具体的悖论之后,最后两章即“一个元悖论”和“道德悖论之反思”将讨论这些问题。我相信,道德悖论非常有助于我们从哲学层面理解道德和我们自己。悖论被嵌入我们道德的、社会的和个人的实际生活中,展现出生活的丰富性、复杂性、偶尔的逆境与非理性。悖论性的存在是持续的,我们需要从中学习并学会应对它。在未来,正如后记中所提出的,这将只会变得更是如此。 


从所述情况看,问题的开放性及其所引发的进一步研究的视野将变得明显。我并不宣称提供了详尽的或最终的讨论。本书旨在打开我们的思想,展现分析道德哲学如何可能既是令人愉悦的又是富有启发性的,提出新问题,提出可能性的解决方案(当我发现它们的时候),并向读者提出挑战他或她自身的悖论。最后,在我对本书的悖论(除了第十一章的元悖论)进行排序时有一个主题或者甚至赋予了其美学意义,但并不需要按照我提供的顺序阅读。像短篇小说集一样,读者可以跳跃性地、有选择性地阅读。对敢于冒险的人来说,最好的方法就是与悖论共舞。



译者:翻译《10个道德悖论》是一个难得的机缘。



之所以说难得,是因为这与我和“悖论”乃至与“道德悖论”的思绪纠缠分不开。15年来的相关研究,期待一个由潜在到显在的表达机会。


早在2003年,我拜师学术思想渐成体系的当代哲学家和逻辑学家、南京大学张建军先生攻读博士学位,张先生是国内外知名的悖论研究专家,我有幸得师真传,在师门专心研读和领悟“悖论”。在顺利完成以“悖论”为研究对象的博士论文之后,我再以“悖论”为研究主题,继续深掘,相继获得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基于泛悖论的研究视域,2006年下半年,“道德悖论”进入我的视野,我予以倾力关注,随后在《哲学动态》2007年第7期发表了《道德悖论与道义悖论:关涉伦理理论的两类悖论研究述要》、在《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发表了《关于道德悖论属性的思考:从逻辑的观点看》等专题论文。


随着研究的深入,国外道德悖论研究的历史及其成果逐渐被梳理出来。史密兰斯基于2007年出版的这本《10个道德悖论》,我在2009年便搜罗到手。2011年,我在《安徽师范大学学报》发表的《国外“道德悖论”研究概要与批判》(2011年第4期)、在《道德与文明》发表的《中外“道德悖论”比较研究》(2011年第5期),都涉及对《10个道德悖论》之内容的评析。应该说,在国外众多涉论道德悖论的文献中,如R•尼布尔著的《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蒋庆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再如克里斯托夫•高恩斯(Christopher W Gowans)主编的论文集《道德两难》(Moral Dilemmas)(牛津大学出版社,1987)等,我比较喜爱史密兰斯基的这本主题较为集中、论证较为系统的书。为此,我特地写了《有待廓清的“道德悖论”:S•史密兰斯基道德悖论思想批判》(《河南社会科学》,2015年第8期)一文,对其做了评析。


在我自己阅读史密兰斯基这本书的同时,我还带领伦理学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硕士生阅读。同学们或一人翻译一章,或几人翻译一章,我们在课堂上细致地品味和剖析。这种基于原文的资料解读是有教学效果的。仅就我本人指导的学生而言,2009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生李景玲,在翻译和解读第九章“道德抱怨悖论”之后,写作了《道德悖论视域下的道德控诉悖论:对Saul Smilansky理论中道德控诉悖论的理解》,发表于《陕西理工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2010级伦理学硕士生樊帅领,在翻译和解读第八章“道德与道德价值悖论”之后,写作了《道德聚焦悖论探析》,发表于《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2011级伦理学专业硕士生江艳,在完整阅读该著作之后,于2014年顺利完成了学位论文《道德基线悖论研究》;等等。


与《10个道德悖论》有如此之多、历时如此之久的接触,现在有机会将其完整地翻译出版,不能不说是一种难得的机缘。


机缘总是可遇不可求。以当前的出版情况来看,单独翻译出版一本书是有很大难度的,而以丛书方式翻译出版又非平常学者所能为之。有幸的是,在国际学界有广泛影响的北京大学陈波教授(陈波:为什么有些学者的“研究”变成了“现场直播”?),近年来对悖论感兴趣,不仅出版了《悖论研究》《思维魔方:让哲学家和数学家纠结的悖论》等著作,而且以自己在国际学界的影响,遴选并组织翻译出版“悖论”丛书。史密兰斯基的这本书被列入其中,而我本人也有幸能入陈波老师的法眼,受邀翻译,让我能将多年琢磨的史密兰斯基的《10个道德悖论》翻译出版,这份机缘何其难得。


其实,这本书的翻译工作并不是在接到陈波老师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委托之后才开始的。如前所述,早在2009年这项工作就已经开始。我指导的数届研究生已经多次逐章翻译,为该书这次完整的呈现打下了基础。在我接受这本书的翻译任务之后,2015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生赵玉婷重新整理了同学们先前翻译的文稿,并且在学长们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加工修正。在这些同学工作的基础上,我对全书进行逐句翻译,并做了比较和斟酌。在此,要对我的学生们表示谢意。同时,还要特别感谢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旭东副教授给予的帮助。


在本书翻译过程中,陈波教授领衔申报的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逻辑哲学重大前沿问题研究”(17ZDA024)获得立项,我忝在子课题“对悖论的系统性研究”成员之列。本书的翻译是该项目的成果之一。同时,本书的翻译还得到了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杜国平教授为首席专家的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应用逻辑与逻辑应用研究”(14ZBD014)(我为其子课题“应用逻辑与逻辑应用贯通研究”的负责人)的资助,在此深表谢意。同时,还要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学术出版中心杨宗元老师的信任和宽容。按照事先的约定,译稿的提交已经迟到了。感谢责任编辑罗晶的细致工作,让本书增色很多。


2017年的江南冬季,寒意迟迟不肯退场。时值2018年3月中旬,本该谢幕的各色玉兰才沐浴在狗年的暖阳中吐蕊绽放。当我敲下最后一个字符准备提交译稿的时候,被春寒凝结的情绪顿如那满园芬芳的玉兰……


由于本人的能力有限,译稿中不免有错讹之处,敬请方家批评指正。


王习胜

2018年3月14日

记于江城芜湖天泽书房




延伸阅读


其他已出书目


正义的前沿

[美]玛莎·C·纳斯鲍姆 著


西方传统中,社会契约理论是最强大的社会正义理论之一,罗尔斯的正义论在当代首屈一指,但它也未能解决如下三个社会正义问题:我们如何把教育、健康关怀、政治权利和自由等这些平等的公民权利延伸到那些身体和心理不健全者?我们如何把正义和有尊严的生活条件延伸到世界上的所有公民?我们如何把非人类动物纳入我们的社会正义观? 


玛莎•C•纳斯鲍姆的杰出著作《正义的前沿》,正是从处理这三个长期被现存理论所忽视的、亟待解决的社会正义问题入手,寻求一种可以更好地指引我们进行社会合作的社会正义理论。基于对现有社会契约理论在这三个方面局限性的反思,纳斯鲍姆发展出一种基于“能力”的替代理论,这一理论有助于我们更清楚地思考政治合作的目的和政治原则的本质,以及期待一种适应于所有物种包括非人类动物的更大正义。 


寻求有尊严的生活

[美]玛莎·C·纳斯鲍姆 著


如果GDP每年都在增长,但却始终有相当比例的民众无法接受基础教育,没有医疗保险,我们能否认为这个国家正在进步? 纳斯鲍姆教授在本书中批判了以GDP为指挥棒的发展路径,认为当下主流的发展理论忽视了最根本的对尊严和体面的人性需求。 


本书陈述了能力发展模式的结构和政策意义,勾勒出一种有别于罗尔斯正义论的新政治理论,并且讨论了它的哲学渊源和脉络,在承认文化差异的前提下,论证了能力理论路径的普遍价值。纳斯鲍姆同阿玛蒂亚•森教授以及其他同道一起,从最基本的问题出发,通过关切个体人的故事,追踪政策对日常生活的效应,寻求推动民众活出丰满且有活力的人生。 


教育与公共价值的危机

[美]亨利·A·吉鲁 著


《教育与公共价值的危机》考察了美国社会的公共价值观转变以及美国背离民主走向市场的教育模式。书中讨论了公共教育作为民主的公共空间的理想遭受的围攻,鼓励教育家成为投身于创建构成性学习文化的公共知识分子,培养人们捍卫作为普遍的公共利益的公立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能力,因为这些对民主社会的生存来说至关重要。


客居忆往

洪汉鼎 著


本书系洪汉鼎先生以答学生问的形式而写的学术自述性文字,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作者个人从年少时代至今的种种经历,包括无锡辅仁中学、北京大学求学、反右斗争中误划为右派、“文化大革命”中发配至大西北、改革开放后重回北京、德国进修深造、台湾十余年讲学等,整个经历充满悲欢离合,是幸与不幸、祸与福的交集;第二部分作者透过个人经历回忆了我国哲学界上世纪90年代之前的情况,其中有师门的作风、师友的关系、文人的特性、国际的交往,以及作者个人的哲学观点,不乏一些不为人知的哲坛趣事;第三部分是作者过去所写的回忆冯友兰、贺麟、洪谦、苗力田诸老师,以及拜访伽达默尔的文章的汇集。


康德的自由学说

卢雪崑 著

《康德的自由学说》一书对康德的自由学说进行了整体通贯的研究。它指出:康德的自由学说绝非如黑格尔以来众多康德专家曲解的那样,缺乏生存关注、贱视人的情感、只是纯然理念的彼岸与虚拟;康德全部批判工作可说是一个成功证立“意志自由”的周全论证整体,康德批判地建立的自由学说揭示“自由作为人的存在的道德本性”,“自由之原则作为实存的原则”,以此为宗教学、德性学及政治历史哲学奠定彻底革新的基础。康德不是历史,而是人类的未来。


康德的形而上学

卢雪崑 著

《康德的形而上学》一书按从自然领域出发,再进至自由领域,最后达至自然与自由之统一的进路进行。其结论是:康德的批判哲学揭示出一个建基于“人之物自身的因果性(自由)”的形而上学。它是道德的、属于自由概念之领域的。这个道德的形而上学的枢纽在于人类乃至全宇宙发展的终极根据——意志自由,及其最高原则——自由之原则。康德揭明的是人的真实,同时是人的未来。 


自康德的同时代人——包括黑格尔——对康德的批判哲学提出批判至今,种种责难都借着“持久的假象就是真理”而在学术界成为公论。本书着眼于康德所从事的研究的真正问题,逐一拆穿这些公论所包含的假象。 


西方思想的起源

聂敏里 著


《西方思想的起源——古希腊哲学史论》是一本从中国学者自己的思想视野出发对古希腊哲学的正本清源之作。它不重在知识的梳理与介绍,而重在思想的分析与检讨,上溯公元前6世纪的米利都学派,下迄公元6世纪的新柏拉图主义,上下1200余年的古希腊哲学,深入其思想内部,探寻其内在的本体论和认识论的思想根底与究竟,力求勾勒出西方思想最初的源流与脉络,指陈其思想深处的得失与转捩,阐明其对二千余年西方思想的奠基意义与形塑作用。


现象学

【爱尔兰】德尔默·莫兰 著


本书为莫兰的代表作。莫兰根据几十年来的出版资料,对现象学运动中的五位德语代表哲学家(布伦塔诺、胡塞尔、海德格尔、伽达默尔和阿伦特)和四位法语代表哲学家(莱维纳、萨特、梅洛庞蒂和德里达)的丰富学术思想,做了深入浅出的清晰论述。本书出版后次年即荣获巴拉德现象学杰出著作奖,并成为西方各大学有关现象学研习的教学参考书。本书另一个特点是,除哲学家本人的思想背景和主要理论的论述之外,不仅对各相关理论提出批评性解读,而且附有关于哲学家在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细节描述,也因此增加了本书的吸引力。


自身关系

【德】迪特尔·亨利希 著

迪特尔·亨利希以“自身意识”理论研究闻名于世,毫无疑问,本书是他在这方面研究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本书围绕“自身关系”这一主题重新诠释了德国观念论传统,讨论了三种形式的自身关系:道德意识的自身关系、意识中的自身关系和终极思想中的自身关系,展示了“自身关系”的多维结构与概念演进,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本书是哲学史研究与哲学研究相互结合的典范之作,无论是在哲学观念上还是在言说方式上都证明了传统哲学的当代有效性。


佛之主事们——殖民主义下的佛教研究

【美】唐纳德•S.洛佩兹 著

本书是西方佛教研究领域的第一部批评史,也是将殖民时代和后殖民时代的文化研究的深刻见解应用于佛教研究领域的第一部作品。在对19世纪早期佛教研究的起源作了一个概述后,本书将焦点放在斯坦因(A.Stein)、铃木大拙(D.T.Suzuki),以及荣格(C.G.Jung)等重要的“佛之主事们”上。他们创造并维系了这一学科的发展,从而对佛教在西方的传播起了重要的作用。  


本书按年代顺序记录了在帝国意识形态的背景下,学院式佛教研究在美洲和欧洲的诞生和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佛教研究领域期盼已久的系谱,并为我们对佛教研究的长远再构想探明了道路。本书复活了很多重要而未经研究的社会、政治以及文化状况——一个多世纪以来是它们影响了佛教研究的发展过程,而且常常决定了人们对一系列复杂传统的理解。


一键购买

如果严重的不幸使你的生活变得更好,那它还是不幸吗?

如果与小恶不相称的重罚能够制止小恶,重罚还是不公正的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