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考古学吃饭的本领是什么?

陈胜前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24-01-26








去年此时,“全村的希望”留守女孩因为喜欢历史和文物,以676分报考北大考古学专业。吃瓜群众担心专业太冷门,瞬间引来半个考古圈纷纷力挺,各个博物馆考古研究院送来考古豪华大礼包——




女孩还受到敬仰的樊锦诗先生的赠书与鼓励,“不忘初心,坚守自己的理想静下心来好好念书”。(网友酸了:郭襄过生日也不过如此了)


突然觉得学考古也蛮酷的。


👻💀☠️


为什么长久以来,

大家都认为考古学是一个冷门专业?

考古学吃饭的本领是什么?

行外人想了解的问题,

在考古圈内人看来,有点儿“没边”。


考古学家陈胜前教授认为,

这个问题抓住了考古学的本质——


考古学家就是能够从残碎的物质材料中发现历史的人。



忘记了人的考古学研究就只是材料与技术层面的,忘记了物的研究,考古学研究就丧失了根本。


本文选摘自《中国文化基因的起源》。






因为偶然的原因,我接受了一个非专业人士的访谈,作为行外人,他们希望了解考古学的思维模式,看看对其他学科有没有启发。当时具体谈了什么已经忘记了,但是对这个问题印象非常深刻。作为考古圈内人,很少有人会问这个问题,因为我们有许多具体的问题需要解决,不会关注这么“没边的”问题。行外人有点像“皇帝的新装”中的孩子,他们的问题一下子抓住了考古学本质。考古学的独门秘籍是什么?或者说,考古学吃饭的本领是什么?如果考古学没有什么独门绝活,凭什么可以称为一门学问?因此,这其实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问题,不仅因为它关系到我们的价值,还有更深层的含义,那就是反思——考古学的思维是否固化?是否存在某些定式?考察一下考古学思维模式的变化,可能也有助于我们把握考古学的发展趋势。
每个学科都有思维模式,如经济学是围绕利益展开的,理性的经济人不会做亏本的买卖,所有的机会都会有成本,经济学就是要去权衡收益与成本的比例。政治学是围绕权力展开的,权力有许多种,政治学更关注公共权力,关注其获得与失去的可能。这些学科都会将相关的问题视为自己的专业领域,通过解决相关的问题进而影响社会实践。考古学是如何看待自己的专业领域的?目前的中国考古学似乎比较满足于多学科的方法,更看好科技考古的进展。如果要问考古学独有的思维模式,可能真的会难住许多考古学研究者。我曾经写过一篇题为《中国考古学家的危机》的小文,学界有些反响与共鸣,其主题跟这里的主旨有点像,作为考古学者,我们的立身之本是什么?仅仅考古发掘是不够的,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是技术工人都可以胜任的工作,实际上也确实如此。我以前把司马迁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当作考古学的宗旨,这个宗旨与历史学是共同的,并没有体现出考古学的特殊性,我们还得进一步去探寻。
我想绝大多数考古学者马上就会想到考古材料,考古学以实物遗存为研究对象,这是考古学成为一个学科的基础。最早的时候,考古学的前身金石学侧重研究器物,辨别真伪,判断年代,解读铭文,正所谓“礼家明其制度,小学正其文字,谱牒次其世谥”,最终目的如吕大临所言,“探其制作之源,以补经传之阙亡,正诸儒之谬误”。西方近代兴起的古物学开始注意出土物的共存关系以及器物形制的演变,从而把人类的史前史划分为石器、青铜、铁器三个阶段,也就是著名的“三代论”,它开启了通过古物来构建史前史的先河。后来,为了更好地了解共存关系与器物演变,在近代古物学的基础上发展出考古地层学与类型学,形成田野考古方法,再后来把一定时空范围的有共同特征的遗存称为一个考古学文化,用以代表特定的人群。至此,考古学有了自己的理论、方法,再加上之前已经建成的近代博物馆以及相关社会实践机构,考古学正式形成。其后,发掘方法日渐规范与精细,材料分析的手段越来越多,博物馆、考古公园等相关文化设施也越来越多。简单地回顾一下考古学发展史,不难发现考古学的理论方法与实践的确都是围绕考古材料展开的,所谓考古学的思维模式也只可能来源于此。


如果有机会与典型的中国考古学家聊天,的确能够感受到存在某种统一的思维方式。这里所说的“典型的中国考古学”主要是指新石器-夏商考古,历史时期考古因为受文献影响太大,以至于不那么典型;旧石器考古则是因为受到自然科学影响太大,也不那么典型。我曾经著文(《中国社会科学》2019年第2期)分析过三个分支之间的关系,典型的中国考古学中形成了文化历史考古范式,其中包括完整的概念纲领、支撑理论与实践体系,并对另外两个分支产生了强大的影响,虽然于这两个分支而言,典型的中国考古学中流行的“考古学文化”的概念并不怎么适用。典型的中国考古学家会非常关注陶器的形制与纹饰,注意它们可能受到的文化影响及其渊源流变,通过它们来了解不同地区古代人群的关系:人群迁徙或文化传播。就好比现在的中国与美国一样,在中国能够看到许多美国文化的影响,如T恤衫、牛仔裤,影响非常广泛;当然,在美国也能够看到中国文化的影响,不过更多是呈点状的,这是因为有中国移民的缘故。不同文化影响的分布形态反映美国文化相对而言是一种强势文化。以遗存特征的异同来追溯人群之间的关系,在没有文字材料的时代,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参与这方面探讨的研究者,需要非常熟悉考古材料,按苏公的说法,要多摸陶片,形成感性与理性统一的认识。按照这种考古学的思维模式,你可以把握史前遗存的时空范围,能够大致体会到不同地区文化影响力的强弱。
就我个人而言,受过程考古学的影响比较深,思维方式有所不同。过程考古学有个经典的信条,“更科学,更人类学”,就是尽可能采用科学的方法,重建人类学式的人类过去。所谓科学方法有两层意思:一是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一是在一般意义上采用科学方法论。前者的使用比较普遍,不同考古学范式都有这方面的主张;特殊的是后者,它意味着考古学研究要采用类似自然科学的结构,探寻事物背后的机制与原理。所谓更人类学,它与更科学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是要尽可能了解更多的人类生活,另一方面是要了解人类文化适应的机制与演化规律。正是受到过程考古学的影响,我把考古学推理分为两个类型(可以参考《考古推理的结构》一文,《考古》2007年第10期),个可以称为微观考古,它非常像刑侦工作,考古研究者需要根据考古现场的状况尽可能重建过去发生的人类行为。除了精细的发掘、多学科的分析,还要基于中程研究(民族考古、实验考古等)提出合理的假说,然后进一步验证。就这个方面的工作而言,它区别于文化历史考古的地方就在于中程理论。过程考古学认为考古材料是零碎的,我们不可能都找到如庞贝古城那样完整的材料,因此非常需要可以参考的框架(基本结构与过去类似,具体细节不论),从而把零碎的材料拼接起来。因此,中程理论研究越成功,就越有可能准确地基于有限的材料重建过去。
当然,过程考古学并不仅仅满足于重建过去人们的行为,比如知道工具的功能、遗址中曾经有屠宰动物或分享食物的行为,而是更希望了解这些事实所代表的意义,在人类文化进化、文化适应、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意义。这就需要考古学推理的另一个类型,我称之为宏观考古,它更像是人类学或社会学,从众多现象中探讨背后暗含的文化或社会机制。比如说我看河南新密李家沟遗址的考古材料,它出自三个文化层,分别属于裴李岗文化、旧新石器时代过渡期、旧石器时代晚期晚段(Late UpperPaleolithic)。通过石器组合、动物遗存特征、遗址结构,我看到旧石器时代晚期晚段的狩猎采集者过着高流动性的生活,但是在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人们的流动性明显降低,石器中更多采用当地的原料,加工更加随意,同时耐用的大型工具增加,如此等等。从狩猎采集者的文化生态学的角度来说,我们知道流动性是狩猎采集者赖以生存的根本策略,流动性的丧失正是走向农业起源的关键一步。我从考古材料中看到了文化适应的重大变迁。过程考古学的思维模式是由微观到宏观的,由具体到理论的,正所谓管中窥豹,它之所以能够如此,就是因为在研究考古材料的同时,它还会从具有普遍性的理论出发,即参考中程理论,形成微观与宏观结合、三条推理(演绎、归纳、类比)路径同时并用的研究模式。
过程考古学走的是科学道路,但考古学最终研究的是人,还有社会。后过程考古学提出,人不仅仅只是一种被动适应的动物,人有能动性,人会改造事物,以实现自己的目的,最终形成人的世界。这个世界不是一个客观外在的世界,而是一个人长期参与并不断赋予意义的世界。一草一木都是有意义的,松竹梅,岁寒三友,是中国人砥砺品德的伴侣。无疑这些意义是历史的,也是情境的,它属于中国文化。在紫竹院的桥亭上看到对联上写着“竹本无心节外偏生枝叶”,又是另外一番意思。意义是多重的,不同情境中的表现可能不同。后过程考古学不再把考古材料看作客观实在之物,而是看作被赋予了文化意义的物质,赋予意义的过程往往与社会矛盾密切相关,试图消弭或掩盖某些矛盾。由此,后过程考古学会关注社会政治方面的内容,不仅关注过去,而且关注考古学与当下社会的关系。社会政治内涵无疑是非常丰富的,阶层、民族、宗教、性别、年龄等等都可能切入其中,构成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后过程考古学的思维模式是人文主义的,它强调理解,从内部去理解,以切身体验的方式形成共情式的理解。相比过程考古学的解释来说,理解,设身处地的理解显然要更加深入。
三种思维模式不是对与错的关系,它们在考古学研究中都会用到。三者的出现前后相继,后来者是在前者基础之上的拓展,考古学总是想尽可能探索更广阔、更深入的内容,获得尽可能可靠的知识,尽可能更有利于当代社会。三种思维模式都服务于这样的目的。三种思维模式如此不同,以至于我们都禁不住怀疑,考古学是否有属于自身的思维模式。思维模式都产生分化了,怎么会没有属于考古学的模式呢?考古学最基本的思维模式还是围绕物质遗存展开,不论是哪一种模式都离不开这个中心点。考古学家就是能够从残碎的物质材料中发现历史的人,这是考古学家的绝技,为此他们训练一系列的技巧,如石器考古、陶器考古、墓葬考古、植物考古、动物考古,如此等等。当然,特别需要提醒的是,考古学家之所以能够大海捞针、沙里淘金,是因为他们心中有大海、有金子,这也就是说,他们本就是了解历史、社会、文化的人,如果他们的头脑中没有这些储备,物质材料本身又不会说话,他们如何能够发现历史呢?从材料到理论,从理论到材料,这两条基本道路是三种模式都共有的,前者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后者是次要方面,两者相辅相成。中国考古学中有不少研究跟西方考古学的研究类似,但是缺乏理论研究的支持,比如景观(风水就是景观之一)的研究,所以不能达到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的目的,这是我们今后特别需要弥补的。
考古学的思维模式类似“格物”,考古学家会站在一件古代器物或一处遗迹前,反复观察,细心琢磨,了解它的特征、功能、性质;还会心游万仞、浮想联翩,发思古之幽情。这里考古学的思维方式是思与情的结合,是逻辑理性与感性体验的结合。简言之,考古学的思维模式是在立足于对物质遗存进行推理的同时,从社会、文化、历史等角度进一步理解物质遗存的意义。之所以必须这么做,是因为考古学家要通过物来研究人本身。忘记了人的考古学研究就只是材料与技术层面的,忘记了物的研究,考古学研究就丧失了根本。


《中国文化基因的起源:考古学的视角》

作者:陈胜前 

ISBN:978-7-300-29291-5

定价:78.00

出版日期:2021-04-15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书首先溯源文化的演化过程,确立文化的三重结构;然后溯源中国文化形成的经济基础,分析中国文明形成的格局;最后深入到文化基因的层面,探索中国文化的渊源,结合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探讨当代中国文化的建设问题。
陈胜前,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72年生,湖北嘉鱼人。1993年本科毕业于吉林大学考古学系,1996年硕士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学系,1998年赴美国南方卫理公会大学美国考古学会主席、美国科学院院士弗雷·德温道夫和“新考古学”泰斗路易斯·宾福德攻读博士,200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考古学理论、史前考古、石器分析等。著有《史前的现代化》《思考考古学》《学习考古》《人之追问》等,译有《追寻人类的过去》《考古学:关键概念》《小工具大思考》等。





来源:穴居的猎人 微信公众号整合:王宇 黄蓉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考古学吃饭的本领是什么?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