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推荐 | 拉丁美洲的多维现实:巴尔加斯·略萨小说研究


原编者按:


提到拉美文学,中国学界和大众读者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仍未摆脱标签化,其中最为显著的标签就是“魔幻现实主义”。已有学者指出,“魔幻现实主义”并非拉美新小说的代名词,并不像在中国所想象的那样普遍存在于拉美当代文学中;《百年孤独》造成的是读者对拉美文化与文学的定型化想象;从拉美文学汲取灵感的中国“寻根文学”对拉美文学的借鉴仅在文体层面上获得承认,拉美文学被中国真正接受的更多是技巧,而对历史、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则被悬置。


《拉丁美洲的多维现实:巴尔加斯·略萨小说研究》聚焦于秘鲁-西班牙作家巴尔加斯·略萨的小说对拉丁美洲复杂现实的再现,从四个角度对略萨小说进行解读:拉丁美洲现代性的问题、作家如何继承西班牙文学传统以再现拉丁美洲现实、如何以跨媒介的方法书写拉美现实,以及作家笔下的拉丁美洲东亚裔形象,从而见出,略萨小说以其“启示性的现实主义”风格,描摹了拉丁美洲亟待变革的权力结构和矛盾重重的社会现实,创造出一个与他真实的人生经历、真实的秘鲁、真实的拉丁美洲高度重合却又具有高度凝练的艺术特色的世界,同时,这些作品也参与塑造了拉丁美洲文明的共同体。


引言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是拉丁美洲文学“爆炸”最重要的代表性作家之一,也是中国读者最为熟知的拉美作家之一。2010年,巴尔加斯·略萨获诺贝尔文学奖,这一事件与加西亚·马尔克斯授权的首个《百年孤独》中文版的发行一起推动了国内新一波拉美文学译介和传播的热潮,略萨的作品也借此机会得到相比以往更为全面的介绍,或有旧版新出,或有新作引进。尽管在中国读者当中,略萨的知名度相比于马尔克斯和博尔赫斯要略逊一筹,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提到拉美文学时,巴尔加斯·略萨是绝不可忽略的作家。


巴尔加斯·略萨于1936年出生于秘鲁城市阿雷基帕,1959年出版短篇小说集《首领们》。1962年凭借《城市与狗》获西班牙简明图书奖,这部长篇小说成了他的成名作。此后,略萨接连出版了多部长篇小说:《绿房子》《酒吧长谈》《潘达雷昂上尉与劳军女郎》《胡莉娅姨妈与作家》《世界末日之战》《狂人玛依塔》《谁杀了帕罗米诺·莫雷洛?》《叙事人》《继母颂》《利图马在安第斯山》《情爱笔记》《公羊的节日》《天堂在另外那个街角》《坏女孩的恶作剧》《凯尔特人之梦》《卑微的英雄》《五个街角》等。此外,略萨还出版过一些戏剧作品,包括《塔克纳姑娘》《琼加》等,以及包括文学批评、文学理论、政治社会批评、回忆录在内的多部散文作品,如《加西亚·马尔克斯:弑神的历史》《谎言中的真实》《水中鱼——巴尔加斯·略萨回忆录》《给一位青年小说家的信》《奇观文明》《部落的召唤》等。


何塞·米盖尔·奥维耶多认为,从拉丁美洲文学“爆炸”的时段和作家本人的创作成熟期来看,巴尔加斯·略萨堪称“爆炸”文学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他是与“爆炸”同时“诞生”的。他认为,从秘鲁文学史来看,略萨在1959年远赴巴黎之前,其叙事作品和秘鲁的“50代”作家的作品多少有一些联系,但在进入成熟期之后,他就与“50代”的社会现实主义在写作风格上拉开了距离,而在主题上依然保持了对秘鲁社会现实的质问和批判,尤其是围绕这样一个深层的问题:个人在群体之中如何作为,由此,在他的作品中最常出现的是政治主题(个人需要服从的一整套权力机制和等级制度)和军事主题(由一个不容置疑的当权者统治的社会)。



在专著《巴尔加斯·略萨小说:风格探究》一书中,何塞·路易斯·马丁站在拉丁美洲文学史(20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的高度上审视了略萨的小说。他指出,在这个拉美叙事文学发生重大转变的时期,从主题和技巧上看,拉美小说可分为四个主要的潮流:从一开始的社会现实主义,到心理现实主义的兴起,继而是魔幻现实主义,最后是结构现实主义;巴尔加斯·略萨代表的结构现实主义试图从多个不同的视角来切入现实,在时间上、空间上、叙事声音上、人物塑造上、叙事顺序上乃至形态句法的表达和词汇上对现实做多角度的审视。马丁指出,略萨在小说技巧上追求的唯一目标就是:消解叙事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循着这一思路,他借用略萨自创的小说写作概念,分析了略萨的几个重要的创作技巧:连通管、中国套盒、质的跳跃等。


略萨小说在主题的选择和创作风格上并非一成不变。他的政治立场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发生了转变,这种转变也或明或暗、或多或少地体现在他的小说中。在对略萨小说整个谱系的描述中,一般认为,1973年的《潘达雷昂上尉与劳军女郎》是一个分水岭。如雷蒙德·L.威廉姆斯在其专著《巴尔加斯·略萨:另一种弑神的历史》中指出的,《潘达雷昂上尉与劳军女郎》不仅“发现”了幽默——这在他之前的作品中是罕见的,更是显露出了后现代主义的倾向。从意识形态与文学关系的角度为略萨小说勾勒了三个发展阶段,他认为,略萨小说从早期的抗争和先锋性逐渐走向了妥协和传统叙事套路,在意识形态上和美学追求上都趋向保守的姿态。埃弗拉因·克里斯陀也在其专著《词语的诱惑: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的小说》中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出发,将略萨小说分为社会主义与新自由主义两个阶段。


国外关于略萨小说的研究成果已经蔚为大观。除了前文提到的专著和文章,研究者们从各个角度切入,运用各种文艺理论,如萨拉·卡斯特罗克拉伦在专著《巴尔加斯·略萨:分析导论》中运用读者接受理论研究略萨作品,斯蒂芬·海宁根研究了略萨小说中女性形象的转变历程,海迪·哈布拉研究了略萨如何运用视觉形象来建构替代性现实,等等。围绕某一本或某几本略萨小说展开研究的论文更是数不胜数,我们在本书中展开具体分析时将提到其中的某些篇目。


国内对略萨小说的译介始于改革开放之后。从那时起直到今天,研究者们如赵德明、孙家孟、侯健等人既翻译略萨的作品,又撰写相关的研究文章。“结构现实主义”是巴尔加斯·略萨小说在中文世界最为人熟知的标签。陈光孚在1982年的文章中介绍了拉美文学“结构现实主义”流派的发展史,并以略萨小说为例描绘了这一文学创作方法的基本轮廓,指出结构现实主义致力于营造“立体感”和对黑暗的社会现实展开批判。孙家孟在1987年的文章中以更为细致的文本细读描述了略萨的结构现实主义的重要特征:营造立体感、引进戏剧或影视艺术的艺术技巧,以及通过结构安排来制造悬念。在对拉美文学做整体性介绍的专著中,陈众议的《拉美当代小说流派》、李德恩的《拉美文学流派与文化》、朱景冬的《当代拉美文学研究》均辟有专章介绍略萨的结构现实主义。纵观国内有关略萨小说的研究论文,大部分都聚焦于略萨小说的叙事结构。在2010年略萨获诺贝尔奖之后,关于略萨小说的研究文章出现了井喷,研究的角度也更为多元,如陈众议从意识形态角度解读略萨的创作转向,张琼、李秀红从心理学视角分析略萨塑造的小说人物,任爱红、侯健聚焦于略萨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周明燕、张琼、黄德志从后殖民角度探讨略萨小说中体现的作者与本土文化的关系,等等。



本书试图超越“结构现实主义”,从新的角度来解读巴尔加斯·略萨的小说。显然,今天中国学界和大众读者对拉美文学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仍未摆脱标签化。其个中原因,既有学术范式的因循守旧,也有出版商的夸张宣传。关于拉美文学,最为显著的标签就是“魔幻现实主义”。已有学者指出,“魔幻现实主义”并非拉美新小说的代名词,并不像在中国所想象的那样普遍存在于拉美当代文学中;《百年孤独》造成的是读者对拉美文化与文学的定型化想象;从拉美文学汲取灵感的中国“寻根文学”对拉美文学的借鉴仅在文体层面上获得承认,拉美文学被中国真正接受的更多是技巧,而对历史、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则被悬置。


但这一标签的热度并未减弱,近年来随着马尔克斯作品中译本的持续出版和在图书销售市场上的亮眼表现,越来越多的出版商意识到“魔幻现实主义”是销量的保证,从而使这一标签在广告宣传语中频现,把它和许多本不相干的拉美文学作品也捆绑在一起,这就造成了中国读者对拉美文学某种歪曲的、错误的印象。对于巴尔加斯·略萨的认知,同样是以“结构现实主义”为主要标签的。大量的研究、解读、评析围绕小说的叙事特色展开,却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拉丁美洲历史和社会现实的语境。


大体上说,在国内的接受中,略萨小说更多被看到的是“结构”,其再现的“现实”却或多或少地被忽略了。对这种拉美文学特有的“现实主义”的认知,也往往缺乏对现实主义美学的整体观照,而略萨小说的现实主义毫无疑问是有西方文学现实主义渊源的。略萨小说实际上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认识拉丁美洲历史与现实的窗口。如果说被贴上“魔幻现实主义”标签的那些作品带有过多的神话色彩,使远隔重洋的中国读者难以区分文学想象和被再现的现实的话,更具现实感的略萨小说则可以让中国读者更为直观地了解真实的拉丁美洲。要在略萨小说中对拉丁美洲有深刻的了解,必须结合拉丁美洲历史,尤其是政治史和思想史的知识。我们的拉丁美洲研究直到今天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分裂的:研究拉美文学的文章中,将文学文本与拉美社会现实做深度结合的并不多,研究拉美社会的文章则很少以拉美文学作品为佐证。我们应当努力弥补这种分裂。



为此,在本书中我们将试图解读略萨小说中之前被关注较少的几个层面。首先我们认为,拉丁美洲现代性的问题是略萨小说的一大关切所在,我们将在略萨小说中寻找和探究拉丁美洲如何全方位地走向现代、如何艰难转型的历史。拉丁美洲与中国同属第三世界,拉丁美洲的现代转型的经验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非常宝贵的借鉴意义,而略萨小说就是这种经验的艺术再现。接下来,我们将触及一个鲜有人关注的问题:略萨的“西班牙性”。作为一个拉美作家,略萨从不讳言自己对西班牙的赞许和热爱,甚至加入了西班牙国籍,这使得他招致很多拉美知识分子的批评。我们认为,略萨小说中可以找到西班牙文化的传统,尤其是其现实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西班牙现实主义美学的传承。在这种现实主义书写中,我们看到了拉丁美洲现实极为细致的层面。略萨体现出的“西班牙性”,也是拉丁美洲的一个不可否认的现实:西班牙文化遗产是拉丁美洲文化的本源性的一部分。我们还将聚焦略萨小说谱系中比较特别的两部作品,从跨媒介书写的视角切入,试图论证文本背后潜藏的思想意识,由此认识拉丁美洲的“另一种现实”,而这是略萨的其他小说较少涉及的。最后,我们把目光放在略萨小说中间或出现的东亚人身上,结合拉丁美洲移民史分析这些人物形象。我们认为,这些移民或移民后代是拉丁美洲现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天的全球化时代,流散的异乡客越来越多,他们的生存状态和身份认同成为学界讨论越来越多的问题。


博尔赫斯曾在短篇小说《阿莱夫》里设想了一个亮闪闪的小圆球,从中可以看到大千世界:


阿莱夫的直径大约为两三厘米,但宇宙空间都包罗其中,体积没有按比例缩小。每一件事物(比如说镜子玻璃)都是无穷的事物,因为我从宇宙的任何角度都能清楚地看到。我看到浩瀚的海洋、黎明和黄昏,看到美洲的人群、一座黑金字塔中心一张银光闪闪的蜘蛛网,看到一个残破的迷宫(那是伦敦)……


我们可以把略萨小说也看成一个可以从中窥见拉丁美洲所有层面的现实的“阿莱夫”,在其中,拉丁美洲现实没有被过度扭曲,而是如实呈现的,让人们既看到外在的种种细节,又看到内里的深沉脉动。巴尔加斯·略萨小说显示出“完全小说”的雄心,欲图把拉丁美洲这个如此复杂、多元的社会尽然再现,书写拉丁美洲的多个维度的现实。本书即试图在略萨用文字构造的“阿莱夫”之中看到繁复的、深层的拉丁美洲现实。


本文节选自《拉丁美洲的多维现实:巴尔加斯·略萨小说研究》,有删改


点击图片,一键购买

本文原载于公号“南京大学出版社”,感谢作者及公号授权海螺转载。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本期编辑 | 唐综蔓

推荐阅读

(记得给“海螺Caracoles”加星标哦!)

魏然丨如何在拉丁美洲“建造”:重审安赫尔·拉玛与巴尔加斯·略萨之争

张伟劼︱阿连德的半截眼镜

澎湃·文化课——加西亚·马尔克斯逝世十周年丨滕威:魔幻现实与拉美孤独:重读《百年孤独》

滕威 张伟劼 | “拉美作为问题”——我们为什么要读拉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海螺Caracoles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