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镇西:教育究竟是不是服务业?

李镇西1 镇西茶馆 2022-06-06

       时不时有老师在我的文章后面留言抱怨:“现在的教师地位越来越低了,因为教育都已经沦为服务业了!”

        教师的地位是不是“越来越低”今天姑且不论,但对“教育是不是服务业”这个问题,倒是可以好好理一理的。

        这是我2019年写的文章,多次推出。今天重推。


   (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唐燕老师 李镇西摄)



 

我的旧文《家长,我教育的最大阻力就是你的不信任》重新推出后,依然引起热烈反响。许多老师很有共鸣,都认为教师和学生家长的彼此信任和相互配合是教育孩子的基本条件。    

但有老师留言道:“现在教育已经沦为服务业了,教师一点尊严都没有了。”我回复说:“教育本来就是服务业呀!从根本上说,所有行业都是服务业。”有老师想不通了:“教师是技术行业。科学家最根本的也是为人民服务,是服务业吗?是技术行业。”我回复说:“所有行业都需要不同的技术。之所以有人不习惯‘教育是服务’这个现代观念,是因为他们对‘服务’的理解很狭隘,把‘服务’理解为‘服侍’。”

我知道,自从“教育是服务业”这个说法出现后,一些老师很反感,他们觉得把教育看成“服务业”贬低了教育的神圣和教师的尊严。   

这里,有必要简单谈谈产业结构划分的常识。

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结构的划分,有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之说。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即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和渔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即工业,包括采掘工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第二产业还包括建筑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为“第三产业”,即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这是世界上通用的产业结构分类。

现代服务业大体相当于现代第三产业。国家统计局在1985年《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中,将第三产业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第二个层次是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业、保险业、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咨询信息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等;第三个层次是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科研事业,生活福利事业等;第四个层次是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军队和警察等。

 

 

再看2012年5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通过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这份“规划”较为全面系统勾勒了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的各项制度性安排,是“十二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构建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综合性、基础性、指导性文件,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其中,明确了“十二五”时期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和项目。在基本公共教育、劳动就业服务、社会保险、基本社会服务、基本医疗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基本住房保障、公共文化体育及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确定了44类80个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如公共教育领域的义务教育免费、寄宿生生活补助、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等。

其实,教育属于服务行业早已是国际公认,WIO服务贸易规则就有相关的规定。1994年乌拉圭回合结束,缔结了有关服务贸易的总协定,教育服务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受到《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若干条款的约束。

根据日内瓦WTO统计和信息系统局按服务的部门(行业)划分,全世界的服务贸易被分为12大类:(1)商业服务;(2)通信服务;(3)建筑及相关工程服务;(4)分销服务;(5)教育服务;(6)环境服务;(7)金融服务;(8)健康与社会服务;(9)旅游及与旅行相关的服务;(10)娱乐、文化与体育服务;(11)运输服务;(12)其他服务,下分143个服务项目。教育服务(Educational services)属于12类服务贸易中的第5类,按各国公认的中心产品目录(Central Product Classification,简称CPC),在项目上又分为初等教育服务、中等教育服务、高等教育服务、成人教育服务及其他教育服务五类。

读到这里,我们大家应该明白了,“教育就是服务”,这不是我个人提出来供大家“百家争鸣”的“学术观点”,而是写入国家文献的行业定位,更是国际通行且被各国政府认可的行业划分。因此,“教育属于服务业”这个说法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再说一遍,这不是一个需要争论的理论问题。

 

 

不光教育,科研、文化、媒体,甚至公务员还有军队和警察都是属于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所以昨天我回复一位朋友说:“从根本上讲,所有行业都是服务业。整个社会不同的职业就是彼此服务。”

至于有朋友说“科学家从事的是技术行业”,显然是答题没抓住要点。因为任何职业都需要技术,这和是否是“服务业”的定位没有必然联系。

为什么有老师想不通甚至很反感“教育是服务业”这个定位呢?一方面是因为担心家长把自己当做服侍者,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些老师骨子里面还是看不起服务从业者,总觉得为别人服务就低人一等,现在居然说“教育也是服务者”,便觉得很没面子。

表面看上看,是这些老师担心一说“教育是服务”便被人看不起,实际上是这些老师的内心深处看不起包括传统服务从者在内的普通劳动者。他们的思想观念还停留着“万般皆下苦,唯有读书高”的封建时代,总认为自己是老师就高人一等。殊不知在现代民主社会,所有人在尊严上都是平等的,各行各业从根本上说,都是互相服务的。谁也没有理由因职业不同而看不起谁,谁也不应该因为从事服务而被人看不起。

另外,有的老师把“服务”理解为简单的“服侍”,就像儿女服侍父母长辈,像护士照料病人,甚至像修鞋匠、洗脚妹、餐厅服务员那样伺候人。且不论如刚才我所说,职业不分高低、尊严不分贵贱,单就“服务”二字的本意——为他人做事,并使他人从中受益的一种有偿或无偿的活动——来说,从事服务没有什么可耻的,所有不以实物形式而以提供劳动的形式满足他人某种需要的工作,都叫“服务”,包括公务员、科学家、军人和警察。

当然,教育属于现代服务业。之所以叫“现代服务业”,我理解,就是区别于传统的简单“服侍”,而是更高层次地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比如军队的服务就是提供安全保障,警察的服务就是提供秩序的保障,科学家的服务就是提供人类对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社会生活更加美好的保障,公务员的服务就是提供更加民主、公平而有效的管理以让国家能够满足国民对美好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

 

 

那么教育的服务呢?就是提供科学民主公平的、符合不同个性需求的服务,以满足儿童成长的需要。也就是说,教育是为孩子的成长提供精神服务的。

我想到李希贵所领导的十一学校教育改革。

写这篇文章时,我给希贵通了个电话。他认为教育当然是服务业,“这还有什么疑问吗?”

他说:“2001年中国被批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其中有文件把教育视为服务业,当时我也吃了一惊。因为一直以来,我们始终把自己从事的工作视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怎么因为一个WTO,教育竟然一夜之间就成为了服务业?”

 但后来贯穿十一学校改革的灵魂,正是“教育服务”的理念。在十一学校的行动纲要里,课程被定位为学校的产品,通过对课程的构建和开发,最大限度满足不同学生的成长需求。于是,几年下来,十一学校把国家、地方和学校的课程整合梳理,便有了203门校本课程,其中,199门为选修课程。即使数理化生,每一门学科也变为有5个不同难度的分层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的数理化生,其他学科亦然。

他说:“说到底,学校通过开发自己的产品——课程,为学生提供服务,教育也由此演变为了服务业。”

在《面向个体的教育》一书中,李希贵写道——

当教育成为服务业,研究学生的需求必然成为工作的前提,而他们的需求千差万别又千变万化,挑战自在其中。于是,对话、谈心、咨询、诊断,挖空心思弄清学生,成为校园教育工作的重头戏。

当教育成为服务业,师生平等成为校园生活的基本状态,教师居高临下的姿态、高高在上的架式、教训的口吻、不屑的眼神全都无法在这样的校园里藏身,它需要的是每一位教师放下身段、敞开心扉,以长者的责任和平等的身份与学生对话、沟通、合作,共同成长。

当教育成为服务业,就必然以客户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学校工作的重要指标。过去的教育,可以仅仅让上级肯定,或者让家长满意,学生的苦累都是我们追求业绩的代价。而今天,学校必须把学生的酸甜苦辣放在心上,把创造快乐的校园当作共同的追求,由学生来评价学校工作也就成为常态。

 

 

说“教育是服务业”一点都没有降低教育的神圣与教师的尊严,因为我们是面对心灵、面向未来的服务,是关注个性、关怀灵魂的服务,是着手个体、着眼国家的服务。

教育当然要通过教师每一天的教育教学行为来实现教育服务,但这是着眼于人一生健康成长的服务,而不是简单地“哄孩子”,或者满足家长急功近利的眼前需要。

教育者尽早地认识到“教育就是服务”,学校才会真正回归教育的本质。素质教育就是服务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而目前许多卓有成效的教育改革,恰恰体现了“教育服务”的品质。

在当下,每一个教育者意识到“教育就是服务”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这将有助于每一个教师时时提醒自己:我是为每一个孩子精神成长服务的,我有着所有服务业的共性,就是尊重每一个服务对象,根据不同服务对象的不同特点而提供“私人订制”的服务。

对教育来说,就是充分根据每一个孩子的特点实施富有个性化的教育。关于这一点,已经有浩如烟海的论著和汗牛充栋的论述,无需我再饶舌。但我还是引用加拿大著名教育学者马克斯·范梅南和澳门城市大学李树英教授合著的《教育的情调》一书中的几句话,来强调一下针对每一个孩子的“教育的独特性”是何等的重要——

每一个孩子都具有独特性。

培养和提高一个人的教育敏感性和教育机智就是在迎接这样一种挑战——针对不同的个体实施不同的教育行动。智慧的教育者形成了一种对独特性的独特关注,他们关注孩子的独特性、情境的独特性和个人生活的独特性。

世间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孩子,孩子们也不可能用完全相同的方式去体验相同的情境。……没有一条明确的规则可以确保我们获得恰当的教育敏感性和机智。 

亲爱的教育同行,您是否敢于迎接教育服务所必然面临的“这样一种挑战”呢?您是否具备了教育服务所必需的“教育敏感性和机智”呢?

是的,教育的确是服务,教育者就是服务者,但这是一种极为精细而精湛的服务,它事关每个孩子的心灵,事关整个国家的明天。这样的服务业,朴实而神圣;这样的服务者,平凡而光荣。   

 

       2019年9月16日

 




     (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的学生  李镇西摄)




——————————————





——————————————————————


   1.本茶馆不定期会有广告文案,我早有说明:《直言不讳答网友:我不会接受任何道德绑架》。请感到不适者自行离去。

    2.请勿在后台给我发消息,我一般不看后台消息,因为每天铺天盖地的“求助”我无法一一回应和满足,请理解!有事在每天的文章后留言即可。

                                                     

篇重要文章,欢迎点击阅读


01 直言不讳答网友:我不会接受任何道德绑架

02  不做“意见领袖”,不为“圈粉”写作

03 别老想着请教别人,只有你自己能够帮你自己

04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实验指南







鼓励原创 ,随意打赏



有缘相逢,来者皆客,欢迎再来!


(特别提示:拙著在各网站都有售,感兴趣的朋友自行前往搜索购买就是了。我这里就不单独提供链接了。)


             欢迎扫码关注“镇西茶馆”


欢迎关注我的视频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