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次我们访问了362人,呈现活化进行时的古镇,带你去嵩口慢慢走~

2016-01-27 卖杂志攒工分小组 homeland家园


夹页藏在杂志里


关注了嵩口近2年时间,驻扎30天,访问362人,耗时2个多月终于赶制出HOMELAND十周年特刊,带来164P“嵩口慢慢走”专题、40P“逛逛圩市”夹页、32P“去嵩口玩”散步别册,还有一张超级肥大的手绘地图,近日热乎乎上市,就是这样买一得四!


杂志正在去往实体书店与复合空间的路上,等不及可以到家园网店购买→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id=526552535279

微店戳这里→

http://weidian.com/item.html?itemID=1730478577(文章底部阅读原文也可滚到微店哟)


嵩口慢慢走

————————————


从福州到永泰嵩口需要一个半小时的车程,在梧桐下高速,还要在弯弯曲曲的公路上拐来拐去好一阵,才能抵达嵩口镇的大门楼。这座位于大樟溪畔的千年古镇2008年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称号,2014年初台湾“打开联合”团队正式入驻,与政府一起拉开古镇改造的帷幕。将近两年过去,对于大部分熟悉乡村改造模式的人来说,再进嵩口,还是一头的雾水。嵩口的镇长鲍瑞坊是这样回应疑虑的——“一座千年形成的古镇,怎么可能两三年就改造完成呢?”所以这里允许相对的慢,这里的居民也尽量不受干扰继续在老厝生活,“打开联合”用“针灸疗法”先从一些单点切入,与政府一起投入试点空间,用实际行动来引导民众了解古镇存在的意义。在旁观了近两年后,2015年11月HOMELAND编辑部也住到了镇上,更直接地感受到这座古镇的人们正慢慢地被影响与改变,虽然很慢,但是让人欣喜。


花了这么长时间,完成这么厚厚的十周年特辑,我们想用这期的内容来回应这十年慢慢走来的一路,还有继续往下的漫漫路途。其实不论是一本杂志,还是一片土地,都需要慢慢去看,慢慢去走,才能体味那些美好的细节。可能你的身边,或者你的脚下,就是和嵩口类似的地方,了解这片陌生的土地,也是为了回到你最初的起点。不着急,一起慢慢走。



了解更多,点击阅读


官方力量

————————————

活化嵩口,打造温暖的古镇


2007 年,原嵩口镇党委书记、现永泰县政协副主席张培奋带着镇政府领导班子筹借了申报经费,然后开始加班加点赶制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镇的申报材料。2008 年嵩口镇被评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成为福州市第一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2014年,引入台湾“打开联合”团队后,古镇改造正式开启,镇长鲍瑞坊用“天时地利人和”来形容了当下古镇复兴的时机,一切如火如荼里仿佛都带着美好与希翼,而古镇这样的今天,是过去几代人都很难想到的。现永泰县委书记林强期许嵩口未来能成为一个改造、修复的实践平台,为之后其他农村的发展问题提供一系列的参考价值。



打开联合

————————————

本地人和他们的生活,才是古镇最珍贵的所在


2014 年4 月,台湾打开联合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的成员进驻嵩口,在一间空置许久的镇政府旧办公室墙面上贴出对嵩口古镇的总体规划和设计,开始着手他们在大陆所操作的最大一个体量的规划项目。团队成员的满口台湾腔很快就被本地人认出,但是关于这群人来到深山古镇究竟要做些什么,鲜有人了解,“古镇改造”?本地人更愿意直接理解为“旅游开发”——是要给嵩口人赚钱来的。也许本地人至今都不清楚,“打开联合”团队想给嵩口做的最重要的事其实是,让本地人依然对这片土地有足够的信心,能在乡村不断被抛弃的当下为居民提供更理想的生活。这是比旅游开发需要更多时间和心力才能完成的事。





返乡青年

————————————

孵化年轻力量,让古镇“松口气”


政府与“打开联合”都很清楚,古镇的未来必须要有更多本地年轻人的参与,所以他们也做了许多尝试与引导。目前由“打开联合”投入运营的打开嵩口文创概念店,招募的员工大部分是嵩口本地90后;另外一处松口气客栈也由4个90后姑娘负责运营,将作为面向整个镇的培训中心,以此来做一些业态市场的孵化; 11月底,因为这些线上平台而相识的几位嵩口青年共同成立了一家旅游公司,希望把大家在线上讨论过无数次的想法落地,同时也与镇政府对接,成立嵩口行业协会及“创客中心”,帮助引进、引导、规范嵩口未来的业态。其实我们在镇上不仅看到这些青年的尝试,还有许多不同年龄段的本地人也在用不同的方式来回应古镇的改造。




宗族与古厝

————————————

古厝里的本家人


在乡间,务农为生的人们最大的依赖就是土地,因此常见同族人世代定居于一个区域的状态。嵩口当地人口繁衍特点也是如此,嵩口镇区人口最多的是张、林两姓,周边村落有的一个村几乎就只有一个姓,譬如玉湖村人口主要都是同宗的金姓;有的甚至是两三个村都是一个姓为主,譬如东坡、下坂、芦洋三个村中几乎都是发源于同一祖先的陈姓。一个多月里,我们在老宅里穿梭,和本地人家聊了聊他们祖辈的历史和当下的生活,并以姓氏或老宅为单位梳理老厝故事,同时我们也看到古镇的变化给他们带来的影响。



渡口往事

————————————

千年古渡,街市繁盛往昔


站在德星楼主殿露台上,守楼的林登华老人指着对面的山头告诉我们,过去渡口之所以选择这里很有讲究,山头形似寿龟,溪上的小洲如蜿蜒之蛇,这大樟溪和长庆溪双溪汇流之地,可算的上 “龟蛇相会”的风水宝地。确实如此,这个千年古渡汇集往来货运船只,迎来送往四方商旅,带来了深山小镇的商贸繁荣,既见证了嵩口的无限历史,也留给嵩口百姓诸多记忆,在这些回忆里依旧可以找到连接过去的痕迹。




古镇味道

————————————

依依古街,流转旧时滋味


百年前南来北往的商贾和移民,因着渡口而来,嵩口古街一带也因此汇聚了各地风味,形成了地方特色小吃和饮食风俗。解放前,镇上还流传过一首“嵩街小食十锦”的打油诗,里头提到的诸如家鼎哥的九重粿、魏二的甜白粿、庄家的鲜汤圆、月郎的汤边饺、胜和轩的美人糕,至今都让不少老嵩口记忆犹新。当时古街上据说光是糕饼铺、点心店就有好几间,甚至还有外地人常年住在街上的旅社,靠卖麦芽糖为生。一到赶圩的日子,古街上小食更是样样找得到,年节酬神的戏台边,亦是嵩口老一辈最熟悉的风味场景。




“逛逛圩市”夹页

————————————


嵩口圩市,从古渡口、老街,如今转到更广大的新镇区,初一、十五月月不息,它既是本地人的日常,却并非一成不变,它因着代代山民、四季风土,时时都是那么亲昵鲜活。圩市这天,镇上的人们往往会起个大早,有的会带上自家地里种的时蔬,大家挑个簸箕,提上菜篮子聚在一起顺便聊聊天。路上也有空手去看热闹的人们,还有带着孩子从城里赶来感受老家赶圩盛况的,当然游客也越来越多,来来回回逛上好几趟,手里拎了几大包,还要一路小吃小点吃到饱。小镇圩市,它见证山民四季辛勤,也让人情乡愁落地扎根。不管本地人还是外地人,逛逛圩市总有一份收获。




民间“社团”

————————————

嵩阳诗社、古乐队、打猎队


年轻的几个编辑们一开始担忧着怎么和老人家打交道,那些陌生的方言该怎么回应,结果在采访不断深入后,遇到的各式在地人家都给了我们很多惊喜,即便是七八十岁的高龄,一口清楚的普通话还只是基础,那一手漂亮的毛笔字,年轻的编辑们更是自愧不如。他们中有人曾经历过家族办私塾的最末阶段,从小被督促读书练字,背古文,到现在言语间还能看出传统文化根植下的隐约影响。这里的嵩阳诗社、古乐队、打猎队等以嵩口老人家为主体的民间组织,让我们这些年轻人结结实实地触摸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脉搏。




“嵩口慢慢走”手绘地图

————————————

大概可以比小编的脸大10倍的手绘地图


为了让大家更轻松地在嵩口滚来滚去,HOMELAND团队呕心沥血制作了手绘地图,带你看看活化进行时的古镇,将古街走透透,逛遍老厝与周边村落。


地图背面还有各种文字介绍,做瞎了小编


“去嵩口玩”散步别册

————————————



嵩口的美都在静深处,有时需要在其中的人慢慢走,不期而遇的乐趣才会越来越多。从镇上大道拐进街巷之中,直街、横街、米粉街,古时候最繁华的地带,依旧有古老的竹编铺子、理发店、修雨伞店;走在巷弄间一拐角随便一条无名的小道就可能通往大樟溪,曲径之后一片豁然之景,好天气的时候在溪边可以发呆一下午,阴雨天里近水含烟远山如黛又是另一番趣味;而周边村落的景致又各有特点,每一处都值得花时间逗留游玩。在四季里可以各来一趟,感受大樟溪沿岸春夏秋冬的自然韵律,春天漫山遍野雪一样覆盖的李树花海;夏季清澈溪水里的玩闹;秋收时节各式山果熟透,农家晒柿饼,榨茶油;过冬的年岁之际家家户户青红酒酿起……去嵩口玩,特别不用急着逛半天就走,不妨跟着我们,找一处民宿住下,慢慢走嵩口。这本散步别册里由嵩口本地人带路,逛古镇走村落,还有各种实用贴士,住哪里吃什么怎么玩,来看这本别册吧。





↓↓↓快来买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