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唐人宣布成立香港第二空间|开馆群展“层叠之肤”3月18日启幕


层叠之肤  
Mille Cortex‍
2023.3.18 - 4.21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香港 黄竹坑空间 
Tang Contemporary Art, Wong Chuk Hang Space, Hong Kong
地址:香港黄竹坑业勤街39号Landmark South 20楼
20/F, Landmark South, 39 Yip Kan Street, Wong Chuk Hang
策展人:陆向怡‍
Curator: Fiona Lu
艺术家:阿明·勃姆,陈英杰,程起天霖,丁鸿丹,江上越,贡坎,高航,奥斯卡·古塞尔,黄冰洁,黄进曦,孔慧东,冷广敏,刘悠然,奇蒂·纳罗德,吴晶玉,禹国元,王茜瑶,谢玄玄,闫镜州,张皓言
Artists: Armin Boehm, Chen Yingjie, Chi Tien Lin Cheng, Ding Hongdan, Etsu Egami, Gongkan, Gao Hang, Oska Gutheil, Huang Bingjie, Stephen Wong Chun Hei, Kong Huidong, Leng Guangmin, Liu Youran, Kitti Narod, Jade Ching-yuk Ng, Woo Kukwon, Xiyao Wang, Xie Xuanxuan, Yan Jingzhou, Zhang Haoyan‍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荣幸地宣布成立香港的第二空间——黄竹坑Landmark South空间,并于3月18日推出开馆群展“层叠之肤”。

香港黄竹坑空间是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在亚洲地区的第7个空间,亦为唐人艺术基金会的新址。空间总面积870平方米,集展厅、办公、综合用途、储藏功能为一体。届时黄竹坑空间将与中环 H Queen's空间同步推进,举办重要展览与项目,并与其他美术馆机构合作,为区域和国际上的艺术家提供灵活、多用途的艺术和文化交流平台。同时,唐人艺术基金会将继续开拓二级市场,并于新址延续其出色的艺术顾问业务。

黄竹坑拥有巨大潜力,作为香港艺术产业的第二大支柱,区域内有著先进艺术设施和优质文化氛围,吸引广大游客和艺术爱好者。香港政府也通过实施各项措施,如将香港艺术发展局的永久办公室迁至黄竹坑Landmark South,鼓励香港艺术界于未来的国际发展。

黄竹坑空间现荣幸邀请杨慢慢女士担任总监职务。杨慢慢1991年生于上海,毕业于苏富比艺术学院,拥有丰富的行业专业知识储备及艺术顾问经验。她将带领团队拓展与国际艺术家们的合作、策划展览。黄竹坑空间也正在组建全新团队,期待行业翘楚加入。




黄竹坑 Landmark South 外景和内景


开馆群展“层叠之肤”由陆向怡策划,展出艺术家阿明·勃姆(Armin Boehm)、陈英杰、程起天霖、丁鸿丹、江上越(Etsu Egami)、贡坎(Gongkan)、高航、奥斯卡·古塞尔(Oska Gutheil)、黄冰洁、黄进曦、孔慧东、冷广敏、刘悠然、奇蒂·纳罗德(Kitti Narod)、吴晶玉、禹国元(Woo Kukwon)、王茜瑶、谢玄玄、闫镜州、张皓言的三十余件绘画作品。


冷广敏《山海》,布面综合材料,200x300cm,2022


 王茜瑶《巴斯克跳跃》,布面油画笔,色粉,200x190cm,2022



贡坎《喜月》,布面丙烯、喷枪,190x140 cm,2023



江上越《彩虹-糖果女孩》,布面油画,88x203cm,2023



高航《早就料到了》,布面油画,183x183 cm,2022



展览主题层叠之肤(Mille Cortex)取自德勒兹和加塔利的哲学理论千高原(Mille Plateaux)。近年活跃的绘画现象在更年轻化的一代人的艺术实践中,处处体现了寻求更新和逃逸的意图。本次展览主要聚焦于一种“有机的”绘画表达,试图将绘画更为激进地看作一种“皮肤学”(Cortexology)



奇蒂·纳罗德《绿水桶》,布面丙烯,120x100cm,2023


禹国元《岩壁》,布面油画,194x130cm,2022


刘悠然《窗外12: 53PM》,布面油画、丙烯,190x150cm,2022



吴晶玉《彩虹之上》,布面油画,200x220cm,2022


阿明·勃姆《微风低语》,布面油画、纸张、编织,140x160cm,2022




数字秩序让人类世界变得不再那么的可感,而当代绘画中的感性表达和繁星般的图像星丛,不妨被视为富有温度又表层的——皮肤。营养和症候都会滤水而浮,层叠于肤。层,是在绘画上进行的“增厚”,是层叠、是凝固、是扁平、是褶皱。年轻一代画家们向广泛的艺术史遗产致敬,这种致敬并非简单的缝合,而是对主体意义贡献出的新时代的游戏方式,是对当下时代的热切回应,形成了一种“主体的副本”。伽达默尔阐释过关于副本的原则:“游戏(作品)不一定是崇高的艺术品(sublime art),但游戏(规则)一定是艺术。”游戏往往比系统更具有艺术性,艺术质感亦是如此。“锯沉成薄片,末麝入新芽” (宋·刘克庄)式的,将寓意质感和材料厚度的表达在诗句中完美结合了起来,充满一种后现代-未来主义的先验结论。在漫长的人类文明长河中,不乏在原始和古老的情境下发现未来之物;反之在当下,亦常常不妨突变,体验到某种视觉上的虫洞旅行。文化基因和观看经验的层层叠叠,迷人之处也正在于此。



程起天霖《道花语》,布面油画,72x53cm,2023


孔慧东《女孩和白猫》,布面油画,120x120cm,2020


黄冰洁《二月白日梦》,布面综合材料,160x150cm,2022


谢玄玄《大丰收》,布面油画,159x139cm,2022-2023


层与层之间不同的介质,相互流动和摇晃,连续不断地变化、交融和创造,对主题和风格、符号和语境、精神和技术等变量之间的节奏和边界进行新的处理和划分。阿明·勃姆、丁鸿丹、黄进曦、闫镜州、奇蒂·纳罗德、江上越以及刘悠然以现实生活为镜像,作品中错综复杂的碎片化表层反映了现代生活中裹挟我们的愉悦、裂痕或自省,并呈现日常生活中都要面对的“现实”所编织的多个层次。奥斯卡·古塞尔、谢玄玄、禹国元则更多的在现实与幻想之间穿梭与重组,在童真的表皮下撕开性别、权利、生死等诸多永恒议题。黄冰洁、吴晶玉、孔慧东的绘画牵引出极为浓烈的情绪感知,充满象征意味的画面在叙事性的构建中变得更加有弹性。张皓言、高航、冷广敏的绘画则围绕科幻、电子、技术展开思考,荧幕考古,数字原始主义等风格手段展现出他们对当下信息时代的敏锐,试图通过溯源媒介和考察图像历史的方式捕捉这些我们被塑造的划痕,像一剂嵌入时代靶心的催化剂。陈英杰、程起天霖、王茜瑶、贡坎的绘画则唤起了绘画中精神能量场域的神秘勾连,他们不论具象还是抽象,东方还是西方,底色仍是心灵的流转,催生出灵性与时空之间的无尽对话。



丁鸿丹《呼叫爱情》,布面油画,120x140cm,2022



闫镜州《温妮莎的城堡》,布面丙烯,150x210cm,2022


陈英杰《变天》,喷漆、布面油画,90x90cm,2022


奥斯卡·古塞尔《骑马》,布面油画,180x250cm,2021



张皓言《B级形象》,布面油画,150x200cm,2022


黄进曦《油街工地写生系列》,布面丙烯,40x50cmx9,2022







关于空间总监‍‍‍‍‍‍‍‍‍


杨慢慢,1991年生于上海,毕业于苏富比艺术学院,拥有10年艺术品行业从业经验,丰富的行业专业知识储备及艺术顾问经验。2023年加入唐人团队,担任香港第二空间总监职务,带领团队拓展与国际艺术家们的合作、策划展览,重视艺术家的学术诚信,积极面对市场的低谷与黄金时期。




关于策展人



陆向怡,1992年出生,策展人,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展览部总监。策展围绕艺术家群体代际研究、性别研究、时尚与虚拟艺术等方向,尤其关注于90后、00后艺术家所带来新兴艺术现象;致力于挖掘年轻艺术力量。策划的展览包括:“分形之维”由金个展(2023)、“数字原始主义”高航个展(2023)、“氵”吴晶玉个展(2022)、“一片盛大的记忆”久事美术馆(2022)、“工具已验证”皆藤斋个展(2022)、“后我世代:如何书写年轻艺术家”(2022)、“李珺个展:牙齿与剧场”(2022)、“一间自己的房间”(2022)、“武艺个展:心源日记”(2022)、“朱金石个展:意外美学”(2022)、“岳敏君个展:拈花一笑”(2022)、“间有闲时多云到阴”草场地春季艺术季(2022)、“记忆、戏谑与意识流”(2022)、“全球之歌”(2022)、“低烧的绘画”(2021)、“控制”李尓鹏个展(2021)、“今天的天实在是太蓝了”郭宇恒个展(2020)等,曾入围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青策计划”(2018)。






关于艺术家



阿明·勃姆(Armin Boehm)





1972年生于亚琛,现生活工作于柏林。1998年获德国国民学术基金会资助。1995年至2001年师从康拉德·克拉菲克(Konrad Klapheck)和约尔格·伊门多夫(Jörg Immendorff)于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2001年获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资助,驻留巴黎国际艺术城。

他的个展包括“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牟桓合作狮语画廊上海2023),滚动在路上的眼睛Christoph Hefti合作Peter Kilchmann画廊苏黎世瑞士,2022),从晦暗到黑夜Choi&Choi画廊首尔2022),“Wider die Zumutungen der Gegenwart”Anita Beckers当代艺术与项目画廊,美因河畔法兰克福2021),夜间咖啡厅 (pas d'assurance pour la NuitHans Alf 画廊哥本哈根,2021),“Auf der Wunde hält die Farbe nicht”(Meyer Riegger画廊,柏林,2020),“激进存在”(Meyer Riegger画廊,卡尔斯鲁厄,2019),“北”(Hans Alf画廊,哥本哈根,丹麦2019)等。




个展“从晦暗到黑夜”,Choi&Choi画廊,首尔,2022



个展“滚动在路上的眼睛”,Peter Kilchmann画廊,苏黎世,2022






陈英杰






陈英杰(亦称画图男),1991年出生于中国广东,2010年就读于新加坡莱佛士设计学院,目前在佛山顺德居住及创作。

陈英杰致力于架上绘画、大型壁画、现场行为创作和空间装置,在街头涂鸦艺术行为的实践中,通过不同的媒介,探索中国传统水墨画与西方街头涂鸦艺术的结合,力求在两种矛盾且对抗的文化形态间找到平衡,挣脱文化束缚,建立全新的个人艺术语言。陈英杰实验性的方式探索了传统与街头精神之间的跨越语言,传递中国传统文化在这个时代的变化,他的在自由创作实践激发了传统与当下环境的再生潜能,以一种复古创新的姿态将传统的视觉符号带入大众视野,带来了强烈熟悉的视觉体验。在探索历史、时间、潮流之间的关系中,陈英杰中国山水意境层层穿透另外一个时空,与城市、媒介、话语系形成共生的体系关系,在中国传统哲学虚实、混沌中,将城市空间中的视觉的张力的行为经验转换在画布之上,传统的视觉与精神内涵自然而生。


他曾被美国前沿杂志《Complex》评选为“二十五位一定要认识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之一,并入选福布斯2020年度30岁以下精英榜(30 Under 30)。此外,他亦涉足艺术创作与品牌的跨界合作,合作品牌如沃尔沃(2012)、路易威登(2013)、阿迪达斯 (2015)、 宝马(2016)、卡地亚(2017)、虎牌啤酒(2018)、卡地亚(2020)等。


他最近的个展包括:“尘”(白石画廊,香港,2022);“虎年虎肆”(唐妮诗画廊,上海,2022);“定然”(白石画廊,台北,2021),“复苏”,唐妮诗画廊(上海,中国,2020);“临界点”(白石画廊,台北,2020),“自然平衡”(Mazel Galerie,布鲁塞尔,比利时,2020),“隐云龙”,东区艺廊,台北,2020),“极”(AISHONANZUKA,香港,2019),“文化符号:醒狮”,东亚当代艺术画廊,芝加哥,2019),“无形之象,无所不形”,唐妮诗画廊,上海,2018),“Tx2 虎啸”(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元洲仔自然环境保护研究中心,香港,2017),“艺术品鉴会陈英杰作品展”(BMW上海体验中心,上海,2016),“大地之灵”(Galerie F,芝加哥,2015)等。


他的作品也展出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明珠美术馆、上海油罐艺术中心、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芳草地画廊、北京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新加坡滨海湾金沙艺术科学博物馆、伦敦GraffitiStreet、悉尼Penrith Regional Gallery、台北白石画廊等。他的作品被新加坡虎牌啤酒公司,中国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新加坡凯德置地集团,美国檀香山艺术博物馆,北京山水文园集团,世界自然基金会香港分会,中国上海卡地亚等收藏。




作品展出于“重彩万重山”现场,复星艺术中心,上海,2022



作品展出于“暖流”现场,宝龙美术馆,上海,2022



作品展出于“后我世代:如何书写年轻艺术家”现场,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2022





程起天霖






程起天霖1996年生于台湾,现工作和生活于台湾和伦敦。


程起天霖将绘画视为ㄧ种对自我与整体社会,乃至ㄧ切存在进行思辨过程所诞生的哲学性形下表现之产物,藉由绘画以探索生命界线中的时间性、流动性与超越性。透过日常中仰观俯察于外在物象之有形,万物内在情感精神之无形,捻合于心,以表现他对于宇宙微妙道性的主观体悟。如此的命题使他在绘画创作的过程中,强烈感受到对于古圣先贤的无比崇敬与向往皈依。通过不断地在颜料层间堆栈破坏、消融模糊、以破为立、与即兴偶然的共舞中,发掘边界与轮廓中所蕴含的故事可能性。运用寓言式、象征性的叙事手法表现了其对于历代各宗教性、文学性典故与艺术形式,以探索当代社会中绘画艺术于今日存在价值的好奇与可能。更是实践在于手与画笔、颜料与画布、 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可控与不可控之间的一种无限平衡,演绎ㄧ种人与天地万物的形神之间的存在关系。


他的个展包括“时间之轮”,Linseed Project画廊,兰心大戏院,上海,2022。群展:层叠之肤,当代唐人艺术中心,香港,2023;隔岸观火Linseed Project画廊,上海,2021;明信片Hellvi Kännungs项目空间,马格努斯·卡森画廊,哥特兰岛(瑞典)2021;具化光线(与艺术家Yi To共办双人展),怀尔德画廊,伦敦,2021;深切,庇护堂,Maverick项目组,伦敦,2021等。




个展“时间之轮”,Linseed Project画廊,兰心大戏院,上海,2022


作品展出于“隔岸观火”,Linseed Project画廊,上海,2021


作品展出于“明信片”,Hellvi Kännungs项目空间,马格努斯·卡森画廊,哥特兰岛(瑞典),2021


作品展出于“无髓之髓”,地窖画廊,伦敦,2020





丁鸿丹





丁鸿丹,1995年生于广州,201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2018年、2021年先后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三工作室,获得学士、硕士学位。目前在中央美术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刘小东教授。她的创作实践以绘画为主,影像和荧幕动画是其灵感的来源。她的作品不拘于某种风格或语法,通过不断打破与重构原本的图像,以碎片化的方式,将现实和想象并置,呈现出不合时宜、幽默的视觉感受。她的作品被星美术馆、和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等机构收藏。

近期个展/群展包括:武汉双年展,合美术馆,武汉,2022;一间自己的房间,当代唐人艺术中心,香港,2022;A Fund of Gifts, Gallery Func,上海, 2021 ;“时间节:重思存在主义”,重庆原美术馆,2020The 4th Wallpost Artist Exhibition,北京时代美术馆,2019


双个展“A Fund of Gifts”,Gallery Func,上海,2021


作品《大丹的集装箱》,展出于“初次见面,后会有期”,悦美术馆,北京 2021


作品《面皮》展出于“第四届墙报艺术家展”,时代美术馆,北京,2019






江上越(Etsu Egami)





江上越1994年生于日本,目前工作于东京和纽约,是日本战后崛起的第三代当代艺术家中最引人注目的艺术家之一。她在德国卡尔斯鲁厄艺术与设计学院,中国中央美术学院留学。丰富的海外经历和个人体验,让她对语言和交流的学科非常感兴趣。江上越的作品包含了声音、视频和绘画等多种媒介形式,她通过这些探索人类的本能和交流的真实性,提供了更人性和更国际的视点。


江上越因杰出的创造力屡获殊荣:2021年和2020连续入选福布斯30岁以下精英榜,2021年被评为Artsy最受欢迎的国际的艺术家之一,获中国文旅部、日本文部省、韩国文化厅举办的中日韩东亚文化都市2022二等奖;2020年获日本文化厅杰出艺术家,入围日本当代艺术基金会奖,并被选为日本文化厅杰出艺术家派遣纽约;获索福林基金会亚洲杰出艺术家奖(Sovereign Asian Art Prize,2019);第十六届千叶市艺术文化新人奖(2018),第17届东方国际美术展日本外务大臣奖(2017)等。


江上越曾于多个城市举办展览,个展包括“彩虹”(当代唐人艺术中心,首尔,2022),“一个误解的时刻,所有的面具都掉下来了”(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2021),“彩虹 ”(轻井泽新美术馆,轻井泽,2021),“Facebook”(前波画廊,纽约,2021),“彩虹”(白石画廊,台北,2021),“社交距离”(A2Z画廊,巴黎,2021),“星球时间”(银座GSIX,东京,2021),“Entrance gallery Vol.1江上越”(千叶市美术馆,千叶,2020),“对话4000年”(千叶市文化中心,千叶,2018),“被掩盖的真相”(银座,东京,2017),“这不是误听 ”(德萨画廊,北京,2016)等。


此外,她的作品也展出于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巴黎大皇宫、上野之森美术馆、UNESCO文化馆、芝加哥亚洲艺术研究所、日本当代艺术基金会、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韩国文化厅、日本富冈市美术馆、日本南城美术馆、东京日中友好美术馆、中国油画院美术馆、第二届北京国际媒体艺术双年展、第三届 CAFAM双年展、天津古海岸文化馆、北京树美术馆、炎黄美术馆、元典美术馆、今日美术馆、韩国麦粒美术馆、香港Para Site艺术空间等。


她的作品被众多美术馆和公共机构收藏,包括:轻井泽新美术馆、日本广岛wood one美术馆、日本南城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莫斯科车库美术馆、德国Galerie99、元典美术馆、和美术馆、 树美术馆、达美美术馆、依恋集团、韩国顺天市文化中心等。




个展“彩虹”现场,当代唐人艺术中心,首尔,2022


个展“一个误解的时刻,所有的面具都掉下来了”现场,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2022



个展“社交距离”,A2Z PARIS,巴黎,2021


“VOCA2020展:当代艺术的展望” ,上野之森美术馆,东京, 2020


个展“星球时间”,银座GSIX,东京,2021

个展“对话400年”, Playground London,伦敦,2018


个展“对话4000年”,千叶文化馆,千叶,2018






贡坎(Gongkan)



 
贡坎,生于1989年,生活工作于泰国曼谷。在曼谷广告公司创意部门工作两年后,贡坎决定转行追求艺术事业。他搬到了纽约,并找到了许多新的灵感来源。虽然纽约有多元化且开放的环境,它也反映出了很多生活问题,如性别、宗教上的不平等,以及不同种族间的摩擦。

贡坎在纽约的早期艺术风格源于抑郁,这种心态来自于他的亲身经历,他曾目睹不同身份背景的人在充满歧视的社会里遭受不公平待遇,这类蔓延全球的问题使贡坎深受启发,形成了他以“传送”为主题的标志性创作概念——这是对进入更好、更欢乐、更令人向往的世界的隐喻,也是充满讽刺和矛盾的象征,反映了痛苦的现实。从最初的纽约街头壁画艺术至今,贡坎已使用画布、视频和雕塑等多重媒介,发展他的心灵传送概念,以触及更广泛的艺术叙事。他现在曼谷生活工作。

贡坎的近期精选个展包括:“心境”,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2022);“贡坎:给恨彩虹的人”,Over the Influence画廊(法国巴黎,2022);“内省”,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泰国曼谷,2021);“冰山一角”,Over the Influence画廊(美国洛杉矶,2021);“昨天今天明天”,曼谷河城(泰国曼谷,2019)。精选群展包括:“后我世代:如何书写年轻艺术家”,当代唐人艺术中心(中国北京,2022);“坠落”,当代唐人艺术中心(中国北京,2022);“澳门艺术:澳门双年展 2021”,澳门美术馆(澳门,2021);“内省乌托邦”,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泰国曼谷,2020);“污染”。曼谷河城(泰国曼谷,2020)。



贡坎个展“心境”现场,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2022




贡坎个展“自省”现场,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曼谷,2021


贡坎参展“2021澳门国际艺术双年展”现场,澳门艺术博物馆,澳门,2021







高航





高航,1991年生于保定,现工作生活于美国休斯顿。2013年本科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油画系,2018年硕士毕业于休斯顿大学绘画系。高航的作品以幽默和荒谬的状态描绘了当代人类在互联网上的行为举止,同时用画面调侃人们在电子屏幕中不断寻求瞬间刺激和满足感的执着。


高航近期在美国及欧洲的个人展览包括:“数字原始主义”(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曼谷,泰国,2023);我的一些破想法(Pulpo画廊,木瑙,德国,2022);沙发套件(L21 画廊,帕尔马,西班牙,2022);你完全是特别的(Breach 画廊,迈阿密,美国);高航!(The Hole 画廊,纽约,美国,2021);稍稍别扭(Waluso 画廊,伦敦,英国,2021);离卓越就差一点(Winter  Street 画廊,休斯顿,美国,2021);21 世纪写实主义(COVA 画廊,埃因霍温,荷兰,2021)等。他的作品也展出于英国伦敦Sunny艺术中心,韩国吉坡CICA美术馆,美国芒诺Masur美术馆,美国休斯顿KBR大厦等。


他的作品及文章报道的国际刊物包括:《巴黎时尚潮》《艺术论坛》《艺术新闻》《美国绘画》《次世代生活态度》和《RADII




个展“数字原始主义”,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曼谷,泰国,2023



个展“高航!”,The Hole 画廊,纽约,美国,2021



个展“我的一些破想法”,Pulpo画廊,木瑙,德国,2022


个展“沙发套件“,L21 画廊,帕尔马,西班牙,2022



三人展:“新感知”,每日画廊,安特卫普,比利时,2022







奥斯卡·古塞尔(Oska Gutheil)




奥斯卡·古特海尔,1980年生于德国拉芬斯堡,2000年后生活工作于柏林,2007年毕业于柏林艺术大学,获艺术硕士学位。


古特海尔的具象绘画以风格鲜明的构图与华美色彩为显著特征,作品叙事性由漫画美学以及富于表现力的线条共同呈现。在不同的系列创作中,古特海尔关注性别、性别规范以及存在于当今社会的同一性,他以风趣而不失睿智的方式解构社会投射,刻板印象和个人欲望,将其消解和转换为全新的内容。他的画作中汇聚了各式各样的人、杂合动物、梦幻生物和童话景观,幽默中透着怪诞。在日常现象中将荒诞与梦幻嫁接到一起。


古特海尔近期个展包括众多机构展览,如:耶拿艺术收藏馆,耶拿,德国;“Övre”,波茨坦艺术空间,德国;“FitzFatzPeng”,乌尔姆艺术空间,德国。他的代理画廊包括RussiKlenner画廊,柏林和Krinzinger画廊,维也纳,奥地利。他也在世界多地举办个人展览,包括Krinzinger Schottenfeld画廊,维也纳,奥地利;1969画廊,纽约;NunoCenteno画廊,波尔图,葡萄牙;MikeWeiss画廊,纽约,Angell画廊,多伦多;SorryWeareClosed画廊,布鲁塞尔,比利时等。


他的绘画作品展出于德国马尔堡美术馆和马尔堡博物馆;霍尔艺术基会-SchlossDerneburg美术馆;ASU艺术博物馆,菲尼克斯,亚利桑那州;香港歌德学院,香港;松本市美术馆,日本;Hort 家族收藏,纽约;Albertz Benda画廊,纽约;JoshLilley画廊,伦敦,英国。





个展“奥斯卡·古特海尔 2022”,耶拿艺术收藏馆,耶拿,2022

个展“Hirngespinst”,Russi Klenner画廊,柏林,2022






黄冰洁






黄冰洁1994年生于湖南湘潭,2016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现生活工作于北京,为人文艺术平台RED·MOON的创办人。


“我的世界中,绘画由物与精神构成,艺术就像⽣命⼀样,它是⽣命中的太阳。现阶段的我如同⼀只 ⻦⼀⽚叶,⽆法拒绝太阳的光芒、追逐的渴望。对于“阳光”的需要使我孜孜不倦地跟随,并努力满⾜⾃⼰。”黄冰洁对自己创作中, 内在的精神与外在的象征,彼此相互联结,亦追逐。在她的作品中的“在这⾥,我将所有物“⻦类化”,从⻦的身体中构造世界;视点从⾃然环境转⼊感知领域,⽤“⻦”作为引⼦给出⼀种象征性的、特定的提示,去邀请进⼊由⻦这种能够翱翔天际、执着⽽渴望于⾃由的⽣物打开的精神世界中。”

她的主要展览包括:“后我世代:如何书写年轻艺术家”,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2022),最佳距离,剩余空间,武汉(2022);青年绘画,深圳盒子空间,深圳(2022); 奇想之春,拾萬空间,北京(2022);群展“PDF_2021”,艺·凯旋画廊,北京(2021); 瓦尔登湖——黄冰洁个人项目,广州当代艺术博览会,广州(2021); 梦与野兽——黄冰洁个展,新氧艺O2art,北京(2021); 视域剧场,林大艺术中心,北京(2021); OHMYDOG, OHMYCAT,瀚艺术中心,北京(2021); 迎春画展,站台中国,北京(2021); “长夏”线上群展,新氧艺O2art(2020); “2020”冬季群展,新氧艺O2art,北京(2020); 夏天——黄冰洁作品沙龙,新氧艺O2art+苗师傅,北京(2019); “欢腾、嘶叫、哺育后休憩”群展,妙有艺术,北京(2019); “旷野之途”联展,新氧艺O2art,北京(2018)。



个展“梦与野兽”,新氧艺O2art ,北京,2021

作品展出于“后我世代:如何书写年轻艺术家”现场,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2022



作品展出于“奇想之春”,拾萬空间,北京,2022






黄进曦






黄进曦1986年出生于香港,2008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现居于 香港。他的作品主题围绕自然风景绘画,早年以电玩游戏中的景观作写生,突显出虚拟映像于视觉的冲击,近年专注到香港郊野写生,加入想像,描绘和自然之间的角力和共存。


他近年展览包括:个展“麦理浩径”(邦瀚斯,香港,2022)、“斗室物游 & 斗室岛叙”(Touch画廊,2021)、“梦前集碎”(Knowhere展览空间,香港,2020)、“孤高的旅程”(安全口画廊,香港、2021)、“眈天望地”(安全口画廊, 香港,2018)、“退步自然”(方由美术,香港,2016),联展“自在风景”(香港艺术馆,香港,2019)、“These Painters’Painters”(ROH Projects,雅加达,2018)等。他的作品为香港艺术馆收藏。




作品展出于“自在风景”,香港艺术馆,香港,2019



个展“Dream Travel”,Unit London,伦敦,2022



个展“孤高的旅程”,安全口画廊,香港,2021‍



作品展出于“SHINING MOMENT”,唐人艺术基金会,香港,2021







孔慧东




1995年出生于河北省邯郸市,2016 年到意大利, 同年11 月份入读意大利国立罗马美术学院油画系本科,跟 随意大利宗教艺术家VERONICA PIRACCINI 学习。 2016-2019获BFA学士学位,2019-2021 获MFA硕士学位。


孔慧东的作品一方面关注于最切身的个人生活经验与过往经历带给现时的反馈和影响,跨过时间线去使现时状态创作的画面具有过去和现在的双面性。像那些圆形带有略小瞳孔的眼睛表现的出来的一样,是多重的复杂的经过时间糅合出来的没有准确单一指向情感的表达。另一方面他开始重新关注古老的宗教画,但是是从另一个角度出发,他更多的想表现一种对于当代隐藏的阶级,和所谓绝对真理的一种质疑,或者说给这些看似已经被描述的足够饱满的事情一个开放的出口。


他参加展览包括:“复眼计划·灼眼的星河”(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上海);“艺境新声”(百空间卜内门洋行,上海);“愿你不会感同身受”(伯年艺术空间,北京);“Genesis,Galleria Vittoria”(胜利画廊,罗马)等。



“复眼计划·灼眼的星河”,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上海,2022



作品展出于“断片集”,伯年艺术空间,北京,2022





冷广敏




冷广敏,1986年出生于山东青州。作为80后绘画艺术家中的佼佼者,冷广敏早在天津美院油画系学习的时期就已然极为自觉的摸索出打破传统油画创作范式的个人化路径。与用颜料堆积的笔触相对,冷广敏以切割的动作在画面中打开全新的物理空间。切割既是他的创作手段,也是他对于艺术的态度,锋利、果决、不容置喙。冷广敏以相对恒定的绘画技法来不断解剖物质或图像,它们或许会由一定的线索牵引,却不曾存在某种可被精准概括的主题。冷广敏绘画最具魅力之处在于画面之中无处不在的由于对峙而形成的张力,是色彩上的对撞与互补,是材质上的平整与刮痕,是质感上的硬边与渐变,是结构上的负形与正形。冷广敏正是在以此提炼某种纷繁物象之下的内在秩序,一种极其抽象的唯有借物象以显形的不断流变中的状态。


冷广敏的重要个展包括:2023“壳,仅如蝉翼一般”(MAHO KUBOTA GALLERY,东京,日本);2019西岸博览会个人项目(上海,中国);2018“涟漪”(MAHO KUBOTA GALLERY,东京,日本);2017 “完美破坏”(蜂巢北京当代艺术中心,北京,中国);2014“冷广敏”(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北京,中国);2013“看见表象”(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北京,中国)等。




个展“壳,仅如蝉翼一般”,MAHO KUBOTA GALLERY,东京,2023



作品参展“影子爱人”,OCAT西安馆,西安,2021



作品展出于“一片盛大的记忆”,久事美术馆,上海,2022







刘悠然





刘悠然1996年生于中国湖北,本科及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现工作、生活于中国杭州。刘悠然尝试发掘在当代社会背景之下有关女性身份表达的更多可能性,其中重点探讨关于女性的观看方式与现实处境的问题。通过具有超现实倾向的绘画语言,她以一种较为柔和的方式呈现出女性试图确立自我的、主体的基本要求,与环境对其做出的要求之间的冲突。

她的展览包括:“一间自己的房间”群展,当代唐人艺术中心,香港,2022;“穿越时空的调色板”,草场地青年艺术家群展,伯年艺术空间,北京,2022“白日梦”群展,禾器艺术,宁波,2021; 2021“反向生长”群展,虹美术馆,苏州,2021 ;“逆向旅行”群展,上海宝龙艺术中心,言午画廊,上海 ;“他们”群展,三尚当代艺术馆,杭州2021等。



作品展出于“一间自己的房间”,当代唐人艺术中心,香港,2022


作品展出于“反向旅行”,上海宝龙艺术中心,言午画廊,上海,2021







奇蒂·纳罗德(Kitti Narod)





作为炙手可热的艺术家,奇蒂·纳罗德(Kitti Narod)1976年出生于泰国,毕业于泰国皇家理工大学 Pohchang 艺术学院,现生活工作于巴吞他尼府。

奇蒂曾先后在伦敦新生艺术节、蒙特利尔、新加坡、曼谷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曼谷铂尔曼酒店、台北O'logy艺术中心举办个展,并在曼谷、墨尔本、都柏林、爱丁堡参与群展。他的作品曾在英国爱丁堡艺术节(2007)、英国曼彻斯特艺术节(2005)、曼谷文化艺术中心(2019)展出并广受欢迎,被诸多公共机构和个人收藏。

奇蒂最近的个展包括:“夏日微风”,当代唐人艺术中心,香港,2022;“芬芳之城”,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曼谷,2021;“人生角色”,We Gallery,深圳,2020;“乐园”,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曼谷,2020;“奇蒂·纳罗德”,O'logy艺术中心,台北,2019。近期参加的群展包括:“坠落”,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2022;“空间之间 II”,暹罗天地,曼谷,2021;“寂静之声”,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曼谷,2020;“光合作用 II”,曼谷艺术文化中心,曼谷,2020等。



个展“夏日微风”现场,当代唐人艺术中心,香港,2022



个展“芬芳之城”现场,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曼谷,2021





吴晶玉





吴晶玉,1992年生于中国香港。吴晶玉2016年获得伦敦大学斯莱德美术学院 (Slade School of Fine Art) 绘画专业本科学位和同年荣获Cass Art Painting Prize。2018年获得皇家艺术学院 (Royal College of Art) 版画专业的硕士学位, 同年荣获Abbey Major Painting Scholarship以唯一一位新晋艺术家的身分驻地罗马的英国学院及获Travers Smith Art Award。她2014年以交流方式工作于耶路撒冷比撒列艺术与设计学院 (Bezalel Academy of Arts and Design)。

吴晶玉借鉴了生活经验作为主要素,结合了不同的象征性视觉词汇,从而在当中找到现实和虚拟之间的落差。她利用不同媒介作画,以挑战油彩之外绘画的可能性。通过重新诠释传统的象征符号,她的作品创造了一种新的、暧昧、晦涩的故事。她富有戏剧性的作品是她的内在自我与外界不断的对话,并从中感受现实与想象之间的摩擦。

吴晶玉柔软、细致的作品体现了她与他人之间身体亲密关系的脆弱性。她希望捕捉人物瞬间的触碰和与此同时的距离感,从而展现孤独、亲密和空虚的概念。通过探索绘画形式的可能性,她利用拼图的方式将自身和他人身体相结合。吴晶玉经常引用旅行经历、古典神话、魔法、宗教仪式和解剖学,并以她自己的解释来拆解已有的象征意义,她的象征脱离了图像本身所代表词汇的意思,变成了一个晦涩、暧昧的虚构故事。画框的作用变成现实与图像超现实空间之间的拥抱。现代主义建筑影响了她的建构方式,并为她的构图增添了可能性。她将它们发展成版画、绘画、雕塑绘画以及近期的剪纸和木浮雕。她作品中的戏剧性为观者与她所描绘人物进行对话搭建了舞台,并使其注意到现实与想像摩擦出的边界。

她的作品曾于多个国际平台上展出及被企鹅兰登书屋收藏,包括伦敦Arusha Gallery、Matt’s Gallery、San Mei Gallery、Cornucopia Gallery、Whitechapel 46、Siegfried Contemporary、 Assembly Point、Horse Hospital、CGP画廊、利兹Canal Mills Armley、耶路撒冷Video Pub、罗马尼亚驻罗马学院、当代唐人艺术中心等。她的作品亦曾被艺术史学家Katy Hessel 和 Kate Mothes撰文。




个展“氵”现场,当代唐人艺术中心,香港,2022



个展“I is another”,Cornucopia Gallery,伦敦,2021


作品展出于“EXODUS”,K11美术馆,香港,2022

作品展出于“The Artist's Oracle”, White Crypt Project Space,伦敦,2021






禹国元(Woo Kukwon)




禹国元,1976 年生于韩国首尔,2003年毕业于日本东京设计师学院,现工作和生活于首尔。他的作品专注于现实和幻想之间的差距,主要用油画以及纸上绘画和装置来创作。

禹国元在小时候就接触到了生命与死亡这个沉重的话题,促使他躲避现实,进入充满幻想的童话世界。长大后,他渐渐发现美丽的童话故事背后隐藏的残酷,使他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了解世界,也启发他对于哲学和宗教研究。另一方面,禹国元的作品围绕“美丽”、“婴儿”、“美好”三个元素,并将其与死亡主题结合。现实与幻想之间的矛盾,驱使艺术家在童话中寻求真理,在哲学中寻求幽默,在圣经中寻求自由。

禹国元的早期作品主要由粗糙的划痕组成,表达了放荡自我的原始危险性。近年他的作品演变成一种更稳定的形式,通过厚厚的油漆层堆积成丰富的材质来表达。禹国元的作品将残酷的童话场景和粗略涂抹的名言与他自然的色彩天赋相结合,创造出一种混合了波普艺术和具象艺术的独特流派。

禹国元被选为韩国重要奖项之一的第32届JoongAng美术奖的20位艺术家之一。他举办过近20次个展,作品亦展出于韩国国立现代美术馆、首尔国立大学艺术博物馆、首尔艺术中心等地。他的部分个展包括《嘉年华》当代唐人艺术中心,香港,2022),《我是你的父亲》(Noblesse Collection空间,首尔,2021),《耶利米亚是个牛郎》(乐天LOTTE Avenuel空间,首尔,2020),《第三次的幸运》(BK艺术空间,首尔,2019),《Querencia》(PYO画廊,首尔,2018),《Art Plage》(乐天蚕室LOTTE Jamsil 空间,首尔,2018)。部分群展包括《Moa Invite》(首尔国立大学艺术博物馆,2011);《Korea Tomorrow》(首尔艺术中心,2013);《Story Shower》(Space K博物馆,2015)等。他的作品被韩国国立现代美术馆、首尔国立大学美术馆等博物馆收藏。


个展“嘉年华”当代唐人艺术中心,香港,2022


个展《我是你的父亲》现场,Noblesse Collection空间,首尔2021


作品《Home Sweet Home》展出于朝鲜日报美术馆,首尔,2021


双个展《Story Shower》现场,Space K 博物馆,首尔,2015


个展《救赎》现场,BK艺术空间,首尔,2017


作品展出于“Mickey in Seoul”,乐天LOTTE Avenuel空间,首尔,2019 






王茜瑶



王茜瑶1992年生于重庆,2010-2014 就读于四川美术学院(本科),2015-2018 就读于德国汉堡美院(本科) ,2018-2019 就读于纽约州立大学(硕士) ,2019-2020 就读于德国汉堡美院(硕士),现生活工作于柏林。
王茜瑶的抽象绘画描绘的是定格在画布上的运动,传递出无边际的感觉,还有无拘束的生命力。她的创作融合了多种材质技法,比如油画、丙烯、粉笔、铅笔、油画棒。一方面,她富有表现力的线条沿袭了亚洲绘画大家的传统;另一方面,她的作品没有使用任何来自故乡的经典材料。

抽象绘画是王茜瑶自我表达直接且唯一的形式。她的作品通常始于密集的灵感,并经由外部刺激或内部酝酿触发,继而直接流动为形式上的探索。在她眼中,她的作品是一个几近无形无体的运动过程,灵魂漂浮在空中,一切事物不再重要;摆脱了所有束缚,线条彼此交织,持续流转、转换和飞行,意欲突破条条框框。

王茜瑶最近的个展包括:“月亮水晶宫”,贝浩登,巴黎,2022),海市蜃楼,Gerber & Stauffer Fine Arts,苏黎世,2021),一种在树间飞行的舞蹈(千高原艺术空间,成都,2021 ),桃花源记(Soy Capitán画廊,柏林,2019)等。

她的作品还展出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PS1“Printed Matter’s纽约艺术书展”,德国莱比锡Spinnerei艺术博物馆,汉堡当代沙龙艺术空间,汉堡Mom艺术空间,巴黎Liusa Wang画廊, 纽约里查德&多莉马斯画廊,纽约Chamber 101艺术空间,汉堡Benzene艺术空间,杜塞尔多夫Sprink艺术空间,巴黎国际行为艺术节,汉堡Hicox艺术奖提名展,汉堡Schües艺术奖提名展,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博物馆,重庆美术馆,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蜂巢当代艺术中心,上海Vacancy画廊,成都千高原艺术空间,重庆坦克库当代艺术中心,重庆佳想安善美术馆等。



个展“月亮水晶宫”,贝浩登巴黎,2022



作品展出于“后我世代:如何书写年轻艺术家”,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2022






谢玄玄




1992年生于浙江温州,本科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服装设计系,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期间曾赴巴黎国际艺术城交流学习,现工作生活于杭州。她的作品多与儿时记忆、民间游戏、希腊神话和童话故事有着密切联系,使用了诙谐且混杂的元素来描绘日常奇观。画中事物往往游走于真实与虚拟之间,充斥着拟人化的、互相矛盾的形象。在对现实世界的反思中,她以独特的绘画语言还原了记忆里被遗忘的“乐园”,从而构造出一个温暖、浪漫又充满童真幻想的世界。


她近期的个展包括:因为当时阳光普照(清影艺术空间,杭州,2022)、天上掉下个苹果(逸空间,南京,2021)。群展包括:一片盛大的记忆(久事美术馆,上海,2022)、鸽子迷信(新氧艺O2ART, 北京,2022 )、乐园·双人展(库比森画廊,上海,2021)、新西湖·湖中岛(上海当代艺术馆,上海,2021)、秋实(金杜艺术中心,北京,2021)、 没展(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上海,2018)等。






个展“因为当时阳光普照“,清影艺术空间,杭州 ,2022


个展“天上掉下个苹果”,逸空间,南京,2021


作品展出于”鸽子迷信“,新氧艺,北京,2022






闫镜州




闫镜州,1995年出生于中国河北邯郸,2018年本科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油画系,2022年硕士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目前在北京居住及创作。

闫镜州的作品执着于个人化视角的现代性探索。 作品中的主角们是光怪陆离的扭曲人偶,荒诞的扮演着一个个充满趣味又略带辛酸的故事。剧情通常是欢乐世俗的,甚至是有点无聊庸俗的, 素材灵感通常来自于大众轻松随意的生活本身,细细品味又总能察觉到一丝黑色幽默的荒诞反讽。这种主题的编排具备着难以言表的压抑欲望和蒙昧的象征主义,也有一些轻松的灵光乍现,是一种有着90年代影子的中国式思考方式。产生一种游离在现实世界外的边界感。 通过对荒诞人偶的时刻凝视且同时保持着疏离感,来表现个人对现实生活的怀疑与自省。


他的展览包括:“初次见面”(悦美术馆,北京,2022):“万相丛林”(海汇美术馆,郑州,2022);“2022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中国美术馆,北京,2022);“第五届诗意生活节《给生活的诗与歌》”艺术展(天桥艺术中心,北京,2020);“循循展 第五回——小径分岔的花园”(北京侨福芳草地艺术中心,北京,2020)等。




作品展出于“万相丛林”海汇美术馆郑州,2022







张皓言




张皓言,1996年出生于山东淄博,毕业于伦敦艺术大学纯艺术专业,现工作生活于上海。


张皓言的创作涉及绘画、影像、写作等多重媒介,他通过对世界范围内不同时期的多重经典荧幕形象的考古,将艺术家个体经历、流行文化与全球化/去全球化的社会现实相杂糅,通过展现角色完整性,并借此创作对象还原至其同时期的社会情境中,以此让观者重临历史现场,也线性的将历史内容和个体记忆得以进一步的扩充和修补。


近期个展/群展包括:个展"大地边缘的人,狂醉中空想",弥金画廊,上海,2022;"一片盛大的记忆",外滩18号久事艺术空间,上海,2022;第九届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弥金画廊,上海,2022;"Global Citizens-Asia", The Shophouse, 香港,2023等。




个展“大地边缘的人,狂醉中空想”,弥金画廊,上海,2022



作品展出于“一片盛大的记忆”,久事艺术空间,上海,2022



"Global Citizens-Asia", The Shophouse, 香港,2023





北 京 | 香 港 | 曼 谷 | 首 尔

BEIJING | HONG KONG | BANGKOK | SEOUL

香港黄竹坑业勤街39号Landmark South 20楼

20/F, Landmark South, 39 Yip Kan Street, Wong Chuk Hang
info@tangcontemporary.com.hk 
www.tangcontemporary.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