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 35 了,还在一线

唐韧 唐韧 2023-07-06

唐韧同学,生日快乐!


今天早上收到很多祝福短信,这些信息一遍又一遍地提醒我,我已经 35 岁了。


其实一年前我过 34 岁生日时就提前进入了 35 岁的心态,因为这个年纪在我们这行属于大龄了。


十几年前我还只有 20 多岁的时候刚入行,那时候是公司里年纪最小的一批,是新人,也是小白。


那时候,总觉得 30 多岁是很久以后的事,而所谓的 30 岁和 35 岁危机仿佛跟自己也没啥关系。


说实话,我在职场上算是比较幸运的一个人。


我在 30 出头的年纪没有焦虑,反而选择了一条与以往截然不同的路。在昨天的文章里也写了,我从大厂裸辞开启了自我创业。


现在我到了 35 岁的年纪,没有迷茫,反而每天充满干劲,总觉得有学不完的东西、有做不完的事。


从客观角度衡量,我的确挺幸运的。


但仔细一想,我在 30 出头的年纪之所以不焦虑,是因为我在 25 岁时做了一些判断和选择。我在 35 岁的年纪之所以不迷茫,是因为我在 30 岁的时候做了一些判断和选择。


这些判断和选择背后有一个共性支撑点,那就是身在一线。


那么,在今天这个对我来说比较特别的日子里,我简单跟你们分享一下。


熟悉我的老读者知道,我是程序员出身,也算得上是国内第一批能同时开发 Android 和 iOS 应用的移动开发者。


这项技能让我进入了互联网行业,赶上了移动互联网的爆发,完整经历了整个发展过程。期间在创业公司从新人到管理层,后来又离开去了大厂,再到如今自己创业。


可以说,我是喜欢且受益于技术的。


但是,做了几年技术工作后我做了一些判断并做出了一个新的选择,从技术转产品。


这些判断概括来说有以下这么几点。


第一,新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会趋于人才饱和。


我刚入行那会儿做移动开发的人非常少,只要你会开发 Android 或者 iOS 应用,到市场上可以很容易找到高薪工作。


当我还没毕业的时候,已经有外部公司通过朋友找到我希望我去帮他们做项目,而一个月给的报酬足以覆盖我一年的学费。


我只帮别人写了几个月代码,就把整个读书期间的学费和生活费赚回来了。


但同时我也意识到一个危机,那就是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市场上的人才供给会越来越丰富,而我的这个优势也会逐渐被平均化。


基于这个判断,我开始寻找能延续技术工作优势的新方向,为后来转型产品埋下了伏笔。


其实做产品也是一样的,当新技术带来新的产品机会时,市场对于产品经理的需求量增加,很多人进入这个领域。


可当新一轮产品机会被分食殆尽的时候,人才需求量就会减少。


因此,互联网行业会经历阶段性的人才饱和,而底层改变因素就是新技术的发展周期。


第二,深知自己的能力边界在哪里。


做技术分两种,一种是做应用的,一种是做科研的。前者使用后者的研发成果,后者为新技术发展铺路。


当然,还有一种是做技术管理。


我非常深刻的知道自己的边界在哪里,我做不了技术科研,只能做技术应用。因为做科研的难度太大了,我应付不来。


这种感觉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一线做久了之后逐渐发现的。


做技术应用的话在我看来有一个不足,就是始终处于信息下游,所有的方案和需求都来自于上游的产品和业务。


除此之外,做技术应用是个重复的体力活,技术经验能发挥一定的优势,但年龄越大,代码也逐渐写不动了。


基于以上判断,我知道自己的能力边界在哪里,于是开始向上探索。


探索的目标有这么几个,一个是在自己能力边界范围内,一个是往上游发展。


其实转产品前我也考虑过其他职能,比如业务和运营,但最终还是选择了产品。


原因很简单,因为喜欢。


第三,寻求职业上行空间更大的工作。


前面两点说了,一个是考虑市场、一个是考虑自身,那么第三个判断因素就是发展空间。


简单说,就是往上行空间更大的工作去靠。


在我的认知里,做技术比做产品更稳定,抗风险能力更强。但要说上行空间更大的,还得是产品。


这么说吧,一直做技术可以成为技术专家、CTO、技术合伙人。但一直做产品则有机会成为业务负责人、CEO 和创始人。


实话实说,做产品对一个人的要求和挑战更大,对能力体系的完善程度要求更高。


因此,能做好产品并拿到结果的人始终是少数。


不管怎么说,这是一个上行空间更大的选择,虽然有风险,但下行风险可控,而上行空间很大。


但是,我并不是很喜欢纯粹的管理职能,因为纯管理者的风险在我看来是更大的。


一个公司可能需要很多位技术和产品专家,但管理者可能是少数,岗位竞争更大。而深耕一线会让你时刻找到做事的手感,知识和技能也会持续完善。


以上三个判断是我做职业选择和规划时会首要考虑的三点,即便我现在已经不用在公司上班了,依旧会保持这样的思考习惯。


这些思考以及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所产生的复盘都被我记录了下来,写成了文字。


因为写作,更多人知道了我,也为我后面离职创业埋下了伏笔。


有读者曾经质疑我说,你现在不上班,不在一线,做产品一定没手感了。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叫在一线?


其实我之前表达过类似的观点,一线并不是说你坐在办公室里,身处在同事中间,上下班打卡。


真正的一线,是你在处理产品现场的问题,是在接受来自真实困难的挑战,是在运用自身知识、技能、能力去创造价值增量。


我现在不全职为某一家公司做事,但有公司选择我成为他们的外脑,也就是产品顾问。


这种工作方式对我来说比较灵活,一周一到两次的线上工作,一次 5 小时左右,集中接收信息、处理问题、给出方案。


上到产品规划和战略,下到产品原型和 PRD 文档,我都亲力亲为。


同时,有些公司还会让我帮他们解决团队问题,比如产品团队的工作方法设计、晋升评级、员工考核等。


在这个模式下,我坐在家里就可以身在一线,我不在世俗意义上的一线,却又一直在一线。


25 岁的时候,想明白一些问题并做了一些选择,30 岁时你就有了可以长期经营的领域。


到了 30 岁,后面的路基本是持续强化你在这个领域内的优势和影响力。


所以说,选择很重要。


有人说,互联网人 35 岁就干不动了,没人要了,只能去开滴滴送外卖了。


但我也想说,淘汰你的从来不是年龄,而是不长进。


任何一个人并不会因为年龄到了某个数值就自动发生什么,除非退休年龄。所以,不要把年龄当借口。


虽然有点残酷,但现实就是这样,你只有不遗余力向上选择,才能始终身处一线,才能实现个人价值。


我的下一个 5 年瞄准 40 岁,又是一段全新的开始。


凡是过去,皆为序曲。


唐韧同学,生日快乐!


推荐阅读:《我从大厂裸辞 4 年,再也回不去了
················· 唐韧出品 ·················

▲ 点击上方卡片进入发消息回复“w”,可加我个人微信
关注唐韧,用产品思维洞察现象背后的逻辑

安可时刻

阶段性对自己的人生做出总结和回顾是一次照镜子的过程,昨天总结了我离职 4 年的感受,今天回顾了 35 岁前的选择,我觉得很好。


老读者知道,我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总结和回顾,目的之一是记录自己,目的之二就是和你们一起见证彼此成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