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30条锦囊新鲜出炉!家长直呼实用

近日
由武汉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共同策划推出
长江日报健康传播中心承办的
大型公益直播讲座
《家长“开学第一课”》
圆满落幕
四位教育、心理学专家
王高华、孙云晓、贾洪武、江普
围绕家庭教育问题分享真知灼见
吸引百万家长在线观看
很多家长点赞系列直播
“干货满满”“深受启发”
“非常实用接地气”……
专家都给出了哪些“教育锦囊”
一起来看↓↓↓


孩子长大,家长要“且战且退”

青春期的孩子怎么管?画红线,把方向,定目标,要结果;管粗不管细,管大不管小。父母要像驾校教练一样坐在“副驾驶”位置,作用是纠偏护航,爱得“密不透风”只会让孩子感到“窒息”而不得不挣扎和反抗。


点击图片回看直播↓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教授王高华做客长江日报直播间。


1. 不当强势父母,“蹲下身子”和孩子说话。


2. 不当100分家长,不必刻意追求完美。


3. 孩子要有目标,但不必强求100分。对孩子有目标有恰当的期望。


4. 如果你发了不该发的脾气,敢于认错并向孩子道歉。


5. 和老师、家委会保持一定频率的联系,了解孩子的状况和在校动态。


6. 鼓励孩子参加集体活动、同学生日聚会,并给予一定的零花钱和“活动经费”。


7. 父母的作用没有任何人可以代替,不做甩手掌柜,不能“丧失”教育孩子的“主导权”。


8. 陪孩子行万里路,读万卷书,阅读和知识面无比重要。


9. 允许孩子犯错误,但犯错误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该批评还得批评,从小树立规矩意识。


10. 家庭大事特别是涉及孩子个人的问题让孩子参与讨论,充分尊重孩子意见,可以“民主”但不能“耍横”。


11. 品行品德要严控,日常生活要宽松;学习学业适度控制,娱乐爱好相对宽松。放任自流和过度控制均不可取。随着子女长大,家长要“且战且退”。



多问问自己:给孩子的家温暖吗?

“孩子最渴望温暖的家”,家庭教育的本质属性是生活教育。好的生活就是好的教育。只有回归与创造美好生活,才是最适合孩子成长的家庭教育。


点击图片回看直播↓著名家庭教育专家孙云晓做客长江日报聊愈直播间。


12. 毁了生活,也就毁了孩子。只有回归与创造美好生活,才是最适合孩子成长的家庭教育。好的生活就是好的教育。

13. 良好的家庭生活与稳定的情绪最有利于孩子的学业发展。有调查研究显示,每天能吃到父母做的早餐的孩子、有独立安静的学习空间的孩子、家庭藏书量在200册以上的孩子成绩明显更好。

14. 家长的教养方式、陪伴程度和榜样行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学习品质有显著影响,父母共育、情感陪伴程度较高的学生心理状态和学习品质更好。

15. 作为孩子最崇敬的榜样,父母给予孩子什么样的家庭与生活?是幸福而完整的生活还是苦难而单调的生活?这是家庭教育成败得失的分水岭。

16. 值得父母们反思的是,自己的家是温暖的吗?北师大调查显示,25.1%的四年级学生和21.8%的八年级学生表示“家长从不或几乎不花时间与我谈心”,这样的亲子关系怎么算得上亲密关系?

17. 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共同目标之下,学校教育主要是知识教育,家庭教育主要是生活教育,社会教育主要是实践教育,这三种教育相辅相成才能完成现代教育,而绝不能把三种教育变成单一的教育。

18. 物质条件越来越好,教育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可有的孩子却越来越厌学。家长应该放下功利心,重视家庭建设,让家庭生活充满魅力,孩子才会获得好的成长。


父母要做孩子的“神助攻”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长发展有重要影响,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作为父母,要成为孩子的“神助攻”,帮助孩子克服成长过程中的困难。


点击图片回看直播↓

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家庭教育专家贾洪武做客长江日报聊愈直播间。


19. 家长对孩子,要“总是做友军,偶尔做监军,从不做敌军”。

20. 帮助孩子制定合适的目标与期待,让他们学会自律和自我激励。每个人能力志向都有所不同,不必过度追求完美,把潜能发挥出来就是成功的,要有平衡的生活方式。

21. 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孩子乐观、自信、有耐心、人际和谐、适应环境。

22. 要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不能单靠大量刷题,而应该花时间去思考,针对不同科目的特点,制定不同的学习方法。

23. 孩子不自律怎么办?家长要学会“延迟满足”。“延迟满足”不是单纯地让孩子学会等待,也不是一味地压制他们的欲望,而是一种克服当前的困难情境而力求获得长远利益的能力。此外,家长要让孩子学会考虑做事情的程序和后果。

24. 孩子没有时间观念?有两方面因素,一个是能力问题,一个是态度问题。成人都不一定能感知具体时间,孩子也不太可能。家长不要单纯从态度问题上去责备孩子,可以上个闹钟,让孩子有个时间和提示,经过训练来改善时间观念的问题。


父母要回归自己的位置

“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一流的家庭教育做榜样,二流的家庭教育做教练,三流的家庭教育做保姆。”家长应该角色归位,做孩子的榜样和成长中的“陪跑者”。


点击图片回看直播↓心理专家江普做客长江日报聊愈直播间。


25. 好的家庭教育,应当“各就各位,各担其责”。让孩子回到他做孩子的位子上,为自己的学业和人生负责。父母协助其提升自身能力,陪伴他们寻找自身人生的目标和意义;同时父母回到自己的位置,爸爸担爸爸的责,妈妈担妈妈的责,实现孩子与父母的共同成长。


26.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动机,打造成长的内驱力,“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27. 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天赋,父母在教育和陪伴孩子的过程中需因材施教,不能“抄作业”,更要避免掉入木桶原理的陷阱,不断强化补孩子的短板,这会让孩子陷入习得性无助的挫败中。


28. 孩子的培养必然要作为一个系统看待,培养学习品质比分数更重要,应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沟通能力。


29. 引导和陪伴孩子找到适合他的学习方法,比如“听讲”的方式学习效果最低,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小组讨论”可以记住50%的内容;最后一种在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学习方式,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


30. 培养孩子的学习意志力,给孩子提供适当的挑战和奖励,多强调过程和努力程度。


家长、老师分享教育心得


◎武汉外国语学校小学部一年级胡奕然父亲:

我们应该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学习如何科学高质量陪伴,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帮助她面对自己、接纳自己、认可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


◎武汉外国语学校小学部徐一唯老师:

讲座特别有现实意义,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升学生生活幸福度,通过合理制定目标,多角度定义“成功”,将“期待”与“行动”结合起来,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才能真正热爱生活。


◎江岸区一元路小学教师梁慧中: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努力让我们的孩子们拥有学习的能力、是非的判断与思辨能力、不断解决问题的行动力,努力培养出面向未来社会的人。


◎武汉市友谊路中学李斌老师:

家庭教育的本质是生活教育,孩子最需要温暖的家,家长的过度投入可能会导致孩子产生厌学情绪。应该给予孩子一定的自主空间和独立性,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


◎武汉外国语学校凌霄老师:

懂孩子比爱孩子更重要。读懂孩子是走进孩子的第一步,耐心倾听,共情孩子的感受,肯定孩子的积极面,与孩子共同成长,不过度关心,不包办代替,不过度干预,相信孩子,适度放手,保护孩子的兴趣与好奇,允许犯错,肯定孩子的努力与尝试,培养孩子的价值观、成就感与归属感,避免陷入盲人摸象的陷阱。


◎红钢城小学五(3)班詹小兰同学父亲:

家长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应该给予一定空间和自由。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提升自身的内驱力,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澳门路小学三(1)班程奕欢同学母亲李瑜:

观看了家长“开学第一课”我收获很多,孩子们不仅要有学习的能力,也要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的判断能力。明确自己的目标,才能对自己的未来有所期许。


◎武汉市常青树实验学校八(15)班陈佳希同学母亲:

很多父母总是担心孩子学习不好,把学习知识当作家庭生活的核心,这是对教育的误解。给孩子做早餐、安静的学习空间、丰富的藏书等都会给孩子幸福感,从而实现真正健康发展,从而营造完满的人生。


◎武汉市光谷第八小学六(4)班杨泽昊同学家长:

给孩子最好的情绪教育,莫过于让他感受到父母之间相亲相爱。孩子乐于看到父母恩爱,他会在父母的幸福的感染下做一个快乐开朗的孩子。亲子关系是在一件一件小事中,慢慢建立起来的,最重要的是家长的陪伴和付出。


◎武汉市育才实验小学五年级汪妙言同学父亲:

家庭教育中,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要做到爱中有严,爱而有度;严中有爱,严而有格。“爱”是孩子接受教育的前提,孩子能领悟父母的严格要求与真情;“严”要从呵护孩子的好奇出发,让孩子理解父母的满心期待和尊重。只有更好地理解新时代教育,在深度陪伴中给孩子温暖、适合的家庭教育,这样方能更好地养育孩子!


37度里丨长江健康融媒出品 记者:黄明、毛茵 文字整合:费吟梅 编辑:费吟梅

关于家庭教育
您还有哪些困惑?
欢迎扫码进官方互动群讨论

   
▲扫码进官方互动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