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雪中悍刀行,我看行

三表猫 三表龙门阵 2022-03-21

不瞒诸位,文学作品这块,我内心有鄙视链。

 

我向来不看网络小说,更喜欢阅读叙事工整严谨的作品。

 

可我有个「怪癖」,依据网文改编的剧集,倒是看了不少,至今挂怀的就有《庆余年》。

 

这回名作《雪中悍刀行》剧集上线,我充了会员,一口气连追十四集,大有「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劲头。

 

具体多好看,我下文再说。先聊一下战斗力强如饭圈的「原著党」。

 

「原教旨主义原著党」是非常固执的存在。他们不仅把《雪中悍刀行》捧杀到四大名著的地位,胳膊上更似有「守宫砂」,心头好一旦被影视化,此砂便消失,然后就像是被辱了清白,哭天抢地,喊打喊杀。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莎士比亚不说话。轮到咱们国度的网文影视化,原著党就跳将出来,说俺这有标准答案。

 

咱姑且不说这461万字的《雪中悍刀行》全须全尾的呈现出来,恐怕得几百集,一直拍到演员身材走形、花容失色,合着那样你就满意了?

 

再考虑到当代观众的审美与价值取向,像主人公徐凤年集邮一般的收纳女伴,即便雷霆不怒,在女权方面也会遭遇非议。

 

单说其中一出戏。徐凤年游历三年回府,姜泥行刺杀之举,按原著所述,两人相见,世子只是开荤口调笑:「你放心,还没帮你破瓜,我是真心舍不得死。啧啧,公主你的胸脯可是越来越峰峦起伏了,我看得叫不平公主才应景。」

 

来,摄像机给你,这段「物化女性」的戏,包括小说里大量「哪一位胸口微隆的青葱女子没有被他揩过油」等段落,你来拍。没人吐槽你,算我输。

 

戏中对小说这段情节的处理就非常精妙与干净。两人只是打闹,姜泥屡次刺杀看起来像是猫鼠游戏,形式大于真心,通常都以收取徐凤年几文钱做收尾。姜泥在向鱼幼薇吐露心事时也坦言:「刺杀是为了让徐凤年习惯两人注定分生死的结局。」所以,回头看,姜泥锦衣夜行,挥匕行刺那出戏的情绪把握是准确的。

 

我是没看过《雪中悍刀行》原著,所以我看剧时一点精神负担没有,不会有孩子被人抱走了,我要24小时监控她如何不遭罪的「原著党」心态。我心里也没有AI调色板,每一帧自动比对和原著的差异。

 

真心建议大家看网文影视化作品都学我这样。

 

你读网文,就得挑剔遣词造句,细究文风文品,网文多是「带状更新」,多有「无端注水、兴起挖坑、东一榔头西一棒」之弊,稍微讲究点的读者,自然容易出戏,很难拥有全情投入的酣畅感。

 

影视化之后则不一样了。有专业编剧刀削斧凿,去枝蔓、立主干,会比文字看上去更像一个「工业化」的作品。

 

像金庸那般影视+文字双厨狂喜的经典不多,成年之后再看动辄百万字的网文,我只能说羡慕你们时间多到奢侈。影视化之后,它便成为我们休闲娱乐的一部分,每天看一点,打发漫漫时光是极好的。

 

说说我为什么一口气连追14集《雪中悍刀行》。

 

首先,它没有上来就给我整一个移山填海、开天辟地的大设定。现在很多玄幻、仙侠剧,动辄就怪力乱神,主角们和漫威超英对刚也不落下风,我是真心受不了,我无法在内心对此建立信念。

 

《雪中悍刀行》开篇就是徐凤年跟着老黄游历江湖,囧态百出,它是乡野的,是市井的,也是有根的,它不是浮萍,不是无端架空,有烟火气,才有这可延展的人间故事。

 

这种观众与作品之间的信念感非常重要,是让他们持续往下探索的密钥。

 

让我坚定追下去的则是剧中人与人之间的「信念」。

 

青鸟坦诚自己是徐骁安插左右的「死士」身份后,徐凤年对她说:「你不再是死士,而是丫鬟」,随后对这种隐瞒仅用「弹脑瓜崩」做惩罚,看完内心一暖,窥见人性之光。

 

再说徐凤年与老黄亦仆亦友的关系。老黄是世间高手,却以老狗自居于王府,跟随世子徐凤年鞍前马后,尽职尽责。可老狗内心也有执念——一场三十年前的架尚有一半未打完。

 

按照一般的拍摄手法,忠仆去赴一场必死的约,料定主人会想方设法挽留——你怎么舍得我难过,稍有处理不慎,便会变得儿女情长,拖泥带水。

 

然而剧中,徐凤年相信老黄的信念,他对「输不丢人怕才丢人」有高度的认同感,所以他放手让老黄去圆梦——这场架,我不拦着你。

 

而随后的剧情也吐露,老黄是以必死之局唤醒以犬儒之姿行走于世的徐凤年另一种信念——学武不吃亏,学武不上当,学武才能护北椋周全。

 

这场男人戏拍的有侠味,有江湖气,干脆爽利,个人的信念与家国的情怀完美融合在一起。

 

由于没看过原著,我对剧集一开始表现的徐骁与徐凤年之间崩坏的父子关系大感迷惑。在我已看的14集中,这个谜团的解开大有承上启下之作用。12集父子之间的一大段文戏便成了整本剧至关重要的「题眼」。

 

徐骁是北椋上柱国,其恶名可令小儿止啼,也令爱子唯恐避之不及。

 

听潮亭暗室灵堂,徐骁在诸多将士的衣冠冢之前,向儿子吐露心迹:唯有斩去世家脉络,恢复科举制度,方能打通阶层流动。打仗是为了不再打仗,而这江山唯有徐氏代代传方可稳固。

 

故而徐家人的牺牲、将士们的牺牲凝结的是梦想与责任,嫡长子徐凤年必须一肩扛起它。

 

插个题外话。剧里这段在胡军的演绎下可谓大气磅礴,徐骁指着亡人的盔甲点兵点将、述说过往,声声平淡、处处惊雷,直叫人梦回沙场,热血沸腾。

 

可我总在想,将江山社稷系于家族一脉,这世袭制的缺点在于,谁能保证下一个继承者就是智识正常的人呢?谁能保证你徐氏就会代代出俊才呢?35万铁骑如何服膺这血统论?

 

当然,我这有点上帝视角了。我特意对照了原著,编剧将这段戏做了大量的扩充,例如加上了父子理念冲突的部分,展露了徐凤年继承却不传承,迥异于父亲的「施政理念」:保护家人,也保护北椋。

 

这样的处理看上去就比原著更丰满、更有戏剧冲突性了,作为全剧情感线、故事线的推动力来说,是足够澎湃有力的。

 

和「及冠礼」一比,这出戏才是徐凤年真正的「成人礼」。

 

他理解了父亲,理解了一代猛将的内心世界,他们终于达成同一种信念:为死去的将士前行,为天下的苍生谋安宁。而徐凤年则开始与命运和解,踏上风雨如晦的人生历程。

 

在我看来这是编剧的神来之笔。通过第12集这场戏,理顺了人物关系,谈及了大姐二姐的使命,交好文坛,拉拢士人等布局也和盘托出,还交待了主角的下一步走向(习武+历练+护国),重新建构了精神世界,说是全剧「题眼」不为过吧?

 

总得来说,我只追到14集,武戏确如网上所言乏善可陈,但文戏之精彩,群像之立体,足够弥补。14集后,全剧已入佳境,我真得想迫切看到还有哪些个性张扬的人物出现,还有这光怪陆离的江湖会卷起何等风浪,庙堂上的波诡云谲又如何徐徐展开。

 

我喜欢剧版《雪中悍刀行》出人意料干净的主线,个人与家国,江湖与庙堂,就这样清清爽爽,没有大女主也好,省得那些尬到抠脚的感情戏让人倒了胃口。

 

对了,网上很多人说该剧选角失当。我内心当然亦有自己的人选安排。可转念一想,男小生中,舍张若昀其谁?

 

《雪中悍刀行》是典型的剧会带着人,有些角色,你初看有神离,再看便合一了。


思考题:聊聊《雪中悍刀行》吧?剧版如何?你印象最深的是?


你还可以看:

李靓蕾点水晶,王力宏六分投

当裁员来敲门

提起裤子不认账,华语乐坛怎么又完了?

深圳卫健委公号比低俗更严重的问题

这一年,破防赢了绝绝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