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图文与视频的CP,我嗑了

三表猫 三表龙门阵 2022-03-21

一个时代的结束,连声招呼都不打,2022年,文字工作者将愈发焦虑。

 

他们像失地农民一般,尽管看起来并没有人上门强取豪夺。只是隔岸的炮火声隆隆,闻者不由心悸。

 

订阅号信息流里已插入视频号的动态,各大平台运营侧重也倒向视频,倔强的人仍在嘴硬:文字依然有文字的消费群,君不见一部三国,流传数百年。

 

可正如「它看着像头牛,摸起来像头牛,很可能就是牛」,你若说当下不是视频的时代,恐怕会被归为「异类」喽。

 

年关岁末,出去走动,同行之间也互相问:「你咋不做视频呢?你啥时候做视频?」

 

想到杨笠的金句:「我不上清华,是因为我不想吗?」不由得笑出声了。

 

如果你认为创作者的脑海里有个阀门,拧一下,便由「文字」转「视频」,那我笑得就更大声了。

 

作为老一辈无产阶级视频创作者,我愈发坚信一个道理:「视频创作这能力,你出生时有就有,没有就没有。」

 

我们应该见到太多被风口裹挟跳上视频快车道的文字创作者,从出镜那一刻起就「祛魅」了,他们盯着提词器的样子像极了溺水后要抓住救命的稻草。

 

那种「不适感」传导到屏幕内外,彼此都觉得尴尬,但同时都觉得自己是这个时代的弄潮儿。

 

经济倒逼也是重要的推手。业内都在说,年景不好,大厂紧缩银根,仅有的投放也流向视频了。

 

「钱」就是「指挥棒」,不然难道是创作理想吗?于是,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干视频。

 

而早已实现工业化生产的视频圈,他们也在等米下锅。

 

我们会发现某种诡异的现象:一个镜头表现力强、画面语言强的人和一个下笔如有神、才华倚马可待的人,特么的往往是割裂的

 

前者往往空有一身本领,却不知道表现啥,于是去偷、去抢,业内称为「洗稿」。

 

后者往往洋洋万言,看到传播效果不如十五秒的视频,于是去哭、去恨、去怨天不公。

 

去年,在一个酒局上,有中年壮汉过来敬酒,恭维一番,提议「强强联手」。我授权自己创作的文字,他来负责转成视频。

 

听起来琴瑟和鸣,可想想就是把香蕉嫁接到苹果树上。

 

我创作一篇文章,从来就是强逻辑思维,压根没想到变成视频的可能,它重在说理与推导,全无画面信息,如何转成视频?

 

这全然不是「PDF转Word」那般简单好吗?否则不就成了一个声优朗读我的文字,再配上素材库里高山流水瀑布的画面吗?这有点像陈奕迅的歌配了80年代发廊风的画面,KTV里金钱豹VCD的既视感。

 

可我认同这位仁兄的思路——全世界的内容创作者联合起来

 

这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交易是贩卖信息差与能力差。

 

一个不善文本的视频创作者与一个不善画面语言的文字创作者,他们经过合作完全有可能诞生一部卓越的作品。

 

我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你在不经意间看见过什么不该看见的东西或者事情?》

 

「小鲸泱君」讲了她整理姥姥手机时,发现的一则往事,那是一段横跨60年的「隐秘之恋」,是人的命运随时代颠沛流离,爱而不得,最终以「过去的都过去了」而告终。

 

「小鲸泱君」的文字娓娓道来,于细微处见张力。她的回到赢得了三万多个赞,好多人为这个故事感伤、着迷。


 

实际上,这短短一千字的「回答」,充满了戏剧冲突,有情有感有人生,拍成视频的话,会让人们的共情更强烈。

 

显然作为一个文字创作者,「小鲸泱君」是没有能力把它变成画面。可知乎发起的「知乎高赞联合创作大赛」使之成为可能。

 

这感动了无数知乎网友的故事,由单飞后能力愈加得以释放的短视频创作者张小策操刀执导。

 

于是,文字里看尽人生悲欢的姥姥有了清晰的形象,那个呵护爱的萌芽六十年的暗恋者王X山也变得有血有肉。

 

这则名叫《这个男孩,60年前,错过了我姥姥!》的视频目前仅在知乎就有两千多万的播放量。还一度登上微博热搜第一。



好故事值得被更多人看到,而视频就是让好故事起飞的那双翅膀

 

这就是「联合创作」的价值,也是知乎目前持续挖掘的价值。

 

「知乎」作为中国互联网上高质量的「问答社区」,坐拥海量的优质内容,站内累计内容存量达4.59亿,有的是逻辑性、知识性俱佳,有的则是故事性、情节性兼有。既然这个时代,人们消费内容的方式在变,「可视化」成为主流,那么如何让「好内容再被看一次」就成了一条全新的赛道。

 

关于内容创作领域的当下,我们想过取代,想过超越,想过死亡,想过新生,我们唯独忘记了「联合」。

 

知乎发起的「高赞联合创作大赛」不仅是让两个领域的创作者建立良性互动,也从产生的收益上、流量扶持上做了合理的分配,它更是呈现了「版权」顽疾的新解法——彼此授权,彼此受益。

 

目前,我在知乎上看到了,中国铁路关于「绿皮火车为什么还存在」的文字回答,在共创中,被「硬核看板」改成了知识性、趣味性兼具的视频,还被一众央媒转发,它的意义在于知识出圈了——我姥姥都能看懂……




知乎答主「谢熊猫君」曾在2015年在问题「假如把一个人粉碎成原子再组合,这个人还是原来的人吗?」下,从身体、大脑、数据等理论角度给出回答,在知乎获得4.5万收藏、4.2万赞同。这则文字内容经过知乎视频答主「答案事务所」的联合创作,用一支10分钟的烧脑视频短片,更直观地与用户讨论更具深层次意义的内容。目前该视频在知乎的播放量超过400万。

 

未来,我们会看到更多被打捞起来再放光芒的神作。据了解,知乎的「联合创作」功能开启后,已有数千名图文创作者参与内容授权,授权内容积累超过120万篇。

 

这是任何一个平台都难以比拟的优势,这是内容的富矿,也是图文与视频创作者彼此赋能的新片场。

 

想起一首歌,它是这么唱的——最懂我的人,谢谢一路默默的陪着我,让我拥有好故事可以说,看未来,一步步来了。

 

未来已来,视频懂图文,图文联合视频,干他一票大的。


思考题:你如何看待知乎的「联合创作」功能?图文和视频如何融合会更好?


福利:择优十条留言,送出每人一百元红包。


你还可以看:

给「辱华」划条线

给拾荒阿姨的一封信

大厂变乖

收手吧,图文自媒体!外面全是短视频


ps:上次留言互动获奖的幸运鹅是:李圣光、钟凯、曹政、吴不斯、茶茶、王鹏飞、OK、elfinho。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