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校招生能力建设七人谈①︱袁振国: 提高高校招生能力是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关键

袁振国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01-09

 



按语:2014年9月3日,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这标志着我国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启动。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轮改革对高校的招生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不断提高高校的招生能力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为此,我们特别邀请七位学者围绕高校招生能力建设展开笔谈。

关键词:高校;招生能力;建设


 作者简介: 袁振国,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高校招生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但目前高校在这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上所做有限,能做也有限。社会上谑称高校的“招办”为“照办”,“招生处”为“收生处”,这传神地反映了高校在考试招生过程中的无奈地位。笔者在浙江、江苏召开的一些座谈会上询问过参会的高校领导,如果将招生主导权下放给高校,高校能胜任吗?他们的回答都是否定的,都说根本没有认真想过这个问题。“高考”,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简称,高等学校在高校考试招生过程中理应发挥主导作用。如果高校不能发挥主导作用,高考改革就难以取得真正的突破。但如果现在就把高校考试招生主导权交给高校,高校也承担不了,因为高校根本没有做好准备,或者说根本没有这个能力。提高高校招生能力是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关键环节。


一、提高综合办学能力——练内功


生源是学校的命脉,吸引优秀生源是所有学校的追求。但考试招生只是吸引优秀生源的一个环节,招生手段再好,学校本身办得不好,也是不可能吸引到好生源的。“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招生能力的基础和根本是提高综合办学能力。

面对成百上千所高校,考生为什么要选择你这所学校?毫无疑问,最有利于学生成长、最令学生向往,是考生选择学校的根本理由。学校有不同的类型,不同的层次,不同的使命,在同类学校中能够提供最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环境,才能吸引到最优秀的学生。

明确清晰的办学定位是高校吸引学生的基础。明确定位就是明确本校在高校布局和同类高校中的位置、特点、目标和前景,即学校在国家需要、地方发展、行业贡献中的地位、作用和特色,明确学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特别是学校未来发展的方向、目标和举措。科学积极地规划学校发展的未来,使人们对学校的未来充满信心,是对人才最大的吸引力。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学校对自己的特点、地位、未来发展都不明不白,当然不可能使别人有信心。百年名校也好,新起之秀也好,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定位清晰,有明确的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有合理的资源配置原则和灵活的机制。

把学生发展放在第一位是高校吸引学生的灵魂。教育的功能在于育人,促进学生发展是学校的根本使命。能不能把促进学生发展放在首位,对学生选择学校自然是最紧要的。学校在学生身上投入多少热情,学生对学校就会回报多大热情。促进学生的发展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完整的理念和措施,其基本要义体现在这五个方面:一是要促进所有学生的发展,点燃每个学生心中的火焰,使每个人都充满成功的希望;二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的所有潜能都得到尽可能的发掘;三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为每个人提供适合的教育机会,为每个人的成长成才创造条件;四是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引导学生生动有趣地学习、自由自主地成长;五是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着眼于知识社会的迅速变化和终身学习要求,使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动力。

教师的全身心投入是高校吸引学生的关键。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的认识,领导、教师都不会缺失,但距真正落实到学生身上还有很大距离。很多学校并没有把主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用在培养学生身上,甚至发生了学生起诉学校“欺诈”的事件。因为学校在招生简章中罗列的一大堆名家大师,学生读完四年一个也没见着,教师的精力更多地用在了与培养学生没有直接关系的工作中去了。这并不是说其他工作不重要,而是关系没有摆正,轻重缓急没有处理好。有些学校,比如西交利物浦,宁波诺丁汉大学,具有较好的社会口碑,主要原因就是对学生培养工作的真正重视和确有成效。

教师的全身心投入绝不仅仅是时间的投入,还要他们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创新适合于特定学生、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模式是教育理念、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节、师生关系等的综合体现,形成新的培养模式是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知识结构、教育方法和现代手段的内在要求。培养模式的创新是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断提高的体现。一所学校有没有活力、朝气、凝聚力,主要取决于其教师队伍。教师队伍的建设,人事、分配、管理制度的改革是保持教师队伍活力的重要手段。

所以,提高高校招生能力,不仅有利于吸引优秀人才,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而且有利于促进学校形成学生第一、教学第一、本科第一的观念,有利于学校加快提高教育质量。


二、提高立体传播能力——塑外形


酒香也怕巷子深,形象塑造在信息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形象塑造就是讲好自己的故事。把故事讲好不仅是一种需要,也是一种能力。

要把故事讲好,首先要有故事,这个故事就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实力、办学水平、办学资源,特别是学生培养方面的特色、成就、思路和发展目标等。做得好才能说得好,但做得好不一定说得好,因为说的过程也是总结历史、清晰思路、明确目标、改进工作的过程。

要讲好故事必须转变讲故事的模式,即从“宣传模式”转为“传播模式”。宣传与传播的区别在于,宣传是我说什么你听什么,我怎么说你就怎么听,自以为是;传播是你想听什么我就说什么,怎么便于你听我就怎么说,受众至上。做好传播工作,第一是要了解双方的需求信息:学校需要什么样的生源,希望生源的特质是什么,什么样的学生最适合于自己学校;学生需要什么样的信息,学校能为学生提供什么教育。知己知彼,互惠共赢。

其次是有效发布信息。全面、准确、及时是有效发布信息的三要诀。“全面”指的是招生信息的完整性,招生信息不仅要包括全校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计划、课程设计和评价标准,还要包括行政干部、教职员工和学生的信息;“准确”指的是信息内容的真实可靠、实事求是;“及时”要求信息要及时发布、不断更新、及时维护,陈旧过时的信息不仅不能帮助别人做出正确判断,而且可能误导别人做出错误判断,及时更新信息很大程度上是对受众的尊重。

第三是把故事讲生动、讲精彩。生动精彩并不是华丽炫目,更不是涂脂抹粉,而是站在受众的立场上,从受众的关切出发,把自己“想讲的”和受众“想听的”结合起来,把“讲事实”和“讲意义”结合起来,把“自己讲”和“别人讲”(借助其他信息来源)结合起来,情理交融,以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

第四是把传统媒体、新兴媒体和学校成员的亲身体验有机融合起来以实现立体传播。传统媒体如纸质手册、报告论坛、报刊登载,新兴媒体如网络、微信等,各有优势,各有特色,对不同的受众群体有不同的传播效果,所以不可偏废。但学校最好的传播渠道是成千上万学子的口耳相传,这是学校真正的内功,绝不是靠虚张声势能做得到的。

第五是及时反馈,积极互动。对于受众的问题、意见、建议有应接、有反馈、能交流,是对传播渠道的最高要求。现在的传播渠道多半是单向的,有反馈渠道也往往是摆设性的。如果能对受众的询问、意见做出有针对性的反馈,那就充分说明了这个单位有很高的综合素质和系统整合能力。

形象塑造的意义不仅在于客观反映学校事实,而且在于凝聚共识,强化认知,形成文化。


三、提高鉴别选拔能力——择优生


招生能力的核心是鉴别生源、选拔生源的能力。《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明确要求“改革招生录取机制”:“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高校要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研究提出对考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报考要求和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提前向社会公布。”简称“两依据一参考”的高考新政已经非常现实地向高校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什么是综合素质,综合素质的结构、要素是什么,其理论根据是什么?高校招生中如何评价综合素质,理论根据是什么?如何“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结果?采取怎样的策略促使高校在招生中采用综合评价录取?“两依据一参考”的三种分数不能简单相加,它们具有不同的作用,在录取过程中怎样组合使用三种分数更为合理?

这里牵涉到两个紧密关联的基本问题:鉴别和选拔。一所学校、一个专业所需要的理想素质是什么?这种素质通过什么外部表征可以观察、测量和比较?这既是心理科学、人力资本理论诞生以来取得重大成果的领域,也是目前仍然非常模糊、前沿的研究领域。在测量人的知识水平、智力水平,以及注意力、思维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意志力方面,高考的有效性已经得到了证明,但其在测量思维的发散性、批判性和综合性方面的能力还比较低,也几乎无法有效测量学生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将知识转化为方法、将知识转化为品格。正因为如此,才会存在普遍的“高分低能”现象。为了扭转这种局面,高考录取增加了对综合素质的参考。从思想上、理论上说这无疑是一个改进,是一种重要的价值导向。但相比我们熟知的对知识和智力进行评价的纸笔考试来说,关于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几乎等于零,对不同职业、不同专业所需的素质的研究,也十分有限。关于这一点,我们需要花大力气深入研究。


四、提高招生管理能力——增效率


《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专门有一条讲完善高校招生选拔机制,要求:“高校要将涉及考试招生的相关事项,包括标准、条件和程序等内容,在招生章程中详细列明并提前向社会公布。加强学校招生委员会建设,在制定学校招生计划、确定招生政策和规则、决定招生重大事项等方面充分发挥招生委员会的作用。高校可通过聘请社会监督员巡视学校测试、录取现场等方式,对招生工作实施第三方监督。建立考试录取申诉机制,及时回应处理各种问题。建立招生问责制,2015年起由校长签发录取通知书,对录取结果负责。”这无疑对高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里除涉及前面所说的技术问题以外,还涉及招考的信息披露与监管、社会信息的分析与研判、校内资源的配置与调节、人员的安排和激励等的制度设计、机制建立、程序设定等,涉及公平公正公开的规范和技术、生源多录与少取的应变能力等。

现在很少有高校对这些制度、机制、理论和技术开展过专门的研究,更不要说已经做好了准备。仅这一点就足以说明高校能力与主导录取权责之间的差距。现在部分学校拥有自主招生权限,但这些学校碰到的一个共同问题是,教师对增加了大量的工作很不适应,他们认为这是添加出来的工作,甚至有些学校就是因为动员教师参加招生困难而不愿意扩大自主招生的规模。这说明教师并没有认识到参与招生、吸引优秀生源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是自己育人工作的一部分。招生是高校工作一部分的意识普遍不强,招生是全校教职员工基本职责的一部分的意识更加淡薄。这与学校和教师在招生工作中的实际权限是相辅相成的。因此,需要通过制度创新、管理改进和文化建设的相互推进来不断提高高校在招生中的责任意识。



版权声明

本微信公众号系《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官方微信,如无特殊说明,本微信内容均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杂志,版权所有。欢迎转载。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微信ID:ECNU_xbjk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