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 | 市“‘双减’示范创建学校”②

苏州教育 2023-03-14


为总结推进典型经验和先进做法

持续深入推进工作

进一步促进“双减”落到实处

近日,市教育局评定

张家港市实验小学等 20 所学校为

苏州市“‘双减’示范创建学校”


上周已经向大家介绍了其中的4所学校

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 | 

市“‘双减’示范创建学校”①

☝点击查看回顾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继续走近

这些优秀学校吧!



苏州市胥江实验中学校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学校用心、用情、用爱,成就有温度的教育,让学子们在“双减”政策的阳光下健康、快乐的成长。

为加强“双减”工作规范化管理,学校成立“双减”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督查工作,并以课堂教学为抓手,提高课堂效率,减负增效,构建“双减”工作高效化课堂。充分利用每周的教研活动,组织教师钻研教材,研读课标,开展教师竞赛活动,提升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

学校还制定了《作业管理方案》,立足“双减”工作精细化管理。每周作业进行公示,鼓励教师布置分层作业和个性化作业,科学设计探究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探索跨学科综合性作业。教务处还设计了“双减”模式下的《家校联系手册》,定期开展作业问卷调查,发现问题做好记载并及时反馈,加强家校联系,发挥家校合力。在作业评价方面,通过《胥中足印七彩卡》这份全面客观评价学生三年的成长手册,鼓励学生参与各项活动,并关注过程性评价,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后服务时间丰富多彩的阳光体育活动,让学生在运动中得到身心放松;为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校挖掘校内外课程资源,开设了科技、艺术、体育、传统工艺等多种门类的综合实践课程。受益于学校丰富的综合实践资源,胥江实验中学吴门扇艺社团荣获江苏省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三等奖。




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初级中学

为贯彻落实“双减”政策,西附初中以“润·透”教学主张为引领,以“3+课程体系”为支撑,即“数学+理科实验”“语文+文科智趣读写”“体育+艺术多态育人”,聚焦课堂建设、落实作业评价、推进课后服务,开创减负增效、绿色高效的教育教学发展新局面。

聚焦课堂建设,打造“优品”课堂。教师教学力求“三动”——参与主动、过程互动、场景生动,常态化开展“润透大讲堂”“润透开放课堂”“润透展示课堂”,体现“以课堂促双减、以高效促高质”的教学理念;学科组开展“1+N”式组团备课,实行“一课三备”。“1+N”的“1”,既有来自于校内的名师引领,也有“请进来”的校外专家指导,还有行政、骨干教师组成领航团,走进每一节常态课堂,微研点评,互学互进,确保每一节课的实效与品质。

落实作业评价,构建“优能”品牌。坚持构建“协同+个性”的评价管理体系,保障规范性,发挥创造性;紧紧围绕核心素养基本点,坚持素养导向,“过程+结果”评价相结合,精心设计课程评价内容,建立了“润·透”素养发展评价体系;学校基于“短用时、高品质”的训练理念,推行常态作业限时约定、假期作业统一管理、作业监测常态反馈、作业批改常态督导。尊重学生个性差异,落实作业分层设计;作业设计注重“创新+实践”原则,根据进度、学情,结合时事热点、节令特点统一设计,开展创意的项目化学习,进行作业的“多维”“立体”“情境”化设计,注重作业的实践性、创新性。

推进课后服务,开创“优加”文化。西附初中将“5+2”延时服务与“3+课程体系”有机融合,开设丰富多样的社团课程,开展形式灵活的社团活动。拓展类社团以兴趣为导向,启创类社团以培养个性特长、创新精神为重点,充分激发学生的无限可能。学校“乐学社”旨在通过每周拔尖创新培养,依托资深导师团队和特色课程设置,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实现高阶学习。

在“双减”政策的引领下,学校通过 “3+课程体系”的创新实践研究,进一步突出核心教学内容的模型建构,进一步构建教师成长的发展中心,进一步形成学生实践创新的有效路径。



南京师范大学相城实验小学

学校积极落实“双减”政策,既注重遵循教育规律,又不断改革实践,从课程体系、服务模式、管理机制及素养评价四方面综合施策,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通过“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课程,让学生实现自我与自然、社会的深度多元交融,根植个体成长同时,涵养德性、融入社会。学校不断更新作业理念,激励教师创新作业设计,主动设计“有弹性”“层次性”“创新性”的作业或项目探究。

在课后服务的模式上,围绕“3+1+X”模型,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课后时光。“3”,指每周至少开展3天以作业辅导为主的服务,也是指根据学生的基础、存在的学业问题等不同情况,采取“一对一个别化辅导”“同质小组针对性指导”“异质小组支持性点拨”3种不同类型的辅导方式;“1”,指每个年级开展一项特色体育活动。一学年后变换锻炼项目,争取每个年级的学生都能掌握几项体育技能;“X”,指的是提供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让学生选择。在80多种课程基础上,外聘缂丝、阳澄渔歌、泥塑等非遗大师,创建“大师工作坊”,为学生提供“菜单式”多样化课程。

在家校沟通上,班主任与学科老师沟通协调,控制作业总量,填写《作业量调查表》,建立作业备案制度。年级主任负责督查各班作业总量及完成情况,反馈学生、家长的建议和意见。实行“周四无作业日”制度,学生在当天充分开展实践活动和劳动体验。聘请班级家委作为“作业监督员”,确保学生每天10小时睡眠时间。

在评价体系上,基于“素养提升”的评价指向,探索多元化、多维度的综合评价方式。学校创建“能行大舞台”,每周四中午供学生进行才艺及项目成果展示。同时,学生通过常规习惯、课堂表现、学科作业、项目展示等渠道积攒校园“能行币”为评价媒介,获得诸如“艺术少年、书香少年、nice少年、体育少年”等称号,充分激发学生们的积极性,让每一个生命精彩绽放。



太仓市实验中学

学校制订了适合学生特点的“课后服务实施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分层作业制度”“学生体质管理实施方案”“学生睡眠实施管理方案”,为落实各项“双减”增添更充分的保障。

为打造优质高效的“乐学生长”课堂,学校紧扣新课程标准,以素养导向的大单元教学探索为引领,整合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环节,同时借力外聘专家,适度提升知识深度和广度,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和学生能力的培养。

备课组加强试题研究,精选练习,优化评价方式。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作业、定期开展作业调研,并开展作业展评活动,以评促改,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为完善个性化课后服务工作,学校根据服务方案,将课后服务的2个小时进行分割,前4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后80分钟学科教师进班提优辅导,解决学生作业中的共性问题,同时进行个别辅导,既及时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困惑又能针对性地提优拓展。

学校坚持走“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发展道路,注重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依托娄东文化特色,及基于学生成长需求,学校构建了“博雅”课程,以“文创”“科创”“健身养德”三大课程群有机融合,通过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方式实施,丰富课后服务课程。通过由学生自主选择,走班学习,让更多学生享受更优质的课后服务资源。


“双减”让教育教学减负提质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助力苏城学子们

在实践中进步,在探索中成长

苏教君也将继续与大家

共同关注优秀学校的精彩瞬间



来源:基教处、各板块教育局官微、各学校官微


编辑:金然

审核:殷冬雪 

核发:王云峰

投稿邮箱:szsjyjxxc@jiyj.suzhou.gov.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