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瞭望|看见安徽

《瞭望》新闻周刊 瞭望 2022-06-03

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在这里,我们看见了精神血脉赓续的生生不息在这里,我们看见了创新永不停歇的源头活水在这里,我们看见了承接东西南北的宽广格局在这里,我们看见了剑指蓝天碧水的奋进转型——本期《瞭望》封面报道《看见安徽》,今日整组播发:


#01

看见安徽

看见安徽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刘菁 李亚彪


▲ 安徽省全椒县六镇镇大张村金蝉芦笋种养基地鸟瞰(6月21日摄) 沈果摄


  作为“外来户”,我们初来乍到时,曾想以新闻的眼光努力“发现”安徽。因为,尽管过去我们分别任职于与安徽毗邻的两省,但和不少人一样,几年前似乎并没太“看见”安徽。

  

  原因很简单。之前,在长三角地区沪苏浙的盛名之下,安徽略显平淡。在中部省份这个“班级”里,安徽也不温不火。

  

  然而这两年,变化发生了——作为“新皖人”,我们并不用太“努力”“掘地三尺”,就能“发现”各色安徽了。

  

  原因仍然简单,今天的安徽已自带“流量”。从过去曝光度不高到现在频现瞩目时刻,从静悄悄呼之欲出到挡不住地跃然纸上——安徽“火”起来了。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中,安徽从旁听生变成插班生,再成为正式生,新战略地位和政策红利,让安徽显而易见;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势能上,安徽经济总量2021年上半年进入全国前十;合肥跻身城市GDP“万亿俱乐部”,“最大黑马城市”“最牛政府风投机构”网文刷屏;“芯屏汽合”“集终生智”,新兴产业的聚集,让安徽显而易见;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目标下,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在安徽诞生:国家大科学装置“人造太阳”实现1.2亿摄氏度“燃烧”101秒新世界纪录,“九章”问世让中国量子计算机实现算力全球领先,成功研制目前国际上超导量子比特数量最多的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号”……创新策源,让安徽显而易见。

  

  今天的安徽,频被看见,值得发现。

  

(一)


  安徽,是一块红色的土地。


  红色,是炽热,是温暖。

  

  在这里,我们看见了精神血脉赓续的生生不息。

  

  这里遍布红色基因,见证百年党史。合肥市,延乔路通往繁华大道。大别山上,红旗28年不倒,刘邓大军千里跃进。皖南大地,新四军浴血奋战。皖北平原,淮海战役势如破竹。长江江面,百万雄师气吞万里如虎……

  

  这里遍地英雄,精神代代传承。大别山精神照亮苍穹,新四军精神响彻云霄,渡江精神气吞山河,小岗精神石破天惊,王家坝精神感动神州……

  

  这种传承是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延乔兄弟视死如归,一批“抱薪者”为追求光明,燃烧自己,生命定格在最美年纪。袁国平烈士在皖南事变中,把最后一发子弹留给自己。“两弹元勋”邓稼先甘当无名英雄,舍弃名利。沈浩扎根小岗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种传承是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为了解放全中国,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千万百姓踊跃支前,以木船突破敌军军舰江防天险。2020年,长江两岸再现百姓用自家船只摆渡解放军渡江抗洪,仿佛71年前的场景再次重演。

  

  这种传承是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金寨,10万多英雄儿女参加革命,绝大多数为国捐躯。王家坝闸16次开闸泄洪,沿淮儿女舍小家顾大家,暴雨洪峰中一次次作出牺牲,力保淮河大堤和中下游城市安全。

  

  这种传承是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白色恐怖下,首任中共安徽省委书记王步文、潜山县委书记芮兰生被捕后,为严守党的秘密,面对高官厚禄诱惑、酷刑折磨,坚贞不屈,英勇牺牲。土地革命时期,仅潜山县9年间就有12任县委书记慷慨赴死,英勇就义。

  

  延乔路、大别山、小岗村、王家坝,这就是安徽。

  

(二)


  安徽,是一片蓝色的海洋。

  

  蓝色,是创造,是未来。

  

  在这里,我们看见了创新永不停歇的源头活水。

  

  从一群大学生创业团队创建科大讯飞,到“东超兄弟”依托“空中成像”技术带出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一对对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睡在上下铺的兄弟,把创业创新搬出了校园。

  

  从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问世,到中国“人造太阳”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创造1.2亿摄氏度“燃烧”101秒新世界纪录,安徽区域创新能力连续9年居全国第一方阵。

  

  从外省小伙黄汪靠“创新贷”打造出进入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智能可穿戴领域领军企业华米科技,到省级扶持200多个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落户本地创业,各种要素供给让创新不再成为空想。

  

  安徽创新馆作为全国首家以创新为主题的大型场馆,已成为“政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的科技大市场。2021年首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在合肥召开,60个项目“云签约”金额达282亿元。中国声谷作为全国第一个部省共建的人工智能产业基地,入驻企业逾千户、营收逾千亿元。

  

  动态存储芯片、新型显示、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产业组成的“芯屏汽合”,互为依托,互为链条,逐渐取代“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式的煤炭、钢铁、铜业等传统产业,成为江淮大地产业新地标。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正成为“发展增量”。

  

  量子大街、中国声谷、“人造太阳”、“芯屏汽合”,这就是安徽。

  

(三)


  安徽,是一座金色的桥梁。

  

  金色,是财富,是收获。

  

  在这里,我们看见了承接东西南北的宽广格局。

  

  从地理上看,安徽地处中国十字坐标交汇处,居中靠东、承南接北,既是中部省份,又兼长三角新生,通过万里长江连通西部,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部地区崛起、长江经济带发展国家战略覆盖的省份。

  

  战略优势的叠加,使得安徽发展左右逢源。安徽高铁运营总里程居全国第一,“米”字型高铁总体布局让省会合肥搭上发展快车,500公里半径范围内集聚中国40%的人口和50%的消费市场,而这里是目前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区域之一。

  

  充足的光照、土壤和墒情的不断改良,再加上优质的种子,迎来的必然是丰收,安徽也因此不断站上发展新风口。

  

  面对长三角一体化,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联合开展,现代物流体系日益健全,百余项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安徽服务长三角,打造引领国内大循环核心引擎、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枢纽,让“一体化”与“高质量”含金量越来越足,为长三角率先构建新发展格局共同探路。

  

  开放之门越来越大。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建设,中欧班列远行欧洲,安徽江淮汽车集团与德国大众汽车集团签署战略合资合作协议,世界制造业大会、世界显示产业大会花开江淮。

  

  战略优势叠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世界制造业大会、世界显示产业大会,这就是安徽。

  

(四)


  安徽,是一道翠绿的屏障。

  

  绿色,是清新,是希望。

  

  在这里,我们看见了剑指蓝天碧水的奋进转型。

  

  长淮之间,山峦起伏,河湖纵横,生态资源良好。天生丽质的安徽,是长三角西侧的绿色屏障。

  

  行遍江淮山水纵横处,四大生态廊道渐清晰:长江生态廊道突出修复,淮河生态廊道突出治理,江淮运河生态廊道突出改善,新安江生态廊道突出增秀。今年上半年,全省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同比上升6.6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安徽省把打造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一号工程,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十年禁渔”全面推进,数万渔民上岸。长江水清起来了,岸绿起来了,产业优起来了,野生江豚群又出现了。

  

  绿色崛起,改革开路。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第三轮试点2020年圆满收官,为全国提供典范,试点工作正完善升级为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林长制写入新修订的森林法,正式推广向全国。

  

  重大工程不忘生态,引江济淮为鸟类让路,增设“鱼道”确保不同水系之间鱼类洄游畅通。高速发展不忘减碳,全力优化调整能源结构,不断提升清洁能源占比。再生资源回收成产业新军,南北循环经济产业齐头并进。垃圾分类进村入户,变身肥料燃料……

  

  安徽水系发达,与水为邻的安徽人也在与水共处、共生和斗争中不断进步。沿淮两岸,一批批生活在像孤岛一样的庄台上的百姓从“水口袋”迁出,搬进新居,还行蓄洪区该有的生态功能,给水出路、人有生路,在尊重自然、让道于水中实现人水和谐。

  

  策高必当行远。从国土空间绿色转型,到生产方式绿色转型,再到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安徽正朝着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的目标大步迈进。

  

  生态廊道、渔民上岸、生态补偿、林长制,这就是安徽。

  

  安,平稳,定也。

  徽,美好,善也。

  

  在这里,我们看见的不只有黄山、西递宏村、文房四宝、六安瓜片,更看见了“十四五”开局的蹄疾步稳、美好安徽的渐行渐近。

  

  在这里,我们听到的不只有徽方言、黄梅戏、八百里皖江的潮起潮落,更听到了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心跳。

  

  今天,因为看见而相信!

  未来,因为相信而看见!LW


#02

看见安徽

穿过披荆斩棘 繁华尽现

▲ 四位受邀到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大湾村参观访问的外国人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 郭沛然摄

“天上有多少星星,地上就有多少共产党员。”面对敌人拷打,金寨县党组织的创始人之一詹谷堂作出豪迈之答

他所写的青春宣言永远定格在了时间里,“去耕耘,去收获,去把握,去快乐,望能在这片土地上留下更多的足迹……”

他是李大钊之孙,生活在“高光”下,却过着“守常”人生:骑自行车上下班、住“老破小”房屋;从百姓家的蒸锅里检查救济米质量、在应急帐篷里感知受灾群众的暑热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刘菁 张紫赟 陈诺

  

  2021年7月,合肥延乔路。鲜花摆满路口,人们从四面八方来,有少年,有老人,肃立中用盛世告慰这条路纪念的两位英烈。

  

  心底抹不去那场壮烈:1927年,29岁的陈延年,戴着手铐脚镣,满身伤痕,踏着血水走向刑场。面对屠刀,他决不跪下,直至被乱刀砍死。次年,他26岁的弟弟陈乔年,酷刑下直挺脊梁,英勇就义,留给世界一句话:“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

  

  延乔路,通往合肥一条以“繁华”命名的大道。

  

  穿过你的披荆斩棘,繁华已如你所愿。

  

  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强调,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都不能忘了人民这个根,永远做忠诚的人民服务员。要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让人们深入理解为什么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信仰之光


  安徽,最鲜明的底色是红色。

  

  从早期“南陈北李、相约建党”,到创造鄂豫皖苏区28年红旗不倒奇迹;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诞生多支主力红军队伍、成为苏维埃政权建设的模范区域,到抗日战争时期成为新四军主要集结地、军部所在地和华中敌后抗战的指挥中心;从解放战争时期成为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重要目的地,到成为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总前委所在地和重要战场,江淮儿女始终高举党的旗帜,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踏上为民族谋复兴的披荆斩棘之路。

  

  陈延年、陈乔年,陈独秀的长子、次子。陈家位于安徽安庆,家境殷实,还有金铺,他们却义无反顾放弃优越生活,投身革命。

  

  马克思主义信仰之光,指引他们披荆斩棘的方向,铸就他们披荆斩棘的理想。

  

  1923年冬,寒风凛冽中,安徽寿县籍共产党员曹蕴真等,返乡组建了安徽最早的农村党组织——中共小甸集特别支部;歙县籍共产党员柯庆施等,在一间老屋里集会,成立了安徽最早的城市党组织——中共安庆支部。

  

  星星之火,很快汇聚成熊熊燃烧的理想信念烈焰。无论血雨腥风、千难万险,无论在革命发展的高潮时期,还是革命运动遭受挫折阶段,作为鄂豫皖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徽一大批革命儿女前仆后继。

  

  “天上有多少星星,地上就有多少共产党员。”面对敌人拷打,金寨县党组织的创始人之一詹谷堂作出豪迈之答。

  

  “为革命抬担架、当挑夫也是光荣的!”大别山革命斗争时期,红八十二师师长林维先被安排到苦工队当挑夫时,依然坚定革命的信念。

  

  “当(党)用则用,家里少用。”首任中共安徽省委书记王步文在被捕后,向前来探视的妻子秘密交待稿费如何使用,心中有党,忠贞不渝。

  

  “情况万分紧急,密码已经烧掉,请党放心。”皖南事变后,新四军战斗至最后时刻向党中央发出电报,哪怕弹尽粮绝,依旧壮烈呐喊:“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

  

  真理的大潮,一经孕育便奔流不息;信念的火种,一经点燃就不曾熄灭。“作为中国革命重要策源地,江淮大地和全国各地一道,在党的带领下,于黑暗中追逐光芒、在绝境中开辟新路。”中共安徽省委党史研究院院长程中才说。

  

  28年如此,100年来亦如此。

  

  1968年冬,一架飞机在返回北京时失事。两具紧紧抱在一起的遗体之间,是一个公文包,里面装着涉及我国热核弹头试验的绝密资料。那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首任系主任、科学家郭永怀和他的警卫员,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拼尽全力留下的信念。三周后,中国第一颗热核导弹试验成功。

  

  1978年冬,小岗村18户村民在一份“秘密契约”上按下红手印,实行农业“大包干”。这个冒险的决定,背后是一群坚持真理的共产党人。从县委书记、地委书记到省委书记,经过实地调研,顶着风险支持小岗“试一试”,用追求真理的信念保护了改革的一声惊雷。

  

  这一个个百年来披荆斩棘的缩影,浸透灵魂,化为江淮大地最鲜明的底色。

  

牺牲之志

  

  安徽,最悲壮的奉献是牺牲。

  

  金寨县革命博物馆烈士墙,铭刻着长长的烈士名录。革命战争年代不足23万人的金寨,共有10万多儿女参军参战,誓死跟党干革命,他们中绝大多数英勇牺牲,金寨“村村有烈士,户户有红军,山山埋忠骨,岭岭铸忠魂”。

  

  霍山“喻氏六烈士”、合肥“宣氏六烈士”、无为“胡门六烈士”……安徽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里,记录着为国捐躯的6个家族的故事,有的家族30多人参加革命多人牺牲,有的献出了一家人的宝贵生命。在安徽,仅登记在册的革命烈士就有8万多名。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牺牲,是江淮大地最无私无畏的奉献;牺牲,是安徽儿女最荡气回肠的选择。

  

  芮兰生,安徽潜山县人。为逼其说出“秘密”,敌人以“老虎凳”“电机”的酷刑和高官厚禄的引诱,企图动摇其意志,他始终坚贞不屈,牺牲时38岁。

  

  霍邱保卫战,敌人用飞机大炮炸开了城墙垛口,守城军民与敌人展开巷战,子弹打光了拼刺刀,刺刀拼弯了用枪托砸,有的为了不当俘虏投井,有的负伤被抓后高唱《国际歌》,高呼“共产党万岁”,宁死不屈。

  

  凌霄,曾任中共贵池县委书记,1935年慷慨就义前留下誓言:“杀了我一个凌霄,千百个凌霄会踏着我的血迹起来斗争!”

  

  皖南事变,千古奇冤。新四军9000余人从安徽泾县北上途中遭到国民党顽固派部队8万多人袭击,奋战七昼夜,弹尽粮绝,大部分牺牲。

  

  袁国平,时任新四军政治部主任,突围中身负重伤,为不拖累大部队,毅然朝自己开了一枪,牺牲时35岁,他曾言:“如果有100发子弹,要用99发射向敌人,最后1发留给自己,决不当俘虏。”

  

  这是一段不能忘却的刻骨记忆。血雨腥风的年代,“砍头只当风吹帽,革命鲜花用血浇”,一批批英烈在江淮大地上用热血写就赤诚,用牺牲铸就繁华。

  

  这是一场不曾止步的伟大斗争。百年初心不移,一批批江淮儿女用生命请战危难,用牺牲担当使命。

  

  蔡永祥,安徽肥东县人。1966年,为保护飞驰的列车,他毅然奔向轨道,清除铁轨上的木头。列车,保住了;他,牺牲了,年仅18岁。

  

  沈浩,从安徽省财政厅选派至小岗村任村党委第一书记,任期已满的他,面对村民挽留他的“红手印”,选择继续留下,直至倒在小岗村,终年45岁。

  

  朱世群,3年前从合肥学院选派至宿州市陡张村任驻村第一书记,牺牲在夙夜牵挂的脱贫攻坚第一线。他所写的青春宣言永远定格在了时间里,“去耕耘,去收获,去把握,去快乐,望能在这片土地上留下更多的足迹……”

  

  牺牲,是选择,更是一种信念;牺牲,是悲壮,更是一种担当。

  

  2020年夏,庐江县防洪大堤决口,6500余名村民被困,生命危在旦夕。此时,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政治教导员陈陆已在抗洪一线连续奋战几个昼夜。面对扩大的决口,他再次奋不顾身冲入洪水,再也没能回来,时年36岁。

  

  一个个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伟岸身影,将对党和人民的使命担当书写在江淮大地,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这是中国共产党百年筚路蓝缕的一个缩影,这是中国共产党百年优异答卷中的一份“皖美”。

  

人民之基

  

  安徽,最深厚的基石是人民。

  

  安徽博物院珍藏着一件棉袄,打满补丁、破旧不堪。1949年4月20日的夜晚,它穿在14岁的姑娘马毛姐的身上,出现在百万雄师过大江的队伍里。

  

  “把解放军送过江,江对岸的穷人才能过上好日子!”那一夜,水性极好的马毛姐跳上木船,在枪林弹雨中横渡长江6趟,把3批解放军送达南岸。子弹击穿她的右臂,她却在火光中看到胜利的黎明。

  

  这一晚,千里江面上有上万名像马毛姐一样“送大军过江”的老百姓。

  

  淮海战役,我军以60万对80万敌军赢得胜利;渡江战役,我百万雄师以木帆船突破70万敌军及其100余艘军舰、300余架飞机构筑的江防天险。

  

  淮海战役中,每1名解放军战士的身后,至少站着9名支前群众。渡江战役中,每1名解放军战士的身后,至少站着10名支前群众。

  

  人民,永远是最稳固的基石。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

  

  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只有共产党、解放军关心穷人!”渡江战役前已获得解放的马毛姐和乡亲们,分田分粮分盐巴,过上了好日子。大道理不懂,但她选择相信,选择跟着共产党走。

  

  皖江抗日根据地的老百姓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最后一把米,拿去当军粮;最后一块布,拿去做军装;最后一个儿,送去上战场。”

  

  在鄂豫皖苏区,红军没收地主土地,大量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仅留少数公田用于生产红军军粮、红军家属口粮。苏区老百姓纷纷让出好田给红军,并立上刻有“红军公田”的石碑,让子孙后代永记红军之恩。

  

  “共产党不胜利,咱哪有好日子过?”95岁的淮北市濉溪县老人李时良至今难忘,自己牵着驴、赤着脚步行50多公里,为淮海战役中的解放军送粮。飞机扫射时,有的老乡用身体护住伤员,当场牺牲。

  

  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一切为民者,民向往之。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这,也是人民的心。

  

  鄂豫皖苏区能够28年红旗不倒,新四军能够在江淮大地同敌人奋战到底,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能够站住脚、扎下根,淮海战役能够势如破竹,百万雄师过大江能够气吞万里如虎,根本原因是我们党同人民一条心、军民团结如一人。

  

  “共产党人就是要和人民在一起。”“七一勋章”获得者、72岁的李宏塔说。他是李大钊之孙,生活在“高光”下,却过着“守常”人生:骑自行车上下班、住“老破小”房屋;从百姓家的蒸锅里检查救济米质量、在应急帐篷里感知受灾群众的暑热。

  

  得知淮河沿岸百姓因洪灾流离失所的消息,毛泽东号召:“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截至2020年10月,治淮70年间,沿淮修水库、建工程、起庄台,总投入9000余亿元,淮河儿女终能与水和谐共生,适水产业“深水鱼、浅水藕、滩涂洼地栽杞柳”,红红火火。

  

  “让我上!”“我先上!”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人民生命的威胁,党员纷纷请战一线。“只要还能睁开眼,我就不能退。”2020年安徽首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庞金霞瞒着父母,逆行支援湖北,因长时间佩戴口罩而全脸过敏,肿胀到眼睛只剩下一条缝。

  

  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百年来为着人民谋幸福,树起人民心中一座最伟岸的丰碑。

  

  百年披荆斩棘,铺就今天繁华大道。在繁华大道上再出发,向着新征程,争取更大光荣!LW


#03

看见安徽

高水平自立自强的澎湃动力

▲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工作人员对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进行升级改造(4 月28 日摄)刘军喜摄

在花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布局“科技”这手棋后,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成为安徽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科技创新正不断给安徽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充电”,新做法、新业态持续涌现

在科技兴皖的旗帜下突飞猛进的安徽,前途不可限量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代群 徐海涛 马姝瑞

  

  回望历史,才能读懂当下,蓄力未来。

  

  1978年,安徽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广为人知的小岗村“大包干”,另一件却少有人知:“科学岛”的前身中科院合肥分院成立。

  

  40多年前,农村改革和科技创新的“种子”,在历史的巧合中同时播在江淮大地。

  

  40多年后,这个曾经为了“不挨饿”奋发改革的农业大省,率先实施国家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合肥和北京、上海、深圳一起,并列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当一个省“爱”上了科技,她的人生将会如何变化?行走江淮大地,这里处处涌动着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的澎湃动力。

  

创新“一子落”发展“满盘活”

  

  “十四五”开局年,安徽“起跑姿态”很科技,很炫酷。

  

  中国最热的地方在哪?今年5月28日,这个问题有了新答案——当天凌晨3时02分,合肥“科学岛”上传来消息,“人造太阳”实验创造新的世界纪录,成功实现1.2亿摄氏度101秒和1.6亿摄氏度20秒等离子体运行,向核聚变能源应用迈出重要一步。

  

  人类能“留住光”多久?今年4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者成功将光存储时间提升至1小时,大幅刷新8年前德国团队创造的1分钟的世界纪录,向实现量子U盘乃至量子通信网迈出重要一步。

  

  200秒=6亿年?几个月前,中国科大科研团队研发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求解数学算法高斯玻色取样只需200秒,而世界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富岳”要用6亿年。这一突破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二个实现“量子优越性”的国家。

  

  连续实现“最热太阳”“最久留光”“最快算力”,每一项都在国际相关学术领域引起重大反响,每一项都将世界科技的前沿向前推进一步,每一项都面向国家重大需求……

  

  安徽要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靠创新。在这条路上,安徽锲而不舍、久久为功。

  

  厚积,才能迸发。

  

  在世界级科研成果接连涌现的背后,是安徽数十年对科技创新的长期布局。

  

  ——萌芽。1966年至1977年:中国科大、中科院安徽光机所和等离子体所等迁入。

  

  ——基础。1978年至1984年:原国家电子部16所、38所、41所、43所分别迁建安徽,合肥成为全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

  

  ——改革。1985年至1994年:安徽启动科技体制改革。

  

  ——战略。1995年至2005年:安徽正式推进实施“科教兴皖”战略。

  

  ——创新。2006年至2015年:合肥被确定为国家首批创新型试点城市;安徽开展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工作。

  

  ——跨越。2016年至今:合肥成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首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成功举办。

  

  “安徽坚持不懈推进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出台了20余项科技创新法律法规和重要政策,逐步构建起具有安徽特色的科技创新制度体系。”安徽省科技厅厅长罗平对《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说。

  

  布局“科技”这手棋,安徽花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

  

  现在,“科技之花”已在江淮大地绽放。

  

  ——安徽现有115所高校和7074家科技机构,人才总量突破900万。

  

  ——世界第一颗量子卫星“墨子号”、世界第一台商用“量子显微镜”、世界最快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世界最薄0.12毫米触控玻璃等在安徽问世。

  

  ——科大讯飞、蔚来汽车、长鑫存储等一批头部企业出现。

  

  ——安徽平均每天诞生约3家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七成。

  

  ——“十三五”时期,全省人均GDP从3.9万元增加到6.1万元。

  

  ——今年上半年,安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3%,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7.9%,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36.2%。

  

  ……

  

  开局就是决胜,起步就是冲刺。

  

  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已成安徽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 安徽创新馆(2020年8月18日摄) 周牧摄


多个国家战略交汇

创新动力澎湃强劲

  

  安徽地连南北、沟通东西,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部地区崛起、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多个国家战略在这里汇聚。

  

  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犹如催化剂,给国家战略的推进实施注入活力,推动安徽“向前”“向上”“向强”。

  

  今年以来,电动汽车热销成为“现象”,国产品牌令人瞩目。其中,蔚来汽车上半年交付41956台,国内名列前茅。与众不同的是,蔚来汽车实行“双总部”战略,全球总部在上海,中国总部在合肥。

  

  “蔚来中国总部落户安徽,是看中这里出色的制造加工能力、完备的工业设计能力和良好的营商环境。”安徽创新馆馆长陈林对《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说,更深层次原因则是安徽浓厚的科创氛围,给企业持续的“科动力”。

  

  走进蔚来车间,机械手上下翻飞,冲压、涂装、总装几乎全程自动。数据显示,蔚来已拥有约4500项专利,验证着肉眼可见的科技感。

  

  “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安徽要‘与强共舞’,必须自己也成为强者,科技就是‘杀手锏’。”安徽省科技厅原厅长徐根应说。

  

  向东——携手沪苏浙,向西、向北、向南——与中部五省共振。今年上半年,安徽经济增长12.9%,经济总量进入全国前十。

  

  万里长江行至安徽,在芜湖将青弋江拥入怀中。如今每当夜幕降临,两江交汇处霓虹闪烁,古老的中江塔、现代的高楼群倒映江中,构成“十里江湾”美景。而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有不少修造船厂、小码头、采砂点混杂的“脏乱差”地带。

  

  为了让长江经济带“水清岸绿产业优”,安徽多地使出“科技利器”。今年初,芜湖上线智慧长江管理平台,开创性通过视频加雷达全时段监控。

  

  “非法采砂、捕鱼、倾倒垃圾……平台会用人工智能算法,识别出哪些船只有这些可疑行为,如同‘千里眼’。”芜湖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渔政执法一大队大队长刘镛说。

  

  芜湖的机器人、蚌埠的超薄玻璃、淮北的陶铝新材料、铜陵的高端铜合金、马鞍山的高铁车轮、淮南的煤炭安全环保技术、池州的发动机尾气处理技术……安徽各地都着力创新驱动,研发自己的“科技高招”。传统农业大市阜阳、六安、宿州、亳州,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分别达到372家、250家、186家、179家,高新技术产业在经济中占比越来越高。

  

  “科动力”,让安徽的“路子”广了,发展快了,更促进将交流合作扩至全球。

  

  前不久,国产紧凑型超导回旋质子治疗系统在安徽研制成功。质子治疗是一种国际前沿放疗技术,这个成果突破部件研制、集成总装等关键技术,也是“一带一路”合作结晶。

  

  2019年,安徽代表团访问俄罗斯,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与俄罗斯科学院多个研究所签订协议,在质子医疗、聚变工程、大气光学等领域携手攻关。

  

  今年6月,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与泰国相关部门签署协议,重建“人造太阳”托卡马克1号,双方计划2023年首次放电,发起成立中国—东盟聚变研究中心。


创新无止境 蓄势新赶考

  

  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已成为安徽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寻求发展后劲的着力点。

  

  叠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部地区崛起、长江经济带发展重大战略,安徽的地位作用更加突出、乘数效应更加彰显,在实现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动力更强、底气更足。

  

  作为全国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省,安徽推出一系列重磅举措:

  

  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聚焦“断点”“卡点”,推进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扩容实施科技创新攻坚计划,在量子信息、核聚变能源、动态存储芯片、人工智能、新材料等领域加大攻关力度。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形成国家实验室、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滨湖科学城、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省“五个一”创新主平台,规划布局以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同步辐射光源、稳态强磁场等为代表的大科学装置集中区。

  

  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为契机,修订出台《安徽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加快修订完善《安徽创新型省份建设促进条例》《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等法律法规,发挥法治引领作用。

  

  合肥高新区的“量子大街”,密集分布着国盾量子、本源量子、国仪量子等多家企业。

  

  “把量子技术与个人信息安全相结合,市场需求巨大。”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唐世彪说,在万物互联的大数据时代,量子通信产业大有可为。

  

  在合肥本源量子计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一台名为“本源悟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正在运行。作为业界黑马,他们已研发出量子计算云平台、量子测控一体机、量子编程语言……公司总经理张辉说,近期计划推出24比特的量子计算机,与金融、医药等行业合作开发应用。

  

  如今的安徽,科技创新正不断给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充电”,新做法、新业态持续涌现。

  

  宣城市积极融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滁州市出台激励政策以科技创新推动“林长制”改革,安庆市强化科技支撑助推乡村经济发展,黄山市积极引入沪杭科创资源建设“反向飞地”……

  

  一边在实验室里“挖宝”,一边到工业园区“挖需”,这是27岁的沈智从去年开始的新职业。

  

  “我们的任务是把科研机构的成果和企业的需求精准对接,有点像‘做媒’。”沈智说。作为安徽首批133名技术经理人之一,他致力推动解决从实验室到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成果定价难”等问题,提升科技成果转化为“第一动力”的效率。

  

  首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上,技术经理人征集来的16项成果现场竞价,成交7项、总成交额680.9万元。

  

  “支持安徽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和绿色发展样板区。”今年7月下旬,《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发布,明确了安徽在新发展阶段的定位和目标。

  

  “到2025年,全省科技创新攻坚力量体系基本形成,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3万家,国家级创新平台超过250家,初步建成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罗平展望未来说,在此基础上再用10年的努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现重大突破,建设高水平科技强省和创新型省份。

  

  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赶考路上,“科技之花”必将在江淮大地继续绽放。LW


#04

看见安徽

打开“皖”美发展新局

▲ 这是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上展示的智能显示终端产品(4 月26 日摄) 张端摄

“安徽新产业新产品较快增长,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壮大,新动能表现抢眼,成为经济的‘压舱石’”

曾经地处内陆的安徽如今站在了开放的前沿,正在世界经济的大海中乘风破浪,更深层次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合作、高效配置全球要素资源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杨玉华 姜刚 程士华

  

  半年经济总量首次突破2万亿元、位列全国前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超四成,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创下历史同期最好水平……不久前出炉的统计数据显示,安徽上半年经济底色鲜亮、成色十足。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深刻变化,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安徽,正从地理版图上的十字中心,成为经济版图上的国家战略汇集点。

  

  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到中部地区崛起,从长江经济带发展到“一带一路”……在多个国家级战略和倡议的支撑下,安徽正扬皖所长塑造发展新优势,构建发展新格局。

  

区域协调发展开新局

  

  陈志成是安徽中科昊海气体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总工程师,人在上海定居,工作地点穿梭于杭州、北京和阜阳,戏称自己“打高铁”上班。

  

  3小时左右的高铁通勤时间,让陈志成感到便利,也让地处皖北的企业得以共享上海、杭州等地的智力资源。

  

  依托陈志成这样的“高铁工程师”,中科昊海在高纯度稀有气体研发上取得突破,打开了一片市场蓝海。

  

  像陈志成这样的创新人才和中科昊海这样的创新企业,在皖北正不断增多。曾被视为安徽发展“短腿”“洼地”的皖北,得益于国家战略带来的机遇,悄然发生着产业跃迁和经济跃升。

  

  进去一只旧电池,出来一只新电池;收购废旧铝资源,卖出高性能铝基材料……这样“化腐朽为神奇”的操作,几乎每天都在安徽界首上演。脱胎于废旧塑料金属回收粗加工的界首市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如今通过引入新技术新成果,已发展成为国内链条最长的循环利用产业集群,年回收利用废旧蓄电池120万吨、再生塑料300万吨、再生铝30万吨。

  

  为进一步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2019年底,界首市走出去“找创新”,在上海市设立离岸科创中心,通过这个“科创飞地”,对接上海科研创新成果、人才、项目等资源,为界首创新发展输入源源不断的动能。有了新动能,界首县域经济驶入快车道,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连续4年全省第一。

  

  在更好吸引和承接长三角地区资金、技术、产业、人才等的转移方面,安徽各地正加快步伐。

  

  在淮北,通过引入上海交通大学王浩伟教授团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当地培育起陶铝新材料和铝基高端金属材料产业基地。在宿州,通过深度参与徐州世界级装备制造业中心产业分工协作,该市已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企业123家。

  

  安徽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安徽有8个地市地区生产总值超千亿,其中阜阳市上半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超过25%,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超过36%,经济新动能增长明显。

  

  安徽省时代战略研究院院长程必定说,面向“十四五”,皖北正在一连串国家战略激活下迈向振兴,为安徽实现高质量、协调发展写下生动注脚。

  

  省际毗邻区一度是“两不靠”的发展洼地,如今成为安徽面向长三角的发展“前沿”。安徽以顶山-汊河、浦口-南谯、江宁-博望为重点,在与江苏南京毗邻的滁州、马鞍山等地建设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从机构设置、规划管理、设施互联、产业协同、要素保障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打造区域协调发展的新高地。得益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省际毗邻区形成了优势互补、融合共进的协同效应。

  

  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

  

  如今的江淮大地,正统筹推进合肥都市圈、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皖西大别山革命老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等“一圈五区”,形成特色鲜明、竞相发力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 2020年4月18日,在合肥恒烁半导体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对芯片进行测试周牧摄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新图景

  

  7月15日,国内首条12英寸晶圆再生生产线在合肥量产,该项目填补了合肥集成电路产业链又一空白。

  

  “晶圆再生”,指通过去除损耗控挡片表面的杂质和缺陷,使处理后的晶圆达到新片的标准,实现循环利用,进而为企业节约大量成本。该项目负责人介绍,项目全面达产后可形成每年百万片晶圆再生产能力,能服务于中国先进制程晶圆厂的需求。此前,高阶的晶圆再生需求都需要送到日本等地处理,现在只要到合肥就可以了。

  

  不独晶圆再生。安徽瞄准打造新兴产业聚集地的目标,以创新+创造推动产业变革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筑牢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基。

  

  用创新精神聚焦未来产业,加快布局“新赛道”。

  

  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正式揭牌,蔚来汽车中国总部落户合肥,比亚迪动力电池项目落户蚌埠,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正式开工建设……2020年安徽新能源汽车产量10.5万辆,居中部地区第一、全国第四。

  

  “安徽以新能源乘用车、客车、货车等产品为主导的整车协同发展态势已基本确立,动力电池及系统等关键领域拥有一批具有核心技术的行业领先企业,新能源汽车初步形成关键零部件-整车-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发展格局。”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副厅长王灯明说。

  

  用创造思维推动传统产业变革,加快工业互联网建设,用数字化赋能新制造,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通过“声成像”技术让工业生产中的气体泄漏看得见、辨别“声纹”检测出厂洗衣机的质量、利用机器“视觉”代替人工进行大批量布匹质量检测……这是科大讯飞“顺风耳”图聆工业云平台上的应用场景,人工智能正在让工业“耳聪目明”,重塑现代制造的场景。

  

  作为制造业大省,安徽近年通过加快制造业+数字化的融合,带动了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数据联动化管理、智能化生产等一批新模式新业态应运而生。

  

  过去,传统服装行业一般万件起订、1个月出1个服装新版型、40余天才能完成生产发货。而今,宿州的阿里巴巴犀牛智造工厂里,生产线生产由消费者的个性化订单自动驱动,供需无缝对接、百件即可下单、一天可同时生产10个新版型、7天内可完成配送。

  

  白色家电是传统制造的代表,如今正在被数字化重新定义。在合肥美的洗衣机有限公司,数字化驱动这一传统制造企业成为新的灯塔工厂。在这里,从订单开始到供应链管理、智能化排产、柔性化生产、质量控制、物流管理再到售后服务,实现全价值链的数智化管理。每台洗衣机下线由AI视觉和AI声纹对关键质控点进行智能检测;通过自动化和机器人应用,钣金工序实现无人车间和无忧运营;利用物联网技术,及时掌握分布于千家万户的智能洗衣机运行数据,分析用户习惯并反哺产品研发。

  

  该公司负责人说,数智驱动实现了企业产线不增加,生产效率大幅提升,由原来年产不足800万台,提升到2020年的1300万台,且产值翻番。

  

  发挥工业互联网作为现代产业的催化剂作用,安徽省通过上云用数赋智,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每年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8000台,打造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200个,培育“皖企登云”企业6000家。

  

  近年,安徽省金融改革动能持续释放,金融风险防控体系全面构建,资本服务实体经济的覆盖面和可及性明显提升,为推动安徽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今年5月,全省上市公司总数和科创板上市公司数均居中部第1位,省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企业7598家,居全国第1位。

  

  安徽省并没有满足于这些数据,而是提高标准找差距、放大坐标找不足。6月24日,省政府举办安徽省万家企业资本市场业务培训专项行动启动仪式暨首期培训班,力争在“十四五”时期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机遇,提升各级政府和广大企业用市场的逻辑谋事、用资本的力量干事的能力水平。

  

  “上半年,安徽新产业新产品较快增长,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壮大,新动能表现抢眼,成为经济的‘压舱石’。”安徽省统计局总统计师肖志颖说。

  

内陆腹地开放展新姿

  

  7月27日,满载着200余吨纺织用品和家居品的中欧班列从合肥货运中心北站缓缓驶出,这是安徽中欧班列跨境电商又一辆出口专列,驶往德国威廉港。

  

  此前一个月,安徽首列中欧班列跨境电商出口专列正式发运,约50万件衣服鞋帽、日用商品、小家电等“皖货”通过“跨国快递”到达买家手中。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消费者的购物习惯正在改变,电商平台在欧洲用户群中的使用度大幅提升。安徽抢抓机遇培育跨境电商新业态,利用合肥、安庆、芜湖三个国家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平台,发挥中欧班列“合新欧”物流通道作用,推动跨境电商、中欧班列联动发展,打造安徽开放型经济新亮点。

  

  来自安徽省商务部门的数据显示,2020年安徽全省跨境电商交易额达到141.7亿元,增长101.7%。今年跨境电商专列开通后,仅合肥跨境电商月交易额就从获批前的50余万美元增至获批后的2000万美元,增长超过40倍。

  

  从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到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新业态,再到如今高质量推进安徽自贸试验区建设,曾经的内陆安徽如今站在了开放的前沿。

  

  2020年9月,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揭牌,合肥、芜湖、蚌埠三个片区同步启动运行,长三角三省一市实现自贸区全覆盖。自贸区为安徽更好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提供了新载体,也成为观察安徽高质量发展的最佳窗口。

  

  在35平方公里的自贸试验区芜湖片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先导区、江海联运国际物流枢纽区的定位正从蓝图变成现实:

  

  ——航空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聚集了中电科芜湖钻石飞机、卓尔航空、华明航电等一批业内“单打冠军”,以这一航空产业集聚区为核心,芜湖着力构建临空经济、综合维修、空港物流等产业生态。

  

  ——推进跨境铁路物流园、实施芜湖港与上海洋山港联动接卸、开建全球航空货运超级枢纽港……一个空、水、公、铁联运大通道的超级物流枢纽和开放门户呼之欲出。

  

  “自2020年9月24日揭牌以来,自贸区芜湖片区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市场主体不断聚集。”自贸区芜湖片区管委会副主任杨磊说,截至今年7月,自贸区芜湖片区注册企业共3064家,其中,招商引资157个项目,累计完成引资额1788.11亿元。

  

  “自贸区等对外开放平台带动作用明显。”合肥海关关长辛建民说,2021年上半年,安徽自贸试验区进出口730.2亿元,增长1.4倍,这背后制度创新的力量不容忽视。

  

  自贸区合肥片区在全国首创“特殊货物检查作业一体化改革”,将特殊货物先放行、后检查,满足了集成电路龙头企业进口设备在通关过程中的特殊环境要求。目前已经成功运行19票货物,帮助晶合、京东方等多家企业完成300余种特殊设备进口,平均每票节约通关时间四到五天,共节约仓储成本500余万元。

  

  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站在自贸试验区的更高起点上,安徽这一内陆腹地正在世界经济的大海中乘风破浪,更深层次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合作、高效配置全球要素资源,加快建设成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

  

  2021年上半年,安徽省货物贸易进出口创下历史同期最好水平,进出口总值3205.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1.5%。进出口总值在中部、全国分别排名第2、第13位,增速为长三角地区第一。

  

  九万里风鹏正举,新征程上,安徽未来可期!LW


#05

看见安徽

碧水东流至此“徽”

▲ 安徽黄山市太平湖风景区一景(2019年4月15日摄)张端摄

安徽力保国土空间绿色转型的,是以“点”“线”“面”为代表的机制建设

“无中生有”式的循环经济在安徽多地出现,成为产业绿色转型的“增量”,而能耗高、排放大的传统产业作为“存量”,其生产方式也实现绿色转型

与水为邻的沿淮百姓在战胜水灾、再造山河的过程中,开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李亚彪 程士华 陈尚营

  

  这里,是长三角西侧的生态屏障,用山水林田湖草护佑着中国发展强劲活跃的增长极。

  

  这里,是中部地区绿色崛起的重要窗口,致力于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区。

  

  这里,是长江经济带上的璀璨明珠,承担着重现“一江碧水向东流”的重要使命。

  

  这里,是“一带一路”重要腹地和枢纽,一间间“绿色厂房”向世界展示着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雄心。

  

  安徽天生丽质。对于6100万安徽人来说,他们只是这一方山水的托管人,他们深刻认识到,自己必须传递好守护绿水青山的接力棒,绝不能做“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的事。

  

  安徽锦绣可期。从国土空间绿色转型、生产方式绿色转型,到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美好安徽”必定是发展高质量和生态高颜值的有机统一。

  

国土空间绿色转型,

在“卅”字型生态廊道下日渐清晰

  

  展开安徽地图,新安江、长江、淮河从南到北呈横卧的“川”字型,引江济淮工程则纵穿江淮分水岭,连通长江和淮河。

  

  2021年3月,江淮运河生态廊道建设正式启动。引江济淮不单是供水和航运工程,也是安徽省重大生态基础设施。安徽省引江济淮集团有限公司环保水保部负责人石义军介绍,这个项目将极大促进江淮地区生态改善,“一渠清泉干净水,一道靓丽风景线,一条生态经济带”将成为加快安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生态保障。

  

  同时启动建设的还有长江生态廊道、淮河生态廊道、新安江生态廊道,并称“四廊”。

  

  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

  

  党中央提出要“实现中部绿色崛起”。安徽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地处中部地区“中部”,绿色转型更要从大处着眼、依大局谋划。

  

  6月25日,《安徽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公示。根据规划,空间战略上,生态优先的绿色江淮战略处于显要位置。生态空间格局上,除“四廊”外,规划还提出构建“一心”“两屏”“多点”的全域生态保护格局。

  

  “一心”即巢湖生态绿心,“两屏”是皖西山地生态屏障和皖南山地丘陵生态屏障,“多点”指各类自然保护地。

  

  安徽力保国土空间绿色转型的,是以“点”“线”“面”为代表的机制建设。

  

  亳州市蒙城县小涧镇小涧大桥引桥下,新翻的土地已经长出了小草。一个月前,这里还是一个建筑垃圾场,不远处就是淮河第二大支流涡河。

  

  “我们巡查发现问题后,上报到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站。”小涧社区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监督长闫峰说。一周内,社区清理了100多吨垃圾,随后又对土地进行了复垦。

  

  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监督长这个岗位,是安徽省在改革中出现的一个新生事物。省里在亳州、池州、淮北等地试点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监督长制度,监督长守护着生态环境监管“最后一公里”,努力形成全域排查、全过程监管的环保监督格局。

  

  “我们要在全市形成以基础环境监督长为‘点’,河长和林长等为‘线’,各级党委政府为‘面’的大环保工作格局。”亳州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张吉明说。

  

  生态环保领域的创新性改革,并非只有监督长制度。

  

  源于安徽,写入新修订的森林法并推广向全国的林长制,今年又有了新动作。

  

  自7月1日起,《安徽省林长制条例》正式施行,这是全国首部省级林长制法规。7月21日,安徽印发《关于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着重从完善“护绿、增绿、管绿、用绿、活绿”的协同推进机制、建立“林长+检察长”工作机制等方面求创新、求突破,标志着安徽省林长制改革进入新阶段。

  

  据安徽省林业局副局长齐新介绍,林长制改革以来,全省森林覆盖率实现了超过30%的历史性突破,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相较改革前都有大幅提高。

  

  在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方面,安徽、浙江协同推进的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第三轮试点2020年圆满收官,为全国提供典范,今年试点工作正完善升级为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

  

  新征程上,14万平方公里的国土空间,建设宜业宜居绿色江淮目标正逐渐清晰。

  

  2020年长江安徽段全线达Ⅱ类水质,流域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90%,为国考以来最好水平。“今年上半年,长江流域水质优良比例同比持续提高,干流水质持续保持为Ⅱ类。”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孙艳辉对《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说。

  

  据安徽省生态环境厅提供的数据,2020年,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82.9%,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全省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3个百分点,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结果为优。全省PM2.5平均浓度首次历史性地降至39微克/立方米。

  

生产方式绿色转型,

在一座座“绿色工厂”车间里奋力起步

  

  一节节报废货车车厢进入自动化拆解生产线后,多台机器手臂协同操作进行切割。几十分钟后,庞大的车厢拆解完毕。这些报废材料,将被改造成农机具、五金件等。

  

  年拆解4000辆报废机车、客车、货车,处置12.5万吨报废钢轨和5.8万吨废金属……在马鞍山铁路物资循环利用高端智能制造产业项目基地,《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看到,这里有自主研发的自动化报废货车拆解生产线、报废钢轨处置生产线、报废客车个性化装饰生产线。“通过专业装备,铁路报废物资被改造,深加工为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产品。”中铁物总资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夏阳说。

  

  中国铁路物资集团表示,他们将在马鞍山建立全国铁路系统报废物资数据库,并以此为起点,在“十四五”期间建成覆盖全国的铁路物资再生利用产业基地或园区,打造中国“绿色铁路”名片。

  

  这种“无中生有”式的循环经济在安徽多地出现,成为产业绿色转型的“增量”,而能耗高、排放大的煤炭、钢铁、水泥等传统产业作为“存量”,其生产方式也实现绿色转型。

  

  淮北矿业集团朔里煤矿曾被列入安徽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退出煤矿名单。为帮助朔里煤矿转型,淮北矿业集团与外地企业合资成立新公司,进军绿色环保的烟气处理产业。他们还抓住朔里煤矿优质高岭土资源优势,以陶瓷催化滤管作为产品依托,成功发展转型接续产业。

  

  铜陵因铜而兴、依矿建市。铜陵富鑫钢铁有限公司是安徽省排名前列的民营钢铁企业,公司投资7亿多元,主动对高炉实施提标升级等技术改造,能耗降低15%。公司总经理刘明秀说:“改造后燃料比下降明显,保守估计可从吨铁消耗560公斤标煤降至520公斤。”

  

  在水泥行业,海螺集团的数字化矿山已经成为绿色矿山的模范生。铜陵海螺矿山分厂负责人艾欣介绍,自去年数字化矿山系统投入使用后,有效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并实现PM10粉尘数据收集、分析、超标预警等功能,今年矿区PM10平均值较之前下降16.7%。“尝到绿色工厂甜头后,集团共有30多个矿山实施了数字化改造。”艾欣说。

  

  随着碳减排目标逐渐变为具体行动,如何让工业经济实现绿色发展,成为眼前现实课题。从皖北到皖南,从政府到企业,通过技术改造、结构调整等手段,给出了一个个具有开创性的开放式答案。

  

  这些传统产业实现绿色发展的同时,还带火了一批为其节能赋能的高科技企业。

  

  “和去年同期相比,公司今年订单增加100%,节能市场呈现井喷态势。”安徽沃弗永磁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总经理吴静说。永磁驱动技术是专门针对风机、泵类离心负载调速节能的突破性新技术。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冶金、化工等领域大功率电机的节能技改,节能率普遍可达20%至50%。

  

生活方式绿色转型,

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悄然发生

  

  在江淮大地,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才是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底色。在生活方式上绿色转型,美好安徽才会有更好的生态保障和环境支撑。

  

  有“中国鹤湖”之称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池州市升金湖,每到候鸟南飞季节,就可以看到湖光山色之间,不时有水鸟起落、寻食。为保护这个国际候鸟迁徙廊道上的停歇地,当地放弃投资额数十亿元的多个项目,并拆除各类养殖围网,帮助渔民转产上岸,把这片水域重新交还给了大自然。

  

  “现在湖上实现了无网、无船、无人。”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焦士清说,“来这里越冬的候鸟从2000年的约3万只,上升到现在的10万只左右。”

  

  长江安徽段有“八百里皖江”之称,为实现“人民保护长江、长江造福人民”的良性循环,安徽省委把打造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一号工程,禁捕区内1.2万余艘渔船、3万多名渔民全面退捕,江中重现野生江豚群。

  

  为鸟让水,为鱼留道,还大自然以原真性和完整性,在安徽多地上演。

  

  引江济淮工程从跨安庆和铜陵两市的菜子湖通过,为了保护候鸟栖息环境,工程增加约3.5亿元投资,原设计方案进行大幅度调整:航道西移,远离鸟类集中分布区,并采取措施保障候鸟栖息滩涂面积;增设多个“鱼道”,保障长江与菜子湖、长江与巢湖等水系之间鱼类洄游畅通。

  

  人类上岸,也同样给水让路。

  

  淮河是新中国第一条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与水为邻的沿淮百姓在战胜水灾、再造山河的过程中,也开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不断改变自身命运,与自然和谐相处。

  

  自2018年以来,阜阳加快行蓄洪区居民的迁建,数万人从“水口袋”中迁出,在确保生产生活安全、稳定的同时,行蓄洪区该有的生态功能也逐步恢复。行走在阜南县、颍上县沿淮两岸,一幅“水上漂的是水禽,水中游的是鱼虾,水下生的是莲藕,岸上走的是牛羊”的田园美景映入眼帘。

  

  城乡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成为更多人的习惯。

  

  滁州,城乡垃圾分类蔚然成风。在凤阳小岗村,村民每天早上起床后,都会把家中生活垃圾分好类,走出家门,小心翼翼地分放到不同垃圾桶中,不少厨余垃圾成了农田的有机肥。

  

  淮南,控能节能走进生产生活。在农村,政府为乡村大棚、畜牧养殖等传统煤烟炉供暖模式的用户量身定制电能替代方案,推进农业生产电气化。在市区,电动汽车充电、楼宇空调风冷热泵替换等项目陆续落地,全市公共机构人均综合能耗同比下降2.9%。

  

  宿州,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全市新建民用建筑项目全部按照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施工图节能审查率达100%,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近七成比重。

  

  大自然多一分绿意,地球会少一份“碳”息。在向着绿色江淮目标的“皖”美转型路上,安徽从未停步,只争朝夕。LW


刊于《瞭望》2021年第33期


长按上图,关注【瞭望视频号】

瞭望新媒体,给你权威的新闻洞察力

总监制 | 史湘洲

监 制 | 潘燕

编 辑 | 喻千桓


如有收获,请点一下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