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2年度中规院学术交流会第二天:固本清源 笃行致远

规划中国 2023-05-09




进入2022年度中规院学术交流会第二天,春光正好,人们济济一堂,大义正言,盈盈于耳。“历史保护与文化传承”是永恒的主题,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也是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自觉、实现文化自强的重要途经。在回顾40年名城保护风雨历程的基础上,继往开来、开拓创新——聚焦整改型的古城和历史文化街区如何织补修复格局肌理、体现历史风貌的守正创新;探索新中国重点工业城市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路径,突出“文化”与“生态”融合发展;开展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创新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推动广州一批试点示范项目落地实施;激活碛口古镇活力、坚守母亲河历史文化遗产真实性和完整性;从文化空间的视角重新认识文化旅游景区,以文旅融合为理念,以产业融合为路径引导项目地的文化创新与活化——在过去一年中的危机、变化来临时,规划人在工作中始终葆有积极、进取的火种,秉承科学的态度、执着的精神,“修心爱之物,更补惜物之心”,让历史文化以更多元的面貌呈现,让规划理想落地生根。


“水德含和,变通在我”——传承经典,探求天下之和,是规划人的初心和使命。绿色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让绿色空间产品投放更合理,让绿色空间服务供给更公平——从城市公园、风景名胜区到流动磁场滨水空间,规划人致力于挖掘中国传统智慧、识别场地的自然价值、文化特色和场所精神,通过场景营城的途径,用设计的力量打造了华夏大地上一处处人与自然“诗意栖居”的生态范本,助力提升百姓的日常生活幸福指数。


第四单元

历史保护与文化传承


主 持








张广汉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



《继往开来,开拓创新

——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实践与探索》

鞠德东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研究分院


报告首先回顾了自1982年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制度设立40年来,保护理论、方法和制度的发展演变过程。


报告接下来从政策法规、科研课题、规划实践等方面系统梳理中规院过去40年来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领域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报告提到,要开展贯穿“全生命周期”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理论、技术方法及实践探索。以历史资源普查为基础,内容包括历史建筑、历史地段、名村及传统村落等。以区域历史文化保护、各类名城保护规划等实践为例,提出保护规划编制要结合不同名城的特质和核心问题,探索适宜的保护技术和方法。在保护更新实施方面,以古城保护更新、街区保护及实施工程为例,提出探索“1+N”的保护更新实施方法。在保护实施评估方面,在多个名城实施评估、街区实施评估中创新性开展实施研究及实践。在政策机制研究上,将实践和科研课题、政策法规结合,支撑顶层设计。


报告最后分析展望未来重点探索创新方向和议题。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要加强规划、建设、治理等各个环节工作衔接,结合“两办”文件的具体内容,提出在完整性、系统性、统筹性、综合性、全流程等方面需要开拓创新的方向。报告提出区域城乡历史文化的整体保护,非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非历史文化街区的地段的历史保护与传承,历史城区的整体保护与发展,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更新,历史建筑的“延寿”与“活化”,数字化、信息化、新技术的应用,构建“全生命周期式”的保护管理体系等7项议题。



《固本清源,与古为新

——商丘古城保护再生计划》

钱川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研究分院


报告聚焦古城和历史文化街区如何修复和纠偏不正确做法而遗留下来的历史文化保护问题,以商丘古城为例,探索保护更新的实施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固本,生活场景的烟火重现。探讨如何多口径研判古城合理的人口密度和规模,探索适用于古城修复织补的几种现代住房模式,并提出如何依据不同人群的需求差异化供给,配置完整社区。


二是清源,格局肌理的织补修复。针对古城拆除后留下的空地如何修复,讨论了可行性与其相应的问题,提出历史格局为依据,同时兼顾现状和现代需求的一套基于更新单元的肌理传承方法,并构建三类两级的更新单元体系。


三是与古,归德记忆的古城拾遗。讨论如何将错就错的开展空地考古工作,如何结合居民记忆底图展现已消失的历史文化信息,如何通过历史游径系统性彰显古城现有的文化要素,以及如何以文物保护的严谨态度修复明清院落类历史建筑的具体方法。


四是为新,历史风貌的守正创新。讨论如何以“折中统一,修之有据,新古相生”的方法延续古城多元的风貌特征并有所创新的方法。跳出惯性,多方参与,探索更多加多元化的实施路径和模式。


报告在最后提出,对问题突出的历史文化街区开展修复,就像锔瓷一样,需要扭转错误的实施惯性,更要巧妙的将错就错。要像对待老人一样对待历史文化遗产,当如“修心爱之物,更补惜物之心,将世间残缺温柔以待”。




《新中国重点工业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探索

——以包头为例》

张亚宣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研究分院


包头作为我国“一五”时期八大重点工业城市之一,见证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工业体系建立的伟大进程,报告以包头名城保护规划为例,分享了新中国重点工业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探索经验。报告提到,包头名城保护规划紧抓包头城市特色,以串联“老城”与“新城”历史脉络为视角,丰富遗产类型。通过价值认知突出“老城”与“新城”的关系,丰富与城市历史脉络关联的保护对象,来认知与构建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以突出“文态”与“生态”融合发展为策略,通过营造生态宜居环境、彰显城市文绿主轴、传承街巷特色景观等途径,创新技术方法,让历史文化融入城乡建设,提出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重点工作方向。


报告最后提出总结与思考。在我国名城保护制度创立四十年的特殊时期,在我们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刻,认知包头的重要价值,探索现代城市保护传承技术方法,对于我国名城保护理念的进步、制度的完善都具有重大意义。对于优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标准,具有重要作用。鼓励开展历史文化保护专题型工作,从历史文化保护的视角完善相关规划编制,使每个城市的历史文化都能在规划“一张图”中赓续传承。



《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创新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

汤芳菲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研究分院


历史建筑是全国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高价值的存量空间资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了全国十个城市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的试点工作。广州作为第一批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城市,推动一批试点示范项目开展实施落地。《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创新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研究集成了以上工作技术成果,成效显著,荣获2022年度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报告从思想基础、体系构建、技术突破、科学决策、多元治理等层面展开,介绍了项目的主要内容。一是思想基础,明晰历史建筑强调“价值优先,以用促保”的核心理念。二是体系构建,建立针对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全周期流程健全的关键方法。三是技术突破,创新夯实历史建筑底盘底数,促进价值保护与功能提升的关键技术。四是,科学决策,形成难点突破,覆盖城乡的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创新政策工具和协同管理机制。五是,多元治理,探索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多种合作机制下的协同实施模式。


报告接下来提出三个创新要点。一是开创性的形成了历史建筑保护利用核心理念-全周期体系-适应性技术-政策协同机制-多元治理模式的整体创新技术。二是首次在文化遗产领域实现了大规模、广地域、多维度的标准化数据入库。三是出台全国首个促进历史建筑活化利用的政策办法。在应用成效方面,全国底盘底数的数字化为深入研究开展提供了坚实基础,推动全国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实施和优秀案例示范。


报告在最后提出总结思考。研究具有微观尺度的规划-建设-治理协同贯通的特点,其工作思路是面对城市真问题,打通最后一公里。发挥智库作用,上下联动,多方统合,转型发展助推器,从“做事”到“谋局”。




《历史文化活化利用的路径与策略

——以碛口古镇为例

岳晓婧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文化与旅游规划研究所


碛口古镇地处中国“黄河文明”国家旅游线,是黄河流域和高质量发展重要组成区域,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报告以碛口黄河旅游区为例,探讨历史文化活化利用的路径与策略。


通过对碛口古镇的问题研判,报告首先从以下四维度探究历史文化活化的路径:强保护,落实“先保护后更新”原则,最大限度保留有价值的历史遗存和风貌,坚守历史文化遗产真实性和完整性;寻特色,通过资源系统化梳理,明确地域特色,找寻地区的优势差异;立目标,目标导向,精准定位,引导地区优化提升;施策略,根据发展诉求,实施地区发展策略,实现历史文化的永续传承、激活地区活力。


对标5A景区打造,报告提出了四大策略。一是“理脉”,是山水镇空间融合,优化总体格局;二是“叙事”,文化空间叙事,追寻晋商故事;三是“营境”,特色场景营造,体验晋商意境;四是“活态”,提供多元业态,引擎项目驱动。


报告最后提出总结与思考,历史文化活化利用有利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激活历史文化价值和特色,最终实现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价值的提升。文物古迹的保护与活化利用应该相辅相成。在存量规划为主的今天,规划师应当去探索如何将新注入的功能与历史文化自身的价值恰当地结合并呈现出来,做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主 持








王忠杰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风景园林和景观研究分院院长


《文化空间视角下的文化旅游景区规划

陈瑾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文化与旅游规划研究所


报告以浙江东山-曹娥江景区的实践为例,分享了文化空间视角下的文化旅游景区规划编制经验。报告基于对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角度的“文化空间规划”的概念提出,倡导从文化空间的视角重新认识文化旅游景区,并指出文化旅游景区规划应聚焦文化主题提炼、文化空间构建、文化创新活化等问题。


报告通过概括浙江东山曹娥江景区案例地的基本特征,系统研究项目地的文化因子,提炼出案例地的核心精神价值和的生活方式,在此基础上完成项目的性质定位、主题定位与形象定位。从文化节点、文化轴线、文化场、文化域面等4个方面构建了项目地的文化空间序列。以文旅融合为理念、以产业融合为路径引导项目地的文化创新与活化。


报告最后提出总结与思考。文化空间理论为文化旅游景区规划提供了一种新的范式。在文旅景区规划编制过程中,规划师可聚焦于文化主题提炼、文化空间构建、文化创新活化3个主题。重点在于对地方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追溯和凝练,建立文化节点、文化轴线、文化场、文化域面的有机联系,推进文化创新活化。




《绿色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

——公园城市建设规划编研实践的相关思考

王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园林和景观研究分院


公园城市理念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工作思想的新型实践,其核心价值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城。报告分析了公园城市提出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内涵,城市和公园发展趋势和疫情时代的社会需求,报告从明定位、构体系、重行动三大维度分享公园城市建设规划的编研实践和思考。


一是明定位:聚绿营城,明确公园城市建设规划的编制定位。以生态、绿色空间为抓手,探索生态优先、山水人城融合发展的新型城市建设模式,带动公园街区、公园社区和公园城区建设,通过城市绿色空间的建设,引领城市更新和城市高质量发展。


二是构体系:城园融合,构建城市绿色发展空间支撑体系。立足新发展阶段城市绿色发展的时空需求,统筹考虑生态空间格局保护与建设、城市特色公园服务体系构建、多元公园场景建设、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城市生态修复和城市绿色生活营建等内容,系统构建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支撑体系。


三是重行动:建设导向,探索城市绿色空间系统建设路径。公园城市建设规划更为侧重目标和策略的实施路径,探索公园城市理念的城市建设标准和实施路径,明确项目库和行动计划,有序推进公园城市建设。


报告最后提出,公园城市理念是响应时代发展和人民需求的新型城市建设理念。公园城市作为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模式之一,聚焦绿色生态和城园融合,探索生态空间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支撑集成方案。通过公园城市建设实践,践行绿色发展新理念,响应绿色生活新需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新机制,探索城乡绿色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流体磁场”——城市滨水空间更新设计探索

马浩然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园林和景观研究分院


随着城市建设进入存量更新为主的阶段,滨水空间因集聚了生态、文化、情感、生活等多元价值,逐渐成为城市建设的主战场之一。2015年至今,中规院风景院完成了遍布全国20多个城市中的40余个滨水空间更新实施项目,积累了大量滨水空间更新的实践经验。


报告通过回顾总结中规院风景院完成的一系列滨水空间改造更新的实践项目,以“自然流动”、“空间流转”、“时间流淌”、“真性流觞”解析了滨水空间的自然特征、结构特征、历时特征与精神特征,并依据特征提炼形成了“顺流与弹性”、“链接与复合”、“调和与重写”、“捕捉与体察”的滨水空间更新设计方法。


在自然层面,滨水空间设计应顺应水文生态过程,平衡生态环境与人类活动的需求。同时为自然力作用留出空间,承受流动性的冲击,享受失控性的魅力。在历史层面,要重点对于历时性文化要素进行的挖掘、筛选、提炼、锚固,并以统一相近的设计语言在场地中进行布局统筹与文化转译表达。在空间层面,发挥滨水空间无限延展的联通性,利用多种空间处理手法解决多样的功能布局。在精神层面,对于空间氛围、场所精神敏锐的识别与把握,创造性的将场所精神进行表达。


报告通过系统性的整理与思考,构建了城市滨水空间更新设计的思维范式,为城市更新中的滨水空间利用提供了经验和方法。



《彰显风景的中国气质

——以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遇龙河景区为例

白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园林和景观研究分院


新的历史时期,传承中国文化精华,挖掘中国传统智慧,古为今用,在风景中彰显中国气质,是我们要重点研究的课题。报告以桂林漓江遇龙河景区规划和登封天地之中核心片区城市设计实践为例,从空间布局、设施营造、景点塑造等几个层面展开,探索如何在风景中彰显中国气质。


在具体实践中对中国人居规划设计方法进行再探索、再挖掘。将 “立意、相地、布局、营建、点景”基本方法背后所蕴藏的中国人居营建智慧进行挖掘利用,探讨空间营造中的虚实、疏密、藏露、主从、内外、俯仰等关系,在具体空间设计中体现中国审美,传承中国人居理念和方法,形成了具有中国气质的的规划设计话语表达。


报告最后提出,要在实践中传承中国风景园林特色文化,构建中国风格、展现中国气派,讲好中国故事。




《公园让城市更健康

束晨阳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园林和景观研究分院


城市公园是近代工业革命的产物。通过早期的城市公园实践,可以看出公园是改善城市及居民健康的关键设施、解决城市病的重要手段,引导促进城市发展的有效工具。


报告指出,公园从本质上讲是公园空间中的自然要素,提供生态产品和服务,包括自然本能、生理机制、心理机制、社会机制、物理机制等方面。“公园环境—全民健身—健康中国”形成的良性循环,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保障。


报告提出了关于新时代公园建设的几点思考:一是关注公园服务公平,包括完善城市公园体系、弥补公园服务盲区;二是提高公园服务质量,包括适老化与包容性设计、“全龄段”儿童友好、小公园专类化;三是发挥公园综合价值,包括城市生物多样性与公园“再野化”、蓝绿交融与安全韧性、公园场景与价值转化;四是公园的更新与保护,包括品质提升与公园体检、历史园林与场所保护;五是标准规范与技术创新。




下午时段


“城市更新与城市体检”版块聚焦当前行业发展热点,在世界风筝之都潍坊、天府之国四川、闽浙皖三省之汇衢州等地,活跃着规划人忙碌的身影,他们以冷静、审慎的专业态度和坚韧、刻苦的精神助力研磨“尚方宝剑”、为城市把脉问诊、去除“病灶”;抓住牛鼻子、细究城市更新统筹谋划机制、可持续模式、配套政策制度;扎根服务地方,探索常态化实施路径,打出一套“投运维、规建治”创新组合拳,擎画试点城市新愿景。


建设“天空友好型”城市,以科学、适度的人工光营建城市光环境,是深圳在暗天空保护方面先行先试的实践,也是照明中心二十年来初心如磐、笃行致远,为文明留白的例证。


城市设计伴随人类社会发展,“设计的方法在转变,业务在转型”,“需要面向未来探索设计价值”。在城市建设从增量扩张向内涵提质转变的背景下,我们如何更好地利用城市设计来重新设计城市?在“城市设计”版块里我们听到了同仁们给予的有力而充分的解答:重拾城市设计的初心、重塑城市价值、重构城市设计的技术路线,改进设计场所力,提升未来城市价值的内生力量。


“竞赛方案”版块的分享在让亲历者回味彼时热血战枭雄、合纵连横之激荡岁月的同时,也让人们看到了项目团队身怀的超能力——贯通多尺度的技术能力、尊重多专业的整合能力、着眼全流程的策划能力、多利益主体的协调能力,逐鹿京城、驰骋畋猎于巴山蜀水间,在太湖鱼米之乡持续创新策源,探索营城之路。


春日始,要清朗、要盎然,要壮志满怀,Let's go on,一起唱响这首献给行业春天的礼赞!


第五单元

城市更新与城市体检


主 持








邓东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城市更新试点跟踪研究与思考

王仲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更新研究分院


2021年1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工作的通知》,在北京等21个城市(区)开展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工作,探索城市更新的统筹谋划机制、可持续模式和配套制度政策。中规院作为城市更新试点的技术支持单位,全过程进行定期跟踪调查和全过程指导:一是定期梳理试点城市工作进展情况和面临的各类问题,二是总结推广具有示范意义的好经验、好做法和好案例,形成案例图集印发各地。


报告分享了一年以来项目组针对城市更新试点的全过程跟踪、研究与指导的历程。项目组定期整理各试点地区上报的季度进展数据信息,细化城市更新统筹谋划机制、可持续模式、配套政策制度等三方面试点要求,按照组织与工作机制、城市体检评估与更新规划、任务内容与进展情况、项目实施模式、多元资金参与情况、公众参与情况、制度机制、配套政策、标准规范等9个象限开展评估分析,基本掌握了试点地区工作的最新进展和总体特征。


报告指出,我国城市更新仍处于试点和摸索阶段,还有大量的问题未得到破解,这要求我们继续深入学习理解中央开展城市更新行动的深刻内涵,准确把握破题方向。下一步,建议整合“政府+市场+社会”三方主体作用,在城市更新规划和项目实践中探索“政策设计+模式设计+方案设计”操作,打出一套创新组合拳,实现城市更新突破,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助力城市发展方式转变。




《潍坊城市更新实施路径探索

王纯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潍坊市地处山东省中部,在2021年11月获批国家城市更新行动试点城市后,中规院组建了10个业务所组成的联合团队,扎根潍坊开展城市更新工作。


报告分享了项目组针对潍坊城市更新的探索经验。一是体检先行,面向实际问题,梳理群众诉求信息,将实地访谈、问卷调查、大数据相结合;二是市级统筹,延续市级指引,深化问题挑战,优化功能布局,建构区级框架;三是专项支撑,包括安全韧性提升行动、精致街道治理行动、绿道网络建设行动、活力水岸重塑行动、美好社区缔造行动、潍州名片擦亮行动等6项行动、22项任务;四是区级实施,制定以区级为主体的更新实施方案,明确更新落地项目;五是项目落地,上下联动,形成互动反馈机制。报告指出,打通“策划咨询-规划设计-投资建设-实施治理”全过程更新流程,综合技术要点:一是问题导向,以系统性体检评估为前提;二是设计为基,空间设计和制度设计并行;三是利益平衡,强调多方获益与共识达成;四是实施导向,与地方政府年度计划结合。


报告最后谈了几点体会:一是,坚持人民满意,以小见大的潍坊更新特色;二是,紧扣试点要求,在实践中探索路径;三是,整体推进思维,开展更新业务拓展。其中,最大的体会是需“自我更新”。城市更新是资源紧约束和高质量城镇化的必然趋势,要围绕人民美好生活需要,面向可持续更新,多专业合作,扎根服务地方,提供城市更新全过程解决方案与陪伴式咨询服务。



《以文化创新性发展推进城市更新

——以三苏故里文化片区策划和规划为例

吴凯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西部分院


报告以三苏故里文化片区策划和规划为例,分享了以文化创新性发展推进城市更新的历程。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敬仰中华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在新时代讲好中华文明的眉山故事。


项目从文化溯源与城市发展聚合、文化传承与空间创新契合以及文化体验与更新场景融合三方面推进三苏故里片区城市更新,形成“农耕为底、城池为基、山川为引、诗书为脉”的文化演进脉络,通过时间、空间和精神的维度解读三苏文化“于家、于民、于天下”三方面的特征,将线索与场地结合、文脉与空间结合。以文化为核,形成五态融合的更新模式,构建“文化-人居-更新-开发-场景”的城市更新路径。


报告最后提出两点思考:一是,汲取文化的营养,总会找到文化—空间的主线;二是,以人民为中心、以文化为纽带,从单一场地更新到城市战略引领。



《从“答卷人”到“出卷人”

——新形势下业务转型实践与思考

范渊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绿色城市研究所


报告开篇指出,在快速城镇化时期,总规、控规等一系列法定规划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解决“有无”问题;当前,我国进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从“有没有”到“好不好”。关于“好”是什么,“好”的边界、内容、路径是什么等问题,各地都在摸索中。这就要求在项目启动前,首先要“从无到有”谋划项目,按照识别问题、聚焦重点、精准施策的逻辑来组织项目。


报告以扎根地方的衢州市设计实践为例,分享了如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历程。综合考虑中央要求、人民需求、城市诉求,依托城市体检全面诊断、提出问题,以识别新路径、塑造新图景为主线,解决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如何建设四省边际城市?二是如何让南孔文化落地?三是如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报告最后提出三点体会:一是莫名其“妙”,仔细学习各类政策文件,向国家部委提供基层的实践经验和鲜活案例;二是无中生“有”,广泛探索跨界合作,拓展新的项目类型(未来乡村、儿童友好、绿色低碳等);三是点石成“金”,深耕地方,可持续追踪,珍惜项目,提高项目附加值,解决甲方难点痛点。



省级城市体检技术方法和工作机制初探

——以四川省第三方城市体检工作为例

陈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西部分院


建立多层级体检评估工作体系是有序推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技术支撑,全国层面形成了“第三方统筹、试点城市开展”的工作基础,少数省份也开展了省级体检工作。报告以四川省首年体检工作为例探索了省级城市体检工作机制和技术方法。


第一,为有效协助四川推动全省城市体检工作,初步建立“省级统筹、地市联动、全过程服务”工作机制。第二,探索省级体检评估技术方法,结合四川“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基本省情,聚焦体检城市的“竞争力”与“宜居性”,围绕“指标设计-问题诊断-成果转化”,形成一套省级体检评估技术方法。最后强化体检成果转化,结合体检城市的共性特征和问题的识别,聚焦省级部门工作,形成省级层面人居环境提升和更新的工作计划和内容。报告指出,为切实有效指导省、市两级体检工作开展,围绕“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重点思考“一年”和“五年”、省级第三方体检和城市自体检的关系及工作内容,长效推进四川省体检工作。




《以城市体检为抓手推动城市更新的技术方法和工作模式探索

翟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绿色城市研究所


报告首先介绍了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工作的总体要求,对工作任务进行解读,要求落实部省体检要求,紧扣“发达省份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目标下的中小城市”特征,按照“发现问题-整改问题-巩固提升”的思路,推动衢州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


报告第二部分介绍了衢州体检的技术方法和工作模式:一是,多层级的高度重视与多方位的措施保障;二是,城市体检各环节工作组织各有侧重;三是,重视体检成果的过程应用;四是,做好多层级、跨部门间的技术标准衔接。


报告最后分享了几点体会:一是,深入理解城市体检的工作目标和任务要求,抓住城市的规模特征、地域特征、阶段特征,因地制宜开展城市体检;二是,关注多尺度体检,建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负责,市、区、街道、社区多尺度的组织架构和技术体系;三是,关注多专项体检,结合省、市重点工作,发展目标,积极开展完整社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专项体检;四是,关注合作团队的问题、体检周期的问题、保障机制的问题等。



《欲穷千里目——以暗天空保护为文明留白

梁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


暗天空保护,是以生态为优先的价值理念,旨在通过科学、适度的城市照明建设,降低人工光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报告介绍了照明中心二十年来坚持自然、人、城市的价值位序,在城市光污染的母题之下,立足于深圳在地的自然资源条件——大鹏半岛的星空和深圳湾的候鸟,开展以星空保护和候鸟保护为主的暗天空保护工作,建设“天空友好型”城市的工作。


报告重点介绍了星空保护、候鸟保护内容。在星空保护方面,在《深圳市城市照明专项规划》(2013-2020)中首次提出光环境敏感区,并在《深圳市城市照明专项规划》(2021-2035)中进一步划定暗夜保护区,提出建设“星空公园”。在候鸟保护方面,《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夜景灯光专项规划》是全国首例“候鸟友好型”的夜间城市设计。星空保护和候鸟保护项目分别受邀于第九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2022深圳国际光影艺术季,首次以城市公共艺术的方式进行宣贯与展示。


报告指出,率先设立暗夜保护区,控制城市光污染,以科学、适度的人工光营建城市光环境,是深圳在暗天空保护方面先行先试的体现。关于生态与人、自然与城市关系的研究,实际上是为了实现人类的最高境界,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永续发展。



第六单元

城市设计与竞赛方案


主 持








刘继华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

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改进设计场所力——多面一观

张若冰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副总规划师


报告开篇首先介绍了对场所力的理解。乔纳森•巴奈特教授2012年曾经提出城市设计三大挑战:一是全球化城市进程远远快于当前的城市设计实践;二是,气候变化给似乎稳定的环境带来了一股新的推动力;三是关于城市设计基本理论的种种争论和不确定性。当前城市设计面临着变化更加复杂迅速的社会经济条件。在市场收缩时期设计的长远价值如何坚守?如何回应虚拟社区、数字感知、健康城市等热点现象?是否有一种看待城市设计的一致方式,增加人的默契?


接下来报告详细介绍了深圳分院在深汕理想城市中心、松山湖科学人-科学城系列、深圳山海连城等多个改进场所力的案例,提出“形神切入、价值先导、系统升级、多元互动”四种场所力提升的路径。


报告通过深圳分院在长期实践中对城市设计场所力的体会,提出三个建议:一是,注重不同尺度场所力的识别与传导,面向未来创新生活方式;二是,建立在地性、引领性和互信的公共关系,伴随社会又要超前于社会进行价值管理;三是,城市设计是多面体,以场所力搭建一个共同讨论的场景,有助于研究、设计、决策和行动更好地对话。




《重新设计城市——转型背景下的城市设计路径思考

陈振羽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设计研究分院院长


自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以来,城市设计的发展呈现出蓬勃的态势,在行业繁荣背后,城市设计的核心价值也在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党的二十大对城市建设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城市建设的特征也从增量扩张向内涵提质转变,在这样的历史转型背景之下,需要思考如何更好的利用城市设计来重新设计城市。


报告指出,首先需要重拾城市设计的初心,现代城市设计似乎“法无定式”,但其产生的初衷却有着相对清晰明确的目标导向,回溯城市设计发展演进历程,城市设计始终在利用多维技术视角与多元设计手段,指导和影响城市各类建设活动,从而实现城市人居环境的改善、艺术审美的提升、社会经济的繁荣等城市发展愿景。城市设计的产生与城市建设活动的需求密切相关。


其次,要认识到在转型时期城市设计如何来重塑城市价值。城市进入存量时期,发展动力不再依靠空间规模的增长,必然需要在已完成的城市开发建设基础上重新挖掘价值,在品质魅力、空间资源、经济发展、城市治理等方面实现城市整体价值的更新与重塑,使城市得以可持续的发展。


最后,面对新的转型时期,城市设计的技术路线也需要更新重构。要建立从房子到城市的尺度设计概念,要在具体实践中推动设计形态向设计生态的转变,要在提升设计能力同时拥抱设计工具的革新,要清晰认识城市设计工作与城市设计学术的差异和互动。



《转型伴随 积淀成海

——基于北京海淀长期伴随服务的体会和思考

王飞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设计研究分院


自2018年至今,城市设计分院持续伴随服务了海淀区的若干规划建设工作。从总体城市设计到各类规划统筹,从区段规划提升到街道更新设计,从院领导亲自指导到多领域集团军服务,从借调技术人员到担任责任规划师,城市设计分院尝试了全方位的时空伴随服务,获得海淀各级规划管理部门好评,同时也收获了转型时期下城市设计如何助力城市更新行动的点滴体会和思考。


报告主要分为四部分,一是转型,首先分析了海淀更新工作中人民需求提高、治理手段更准、更新工作头绪多等工作需求层面的转型。二是伴随,从时间伴随角度介绍了通过3人次、5年度技术人员借调,设计、实施、评估、再次完善责任规划师制度的全过程,让城市规划建设工作更有保障。从空间伴随角度介绍了“点-线-面”的全维空间伴随,“面”是一个总体城市设计,“线”是两个结构性要素设计,“点”是一个街道、一个大院、N个实施项目。三是积淀,介绍了更新工作中积淀的经验,一是在顶层设计上,看风貌框架的现实作用;二是在结构要素中,看城市更新的影响张力;三是在项目落地时,看技术手段的平台作用。


报告在最后提出了对城市设计的展望:一是价值导向,提升人居环境品质,人的需求是核心;二是关注对象,人与空间的和谐关系,蓝图是关系的具象表达;三是工作画像,伴随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人、时、空的线索缺一不可。




《融贯“场地-场所-场景”的水乡城市设计微实践

——以苏州、衢州、益阳水乡村落规划设计为例

韩靖北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设计研究分院


报告开篇首先介绍了水乡地区研究背景与重点问题。接下来主要介绍了“从场地、场所到场景”的设计思路演进。在场地层面的1.0版本,主要关注水乡自身资源破坏的问题,提出以本底修复为主的设计思路;场所层面的2.0版本,关注水乡活力的缺失,以空间整治和产业引入为主的设计思路。基于场地和场所的思考,提出以回归人本初心为重点的3.0版本的场景营造思路。引入新技术手段和新发展模式,解决传统水乡空间中本土居民的未来生活切实所需。报告在第三部分介绍了“未来+生态”、“未来+文化”、“未来+产业”、“未来+风貌”、“未来+民生”、“未来+治理”等6个维度的设计策略与微实践情况。


报告最后分享了未来乡村实践的三点思考:一是,在内涵上,未来乡村是以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具有集中发挥村民、政府、社会三者之力,融合生产、生活、生态,数字化互联等几大内涵特征的有机整体;二是,在内容上,未来乡村规划建设从乡村空间转到村民生活,以生活场景营造为核心,营造具备高美学水准的村域空间、打造匹配乡村规划的特色产业、培育具有乡村认同感的新型村民、策划精准高效的运营方案;三是,在手段上,以城市设计作为技术统筹平台,贯穿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参与投运维一体化治理全环节,全面提升乡村生态宜居水平,真正实现共同富裕。



《加强专业协同,保障落地实施

——北京通州西站轨道微中心国际方案征集及整合工作体会

王佳文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因此着眼建设和治理过程,强化城市规划的统筹协调能力,在多专业融合的实施性建设项目发挥作用,是国家城乡建设事业的需求方向,也应当是城市规划转型的重要方向。北京通州西站轨道微中心国际方案征集项目作为一个典型的“规划统筹下的交通枢纽地区规划设计”(获得国际方案征集第一名),体现了中规院在项目落地实施过程中的强大技术保障能力,以及对超大技术团队的统筹、协调和引领作用。


报告首先介绍了项目概况,项目于2022年4月开始国际方案征集,7月专家评审,是一个典型的多专业融合的实施性项目。在技术方法上,规划过程中聚焦“如何探索功能高度融合的新一代站城关系、如何彰显大运河生态文化价值”等核心议题,提出了“通西科创新枢纽、运河水岸公园城”的总体发展愿景目标,和“集聚交通核、复合街院坊、绿漫运河湾、弹性可生长”等4项规划策略,并通过规划策略将“越集聚、越高效;越复合、越活力;越生态、越宜居;越弹性、越适应”的规划理念转化为13条具体技术要点,从而保障愿景目标和规划理念的落地实施。


报告最后分享了工作体会。报告指出,规划统筹、协调和引领作用的核心是中规院拥有4种技术能力,即“贯通多尺度的技术能力、尊重多专业的整合能力、着眼全流程的策划能力、与多利益主体的协调能力”,而规划统筹能力背后的根本保障是空间价值提升,这是在“多尺度-全流程”的规划技术能力上实现的。预计2023年6月地铁M101各段将陆续开工,项目组将全程伴随通州西站建设,使“中规作品”落地实施。



《新山水•新动能

——长三角环太湖地区山水科创营城实践与思考

李晓晖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更新研究分院


太湖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泊,长三角区域生态绿心。太湖流域是水乡泽国、鱼米之乡,山水环境优越,文化底蕴深厚,产业基础雄厚。新时期绿色发展和科技创新成为主旋律,环太湖科创圈成为区域发展的战略共识。更新分院基于在环太湖地区的长期持续跟踪,应对新时期新要求,探索山水科创营城探索之路。


报告分享了更新分院在长三角环太湖地区山水科创营城方面的实践与思考。多年实践从湖州科学谷规划起步,拓展至湖州东站地区和弁山云起谷长田漾片区研究,从太湖科学城竞赛、苏州南站枢纽地区设计、科创圈带研究,到无锡洗砚湖科技城和宜兴培源科学城竞赛,不断尝试和总结。


报告指出,太湖山水,科创营城,生态为先、文化为魂,人本初心、创新策源。在实践中尊重场地山水环境特质,融合山水与城市关系;挖掘场地历史文化基因,延续活化江南特色记忆;关注原地住民与科创人群需求,定制宜居未来生活场景;尊重科创圈规律,合理布局功能业态关系。




《用科学方法做科学城城市设计

——西部(重庆)科学城城市中心国际征集体会

余妙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西部分院


报告首先简要梳理西部(重庆)科学城城市中心竞赛的背景与概况。中国正在兴起新一轮科学城建设热潮,2020年重庆提出“举全市之力、全市之智”打造西部(重庆)科学城。


报告第二部分主要介绍科学城城市设计的思维方法、技术方法、工作方法。报告指出,科学城不应该是高技术堆砌下的资本盛宴,而应当是帮助科学家等科学人群追寻梦想之地。科学城城市设计的技术方法是“生态+人文+活力+创新”,一是,基于自然法则,构建“千塘绿链”生态之网;二是,基于历史脉络,构建“人文记忆”魅力之网;三是,基于科学城特质,构建“无界交往”活力之网;四是,基于科学人群需求,构建“汇聚灵感”创新之网。在竞赛的工作方法上,大师领衔、虚心请教;紧密合作、优势互补;依托地方、借力专家;及时复盘、总结经验。




明日精彩继续,敬请期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