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2年度中规院学术交流会第三天:锐意进取 砥砺前行

规划中国 2023-05-13


  总结

张菁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


中规使命

践行国家使命 助力行业发展 加强自我革命


中国式现代化城市贡献中规作品


用中规作品解决实际问题

以中规作品回应人民需求

让中规作品写在祖国大地上





请你一键缓存这份春日美好,

奔赴属于你的江河湖海!


请点击图片查收来自张菁总规划师的分享与馈赠>>>


第七单元

绿色低碳与创新研究

在一切都变得确凿起来的春天,这场不可错过的学术之春,无疑也是汲取知识、扩展自我的良机。进入2022年度中规院学术交流会第三天,开场序曲回归对规划本源的探讨,在回溯规划的起源、梳理规划的逻辑、探讨规划的本质基础上,研判新时期规划的挑战与方向——聆听智者的声音,让人在迷茫中豁然开朗。郑院长接着分享了湖北省在探索“管控+发展”的综合统筹型规划方面的经验,带领新近成立的中部分院抓住机遇,促进中部崛起再上新台阶!

近期大火的ChatGPT带来了人工智能新突破,“无所不能”的它却无法取代规划。“绿色低碳与创新研究”版块的研讨分享了规划界的新技术应用,也为春意融融的报告厅空间增添了一抹生机。绿色低碳建设并非一日之功,城市建成区的绿色降碳更新改造是“双碳”目标的主战场,拥有远见的规划人化身捍卫地球环境的绿色卫士&跨界操盘手,顺应自然,探索借力自然与因地施策相结合的精准技术方案,深化完善绿色低碳在城区、街区尺度建设管理中的技术路线与方法,在海南博鳌零碳示范区、北京东坝北西区、天津七里海等地收获硕果。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怀抱民生视野的规划人身体力行,为京城百姓住区更新、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行动献计献策;为构建全民全龄无障碍城市谋篇布局,体现了大同社会精神。

以人民为中心,统筹“规划、建设、治理”成为新时期城市工作的重要导向;数字赋能,提高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打造数字政府势在必行。规划人抓机遇、立潮头,探索规划建设评估新逻辑、CIM赋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为城市装上聪明的“大脑”,成为新一轮数字化浪潮中的弄潮儿,为各级政府实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战略的必答题加分增色。


主持








朱波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


《关于流域治理与统筹发展规划的思考》

郑德高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报告主要分为三部分,首先指出国内外规划演进的逻辑体现在“管控和发展”的螺旋交织,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以及不同阶段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不断做出相应的调整。国外近代规划,起源于管控型规划范式,融入发展引导内容,演变为综合统筹型的规划范式;而新中国规划则起源于发展型规划范式,逐渐转向管控型规划。

报告第二部分重点阐明新时期规划的挑战与方向。报告指出,步入新发展阶段,我国面临着经济转型、社会两极分化、环境可持续发展要求等挑战,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等五大特征。城市发展呈现两个趋势:从增量向存量转型,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型。当前与规划相关的管控方向主要体现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健康安全等三个方面,与规划相关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经济发展、高质量发展、城市发展等,二者兼顾的规划主要任务包括: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速度和质量、统筹城乡区域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报告第三部分通过详细介绍湖北省流域治理与统筹发展规划上的探索经验,提出五点思考:一是,规划的核心逻辑是管控与发展的螺旋交织,因时因地而变。规划的本质是统筹发展与安全的规划。二是规划的管控中,以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主线,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健康安全是当前的主要任务。三是规划的发展中,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主线,在经济社会环境方面,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四是,在湖北省的探索和主要路径上,规划的管控以流域综合治理为重要抓手,规划的发展以“四化同步”为重要抓手,促进城乡区域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相匹配。五是,不同空间尺度、不同时间阶段,管控和发展的内容要因时因地而变。



《走向碳中和

——海南博鳌零碳示范区总体设计与实施思考》

王富平

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国内首个零碳城区建设项目——海南博鳌零碳示范区以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所在地东屿岛为核心,总面积约190公顷,堪称一个展示中国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技术和实践的窗口。报告以海南博鳌零碳示范区设计实践为例,重点分享示范区总体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的几点思考:一是,系统设计与实施管理并重。零碳城区建设应实现建筑、交通、市政、人的行为活动等要素的整体降碳。以GHG量化核算为抓手,系统设计与实施管理并重。二是,探索借力自然与因地施策相结合的精准方案。零碳城区要体现顺应自然、借力自然的中国智慧,因势利导,因地施策。以现代技术,优先让自然做功,扰动最小。三是,贯通零碳适用性领先技术并集成应用。零碳城区的技术体系应贯通建筑、交通、市政等相关碳源领域,系统效率优先,统筹考虑技术的先进性和适用性。走出误区,构建新系统。四是,探索全要素智能化的城市零碳综合管理平台,解决运行管理的系统、高效问题。目前,项目整体的规划设计工作和19个实施项目的工程设计工作均已完成,其中的14个实施项目已基本竣工。

报告最后指出,项目在借力自然、因地施策、构建技术体系并集成应用、创建综合管理平台等方面开展了诸多尝试。未来将继续开展建立市场投资与经营回报联动的实施模式、制定政策公约等探索工作,不断细化完善,输出可借鉴、可推广的博鳌经验。


《面向实施的首都绿色低碳街区规划路径初探

——以东坝北西区绿色低碳总体规划与实施指引工作为例》


王建龙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雄安研究院 


近年来,北京得益于能源结构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以及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等举措,碳排放已处于达峰后的平台期。作为首都,北京理应在低碳城市建设中走在全国前列、并做出相应表率。

北京市朝阳区东坝北西区绿色低碳总体规划与实施指引工作,是北京市朝阳区首个整片区开展绿色低碳规划工作的增量地区。报告结合已经开展的绿色低碳实施指引工作,对首都绿色低碳街区规划建设的相关研究和实践探索进行分享与交流。规划按照完整片区的方式构建城市减碳单元,以降低单元内碳排放为抓手,系统构建建筑、交通、能源、市政、生态等多领域的减碳技术体系,同时结合项目建设同步开展实施指引工作,将对北京市和朝阳区绿色低碳实践起到重要的示范意义与带动作用。

项目通过加强绿色低碳在实施建设阶段的规划统筹作用,充分发挥规划、市政、交通、建筑、景观、信息技术等多专业的协同优势,全面统筹好绿色低碳在控规深化、设计协调、项目建设、审批管理等各个环节的落实与传导工作,不断深化完善绿色低碳在街区尺度建设管理中的技术路线与工作方法,全面确保绿色低碳理念能够在“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的全链条中得以贯彻与落实。


《全生命周期视角下生态型地区建设规划实践探索

——天津七里海“两山”转化实践与反思》


朱慧超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 


伴随着我国进入城镇化后半场,传统依赖土地增量、基建拉动的城市“投资-收益”逻辑陷入困境,倒逼政府改变投资思路,逐步转向潜力价值地区,在传统投资逻辑继续影响政府决策时,诸多现实空间发展的挑战带来项目落地的困境,因此回答好“如何应对新时期投资战略的需求”是核心命题。

报告以天津市七里海项目为例,在策划-规划-投资-建设-运营的反复螺旋式推进中,探索出用“六个转变”应对新时代投资逻辑。一是价值观回归,从服务建设到守住底线。发挥规划“开发准绳”的作用,回归全局、系统思维,明确开发底线与遵循。二是跳脱出场地,从“着眼基地”到“经营城市”。三是重新发现价值,从注重基建到珍视每一寸土地。重新识别城市各类空间资源的资产价值和转化价值,综合资金平衡、可经营视角,引导合理选址。四是规划不仅是一张蓝图,要从静态方案到过程协商。通过反复沟通协调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五是时间换空间,从交付思维到运营思维。依托运营前置,明确业态架构,落位土地需求。六是投融资思维,关注全过程平衡。功能策划顺应国家政策趋势,兼顾短期与长期经营性收益。

报告最后提出两点反思:步入新发展阶段,空间供给的底层逻辑已经转变,需要将“技术思维”与“产品思维”相融合,关注重点从技术可能性到技术落地性;规划师的角色已经转变,需要加强知识储备、开放学习。



《北京市“减量提质”背景下

住区更新的问题思考与政策创新》


张璐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住房与住区研究所 


报告围绕“住区更新的问题思考与政策创新”的主题,首先介绍了北京市住区更新的背景与挑战。以总体规划为引领,北京市积极围绕“减量提质”,探索构建符合中国特色、首都特点、时代特征的特大城市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北京市住区更新已进入更加复杂、精细的新阶段,但既有更新优秀案例高度依赖于特定环境与人,尚未形成支撑更新工作长期持续推进的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报告第二部分分析了北京市住区更新的模式与问题。“减量提质”导向下,北京市初步形成了人口、规模、经济“三本账”引领下的住区更新综合实施模式,但仍然面临三方面障碍:一是“仅依靠政府补贴和社会资本投入经营难实现经济平衡”;二是“保障项目合规、高效运行的管理政策仍有缺位”;三是“多元化主体的意愿协商与利益协调机制亟待建立”。

报告最后提出北京市住区更新的政策“微创新”。一是要准确把握北京市居住领域更新的根本特点与模式。二是基于全流程和全体系,开展双维度、系统谋划政策补短板。三是围绕资金、管理、协调三大问题,创新“小切口”政策和“深突破”机制。


主持








彭小雷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


《儿童友好城市空间建设行动建议》


刘昆轶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进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2022年4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立了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牵头,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儿童中心和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共同参与的研究团队,开展《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导则》(以下简称《导则》)课题研究。2022年6月1日发布征求意见稿,2022年9月《导则》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联合发布。

报告详细介绍了《导则》的主要内容。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1建3改2增”。“1建”即结合当下中国各地广泛开展的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街区、社区多层级的儿童友好空间体系建立。“3改”是针对我国儿童成长空间面临的“公共服务保障不足、自然游憩空间缺失、交通出行安全性差”等突出问题,并结合横向行政主管部门的事权划分,建议将儿童空间适儿化改造关注重点聚焦在公共服务设施、出行环境和公园绿地三大类型。“2增”是补短板,针对我国普遍存在的校外活动场所和儿童游憩设施不足的问题,一是要增补各类加强儿童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儿童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校外活动场所,二是增补休闲、游乐、健身、文教、社交等儿童游憩设施。

报告指出,未来中国儿童友好空间的创建必将在《导则》的指引下得到更好更快的推进,让儿童友好成为全社会的共同理念、行动、责任和事业,让儿童友好之花开遍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友好家园中茁壮成长。


《从“设施”到“城市”的无障碍行动规划探索》


傅一程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 

近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草案)》、《无障碍设计规范》等的陆续出台,表明中国无障碍事业发展进入新阶段。2018年深圳市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无障碍城市”,《深圳市无障碍城市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报告分享了从“设施”到“城市”的无障碍行动规划探索历程。本次规划是长期主义下的一个空间行动规划,规划在深圳创新城市、公园城市的内涵基础上,提出通过无障碍城市建设提升家园城市归属感。无障碍环境建设需要在城市化进程中抓住增量契机、主要通过存量优化,久久为功,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从有没有到好不好,包括公共交通转换包容性不足、公共空间体验系统性不足、公共服务支持专属性不足等问题。

本次规划的目标是打造“全民全龄无障碍城市网络”。以规划统领无障碍城市建设, 打造“一链三环多点”的无障碍网络总体结构。以五大空间行动计划推动项目实施,落实无障碍城市的空间格局。以三类空间设计指引促进品质提升,加强系统化、包容性和专业性的设计指引。规划实施方面,发挥协同机制、纵横共建实施。通过体检评估与规划编制、市区纵横共建和公众参与推进无障碍城市建设。


《数字赋能——数字规划技术探索与实践》


石亚男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信息中心 

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了“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的战略部署;住房城乡建设部“十四五信息化规划”提出了“加快构建大平台共享、大数据慧治、大系统共治、大服务惠民的住建信息化体系”的发展目标。在此背景下,数字化、智能化成为规划设计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支撑我院智库建设的重要基础。报告从数据、技术、产品、知识四个方面进行了介绍。

一是多源数据融合,夯实数据资产厚度。数据是实现数字赋能的基础。经过多年积累,伴随制度、标准、基础设施的建设,初步建立服务院内各项业务的多源基础数据库。形成全国覆盖,多尺度多维度的基础数据库,和针对重点城市,微观、动态反应城市体征的城市大数据库。数据库的建设为院内各项科研、生产、公益项目提供了强大的基础支撑。 

二是创新技术应用,提高规划设计分析能力。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相关专业的各类复杂模型、算法通过数字化手段的被更加广泛的应用在规划设计工作中。通过在项目实践中不断应用、完善各类信息化的技术,逐步形成了面向多类业务场景、多种分析对象的数字化技术方法体系,为提升规划设计分析与决策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提供了技术支撑。 

三是知识积累,构建专业化的知识服务系统。多种途径收集整理院内院外知识成果,建设知识库,建设知识访问门户,提升知识成果的复用性,提高知识服务能力。

四是自主研发,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信息化产品。结合行业管理业务需求,自主研发城市体检平台、CIM平台、规划管一体化的智能管理平台等系列产品,助力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管理的信息化、城市治理的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提升。

报告最后总结道,未来将在全国人居环境大数据中心建设的基础上,建设数据服务平台、技术集成平台、动态监测与模拟仿真平台以及知识服务平台,全面实现对院内各项业务的数字赋能。


《城市信息模型(CIM)技术

赋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应用及探索》


王新歌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遥感应用中心 

历史文化名城是“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的重要载体。以BIM、GIS、IoT等多源异构数据为基础搭建的CIM基础平台,能够为历史文化资源数据管理、规划利用、保护管理、辅助决策和推广宣传等工作提供有效支撑,从而赋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报告介绍了城市信息模型(CIM)技术赋能商丘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应用及探索经验。商丘CIM+古城智慧管理平台是CIM+历史文化名城领域的重要实践,通过二三维一体化数据库建设、CIM开发支撑平台建设、古城三维电子沙盘、电子档案管理、运维管理等模块建设,初步搭建了古城管理统一数字底板,实现了对各类保护对象资料文件的数字化管理,为古城保护决策提供了可视化依据。


《“规-建-治”一体:杭州规划建设评估的逻辑与思考》


马璇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 

以人民为中心,统筹“规-建-治”成为新时期城市规划建设工作的重要导向。在规划建设快速推进过程中,杭州提出要针对城市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评估。基于此背景,报告提出杭州规划建设评估的新逻辑与新探索,确立评估目标、工作组织、评估框架。明确评估导向,找到重点维度、明确维度重点,突出“以人为本”、突出空间与经济和人口发展的耦合关系、突出安全与发展并重、突出历史文化系统的系统评价、突出“规划-建设-治理”统筹施策。

基于“规-建-治”一体,报告提出新时期规划工作转型的思考与体会:运用技术理性提出解决方案,多源大数据精准画像是评估的基础;要向历史学习,梳理历史脉络,总结城市治理的逻辑;形成多部门、多形式的交流互动,在评估的过程中推动城市规划-建设-治理完善;形成开放协作的团队组织,大项目需要集团作战。


下午时段


从绿色低碳到全龄友好,再到数字赋能和规划创新,不知不觉中学术交流进度条显示进入最后一个版块——“安全韧性与交通研究”。韧性城市建设是新时期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以绿色、安全、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场域里,规划人的足迹遍及神州大地,宿迁、晋城、厦门、三亚、广州、郑州......以水定城、因地制宜,营造自然与社会耦合的健康水系统,探索城市供水安全韧性之道,打造城市供水系统安全韧性示范,构建以安全为导向的技术逻辑,建立以风险为核心的评估方法,提出应急通道布局的技术要点,为城市生命线工程保驾护航的同时,行而不辍,一步步勾画出足够精彩、同样也充满韧性的职业生涯。
守护城市的命脉、致力探索交通治理方案,为城市可持续运转提供技术支撑——这是靠谱交通院延续几十年的光荣与梦想。强枢纽、融产业、创平台,打通货运物流“最后一公里”,探讨轨道TOD体系的衔接,提升城市的集聚度和开发效率,探索推进“新城建”的工作机制和运行模式,系统推进超大城市规、建、运、管、服协调发展……今天的研讨内容告诉我们,他们仍然荣誉与使命同在,责任与担当并存,为“新城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继续贡献专业力量。
扎根大地、努力生长、谁都能散发光芒——人们用这场献给春天的演讲,报答春光! 


第八单元  

安全韧性与交通研究


主持








龚道孝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



《海绵城市建设中统筹内涝及水环境治理的实践与思考——以宿迁和晋城为例》

田川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水务院 


报告针对城市发展中面临的水多、水少、水脏等问题,探讨海绵城市建设中统筹内涝及水环境治理的相关模式。报告以宿迁市为例,分享平原水网地区在城市水系统层面的探索经验,聚焦宿迁洪水走廊、南水北调东线节点城市等特点,将中心城区重点片区河道进行打包系统治理,统筹推进防洪排涝、控源截污、生态修复、引水活水,营造自然与社会耦合的健康水系统;以晋城市为例,分享盆地丘陵城市在排水设施层面的探索经验,将海绵理念融入源头雨污分流改造,统筹解决污水冒溢导致的内涝与水环境问题,深入推进绿地系统对雨水资源消纳,完善旱季与雨季两宜的排水系统。
报告最后提出两点思考。一是不同模式要对应不同的工作重点和方向。二是关于统筹,要考虑实现的代价和条件,不能为了海绵而海绵,为了统筹而统筹;明确相互制约的逻辑和内涵,抓一点而破全局,统筹解决问题。





《城市水环境雨季溢流污染治理难点与策略思考——以厦门市筼筜湖治理方案为例》

张春洋

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近些年来,随着城市雨季污染问题的不断出现,生态环境部门强化汛期污染的督查考核,合流制溢流污染是重要方面,成为新阶段城市水环境的重要制约因素。报告以厦门市筼筜湖治理方案为例,探讨了城市水环境雨季溢流污染治理难点与策略。三十多年来,筼筜湖先后开展了四轮大规模整治,基本实现了旱天污水不入湖,湖体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提高。然而随着城市快速发展,末端截排为主的截污处理系统处于满负荷状态,每逢雨天,环湖排洪沟溢流污水进入湖体,水质反弹问题突出,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报告介绍了筼筜湖流域溢流污染治理策略。希望通过系统控源截污规划、开展湖体清淤、消除内源污染、水动力改善规划等系统治理和管理,实现筼筜湖“清水绿岸、鱼翔浅底、城湖共融”的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
报告最后分享了几点思考和体会。一是新阶段城市水环境治理,需要坚持流域治理,系统治理,给水留空间。二是城市更新背景下,源头治理、系统治理,是解决高密度城区水环境雨季溢流的关键。三是要因地制宜,合分完整,探索高密度城区雨天溢流控制方法。




《以水定城——以三亚抱坡溪流域水系统综合治理规划为例》

王晨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过度硬化的开发建设使得蓝绿空间被侵占,原始的水文过程被改变,地表径流量增大,地下水补给量减少。加之雨污水管网混错接、渗漏等问题突出,山洪水、河流水系、雨水、污水等错配耦合,使得城市水系统长期病态运行,面临“水少(缺水)、水多(洪涝灾害)、水脏(水污染)”的问题。
报告以三亚抱坡溪流域水系统综合治理规划为例,提出了“抱山、抱水、抱城、抱溪”的规划愿景。通过山水通道、清污分离单要素重构,水城空间、雨旱两宜、海绵韧性、生态安全的多要素再耦合,基于流域水文循环的内在规律,协调城市水空间与规划用地空间的互动关系,对城市水系统在空间和时间上进行“重构”,打造健康可持续的城市水循环系统。
报告最后分享了几点思考和总结。一是从“解耦”到“重构”,强化对于城市健康水循环系统内在规律的认知,充分利用城市既有空间和时间,建立良好的连通关系。二是统筹流域水系统综合治理, 实现水安全、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等多功能的融合,用统筹的方式、系统的方法解决城市水问题。三是以水定城,协调城市水空间与规划用地空间的互动关系,构建良好的山水城关系,使城市内部保持原有生态系统的自我组织性、自我演替性,使城市在适应气候变化、抵御暴雨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韧性”。




《谋定后动,因地制宜

——广州优质饮用水规划布局和行动计划思考》


李昂臻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水务院 
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供水安全和供水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推动城市优质饮用水工作成为践行城市供水高质量发展之基,也是探索城市供水安全韧性之道。
报告提出了广州优质饮用水规划布局和行动计划思考。广州秉承“谋定而后动”的工作思路,邀请我院开展优质饮用水系列工作,包括建立“1+6”标准体系、编制规划方案和行动计划,做好优质饮用水顶层设计。秉承以人为本和科学研判的理念,充分考虑民众温度和科学高度,开展基于“四大维度十项指标”的广州优质饮用水公众评价体系研究工作。结合评价准则因子,建立基于市政全流程模式、末端全深度处理模式、末端部分深度处理模式的广州优质饮用水实施模式评价准则。由此构建“1+3”目标指标考核体系,提出广州优质饮用水实施模式的分类、分区、分期指引。通过“一区一图两表”,开展七大行动,指导项目库生成。做好超大城市的供水管理精细化示范、落实以人为本的生活饮用水品质提升示范、打造城市供水系统安全韧性示范,彰显广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作用。




《“新城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深圳 “新城建”

试点工作技术统筹项目的实践与思考》

程崴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 


近两年来,住建部提出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服务质量,明确了全面推进CIM平台建设、推进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等7项任务,确定了包括深圳在内的首批16个试点城市。旨在通过试点,推进落地实施一批“新城建”项目,带动有效投资,激发消费潜力,促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推进“新城建”的工作机制和运行模式。报告以深圳 “新城建”试点工作技术统筹项目为例,介绍了“新城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实践经验。报告在介绍深圳“新城建”工作整体情况的基础上,提出2025年底全面建成“1+1+4+N”的鹏城“新城建”智能体的总体目标,主要包括“1”个共建共用的CIM平台、“1”个互通共享的智能中枢、“4”个全面实施的基础设施智能化建设项目、“N”个深圳特色的应用,从房子开始到小区、到社区、到城市,推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再上新台阶。
报告最后总结道,新城建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作。新城建试点工作需要顶层设计、整体统筹;新城建应用示范需与深圳特色的场景贴合,充分发挥深圳自下而上的特点;新城建应与产业发展充分结合;以典型项目为抓手形成示范和引领的经验。



主持








孔令斌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城市枢纽经济发展的路径探索》


苏腾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分院 
在内外双循环的发展格局中,国家和城市对货运物流和枢纽经济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但是我国由于供应链衔接不畅,物流成本整体上处在较高状态,而且地区不平衡现象较严重,在枢纽城市,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突出。报告从当前国内物流存在的问题出发,深度挖掘物流成本高企的根源,判断出物流链条中枢纽端矛盾较为突出,货运物流“最后一公里”亟需打通。报告以降本增效为核心,结合郑州、襄阳等城市的实践和国内外经验,探索枢纽经济发展要点,提出了强枢纽、融产业、创平台三大实施路径和针对性建议。





《综合效益vs资金平衡——轨道交通TOD的苏州实践》


蔡润林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 
轨道交通TOD近年来成为炙手可热的话题,一方面由于城市发展进入存量阶段,轨道引领城市发展和更新成为城市和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可行路径,另一方面高企的建设费用和运营费用也带来较大的财政压力。苏州是第一个轨道通车运营的地级城市,报告基于苏州轨道TOD规划背景,介绍了苏州TOD总体框架与实施路径。
报告介绍了耦合城市空间和中心体系、改善轨道站点周边环境,提供慢行友好连续高可达集散网络等TOD实施路径,进一步探讨了轨道TOD规划体系与法定规划体系如何融为一体,以提升苏州城市的集聚度和开发效率,以及如何通过TOD实现综合效益和财务可持续的平衡。
报告最后谈及了两点体会:一是,TOD是一个工作框架,服务于城市更高质量发展,应着眼于问题导向确定差异化的模式和解决方案;二是,TOD是一个政策工具,重视增值收益和资金反哺,有利于促进轨道交通和城市空间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统筹发展和安全:郑州应急防灾交通系统规划探索》


卞长志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分院 


基于落实新时期党和国家对城市发展的重大要求、弥补交通系统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突出短板的背景,报告分享了郑州应急防灾交通系统规划的探索经验。一是构建以安全为导向的技术逻辑。以安全为导向,探索应急防灾交通规划体系的“目标-方法-内容”,形成既有交通规划体系的有效互补;二是建立以风险为核心的评估方法。综合考虑灾害和交通两个维度,形成以交通设施灾害风险为核心的评估方法,并针对洪涝、地震、地质灾害等具体灾害建立详细模型;三是提出应急通道布局的技术要点。统筹布局,综合考虑人群应急需求和设施保障需求。分级布局,以更小投入获得更高保障能力。分类布局,充分考虑设施建设形式与灾害风险的关联。
报告最后总结道,安全是新时期城市高质量发展亟待补齐的短板,在交通系统的规划建设环节同样突出;以安全为主要导向的应急防灾交通规划技术体系,是对既有交通规划体系的有效互补;风险评估是防灾规划的核心工作基础,有赖于交通分析方法和灾害分析方法等多种方法的融合;统筹发展和安全,交通系统的规划建设治理在工作目标、基础理论、技术方法上需要不断创新。




《街区层面城市交通治理探索》


盛志前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分院 


街区层面城市交通治理是城市更新行动的组成部分,将有力支撑“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和好城区”建设。现阶段老百姓普遍反应街区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秩序”问题,是元街区交通和活动的无序和混乱,特别是乱停车对慢行空间的侵占问题。基于以上街区交通治理中的主要问题,报告提出了当前治理的着力点,重点开展三个方面的综合治理项目:一是基于全国道路基础设施平台和街景技术,转变价值导向,开展人性化街道治理;二是基于精细化停车普查和基层治理工作机制,自下而上,推进社区居民停车自治;三是基于精准人群画像的多样化活动需求和精细化治理要求,推广智慧道路设施的更新。
报告最后提出几点思考。要充分认识街区交通治理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舒服的街区生活,需要长期不断的交通治理;要面向“强治理”,推进街区交通治理工具的产品化。




《窄路密网视角下的绿色出行街区构建

——雄安新区启动区道路交通建设实践》


钮志强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雄安研究院 


雄安新区启动区致力于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的“小街区、密路网”理念,自转入大规模开发建设以来,关于窄路密网怎么建、街区制怎么落实、绿色出行如何保障等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工作。报告以雄安新区启动区道路交通建设实践为例,介绍了窄路密网视角下的绿色出行街区构建的探索与实践经验。
报告首先介绍了对于窄路密网的认识。2016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窄马路、密路网”。2019年,雄安新区启动区控详规落实,路网密度设计为12km/km2左右。但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问题,需要根据交通特征重新梳理窄路密网的交通组织和工程细节。在街区层面上的应对,目标是构建外路内街、外动内静的绿色出行街区。通过纯化道路功能、优化内外衔接、细化街道设计、形成街区层面交通设计总图等路径实施。报告最后提出两点思考,要全面推广和实现“窄马路、密路网”一是需要工作思路的转变,要由规划到建设,二是需要工作方式的转变,要由咨询到服务。



总结








《新形势、新探索、新使命》


张菁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

总结报告从新形势、新探索、新使命等三个层面展开,报告开篇指出,二十大提出我党的中心任务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对城市工作的新要求,消除疫情影响、推动经济复苏是当前工作重心,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当前工作主线,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工作举措。要落实中央精神,以“持续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和乡村建设行动”为路径,“以努力让人民群众住上更好的房子为目标,从好房子到好小区,从好小区到好社区,从好社区到好城区,进而把城市规划好、建设好、治理好”,“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具体策略体现为:着力在服务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突破,着力在增进民生福社、创造高品质生活上展现新作为,着力在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上实现新进展。
报告接下来概略介绍了2022年中规院在科研课题、标准规范、学术专著、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在科研课题方面,科研工作顺利开展,牵头8项“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承担23项国家级课题、78项省部级课题,发布12项标准及相关标准化文件,承担18个财政拨款项目和15个横向项目,“智库”建设成效斐然。
在标准规范方面,持续发挥我院标准化技术支撑机构作用,继续支持行业多个标准化技术标委会秘书处的工作,积极推进新的标准编制和标准相关研究工作,开展标准科技创新奖申报工作,推进工程建设标准改革创新。
在学术专著方面,2022年全年我院共出版14部学术专著,另有13部学术专著申请进行出版,数量、质量较往年有大幅提升。
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软著专利产出颇丰,2022年申报软件著作权24项,申报专利18项,开展创新类型技术研究,进行示范应用,出台《院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等制度。
在规划设计咨询方面,在全国进行了多层次广覆盖的规划设计实践,支撑国家城市化发展战略格局。共获得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9项、“2021年度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45项,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18项、表扬奖5项。
报告随后通过介绍本次业务交流会的策划组织情况,回顾了2022年全体中规院人在各个领域做出的新探索。
会议划分的八个单元在内容选择上体现国情、民情、市情,覆盖宜居、韧性、智慧、创新、绿色、人文城市,分别为国土空间规划、区域研究与乡村振兴、历史保护与文化传承、城市更新与城市体检、城市设计与竞赛方案、绿色低碳与创新研究、安全韧性与交通研究等,共有61位报告人参加。
报告的最后一部分提出中规院人需要继续践行国家使命、助力行业发展、加强自我革命。在践行国家使命层面,探索因地制宜、因城施策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坚持人民至上、回应居民诉求,建设全龄友好城市,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推动超特大城市转型发展,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在助力行业发展层面,持续发挥好规划作用,解决真问题、回应真需求、保障真落地。在加强自我革命层面,紧扣中央要求、人民需求、地方诉求,转变规划理念、知识体系及工作方式&内容,在社区层面实现打造“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基层社会治理格局,实现从规划到运营的全流程服务,创新规划产品,将规划师角色转变为政策建言者、方案制定者、项目协调者。用中规作品解决实际问题,以中规作品回应人民需求,让中规作品写在祖国大地上。



王凯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三天的学术饕餮大餐进入尾声,王院长最后给大家提出三点殷切期望:一是规划是不断发展的事业,我们要以创新的思维开展工作,不能固化和僵化。二是规划是不断实践的事业,也是一门应用型科学,我们要不断转变工作方式、内容,更多要做实操层面的事情。三是规划是不断迭代的事业,我们要有多专业协同、多部门合作的思想和理念,共同做大朋友圈,共同做大事业。事业越繁荣,行业越繁荣,中规院才能越来越好。 


我们明年再见!


2022年度学术交流会圆满结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