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姜德学:以一流党建引领一流大学建设的蕴涵与实践

姜德学 中国高等教育 2022-04-24

 点击上方蓝色文字“中国高等教育”关注我们

以一流党建引领一流大学建设的蕴涵与实践姜德学 [摘  要]全面加强党对一流大学建设的领导,是牢牢把握一流大学建设方向的关键所在。本文从阐释一流党建的基本定位出发,梳理党建引领高校发展的内在逻辑,分析推进一流党建和一流大学建设的相互关系,明确需要进一步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将为新时代以一流党建引领一流大学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关键词]一流党建;一流大学;内在逻辑 党的十九大明确强调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建设一流大学,是新时代党和国家赋予高校的神圣使命。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深刻阐释了加强党的领导对于办好一流大学的极端重要性,明确提出并反复强调“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一流大学建设指明了方向,新时代加强党对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领导,以一流党建引领一流大学建设,激发一流大学建设最大动能,反映了我们党对新时代高等教育事业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加快推进一流大学建设的应有之义。高校党组织应抓住一流大学建设的有利契机,以一流的党建引领一流大学建设攻坚,在一流大学建设中提升一流党建的工作标尺,做到一流党建与一流大学建设相互促进、相互支撑。 新时代高校一流党建的基本定位 以一流党建引领一流大学建设,既需要把握方向、统领大局,使高校发展方向始终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也必须在一流的坐标体系中不断提升高校党的建设水平,以自身过硬的建设从根本上肩负起领导一流大学建设的责任。 要以一流的政治建设为关键。党的十九大报告立足于新时代如何加强党的建设这个重大课题,提出“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强调“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高校党的建设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首先是要加强对师生的政治引领,坚定政治信仰。要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课程思政同步发力,组织好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推动广大师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深入领会其中蕴含的丰富的深厚理论、文化意境、实践基础和真理力量,为全面争创一流奠定好的政治基础、思想基础。同时,还要发挥高校智力优势和师资优势,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阐释,让理论鲜活地“飞入寻常百姓家”。其次,要加强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建设,教育和引领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师生党员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始终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同心同向同行。此外,要严格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和战斗性。认真执行各级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党支部“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制度,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武器,加强师生党员特别是青年学生党员的政治训练和党性锻炼,不断营造规范严肃、生动活泼的政治氛围。 要以一流的驾驭能力为基础。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强调,“‘十四五’时期,我们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因而,在人才培养上,要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科学研究上,要坚持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在社会服务上,要坚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发展、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文化传承创新上,要坚持面向打造较强传播影响力的大学文化;在国际交流合作上,要坚持参与国际或区域性重大科学计划、科学工程等。确保高校肩负起这些重要使命,高校党委既要有一流的驾驭能力,不断加强战略思维、系统思维、国际思维,始终统揽全局、协调各方,协同国家、社会、高校、师生、校友等共同力量,把思想理论学习的各项要求,主动融入高校发展的目标要求、阶段性要求和谋事创业的过程中,在一系列重大办学问题上进行战略谋划,并领导好实施过程,为一流大学建设提供坚实领导保证。 要以一流的组织体系为保障。严密的组织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严密组织体系去实现。只有组织体系有力,才能系统贯彻好党中央、教育部党组、学校党委做出的各类决策部署,才能做到有令即行、有禁即止、步调统一、方向一致。在这个组织体系中,高校党委要坚定不移地承担起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旗帜鲜明地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贯彻落实好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个高校办学的根本制度,合力配置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和民主监督权力,不断完善高校党的领导体制机制,使党委始终成为学校事业发展的坚强领导核心;院系党组织要发挥好政治核心作用,在人才引进使用、干部选拔、教材选用、职称评聘、重大学术活动上严把政治关。基层党支部要不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提升组织力,特别是教师党支部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系所中心工作上发挥政治功能,为一流大学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高校一流党建和一流大学建设之间的内在逻辑 高校党的建设争创一流,是高校党组织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加强党对高等教育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的重要举措。一流大学建设是党中央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部署。有必要把握二者之间同心同向、相辅相成的内在逻辑,从而以一流党建引领和推进一流大学建设,为一流大学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一流大学建设必须紧密依靠高校一流党建作引领。一流大学的建设,包括一流学科、一流人才队伍、一流体制机制、一流人才培养、一流学术成果、一流社会贡献、一流文化氛围等多项任务。在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前无古人的伟业,每一项任务都是突破性的、艰巨的。在这个进程中,必须要依靠一流党建作引领,凝心聚力,统筹多方力量攻坚克难,同时,也要以一流的党建,确保一流大学动力充沛,航正舵稳。 推动高校一流党建必须紧紧依靠一流大学建设作载体。一流大学建设极大地拓展了一流党建的内涵、空间和格局,是一流党建的“天然”实践载体。同时,一流大学建设也是一流党建成效的“试金石”和“观测仪”。一流大学的自身定位为一流党建抓发展和战略谋划提供了目标任务,高校党组织需要围绕一流大学建设这一中心任务宣传师生、凝聚师生、激励师生;一流大学所提出的一流科学研究、一流治理体系,有力增强了高校践行“四个服务”的能力;一流大学以培养一流人才为检验,一流人才是高校推进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力量,其培养目标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树立了新的标尺;一流大学为一流人才搭建了一流平台,大力提升了高校党组织抓人才工作的层次和成效。 一流党建和一流大学建设根本目标具有一致性。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扎根中国大地,就要坚守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坚守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时代使命。完成这一使命的落脚点在于人才培养。人才培养也恰恰是高校党的建设的根本任务。因此,必须牢牢掌握党对高校的绝对领导权,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一流党的建设成效和优势有效转化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能力,这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是有机统一的。 以一流党建引领一流大学建设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保证。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不断提升高校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发展推动力,提升高校党的建设引领一流大学建设的效能,亟待破解以下问题。 抓党建与促发展应相互协调。对一流党建与一流大学建设之间的内在关系,高校还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严抓基层党的组织体系建设,以严格的党内生活锤炼师生党员党性,规范党员干部行为操守,培养其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引导其深刻领会党中央决策部署,以更高的站位把握教育事业发展大势,不断增强建成一流大学的责任感与自信心,这是一流大学建设疏浚源泉、深固根本的系统工程,是从长远上解决一流大学建设的动力问题。只有高校党的建设扎实有效,高校党组织才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才能成为“双一流”建设的主心骨和坚强领导核心。 一流大学建设中要提升高校党的建设效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党委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党委对学校工作全面领导的局面逐步巩固,然而,高校党的建设效力还存在层层递减的问题,院系党组织、基层党支部党的建设存在一定的虚化、弱化等现象。高等学校是底部沉重的组织,办学的重心在院系,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就必须形成资源往基层倾斜、重心往基层下移、力量往基层下沉的鲜明导向。因此,高校党委要建立起有效的压力传导机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有利态势,保证党的建设方向不偏、力量不散。还要建立常态化联系基层党支部的制度,推动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师生党支部,确保学校党委全盘掌握各级党组织党建工作效力,及时调整决策部署以形成上下协同的党建工作体系。 基层党组织生活形式要与内容相统一。党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是党组织开展工作的基本单元,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因此,抓一流党建,要从基层党支部抓起,严格基层党组织生活,确保党建活动的频次和数量,更要注重活动质量,特别是要科学把握好形式和内容之间的辩证关系。如果只追求党建活动形式上的规模,不注重结合师生学习、工作、生活、科研的实际,往往会脱离师生,劳而无功、无所实效;另一方面,如果某次党建工作很有成效,但是形式上不坚持,没有一定数量规模,不能抓在日常、严在经常,最终能给党员带来的教育作用也是有限的。因此,无论是在党委全局谋划还是党支部的具体建设中,都要紧密结合一流大学的具体问题,既重视形式上的要求也注重内容上的效果,并以久久为功的韧劲持续发力,这样,党建工作才能不断贴近师生、团结师生、赢得师生,把师生的智慧和力量汇聚到一流大学建设上来,全面提升引领一流大学建设的效能。 党建工作打基础要与创新相互协调。《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指出,要“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时代性,主动适应信息时代新形势和党员队伍新变化,积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创新党组织活动内容方式”。一流的党建是对党建目标、内容、方式方法的系统提升,必须要契合师生特点,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方式方法,增强党建活动的吸引力。同时,也要明确注重创新不意味着一味求新求变。严格执行好组织生活制度,必须在科学化、规范化上下功夫,扎实做好党员发展、党员党性分析等基础工作,使党内生活始终严肃、规范,本身就是党建工作的有效形式,在任何时候都要始终如一地坚持。用一流党建引领一流大学建设,既要反对党建工作一成不变、不讲活力、生搬硬套,也同样反对忽视基础、不重规范,为求新而求新,而要坚持在守正基础上的创新。一流的党建工作,是在全面规范的基础上的一流创新,是打基础和抓创新的高度统一,如此,高校党组织才能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才能始终坚强有力地引领一流大学建设。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科思想政治工作专项重点项目(15JDSZ1003)“高校党组织严格党内生活常态化研究”的研究成果] 【作者姜德学:大连理工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
 原载2020年第24期《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策划:唐景莉

监制:李石纯

制作:王惠英

编辑:李石纯

王   瑶

核校:杨   婧


思想,从这里启程!欢迎长按二维码关注《中国高等教育》杂志官方微信!


更多精彩请长按二维码关注


欢迎订阅《中国高等教育》杂志请长按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