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繁花》带起“沪语热”,方言剧的咪道侬晓得伐?

正在追剧的 CCTV电视剧 2024-02-08


2024年,谁还没有通过《繁花》学会几句上海话?


(↑《繁花》后遗症之一)


在这个地道的上海故事里,集结了数位上海籍演员,现场对白几乎全部以上海话完成。


沪上儿女,“侬”来“侬”去,灵得不要不要的。

右滑学习“上海诶吾”


上海本地人在《繁花》中看的是乡愁,拾回对故土与童年的回忆;


外地观众在《繁花》里看的是腔调,惊喜发觉上海话是一个可深度开采的文化宝藏。


沪语独特的细密、节奏,带领观众领略海派风情,也让观众重新感悟到独属于方言的魅力。全国各地由此掀起一股沪语热



胡适曾在《海上花列传》的《序》中写道:“方言的文学所以可贵,正因为方言最能表现人的神理……方言土语里的人物是自然流露的人。”


这种鲜活与人味,在以方言为主的影视作品中也体现得极为强烈。




1994年播出的电视剧《孽债》,在上海电视台以沪语播出时,创下了42.62%的超高收视率,可谓是万人空巷。



《孽债》


播出时间:1994年

语言:上海话




剧集以上海知青为题材,讲述的是五个孩子从云南到上海寻找亲生父母的故事,方言此时是剧中最为显著的身份象征。


用云南方言与上海方言形成的“对撞”,呈现出孩子在上海的“不相容”以及他们与父母之间的隔阂。



山城棒棒军


播出时间:1997年

语言:川渝方言




电视剧《山城棒棒军》中川渝方言展露出的无穷韵味,给观众带来了极强的亲切感,也是无数巴蜀人民的童年回忆。


在方言的加持下,重庆“棒棒”群体的生活状态被呈现得更为真实。



装台


播出时间:2020年

语言:西北方言




用方言塑造小人物这一点上,电视剧《装台》同样表现出众。


顺子和他的兄弟们一口敦厚而幽默的西安方言,更加生活化地展现出小人物的酸甜苦辣,为有苦有乐的百态人生提供了更具人间烟火气的层层看点。



外来媳妇本地郎


播出时间:2000

语言:粤语




《外来媳妇本地郎》中,方言则成了“造梗”的来源。剧中不少笑点都是方言梗,譬如外地人误解粤语衍生的笑料。


剧集从2000年起播至今,集数超过3000集,在每个广东人心中,犹如“精神图腾”。



与之类似的,还有以北京话为主的《我爱我家》,以天津话为主的《杨光的快乐生活》,以长沙话为主的《一家老小向前冲》等等。



方言从最初的爆发到后来逐渐式微,在剧集中仅以元素或符号出现,直到《山海情》《繁花》的出现,让方言剧再度复兴,观众重新感受到方言的魅力。



方言本身具有的草根性,让它出现在正剧中有调和氛围的作用,人物真实可感,剧情更“接地气”。


一如《繁花》中汪小姐使用“高分贝”沪语对话时的灵动与明媚;



《山海情》中通过方言展示出西北人的豪爽与淳朴,人物的可信度由此增加。



方言带有的强烈反差感,又让它在喜剧中有极强的增色效果


《武林外传》中出现的各地方言大杂烩,不仅增加了同福客栈人来人往的江湖感,也因方言的喜剧效果成就了不少演员。



方言是文脉,是腔调,也是情感寄托。



在你的观剧记忆中

有哪部印象深刻的宝藏“方言剧”

【写留言】分享你对它的印象吧~



王凯、杨烁、董子健

原来你们是这样的“大江三子”?

“困难模式”开局

这两对母女怎样奔出逆境?

最近微信改版

经常有读者朋友错过推送

星标🌟“CCTV电视剧

精彩影视内容不迷路

总监制丨梁   红 夏晓辉

监   制丨杨春果 赵颖新

主   编丨王彩臻   

责   编丨蒋璇玮


来央视,看好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繁花》带起“沪语热”,方言剧的咪道侬晓得伐?

正在追剧的 CCTV电视剧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