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现代出版》2022年第3期目录

编辑部 现代出版 2022-06-22



本刊特稿


○ 5G技术语境下媒介环境融合性转向探析

——兼论我国媒体行业的未来发展路径

段  鹏 / 5


内容摘要:当前我国5G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在通信应用层面带给人们全新体验,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的技术本身也引领、改写着媒介环境的整体形态和未来发展方向。以唐·伊德对技术科学与后现象学的探讨为理论指引,人与当前的社会技术环境呈现出具身、诠释、它异、背景四种“人—技”关系。基于当前(人—技)—环境形态,我国媒体行业应在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有针对性地实施改革,加快深化融合转型发展。

关键词:5G;媒介环境;人技关系


理论前沿


○ 微信运动中的个体生活与数字交往 

姜 红 龙晓旭 / 11


内容摘要:可见性理论为阐释微信运动中“可见性”实践的生成、变化与矛盾提供了视角。微信运动将人的行走活动连入微信社交网络,使行走成为量化可见的数字。个体不仅可以借此认识自己、管理身体,更可连接社交关系、开展社会交往。但微信运动的数据也暴露了个人的生活行踪,成为潜在的“日常行踪监视器”,将个体置于他者的凝视之中。为了抵抗这种“凝视”或“追踪”,人们以切断社交连接或伪装行走数据等方式来“隐藏可见”或“编辑可见”,从而使“可见”走向“不可见”。随着数字媒介深度嵌入社会和日常生活,个体与他人的关系问题也由传统社会中具身交往的远近关系,转化成个体与他者之间数字交往的可见程度问题。

关键词:微信运动;可见性;运动社交;社交媒体


○ “五位一体”与“中国版中国故事”:中国国际传播的象征框架

任孟山 陈 强 / 21


内容摘要:“加强国际传播,讲好中国故事”已经成为我国战略层面的工作部署和安排。长期以来,在国际传播舆论场,西方发达国家占据主导地位,中国长期以他者的身份被言说和被定义,世界听到的是“西方版中国故事”。基于此,中国的国际传播要以“中国版中国故事”与“西方版中国故事”展开争衡,一方面促致国际传播舆论场的言说平衡,另一方面竞争中国象征身份的定义权,后者涉及当前的中国如何建构自身在国际传播场域的身份象征。在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同时,中国迫切需要寻求一个能够适应符号化的国际传播环境、有效统合中国现实的象征(能指)框架,“五位一体”为此象征框架的构建提供了路径。

关键词:五位一体;国际传播;中国版中国故事;象征框架


名家专栏·于殿利论出版


 论三大认知革命与出版学科建设 

于殿利 / 30


内容摘要:当下的出版学科与出版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诸多问题,或导源于对三组关系,即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出版学本体与跨学科的关系的认知偏差。要建设好出版学科、推动出版产业革命,就应该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这三组关系。首先,认识来源于实践,事实需要在理论的贯通下,才显现意义和价值,科学理论是一种建构,建构的基础是实践;其次,当前的出版研究重现实、轻历史,而一切关于出版的价值判断都源自出版史,因此要下力气做好出版史研究;最后,就学科本体而言,出版学本质上属于综合性学科,离不开其他学科的滋养,就属性而言,没有学科不是应用学科,也没有学科只是应用学科,这不应成为出版学人自我设限的思想根源。认知革命尤其是自我认知革命,是出版学一级学科建设的认知前提。

关键词:出版学科建设;认知革命;出版一级学科;出版史;应用学科


媒体融合与传播


○ 智能媒体和智能传播概念辨析

——路径依赖和技术迷思双重困境下的传播学范式转变

方兴东 钟祥铭 / 42


内容摘要:虽然智能媒体和智能传播炙手可热,但新闻传播学旧有的路径依赖和对人工智能技术的迷思,极大地误导和局限了学术界对智能媒体(智能传播)的理解,造成了概念上的偏差。智能传播是人类数字技术发展的结果,也是人类信息传播机制重大变革的结果,其概念的核心并不是“智能”而在于“数据”。迄今智能依然是个名不副实的隐喻,智能的本质还是一个计算过程,或者说数据的处理过程。智能媒体是指基于算法,以实时、动态的大规模数据为核心驱动的内容生产和传播的媒体形态。数据驱动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方式,是智能传播的本质。智能传播不仅是大众传播、网络传播和社交传播之后新的信息传播机制,也是促成人类社会信息传播范式转变的重大契机。我们需要从人类信息传播的演变历程和数字技术的演进历程出发,界定智能媒体和智能传播概念的内涵、外延与本质,为开启传播学范式转变提供正确的认知框架和初步的理论框架,包括智能媒体、智能出版在内的智能传播理论突破无疑是中国传播学引领世界的突破点和重要契机。

关键词:智能媒体;智能传播;算法治理;网络传播;社交传播;大众传播


○ 刍议5G融媒体背景下未来影像的数字资产保护

宋 凯 罗弈为 / 57


内容摘要:5G融媒体背景下,以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全息投影等为代表的未来影像技术发展迅猛。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资产化是大势所趋。未来影像是一种与数字技术息息相关的智能媒介形式,应重视未来影像在数字资产领域的价值保护,确保其实现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关键词:5G融媒体;未来影像;数字资产保护


出版研究关键词


 近代中国“新闻出版”概念生成史考略

白红义 马锦辉 / 65


内容摘要:“新闻出版”一词最早的意涵为“新闻纸出版”,而并列2+2式四字词“新闻出版”的生成,是“新闻”与“出版”两个概念在近代中国合流的结果,受到了近现代汉语的四字造词习惯、官方对新闻出版事业的集约化管控,以及20世纪40年代后半期全球新闻出版自由浪潮三方面的影响,而中国共产党在此基础上将“新闻出版”纳入行政话语体系,推动着“新闻出版”一词流传至今成为人们习以为常的概念。

关键词:新闻出版;概念史;新闻;出版;近代中国


 利益平衡的修辞术:“独创性”概念的生成、误读与反思

于 文 / 75


内容摘要:“独创性”概念是现代版权制度的基石,也是新兴文化生产与现代版权制度的冲突焦点。由于“独创性”概念的历史语境已经褪色,现实版权纠纷中人们对“独创性”的理解和使用夹杂了一定的“事实/价值”错位和话语误导。要准确认知“独创性”概念,还需要在文艺思潮属性的“独创性”概念进入版权法律体系的具体历史语境中,还原“独创性”概念在著作财产权建构和多元价值协调中独特的修辞功能。“脱语境”的独创性概念能够反过来塑造现实,对多元文化表达和新兴出版实践构成压制。摒弃脱语境误读,吸收继承“独创性”修辞策略中暗含的政治智慧,有助于继续发挥好“独创性”等历史性概念在权利分配正义和利益平衡方面的独特功能和价值。

关键词:独创性;版权法;书商之战;修辞


青年学者论坛


英国维多利亚时期《道德经》译本及其序言初探

[英]Elliot  O’Donnell / 90


内容摘要:在维多利亚时期(1820—1914),《道德经》被当作一本哲学著作呈现给英国读者。对该时期《道德经》译本的书名及序言进行分析,不难发现首批翻译《道德经》的英国知识分子对中国古代道家哲学予以高度评价,对其关注和重视程度超过了同时期的美国。这些英国知识分子以译本的序言为基础,选取了西方思想史上伟大的哲学家及英语读者熟悉的哲学概念去类比和诠释老子的哲学,为推动中西文明对话作出了贡献,也让欧洲与中国的“哲学恋爱”延续到了20世纪初期。

关键词:《道德经》英译本;英国维多利亚时期;中国道家哲学;中西文明对话


实践视域


○ 理论实践差距:概念进化视角下的国际传播学教材研究

王晓虹 / 98


内容摘要:理论或概念和实践之间的关系并不如人们想象中的那般紧密,理论和实践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程度的疏离和模糊度,而非一一对应,并且随着时间和语境的推移变化,概念和理论内涵也会随之改变。从罗杰斯的概念进化论考察国际传播学教材的“理论实践差距”问题发现,学科语境从对内对外传播已全面转向对外传播,国际传播的底层技术逻辑已发生进化突变,教材部分概念存在过度去场景化的倾向。

关键词:概念进化过程;理论实践差距;教材研究;国际传播学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现代出版》编辑部国内发行: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邮发代号:80-431海外总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有限公司国外发行代号:BM 7500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2095-03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1-5979/G2| 合作数据库
| 声明  
 我刊未授权任何个人、单位代理稿件业务,投稿请通过电子邮箱xiandaichuban@163.com
● 我刊无独立官网,望作者及读者周知,谨防受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