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个英国导演都85了,怎么还这么“愤青”?

Eurus NOWNESS现在 2022-04-12

🎥

牛津法学高材生,

讲了一辈子普通人的故事


对于绝大部分观众来说,提到英国影视作品,最先想到的通常是《傲慢与偏见》或者《理智与情感》这类翻拍过无数次的经典爱情小品,以及《唐顿庄园》这种贵族风情画式的肥皂剧,总之很少有人会第一时间想到讲述工人阶级疾苦,或者爱尔兰独立战争这些沉重题材的故事。

©️ Sheppard/Mirrorpix/Getty Images

1969年,肯·洛奇与小演员大卫·布拉德利在《小孩与鹰》片场

有一位创作者,他是英国公认的最激进,最左派的导演。从1964年进入BBC参与电视节目制作,到2019年完成最近一部作品,他花了半个世纪在讲述人世冷暖,讲述生活多艰。关于他最新的消息,不是他又在筹备某部新作,而是被英国工党开除了党籍。

讨论年龄对任何人而言都是件不礼貌的事,但不得不说,这位今年已经85岁高龄的导演,依然像个初入社会的“愤青”一样,热爱针砭时弊。放眼当下的世界影坛,大概没有导演比他更懂愤怒。

他,就是肯·洛奇。

©️ Thibault Camus / Associated Press

2016年第69届戛纳电影节上,肯·洛奇凭借《我是布莱克》获得第二座金棕榈大奖



五十年只拍底层困境

站在外貌协会的角度来看肯·洛奇,他其实蛮不像一个导演。他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斯文、冷静和严谨,更像伦敦金融城那些动动手指就能操纵亿万资产的商界大佬一样,一股子精英范。从某种层面上说,他确实应该被划归到“精英”的行列当中,在皇家空军服过役,在牛津大学读法律,就算放在学霸遍地的英国演艺界,也足够精英了。

©️ George Greenwell/Daily Mirror/Mirrorpix/Getty Images

1966年,30岁的肯·洛奇

但肯·洛奇拍了五十多年的电影,从来与精英无关。在他的故事里,主角是无家可归又被迫与孩子分离的年轻母亲,是被困在福利系统当中又毫无福利可领的困顿老人,这些人显然和精英搭不上边。他们是普通人,是肯·洛奇从小到大,司空见惯的熟面孔。

©️ 希望之日 Days of Hope (1975) 

肯·洛奇(右一)为BBC拍摄的迷你剧集,故事背景从1916年的一战跨度到1926年的英国大罢工

肯·洛奇生在英国纳尼顿,和伦敦这样的大都市不能相提并论。他父亲是一家工厂的领班电工,早六晚六,一周工作七天,是典型的“被剥削的工人阶级”。在父亲休假的时候,一家人会去Blackpool,一个有海滩和脱口秀的度假圣地。

Blackpool的喜剧表演,尤其吸引彼时还是少年的肯·洛奇,他喜欢看台上的演员怎么用夸张的语言动作,以及有些冒犯色彩的蹩脚段子去逗笑观众,也喜欢看台下的观众如何被逗得捂着肚子哈哈大笑,笑的同时眼角又噙着泪花。普通人的世界不仅“喜剧的内核是悲剧”,而且喜剧与悲剧往往彼此兼容。也是在Blackpool的剧场里,肯·洛奇读完了导演的“预科班”。

肯·洛奇

从牛津大学毕业后不久,肯·洛奇在1960年代初进入BBC电视台,成为“星期三剧场”(The Wednesday Plays)系列栏目的导演。这档节目的初创者施耐德·纽曼,对节目的设想是制造“符合当下的煽动故事”,来打破BBC节目长久以来的安全区和舒适区。

通俗点说,这个栏目设立的初衷就是“在雷区的边缘反复试探”。在纽曼担任制作人的时代,就有单集节目因为讨论战争的态度过于激进,或者是关于种族问题的看法引起争议,而被当时的英国政府施压,推迟播出或者干脆单集停播都是常有的状况。直到肯·洛奇与制作人搭档托尼·加尼特接手,“星期三剧场”已经不仅是反复试探雷区了,完全可以说是直接在雷区蹦迪。

©️ 十字路口 Up the Junction (1965) 

这部作品在1968年被翻拍,侯孝贤受此作影响才立志当导演

在“星期三剧场”栏目中,肯·洛奇和托尼·加尼特两人合作制作了十余部电视电影节目,其中就包括他最为影迷所熟知的早期作品《十字路口》和《凯西回家》。并且在上司施耐德·纽曼的建议下,肯·洛奇带着剧组走出摄影棚,去实地进行拍摄,这样也最大程度地突显了故事的真实质感。

这些节目一经播出,在当时的英国引发了不小的轰动,在1960年代末,几乎90%的电视观众都知道《凯西回家》。这个年轻妈妈流落街头的故事,甚至让英国政府专门设立了房屋慈善项目,来解决街头流浪的社会问题。也是因为故事过于具有纪实性,在《凯西回家》播出后,饰演片中女主角凯西的演员卡罗尔·怀特只要出门,总会被路人关切地询问,“你现在找到住处了吗”。

©️ 凯西回家 Cathy Come Home (1966)

肯·洛奇为BBC拍摄的电视电影,观众数目高达1200万,曾多次被评选为英国最好的电视剧集,这部作品也是肯·洛奇从纪录片转向纪录片的过渡之作

虽然肯·洛奇为“星期三剧场”拍摄的电视电影,并不算他职业生涯当中的代表作,但不可否认这档节目,之于他后续的导演生涯里,对普通人生活的关注,对现实的观照,以及用作品“倒逼”政府,起到了重要的铺垫。并且肯·洛奇还利用“星期三剧场”栏目,多少满足了点“夹带私货”的小心思。

他本人是超级足球迷,而有一期叫作《The Golden Vision》的节目,刚好是以足球运动员为主题。肯·洛奇在虚构的喜剧故事里,穿插埃弗顿足球俱乐部的采访录像,并讨论了那个年代风靡一时的球星文化。在老爷子后续的许多电影里,足球梗几乎都会出现,他还曾打趣合作了四十多年的剪辑师与他十分默契,唯一不合拍的就是支持了不同的球队。

©️ 小孩与鹰 Kes (1969)



从厨槽,到革命

致力于用作品真实呈现普通人生活的肯·洛奇,在1960年代的英国生逢其时,这很大程度要归功于“厨槽现实主义”在彼时英国文艺界的流行。厨槽现实主义(Kitchen-sink Realism),简言之就是一种在1950年代末至1960年代间的英国,蔚然成风的创作时尚,覆盖了包括文学、影视与绘画等诸多领域。

©️ 可怜的母牛 Poor Cow (1967)

肯·洛奇(右一)执导首部个人剧情长片幕后照

厨槽现实主义的作品,最常见的场景就是展现工人阶级的普通家庭生活,而主人公往往是愤怒的年轻人。他们或是和家人挤在一间狭小的出租屋里,无力改变贫贱夫妻百事哀的现状;或是泡在肮脏的小酒馆,义愤填膺地表达对社会问题和政治纷争的不满。采用这种表现风格的电影、戏剧和小说,经常会把背景设在较为贫穷的北英格兰工业区,作品中也会大量使用到当地的方言和俚语。

©️ 可怜的母牛 Poor Cow (1967)

厨槽现实主义也被称作英国的“新浪潮”,涌现了愤怒的一代,肯·洛奇算是其中的一份子。在主理“星期三剧场”节目的同时,他在1960年代末开始独立拍摄个人剧情长片,《可怜的母牛》和《小孩与鹰》就是他在这个阶段创作完成的,后者被BFI列为二十世纪百佳英国影片榜单的第七名。

©️ 小孩与鹰 Kes (1969)

《小孩与鹰》改编自巴里·海因斯的小说,主角是一个名叫比利的男孩,他撒谎、打架、偷东西,因为生活逼得他不得不这样过活,或者说他不是在生活,而是拼了命才能活着。一次偶然的机会,比利发现了一只雏鹰,在被贫穷与困顿裹挟的日子中,鹰成了比利唯一的伙伴。困顿的男孩与自由的鹰,这样的对照容易形成一股直击人心的力量。肯·洛奇在影片中,也承袭着他创作“星期三剧场”时冷静、克制的旁观与纪录视角,让这股力量自然地由银幕流淌而出。

©️ 小孩与鹰 Kes (1969)

《小孩与鹰》让肯·洛奇找到了作为导演想要坚持的方向,然而在1971年,他的世界骤然崩塌。在M1公路上,一辆爆胎的卡车撞上了肯·洛奇的车,车祸带走了他当时只有五岁的儿子。及至晚年,肯洛奇都甚少提及儿子的名字,他说,尽管有各种各样的方式,能够教人如何释放情绪,与悲伤的过往和解,但他选择拒绝。伤口始终是伤口,即使愈合,也会有疤痕。

©️ 致命档案 Hidden Agenda (1990)

©️ 石雨 Raining Stones (1993)

但生活还要继续。在整个1970-1980年代,肯·洛奇的作品大多反响平平,直到1990年代初,讲述发生在北爱尔兰关于英国政治阴谋的影片《致命档案》,以及仍然讲述底层人民不幸遭际的《石雨》,接连为肯·洛奇赢得两次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此时的他虽然已过天命之年,但依旧愤怒,不惧怕因电影而树敌。

厨槽现实主义之风让他对北爱尔兰的历史与当下尤其关注,也是带着这种关注,肯·洛奇在进入千禧年之后,创作了以爱尔兰独立战争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的《风吹麦浪》,正是这部影片,让他第一次捧起戛纳金棕榈的奖杯。

©️ 风吹麦浪 The 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 (2006)

尽管故事迥异,但《风吹麦浪》和《小孩与鹰》有太多的相似之处,一样大片铺满镜头的无尽绿色,基里安·墨菲的水蓝色眼睛,也十分容易让人联想到同样眼神澄澈的大卫·布拉德利。他们,本不该囿于困顿,不该满身污泥,而是该像那只名叫凯斯的小鹰一样,遨游在青山翠谷,振翅高飞。然而无论在战争还是和平的时代里,他们总被命运席卷着,不得安宁。两部作品像是两个坐标,标记出小半个世纪里,肯·洛奇导演生涯的初始与一次高峰,故事讲了一个又一个,而他一直都在对相同的问题发问:生为普通人,为什么总是活得如此多艰?

©️ 风吹麦浪 The 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 (2006)

基里安·墨菲饰演本片男主,与肯·洛奇在拍摄片场



被踢出工党,

照样愤怒

肯·洛奇不是那种活着活着,就活得没了脾气的人,甚至是反过来,他越活越愤怒,越活越爱骂人。2012年,他又凭借《天使的一份》第三度收获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电影里那群臭小子们,操着一口粗糙的苏格兰方言,骂天骂地骂空气,怎么听怎么“剌耳朵”,但那股野蛮生长的劲儿,竟透着些可爱。

©️ 天使的一份 The Angels' Share (2012)

肯·洛奇热爱各式各样的方言和口音,南腔北调或者荒腔走板,都是普通人最真实生活的再现。这种创作理念显然有厨槽现实主义的某些痕迹,而效仿他的后来人也不在少数,《猜火车》的导演丹尼·博伊尔,甚至是拍小清新见长的约翰·卡尼,都学会了这一招鲜。有些影评人对此颇有微词,觉得不懂方言就会不懂人物的对话,对此肯·洛奇也是完全不在意,直接回答,“请看字幕”。

©️ 底层生活 Riff-Raff (1991)

肯·洛奇(右一)在拍摄现场

在二度斩获金棕榈的《我是布莱克》和最近的一部作品《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之后,不久之前肯·洛奇的名字又一次出现在影视新闻里,这次无关新作,而是他被工党开除了党籍。这位1960年代就加入工党,党龄超过半个世纪的老同志被开除党籍,是因为现任工党领袖凯尔·斯塔默,在清洗党内支持前任领袖杰瑞米·科尔宾的小集团,受到波及。

©️ 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 Sorry We Missed You (2019)

82岁的肯·洛奇在拍摄现场。他曾多次宣布息影,但因发现快递员等工种存在新型的、更隐蔽的被剥削方式,便再次开始拍电影

这“剧情”,简直让人怀疑当下的英国政客们,是不是在致敬《是,大臣》和《是,首相》。虽然眼下肯·洛奇只是在社交平台公开发言,表示“将与被清洗的伙伴和同志自豪地站在一起”,但向来紧跟实事的他,会不会在下一部作品里直指脱欧对英国普通民众的影响,顺带把凯尔·斯塔默好好骂一顿,目前仍是未知数。

©️ 对比:肯·洛奇的生活和影片 Versus: The Life and Films of Ken Loach (2016)

其实从“星期三剧场”开始,肯·洛奇和他的作品就时不时引起社会性争议,上映遭遇阻挠乃至直接禁播,也不是经历过一两次。即便如此,85岁的他,还在借着电影,讲民生多艰,骂政府无能,还像个愤怒的年轻人一样,在质问人分三六九等,命有贫富不公,究竟是谁之过。凭他这满腔赤忱与“怒火”,就足够让影迷与观众,乃至千千万万如他故事里主人公一样的普通人,不由得对他肃然起敬。




🕙✉️🕙

 来聊 

 你最喜欢的导演是谁?



撰文/Eurus

编辑/Effy

排版 /Effy

NOWNESS

第三届 #NOWNESS天才计划# 已正式开启征片!

我们期待与新锐创作者们相遇,用作品和NOWNESS一起,重新定义这个时代的观看。作品征集现已开启,具体奖项设置、报名信息请点击图片跳转阅读:

更多「电影导演」相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