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keep calm and carry on 共度国难应有的态度

Peter东 混沌巡洋舰 2020-01-28

今天股票晚出手了一天,多损失了几百块钱,于是蹭热点,蹭着最近公众号打开率高,想码字把损失的赚回来。开个玩笑了,不过敢于这样说出来,至少说明作者的坦诚。这篇文章想先谈谈认知过载及认知失调;再谈谈情景记忆和海马体;最后说说我们该怎么做,才算得上有难一起扛。



1)信息太多导致的吸收困难


很多人拿当年的非典去比较如今的冠状病毒,却忘记了一个如今无孔不入的移动媒体带来的信息过载,非典时不会有漫天的谣言,不会有自说自话的争吵和毫无缘由的质疑动机。如今我们知道的太多,可供选择的信息来源太多,反而造成了无所适从,造成了决策能力的下降。


笔者反思之所以会在股市贪心,没有及时止损,我反思就是这俩天看了太多相关的论文和消息了,不过这也终究怪我修心的功夫不够,没法做到以平常心(这里本来的话是 每临大事有静气,但重读时想想,何谓大事,任何一件大事本身都是看似众多平常的小事涌现而生成的,要区分大事小事,就还存着分别心,算不得见相非相)


17年前,大多数人的信息来源还是电视与广播,而不是回音室与割裂的甚至对立的filter buuble。如今,各自带着自身的立场,看到自己想看到的那份事实,每个人都想去,也随时可以去做先觉者,却不知是“众生度化了佛陀”,也忘了乔布斯说过的stay hungry stay foolish。加缪在《鼠疫》中写道: 当人迷途时,充满活力也是浪费自己的时间。”,如果不能放下自身的成见,那么接受及传播的信息再多,也不过是抱薪救火而已。


认知过载的另一个危害是对新信息的麻木,当我看到本来很怕死的老人们不愿意戴口罩时,我最初的解释除了乐观偏差(幸存者),认知失调,以为是年龄越大,越难以接受新鲜事物,拿当年非典时没戴口罩(注意记忆是可以在回忆时,根据当前的情景被重塑的,尤其是很久之前的记忆)也没事的经验当成金科玉律。但后来想想,这样的解释不全对,另外的原因是老人们习惯的世界里,变化的节奏没有这么快,一线城市年轻人挂在嘴边的指数增长,对他们来说缺乏直观体验。于是当大量的相关信息填鸭式的涌入,他们会产生逆反心理,会觉得这是“狼来了”故事的前半段。



还是《鼠疫》这本书的话:“世上的罪恶差不多总是由愚昧无知造成的。没有见识的善良愿望会同罪恶带来同样多的损害...最无可救药的邪恶是这样的一种愚昧无知:自认为什么都知道,于是乎就认为有权杀人。",在一个大半都是博士生的微信群里,我认识到认知失调理论谈论的普遍人性,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存在。如果这次国难能教会我们什么,我说的是深入骨髓的,知行合一的会,那我希望是我们能学会认错。



我在《错不在我》的读书笔记中写到:"古话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其实是非常有道理的。小善小恶,看起来不过是一念之差,就事论事也确实不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但是如果希望避免最终的恶果,就必然需要重视小善小恶的区别,这样才能避免为平衡认知失调而做的重重辩护,断绝由此铸就的自我辩护的链式反应,从而防止我们成为”是用尽一生来证明自身的存在不是荒谬的巨婴


由此希望那些在朋友圈微信群中传播过不实谣言的朋友,能够一条条的去看看自己的聊天纪录,如果事后发现自己传播了未经证实的消息,发表了没有过脑子的言论,去正式的在群里/朋友圈里道歉,再去向像疫区捐点钱,以弥补自己给国家,给个人增添的麻烦。如果通过对在这场疫病中自身行为的反思,能够让这个国家即使百分之一的人做到在之后持续做到有错就改,不滥找借口,不将后果最小化,那么从长期来看,这也会让这场疫病为中国培养一批真正的民族脊梁。


在搜索认知失调相关的文献的时候,我看到很多相关的研究,都是如何将认知失调理论,应用到营销领域。顺着这样的思路,我想到了和 ”震惊!!!300万中国父母不戴口罩!北大教授竟然这样说!!“这篇文中类似的思路。但事后去想,这样做是治标不治本的。如同小时候你父母不给你讲清楚道理,拿游戏机加棍棒让你做功课,你肯定会趁他们看不见的时候偷偷玩,我担心的是过年后,随着子女们返回北上广,父母们重新不戴口罩,去亲友家走动,从而造成尚在潜伏期的病毒的再次爆发。真正要走的是那条难走的路,明白了认知失调理论对老年人为何难以接受新鲜事物的解释,要做的就是对症性的讲道理,而不是哄哄骗骗。


2)记忆 导航 海马体与群体思维


昨天铁哥的硬核科普文海马体启发下的类脑人工智能中写到,海马体在情景记忆的生成和导航中都在发挥作用。这让我有所启发。文中讲到的Complementary Learning Systems (互补学习系统),讲到了大脑中用于从独立的情景记忆中形成抽象概念的机制有两套,一套试图将情景记忆尽可能各自独立的保存,一套试图从中提取出共同的结构。正是俩者之间的张力,促使大脑得以涌现出抽象的概念。


参考:Complementary learning systems within the hippocampus: a neural network modelling approach to reconciling episodic memory with statistical learning


由记忆和导航的关系出发,我想到铁哥讲到的导航所具有的俩种方式,一种是绝对坐标,一种是相对的路径,这俩种导航方式,正好对应了上述的互补学习系统,相对路径的方式需要理清楚每个情景记忆中的事件各自独立的特征(自下而上),而绝对坐标需要在一个公共的参考系中(自上而下),去寻找普遍的结构。俩种导航模式的效率,在不同的环境下,针对不完全信息的个体,不是总是某一种优于另一种的,需要动态的进行策略调整。类似的,我认为在人类形成抽象概念的过程,也需要俩种互补的机制,以及一套能够在这俩者之间进行切换的调控机制。


对应到当今恐惧下的决策,听信碎片化的消息,听信群里的三人成虎,是自下而上的去根据事实来推测并调整自己的信念,这看起来是贝叶斯式的理想学习法,但贝叶斯式学习能够有效的前提是大家都能够有独立的思考,不人云亦云,更不别有用心。但在当下,心理学家Irving Janiss提出的”群体思维”指出,在恐惧和未知的环境下,人们的信息源变窄,想法趋于封闭,丧失了从全局和长远看问题的能力。相关的案例,可以从19年的美剧《切尔诺贝利》和《血疫》中找到生动的体现。


与之相对的是自上而下的视角,由有担当的专业媒体,去传播消息,并带着大众去根据绝对的坐标,找到该走的方向。例如可以看财新,丁香园,果壳等几个主要的媒体,即使这些媒体上的,你也需要做到不过度解读,不无条件的盲信,可以自己在做做功课,对于绝大多数个人公众号,以及聊天截图上的信息,更需要拿出批判性的态度去审视。正如好友Heyu说的:“不同组织、不同的人所能看到的信息,所处的立场身份不一样,看待疫情的角度和观点自然会有出入。”


结合前俩部分,笔者给出的建议是:每天给自己规定几个固定时间,细细读完你选定的媒体上的所有相关信息,其他时候,尽可能不看相关的报道,以免自己收到认知过载,而无法正确的做出决策。更重要的是,要多想,在这个乱纪元,每个人都要多用脑子想清楚问题的本质再行动。

3 Keep calm and carry on


这句话来自英国二战时的最著名的标语,真正让人赢得战争的是信息,具体的体现在二战中英国,是雷达以及这句标语中,我认为这句标语的作用,甚至高过了雷达,因为最终让人赢得胜利的是信心和勇气,想要了解这句话,可以去看古龙的孔雀翎。因此再重复一遍,当下如果你想做点什么,不给国家添乱是基本要求,对于多数人来说,需要做的是做好必要的防范,增强免疫力(适度锻炼,充足睡眠)和流行病学的常识是非常必需的。


如果你想做的更多,可以捐物资 给武汉中心医院捐点物资 少出门,把囤积的口罩优先捐给最需要的人,或者去在网上做在线志愿者。



https://shimo.im/docs/rtTKcR9X8TjrTDpv/read?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点击原文链接,可以看到相关的在线志愿者链接


文章的最后,还希望读者能够多多转发这篇文,在前一篇疫病相关的文中 提高知识水平就能够避免疾病的传播-至少模型是这样说的,我写到提高对疾病的认识,能够让疾病的传播降低,但如今看来,更应该提高的是我们自身对疾病认知的这一过程中反映出的精神状态和思维习惯。对付荒谬人生的最好办法是幽默,不是反映环境无力,充满怨气的阴阳怪气,而是去嘲讽自己基于现实主义的乐观和积极。就像下面这个故事中的那样:二战时期英国伦敦被纳粹轰炸得厉害,市中心有家书店挂了个牌子,上书:照常开门(Open as Usual)。当晚一个炸弹把书店的墙炸没了,第二天书店老板挂出一个新牌子:比平常开的更大了(Open More Than Usual)。


最后的最后,写下给读者新年祝福,不管在当下的特殊环境,还是未来的岁月静好(虽然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真正平安的日子会越来越少),好的生活所需的真的不多,五个手指头就能数过来,分别是:适度的锻炼,充分的睡眠,清淡的饮食,通畅的空气以及和睦的人际关系,从当下的疫病中,去培养上面的这五个习惯,这是个人意义上的”从危机中找到机遇“,即使你只能做到这五点中的四点,并在之后的人生中坚持,那么即使你在这次国难中受了多大的损失,都是赚到的。


走向我的东西并不是对更加美好的日子的希望,而是对于一切、对我自己纯净而又原始的冷漠。但是,应该粉碎这过于柔软、过于容易的曲线。我需要我的清醒,是的。一切都是简单的,是人自己使事物变复杂了。——阿贝尔·加缪 《置身于苦难与阳光之间》


更多阅读

新年寄语-不要过还未拼尽全力的人生

2016 混沌巡洋舰新年贺词

提高知识水平就能够避免疾病的传播-至少模型是这样说的



请读者多多转发,多多点击“在看”,谢谢!我的文很多人抱怨难懂,抱怨写的太散,这些我都知道,但我觉得写作首先要真诚,要让读者能够看到你为何不得不写,还有你那点想改变点什么的小心思。


想想还是补充一些关于疫病的看法,不方便明说,就说说一句俗话的对错,前半句前文提到过。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这话来自翁同龢的对联,我觉得今天没有古代的先贤,实在是幸运。当代我们面临的问题和古人不同,解决方案必然不同。若是先贤还在,旧的解法必然被奉为金科玉律,即使先贤本身想改主意都会有难度啊。不要总拿非典的经验套在当下,要实事求是的,根据当下情况,按照第一性原理从本质上思考问题。相比17年前,经济总量的7倍增加,意味着复杂性的非线性增加,而复杂性意味着系统的脆弱性。结合全球变暖带来的系统性灰犀牛风险,我们需要意识到,只有提升了系统整体反脆弱能力的举措,才能让我们度过这一关;只有让自己have an skin in the game的个体和组织,才能从逆风成长。具体对个人来说,就是去承受该承受的,然后不找死,不贪生,先做好凡人,偶尔做个觉悟者,坚决克制做先知的冲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