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臣服不是躺平,放下不是放弃

若水 奴隶社会 2023-09-19

这是奴隶社会的第 2944 篇文章

题图来自作者:河里的黑鹭,不管周边环境如何,它总是静静站在那里,宠辱不惊。

作者:若水,在美国学习、工作、生活近三十年。经济学博士。在四大之一任总监。正走在追求内在成长、寻求内心自由的路上。

作者写在前面

最近参加了诺言社区“少有人走的路”共读营。开营的时候,金穆兰老师做嘉宾分享。当她说到“心疼大家的各种努力,建议大家让心静下来,也努力关照自己,觉知自己”时开始哽咽,一直在流泪。不知道为什么我也一下子泪流满面。好像内心一个小小的泉眼涌了出来。好久没有这么肆意流泪了。我是被穆兰老师的大爱和慈悲感动到了?还是她的话说到了我心里?好像都是,又好像不全是。也可能是由于最近参加了一诺的“开创真实的成功之路”浸入式线上工作坊第二期,每天练习冥想,觉察,面对,接受,处理和放下,内心的清泉开始流动起来了吧。而穆兰老师的话则顶开了压在泉眼上面的那块石头。
说实在的,我开始对是否参加一诺的工作坊是比较犹豫的。三十年前来美,拿到经济学博士学位,然后在美国顶尖企业工作,成为公司少数华人总监之一。同时拥有一个充满爱和支持的家庭。那我参加工作坊想学什么呢?而我又能从工作坊学到什么呢? 


经过几天的自我反省,我意识到无论我的外在标签如何,在生命的什么阶段,生活都是不容易的,也是有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境的。而近年来我一直有从外向内,追求内在成长,寻求内心解放和自由的强烈愿望,却不知从何入手。而工作坊恰恰注重个人内在成长。我是奴隶社会的忠实读者,读过一诺关于内在成长的一些文章,很认同她的理念。而工作坊有一诺与 Mingyur Rinpoche (明就仁波切)以及 Michael Singer(迈克·辛格)的访谈,就更吸引我了。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参加了工作坊。


读过明就仁波切的 The Joy of Living:Unlocking the Secret and Science of Happiness (《世界上最快乐的人》)。也看过他“Wandering, but Not Lost(游走,但不迷失)”的纪录片。最令我震撼的是明就仁波切放弃众星捧月的舒适生活,卸下著名藏传佛教大师的光环,一无所有地在印度、尼泊尔等地的山林、街市游走,禅修,历时四年半。其间他乞食,露宿街头和山野,孜孜不倦地禅修,也曾有过频死的体验。然而他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内心自由,认为那是他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我从来没有想到一个人可以在舍弃一切,一无所有的境况下拥有内心的自由和快乐,因为大多数人(包括我)拥有的是conditional happiness (有条件的快乐)。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读过迈克·辛格的 TheSurrender Experiment:my journey into life’s perfection(《臣服实验》)。这本书一诺多次介绍过。辛格用平实的语言讲述了他的痛苦,纠结,探寻,发现,放手,臣服和最终的绽放。这个放手由生命掌舵的臣服实验,让辛格从一个脑子中老有不同小人儿在争吵的经济学博士生变成了活在当下,内心自由,充满能量和光的人。他不但成为很多人的心灵导师,也收获了世俗意义上的巨大成功,建立了市值十亿美元的上市公司,成为畅销书作家。他是怎么既出世,又入世,同时做到内在成长和世俗成功的呢?


因此我是带着期待和疑惑参加工作坊的。期待的是一诺的分享和聆听大师的智慧。疑惑的是如何找寻活在当下、活出内心自由、更有意义的人生的路径。


▲ 来自作者:荷花

我主要有几个疑惑。


一是从个人层面,尽管活在当下,放下恐惧和纠结,活出内心的自由都是耳熟能详的,但知易行难。有没有方法帮助我们修炼,慢慢达到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无论是富有,还是贫穷,无论是年轻,还是老去,无论是健康,还是病痛,都能有一颗不受羁绊的平安、自由、愉悦的心,真正做到不念过往,不忧当下,不惧未来呢?

 

第二个疑惑是我们常说的臣服,活在当下,这真正意味着什么呢?人在追求内在成长的同时,也可以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吗?路径何在?


第三个疑惑是在当今充满不确定性的大环境下,新冠,战争,全球变暖,去全球化,大国博弈,经济下行,众生实苦,让人不禁有“这个世界还会好吗?”的发问。在这样的时候,即使个人生活层面修到了享清福的境界,我们能做到“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吗?作为一个渺小的个体,我们能做些什么,让世界变得好一点呢?

工作坊结束了,我的期待得到满足了吗?我的疑惑得到解答了吗?答案是肯定的。


一诺透过现象看本质,把一个个我们平常都知道,但迷迷糊糊,疑惑的点串了起来,从认识论的层面进行阐述,让人豁然开朗;从方法论的层面详细解释,指出切实可行的修炼的一些路径。并指导大家每天练习冥想,觉察和写觉察笔记,尝试转念,清淤,面对,接受,处理和放下,真正行动起来,看到自己的进步。而一诺与明就仁波切和迈克·辛格的访谈,睿智而温暖。大师的分享真的让人如沐春风,有拨云见日之感。


还有一个意外的收获,那就是结识了一批在追求自我解放和内在成长的路上同行的好伙伴。大家的觉察笔记和“黄金五分钟”的分享,常常让我泪目。伙伴们敞开心扉,相互倾听,懂得,支持和鼓励,是一个多么温暖、安全的场啊!我们生而为人,就会有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而因为有痴,有爱,就有求不得的痛苦,和失去的恐惧。但只要有了追求自我解放的愿望,并付诸行动,我们就已走在了争取每一个活在当下的自由的路上。


事实上不少伙伴分享说通过练习,把郁结在心的淤泥清掉了,对自己、家人、同事,甚至狗狗有了 compassion(悲悯之心),能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了;并通过注重于做好手中的事,过好当下的日子,感到精力充沛了,吃得好,睡得香,脸上有光了,人也变得自信和漂亮了。有的伙伴建议把工作坊改名为“一诺加油站“呢!


说了这么多,好像有为一诺的工作坊打广告之嫌啊。其实这么好的工作坊就是要打广告,让更多的人受益!言归正传,还是举例说明工作坊是怎么回答我的几个疑惑的吧。


01

你本来就有勇气


关于第一个疑惑,我觉得对不确定性的恐惧和焦虑是我追求内心自由的最大桎梏,觉得自己没有足够的勇气应对不确定性带来的后果。一直羡慕智勇双全的人,觉得自己智是有一点,但勇很不够。孩子们也开玩笑说妈妈是“scaredy cat(胆小的猫)”。我车子里的小挂件是儿子用激光刻在木片上的“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以此来勉励自己。


但知易行难,遇到不确定性的事情仍常常担忧恐惧,脑子里上演一大堆“what if (如果这样,如果那样……)”。而对权威也没有挑战的勇气,即使知道权威并不是对的时候。特别希望自己能修炼到“勇者不惧”的境界和自由。


用工作坊学到的工具,开始对此进行觉察和反思。我生长在一个有爱的大家庭,学习成绩优秀,上大学、出国、工作、婚姻都比较顺。那我的不勇敢,畏惧不确定性和权威从何而来呢?是天性?还是其它的原因?我怎么才能摆脱这种恐惧,得到自由? 


一次冥想的时候,一诺要大家观察心中堆积的、阻挡泉水流动的石块。突然,我眼前出现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一个人呆在用门板拦着的房间里,哭得满脸泥花花的,正用脏兮兮的小手挖吃矮桌上的剩粥吃。一瞬间泪水盈满了眼眶。这是我小时候发生的真事。但我没有记忆,长大后听母亲和姐姐们作为笑谈。没想到以这种方式重现。


▲ Photo by Rhendi Rukmana on Unsplash


母亲四十多岁才生下我。由于我体弱多病,母亲听信算命先生的话,说只有把我给别人抱养才能存活,含泪把我送给外婆家附近的一户没有孩子的年轻夫妻。他们保证会善待我,但却常常把四岁的我用门拦在家里,自己出去工作。


外婆听人说我经常在哭,过来查看,发现我一个人呆在用门板拦着的房间里,哭得满脸泥花花的,正用脏兮兮的小手挖吃矮桌上的剩粥吃……外婆心疼得无以复加,立刻带信给母亲。母亲马上赶来找了个理由带我回家,从此再也不肯让那家人接我回去。母亲和兄姐们因此加倍的爱我,甚至有些过于宠溺。但我小时候不听话的时候,姐姐们会吓唬我说再不乖的话,那家人就会来抱我走。我就吓得找个地方躲起来,天黑了才敢岀来。


那个四岁的小女孩突然离开爱自己的母亲和温暖的家,被抛到一个冷冰冰的地方,没人陪,没东西吃,哭哑了嗓子,是多么恐惧和无助啊!我紧紧抱住那个哭泣的小女孩,对她说:对不起,妈妈爱你,她不是有意的,她救你来了,这样的事再也不会发生了。泪水汹涌而出。我好像看到了我为什么对未知的,不确定的东西如此惧怕。同时感到前所未有的释然。


我跟着继续深挖。如果说小时候的这件事是我害怕未知和权威的起因,那么害怕失去和不相信自己有勇气,没有力量应对不确定性带来的后果恐怕是更深层的原因。因为一直比较顺利,拥有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和家庭幸福,就更害怕失去。因而倾向于循规蹈矩,待在自己的舒适区,对不确定性有天然的恐惧。而不相信自己有勇气,有力量应对不确定带来的后果,更让我心生羁绊,不得自由。这也是为什么我听到明就仁波切的故事如此震撼的原因。


而一诺与明就仁波切的访谈点醒了我。明就以他小时候通过冥想克服焦虑症为例,告诉我们绝大多数对未来的可怕预期都是我们脑子里想像出来的,只要我们觉知它,停止抗拒它,观察它,面对它,它就会消失。事实上有多少我们担忧的事发生了呢?很少。“When we see the river, we are out of the river; when we see the mountain, we are out of the mountain”(当我们看河之时,我们已经在河流之外;当我们看山之时,我们已经在山川之外)觉知恐惧和焦虑,就已经在摆脱恐惧、焦虑,得到自由的路上走了一半。


▲ Photo by Andrew Maranta on Unsplash


一诺说每个人本来就有勇气,有力量过上自由而成功的人生。是啊,回首过去,当命运抛给我意想不到的挫折的时候,尽管痛苦和被动地应对,我不都是置于死地而后生了吗?我不都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了吗?我本来就有勇气,而且我比自己想象的更有勇气!我有力量、智慧和资源接住、处理、放下命运抛给我的任何意外!


而我现在有了觉知,有了工具,那我还怕不确定性什么呢?明显感到尽管遇到意外的事情仍会焦虑,但通过冥想,觉察,面对,接受和处理,能较快的放下,而引起担忧的事情也好像变少了。


“一切事情,物来则应,过去不留”。让我拥抱不确定性,走上没有恐惧羁绊的自由之路吧!


02

活在当下


金刚经有几句我们都熟悉的话:“凡有所相,皆为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是在说人生的空。


但一诺给我们讲宇宙的起源和人类的进化,让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看人生。是的,人生的确是空,但人类能在宇宙 138 亿年的历史中,从几百万年前的猿类进化成今天的智人,而且正好有一个有氧气、有阳光、有水的,美丽的蓝色星球赖以生存,这难道不是一个奇迹吗?人生是空,但更是奇迹啊!想通了这一点,金刚经所讲的其实不是要我们专注于这个空,而是理解了人生的空,我们就更能不执着于自己的悲欢,活在当下,享受人生的奇迹。


那怎么才能活在当下呢?迈克·辛格在书和访谈中给出了答案。臣服是活在当下的有效路径。但臣服不是躺平,而是直面生活中的各种事情,平和地接受它们,并全力应对,不纠结、不抱怨,在尽力之后臣服于结果,接受生命之流对自己的引导,不念过去,不畏将来。而放下不是放弃,而是放下那些让我们烦恼的情绪,专注于手中的事,将它做到最好。


他还说到我们要不断觉察,清淤,”last in, first out(后进先出)” ,搬走心中堵住清泉的石块,让心中的清泉流动起来,让身体的能量流动起来,这样我们就会充满力量和爱,并将它们带给周围的人。而当一诺问到修行和成功的关系时,辛格说修行是因,成功是果。如果臣服,放下,活在当下,成功就会随之而来。


辛格的话如醍醐灌顶。我们如此执着于成功,为它拼命、焦虑,为它卷,以为成功了我们就会快乐和自由;却常常本末倒置,忽略了内心的成长、爱和自由。我们成功时,也许会有短暂的快乐,但很快又被新的目标和焦虑追逐,因为这种快乐是外在的,有条件的,门槛越来越高的,永无止境的。而如果我们臣服,活在当下,好好做手中的事,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锻练,好好爱身边的人,那我们的喜悦和平安则是无处不在的,持久的。而因为专注于手中的事,将它做到最好,成功就不请自来了。


听了辛格的话,回想我的职业生涯,觉得真的是当我臣服,专注于手中的事和当下的成长的时候,也是从低谷爬出来,走向高光的时刻。当然那时是被逼臣服,而不是主动臣服,是没办法了,只好先将能做的做好。但结果是一样的。


当然臣服和活在当下是非常难的,因为我们是人,有那么多情感、痴心和执着。这是一个一生的修行,但也是一个觉醒,觉悟,收获成功和自由的旅程, 不是吗?


▲ 来自作者:一树繁花


03

我与世界的关系


第三个疑惑是我在一诺第一次答疑时就提出的。一诺与明就仁波切和迈克·辛格的访谈的时候也提出过类似的问题。他们的答案惊人地相似:


尽管当今世界充满不确定性、困难和挑战,难道以前的世界就更好吗?不错,过去七十年没有战争,技术和经济飞速发展,而近年遭到了困难,甚至倒退。但从历史的长河来看,人类的历史是一部战争史和大国博弈史,而每次灾难过后,人类不论从社会制度,还是生活水平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而在更困难的年代,圣人和智者们如佛祖、孔子、甘地、曼德拉等,在艰难困苦中始终有坚定的信念和坚韧不拔的勇气,最终通过自己的行动造福于人类。

在我们不能控制大环境的时候,我们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有悲悯之心,并把爱,能量,和光传给他人。


听了上面的回答,真的是豁然开朗。把我们现在的处境放到历史的洪流中去看,好像一下子没有那么悲观了,甚至有了一些信心。尽管我们没法与圣人和智者相比,但我们可以从我做起,活出自由和最好的自己,善待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和周围的人,并把爱、悲悯、能量和光带给周围的人。那这个世界就会因为我们每一个个体的存在而变得更好一点。


有了上面的认识,仿佛一下子明白了金刚经里所说的更高的境界:“应无所住而行布施,是解脱,是大解脱”。也就是前些天很多文章中引用的稻盛和夫的“自利则生,利他则久了”。或者说是我们常说的无问西东了。只有无问西东,才能不计得失做自己喜欢的事,爱自己所爱的人,应无所住而行布施。


活在当下,无问西东。


最后以我的一篇觉察笔记作为一个活在当下的例子来结尾吧,愿我们都终有绿洲摇曳在沙漠,走在通往自由和幸福的路上,乐此不疲。



今晨去河边走路。专注于蓝天,白云,树木,河流,鸟儿和野花,与大自然连接,与它们交互。


看到各种各样的野花。有叫得上名字的,也有叫不上的。


仍然是铁线莲的主场。成片成片的开着,远看像雪落在翠绿的灌木林间,让人心生清凉。近看有不少蜜蜂上下翻飞地采蜜。我想蜂蜜可能是杏仁味的。



雏菊也开了。明黄的花瓣,金黄色的蕊,在风中摇曳着她小小的花朵,让人心生欢喜。


发现两朵幸存的合欢花。粉色的花儿已有衰败的迹象。但又有什么关系呢?它已经结出扁豆状的种子,明年会开出更多的花儿吧。


茅草花是秋的信使。看到它,就会想到秋天快来了啊,和那秋天相关的思绪。有一点点惆怅,一点点平静,和一点点欢喜。


我不由想起泰戈尔的《生如夏花》(郑振铎译):


“我听见回声,来自山谷和心间

以寂寞的镰刀收割空旷的灵魂

不断地重复决绝,又重复幸福

终有绿洲摇曳在沙漠

我相信自己

生来如同璀璨的夏日之花

不凋不败,妖冶如火

承受心跳的负荷和呼吸的累赘

乐此不疲”




本月底开始,一诺会再次设计并带领一期 6 周线上职场工作坊,和第一期一样,会有外在和内在两条主线。除了每周两小时一诺授课、一小时答疑之外,工作坊还会邀请四位重磅嘉宾和大家交流分享。


详情见下方海报,海外的朋友也欢迎关注一诺网站 www.yinuoli.org。


-  END  -

推荐阅读

一诺:职场困境的本质,其实从来都不是“职场”问题


转念十年:我在华尔街穿越生死线


海外职场需要的顶级思维方式——中年赴美的我如何找到人生发展第二曲线


一个北美文科生的英雄之旅



各位读者朋友,一起在文末留言你的想法/故事吧!也欢迎点分享,给需要的朋友们呀。投稿或者商业合作的朋友,请邮件联系(nlsh88@163.com)。


记得点一下在看和星标哦,期待每个清晨和“不端不装,有趣有梦”的你相遇 :)


点“阅读原文”,加入“奴隶社会”朋友圈,诺言社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