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会活动丨2017城乡规划专业六校联合毕业设计终期答辩顺利举行

以下文章来源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编者按


6月6日,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提供学术支持、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和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承办,由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协办、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支持的2017城乡规划专业本科“六校联合毕业设计”终期答辩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钟庭报告厅成功举行,同期进行了“六校联合毕业设计”成果展览。


6月6日,2017城乡规划专业本科六校联合毕业设计终期答辩于同济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钟庭报告厅举行。

 

本次毕业设计以“轨枕之间——天津铁路环线周边地区更新发展规划”为题,选取天津市中心城区长约65公里的环城铁路为线索,探讨天津市中心城区铁路环线周边地区的城市更新目标与规划路径。六所高校共有30余名教师和46名学生代表参加了本次的答辩活动。


“城乡规划专业六校联合毕业设计”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以下简称“学会”)提供学术支持,国内六所高校轮流承办。活动自2013年以来,先后由清华大学、东南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重庆大学承办 ,本届活动由天津大学组织承办前期的调研及中期答辩,由同济大学组织终期答辩及成果交流。


 会议开幕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副系主任耿慧志主持了本次答辩活动。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致辞,他对各高校老师和同学们的积极参与表示感谢,并鼓励大家肩负起学科建设和发展的责任。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石楠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李振宇致辞,他从同济历代规划人的贡献和中国当前城市化发展的机会着眼,表达了对年轻学子作为新一代规划人的期许。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 李振宇


学会副秘书长曲长虹、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孙彤宇出席了开幕式。


汇报与点评


本次答辩特地邀请了行业专家参与方案的点评和指导,包括: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王引,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刘燕辉,学会城乡规划实施学委会副主任委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赵民,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卫东,学会理事、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黄晶涛。

 

上左起:石楠,王引,刘燕辉;

下左起:赵民,黄卫东,黄晶涛

 

汇报分为上午、下午两个半场,通过抽签决定汇报顺序。上半场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重庆大学进行汇报,下半场由东南大学、天津大学、清华大学进行汇报。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团队以“时连空合”为题,通过文献解读、社会调查、实地踏勘、舆情分析,以“识、脉、困、机、策、计”为主线,梳理了沿线地区的历史遗产和活动印记,形成了文化传承、居住更新、存量挖掘、网络优化、绿地提升、区域协同的规划策略和基于“空间、用地、人”三位一体的综合设计导则。最后还提出了“众智成城”的创新性平台,通过众筹众规、自下而上的方式使公众智慧融入城市规划。

 

各位专家评委认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团队的逻辑体系建构清晰,且十分重视地区的文化诉求,在综合策略研究、定量评价方法、总体设计导则和公众参与创新等方面做了很好的探索。


重庆大学


重庆大学的团队以“今津乐道”为题,立足于“乐忆轨枕、乐游绿景、乐兴产业、乐享生活”四大主题,从遗产、产业、生态、生活四个方面提出了多元利用、修复联络、渗透植入、缝补激活的策略,以实现构建多彩乐活线、重塑铁路与周边地区关系的目标。在重点地段的城市设计中,应用了“扎根理论”、“情感纽带重建”等方法,打造基础生活圈和机会生活圈。最后以全线乐活地图的形式,为大家呈现了“今津乐道”的设计图景。

 

专家评委一致认为重庆大学团队的特色十分鲜明,从人的生活角度切入,对主题进行了全面的演绎。从城市到基地的分析连贯,设计深入细致,尤其是场景化手段的表达事件能力强,给人耳目一新的带入感。

 

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的团队以“宜轨、创城、泽人”为主题,从交通、产业、历史、社会、生态、资源等六大方面着眼,形成了因地制宜的策略研究、六线渐进的系统构建和以人为本的实施措施三大板块的成果内容。基于环线铁轨三种转型模式的对比分析,提出了绿地模式下的“云轨单车”概念,在此基础上展开总体城市设计和更新机制研究。最后选定南口路地块作为锁眼进行重点地段深化设计,以推广带动环线其他地区更新。


专家评委们肯定了东南大学团队从交通系统切入有很强的现实性,运用了系统分析方法,层层剖析、全面综合、扎实细致,而云轨概念及其与各个系统的整合具有一定的创意。


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的团队以“轨解城心,枕活边缘”为题,解读和梳理了环城铁路与海河的关系,拆解环城铁路为“东城心”和“西边缘”。从交通、生态、社区、文化四个方面对东、西半环区域进行差异分析,进而提出“解城心”和“活边缘”的不同策略。采用空间共通、功能互补、人群互动等多种方法,打造复合多元新廊道,以实现复兴铁轨城市脉络的愿景。

 

各位专家认为天津大学团队的解题十分到位,对于轨道与海河、城市以及多个系统之间的关系解读透彻、融会贯通,不同内容层次阐述清晰。基于两个半环的特征分析提出了破环解构的方案,充分考虑了铁路工业遗产的利用,兼顾了目标与实施,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的团队以“枕河共荣”为题,从铁路的存废分析入手,聚焦于西侧的废半环,将其与海河、南运河连缀形成枕河新环,以实现“枕轨之间”到“枕河之间”再到“枕河共荣”的空间重构。基于建构轨上生活共同体的概念,提出了共享交通、共赢文化、共创产业、共建生态的四大策略和空间更新机制,并以“融城、融居、融景”为重点进行了典型地段的深化设计。

 

专家评委们肯定了清华大学团队的方案汇报展示,认为他们立足于环线与城市的关系,从交通的专业角度切入,对主题做了巧妙的演绎。方案聚焦于人口和产业等核心问题,思路清晰、观点明确,汇报一气呵成,具有很强的演讲表达能力。


在对各个团队成果表示赞赏的同时,专家评委们进一步指出了规划研究和深化的方向,建议今后应重视对局部地区与城市整体、网络虚拟与真实参与、社区层级与城市层级、设计理念与具体实施等多方面关系的综合考虑。还从城市规划师的职业素养、汇报表达技巧等方面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意见。

 

总结与展望

 

在总结环节,东南大学孙世界副院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任云英系主任、重庆大学叶林副教授、天津大学任熙巍副系主任、清华大学王英副教授5位老师先后发言,对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提供的交流平台表示感谢,并对“六校联合毕业设计”表达了美好的祝愿和未来的设想。学会山地城乡规划学委会副主任委员、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系主任杨贵庆祝贺各校团队完成了优秀的毕业设计成果,也对明年“六校联合毕业设计”的承办工作做了说明。


上左起:孙世界,任云英,叶林;

下左起:任熙巍,王英,杨贵庆

 

石楠秘书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发言。他特别感谢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及各位评审专家对终期答辩所做的贡献,希望六校准确把握联合毕业设计作为一个教学环节的基本定位,并代表学会表示将继续全力以赴地支持和加强与各高校的互动。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石楠


最后,由学会理事、乡村规划与建设学委会主任委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张尚武副院长致闭幕辞,希望通过联合教学进一步促进高校规划教育的交流和学习。至此,2017城乡规划专业本科六校联合毕业设计终期答辩圆满结束!


终期答辩活动合影

 

通过这次精彩纷呈、特色鲜明、引领性强的联合教学工作,加强了各个高校之间、社会与高校之间的充分交流,对各校教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次毕业设计成果将于六月底至七月初在天津展出,届时将向市民开放。

 

*同济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本届无本科毕业生,因此未参加本次联合毕业设计。



相关阅读


2017城乡规划专业本科六校联合毕业设计第一阶段调研汇报顺利举行

打破常规,原来城乡规划毕业设计还能这么搞……^_^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