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土豆扶贫!雪川农业“接二连三”走上“薯光大道” | 龙头企业典型案例

乡产天下 2022-12-31


初秋时节,正是河北坝上地区马铃薯收获的季节,在张家口市察北管理区一望无际的土地上,一辆辆大型拖拉机牵引着收获机械犁过黑色土地,一个个肥壮的马铃薯翻滚而出进入传送设备。

“这里是雪川农业经营的马铃薯种植基地,每亩平均产量在4吨左右。在这里打工,一年能挣3万多元。”在田间忙碌的村民刘晓伟告诉记者,雪川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雪川农业”)是一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由雪川农业牵头成立的马铃薯产业联合体,通过为联合体内的农民提供市场受欢迎的好品种、全程种植管理技术服务、金融贷款、长期的马铃薯种植和仓储业务以及回收马铃薯加工原料,让农民直接参与到全球马铃薯产业最高端价值链中,给农民带来持续稳定的收益回报。


农户种植的马铃薯喜获丰收。(图片来源:金台资讯)

加大科技研发投入

驱动产业迭代升级


在马铃薯科技研发领域,王登社是真正的行家。从记事儿起,王登社就跟着家里人一起种土豆、收土豆,吃着坝上的土豆长大。

1992年, 国外快餐巨头带着汉堡薯条进入中国,此时王登社已经在河北坝上农科所搞了7年的马铃薯农业科研。在接触国外马铃薯专家,了解到国外马铃薯产业的现代化水平、工业化程度后,王登社被深深地震撼了,他多年苦苦寻求的改变坝上落后面貌的方法,也变得越发清晰了。

1995年, 王登社加入跨国薯条巨头辛普劳公司,他希望掌握更多的马铃薯产业模式和技术,结合自己10年的科研积淀,改变坝上土豆小农经济的落后方式。最初几年,王登社每年开车十几万公里,深入田间地头,和农民工人同吃同住,从种薯质量到水肥条件,从机械配套到工人技能,他全面总结了当时坝上小农生产方式无法匹配美国工业化生产方式的制约因素。

2007年,王登社离开辛普劳回到察北管理区,成立了雪川农业。从那时起,公司每年投入上千万元攻关马铃薯科技研发。“我们通过10年奋斗,先后从国内外收集和引进马铃薯品种资源近百个,从事马铃薯科技研发。”王登社自豪地说,特别是用于薯条加工的专用品种,目前已成为国内薯条加工的换代品种。


高海拔高纬度高隔离种薯基地。(图片来源:雪川农业官网)


2016年,雪川农业再次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投资1.2亿元,在察北管理区建成省级马铃薯产业技术研究院。这时的雪川农业,组培车间已经达到5400平方米,智能化微型薯温网室达到4.78万平方米,另外还有1.7万平方米马铃薯产业技术研究院,成为国内马铃薯全产业技术研究的龙头企业。

通过科技投入,雪川农业系列新品种已累计推广种植200万亩。“一个好品种往往能带动一个地区的农业生产跨上新台阶。”黑龙江省农科院常务副院长王贵江曾表示,雪川农业的马铃薯培育种植非常成功,2018秋收季节,雪川农业平均亩产马铃薯达到5.74吨,刷新了黑龙江省马铃薯单产历史纪录。

一大批国内外科研机构的入驻,也为原贫困地区马铃薯产业升级、持续保持产业竞争力提供有力的科技保障。目前,国家马铃薯品种改良中心华北分中心已经在察北管理区落户,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美国大自然协会等一大批马铃薯科研院所与当地合作,打造马铃薯科研项目孵化器和雪川农业的马铃薯大学。“未来,察北管理区将成为汇聚国内马铃薯科研、成果转化、科技辐射的‘薯业硅谷’。”王登社说。


打通全产业链条

保障农户深度参与


科技研发的成功并没有让雪川农业满足,全产业链开发让他们看到了更大商机。

“马铃薯种植规模虽然扩大了,但国内深加工严重滞后,比例还不足总量的18%。10年前,冷冻薯条生产在国内市场占比还不到5%,仅此一项,每年就要进口冷冻薯条10万吨以上。”王登社认为,应当开拓马铃薯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于是在2011年,雪川农业决定将种业积累起来的所有资金投入精深加工领域,规划建设一条年产2万吨薯条的生产线。但在此之前,国内既缺乏资金,更没有加工设备。几经周折,雪川农业才从荷兰采购了设备,成为国内第一家大规模生产薯条的企业,实现当年投产当年盈利。


马铃薯加工生产线。(图片来源:金台资讯)


“经过十多年奋斗,目前,雪川农业年加工马铃薯原料30万吨,生产冷冻薯条15万吨,成为拥有众多精深加工产品的亚洲领先马铃薯加工产业集群,其竞争力迈入中国冷冻马铃薯加工先进行列。”雪川农业董事会秘书程小飞表示,雪川马铃薯加工甚至改写了中国马铃薯冷冻产品进出口格局。截至2020年6月底,冷冻薯条国产化率已超过市场总量的60%,雪川食品所产冷冻薯条不但出口东南亚,还向日本、澳大利亚及欧洲出口。

对于全产业链发展,王登社坦言,经过十多年的经营,他逐渐意识到马铃薯产业乃至很多其他种类的农业,都面临着一些共性问题:“农户土地谁来种?农民合作社种什么,种多少,卖给谁?合作社有好的发展项目,所需的专业人才从哪里来?此外,从金融机构的角度,缺乏有效风险管理机制,银行不敢放贷;对龙头加工企业而言,原料来源不稳定,员工留不住;作为政府,没有优质的扶贫项目,产业扶贫长效机制就很难建立起来。”

2018年,通过“龙头企业牵头、多方入股、保底收益”的方式,由雪川农业牵头组织察北管理区农民160名、27名返乡大学生、10家种植合作社,共计197名成员联合成立雪岩合作联社。

“这是雪川农业在过去‘企业+农户’模式的基础上,建立的融合程度更深,跨行业、跨区域整合联结的产业联合体。”王登社介绍说,“在这一模式中,政府负责组织监管,雪川农业作为核心企业,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和管理经验,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为基础,将科研机构、农资企业、银行有机纳入进来,把从新品种选育、种薯繁育、商品化生产种植和仓储农业服务到马铃薯综合加工及市场营销各个环节串联到一起。”


扩大产业发展规模

带动群众共同致富


“雪川农业不仅在基础研发和加工上走到行业前列,在科学种植带领百姓致富上也毫不落后,尤其在高效种植上更是颇有建树。”程小飞说,该公司不仅选育出一流的马铃薯新品种,还通过定期走访和24小时网上服务,及时解决种植户在生产中的问题。

察北管理区沙沟镇种植区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这块8000亩连片土地上,雪川农业建立了现代化耕作体系,耕地、开垄、播种、收获全部采用机械化作业。尤其是在田间管理上,实施了全智能化水肥一体滴灌式高效管理模式。在基地生产现场,程小飞告诉记者:“这项智能滴灌技术能减少管理成本80%,较以往采用的喷灌技术节水40%以上,平均亩产能够达到3吨以上,被全省加以推广。”


马铃薯智能种植温室。(图片来源:雪川农业官网)


察北管理区宇宙营村村民刘喜江过去没有什么谋生的本领,雪川农业到来后,技术人员手把手指导他如何种植马铃薯。如今,刘喜江生产出的马铃薯由雪川农业的全资子公司雪川食品全部订单收购,每年纯收入已超过20万元,在致富的路上越走越顺当。

像刘喜江这样的种植大户还很多。多年来,雪川农业为河北坝上地区引进院士团队1支、外国专家50多人次、博士40人次、硕士120多人次,本专科生200多人,培训农民10000多人次。

如今,河北坝上地区的马铃薯种植户,可以自如操作欧美农民使用的现代农机、以色列的节水滴灌,使用数字农田管理系统,按照全球良好农业标准生产马铃薯,成为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能创业的新型职业农民。

张家口察北管理区党工委书记卢东宏介绍,雪川农业如今已拥有16万亩自营机械化现代农场、3座马铃薯仓储物流及精深加工产业园,建成产能2000万株脱毒种苗、5000万粒原原种组培微繁中心和工厂化快繁中心,年繁育各等级种薯10万吨,年加工30万吨马铃薯,实现农户累计增收达30多亿元。“仅在察北管理区一地,每年土地流转支付当地农民的租金就达5000万元以上,为当地新增就业岗位1000多个,季节性非全日制用工2000多人,累计发放职工工资及福利4亿元,为当地群众致富提供了重要支撑。”卢东宏说。


综合自经济日报、人民网、金台资讯等

整编 | 杨志建


往期回顾


欢迎投稿:739649351@qq.com联系平台:15876507123(赵飘飘) 

来了,点个赞+在看再走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