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微信好友把你误删 再加你一定小心!当心又被套路…

2017-01-24 搜游网


不少微信用户收到过这样的加好友申请:对方原本就是微信里的联络人,一模一样的头像和昵称,有的用户以为是被误删的,随手通过对方申请。不曾想,也许此人根本不是你的“原装”好友……


“拷贝”微信资料,冒充号主微信上借钱

原来,方小姐接连接到朋友的电话,问她是不是在微信上跟自己借钱,没有的事啊!方小姐立即警觉起来,一番询问,方小姐搞明白了,原来,当天早上,不少微信好友接到了她的好友申请,头像、昵称、个人资料都和方小姐的资料完全相同。

 


但有个细节——在发来的申请中,对方备注“误删好友重新添加,请通过”。看到这几个字,大伙儿也没多合计,就加了。


 

然后,过了小半天,“方小姐”又发来消息,说自己有急事,想借2000块钱周转几天。语气急迫,从内容看着像是群发。不少朋友以为方小姐真遇到了麻烦,想进一步核实下,对方还能准确报出问者的名字。可信度又有加分。

 


(接下来,要为方小姐的朋友们鼓掌!)涉及到钱款,方小姐的几位朋友,还是在汇款前打电话又向她求证了!知道这一步,骗子的障眼法终于失效,而方小姐的朋友们也都没有掉进近在眼前的圈套!!!给方小姐的朋友们点一万个大拇指!,大伙儿都能这样处理微信借款事件,也许骗子要在这片土壤上消失了。



报警后,方小姐立即发布一条朋友圈,叮嘱其他人不要上当。


 

一点前兆——

方小姐:

微信里被加好友的人,都是自己QQ或手机通讯录里的好友。自己曾接过身份不明的好友申请,加好友后,对方不说话、不发动态,就“安安静静”躺在微信通讯录里。


 

一点推测——

警方:

能够“复制”方小姐微信的人,有可能之前就是她微信里的“好友”,获取了她的资料信息。



微信里这些细节会“泄密”


朋友圈照片、活动报名、小测试

都是容易被网友忽视的“泄密”环节


浙江南京秦淮警方处理过几起相关警情。除了冒充当事人账号之外,还有一种手法和“我换号了,请惠存”类似。骗子主动添加号主的亲友,说自己换了新号。

 

这些个人信息是从微信上泄露的。不法分子借机“潜伏”在受害人微信好友里,盗取市民在朋友圈发布的照片和信息。然后运用技术手段,获取网友的手机通讯录,添加当事人朋友“借钱”。

 

除了微信“伪好友”从朋友圈照片窃取信息, 有的微信文章也会“窥探”隐私。比如测试类游戏,“输入姓名看你在古代叫什么”、“手机号码反映你的性格”等,这些游戏往往要求参与者输入姓名等信息,此时网民防备心不高,就随手录入。此外,朋友圈的活动报名、抽奖等,几乎也都要求网民填写个人资料。这些都是无意间“泄密”的方式。


好友是否“原装”,认准微信账号和“标签”


民警表示,不用惶恐微信上的“李鬼”骗局,只要擦亮眼睛学会甄别,就能避免上当。

 

虽然好友昵称和头像能更改,但其微信账号无法改变,在用户注册时就已生成。遇到微信好友重复加你,要查看其微信账号是否正确。

 


同时,用户可以使用微信的“标签”功能,给好友添加备注名、标签、描述、附加图片等专属标识。就算和好友解除关系,再重新添加,这些标识信息也会留存下来。

 

因此,网友可以通过这些细节辨别,对方是否原本就是微信上的好友。


警方提醒


使用微信时,首先要“净化”微信好友,不要添加身份模糊的陌生人,给微信上的人添加备注名等信息;


其次,慎点朋友圈各种文章、链接,不要在网上泄露自己的个人信息;


最后,如果微信上收到好友借钱的消息,不要急着汇款,先亲自打电话向对方核实


文章源自网络,本平台负责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锁定 中国·搜游网!

www.cnsoyou.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