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你买的这种牛排,竟是“胶水”粘起来的!真假牛排咋分辨?

2017-01-26 搜游网

最近网上有消息称

市面上一些圆溜溜的牛排是用

碎肉+胶

合成的

这是真的吗?

吃了这种牛排会不会对身体造成危害呢?




网曝:碎肉+胶=“合成牛排”

调查:多种食品添加剂可粘合碎肉


最近网上曝出一则消息,说在澳洲的肉类市场里面流入大量用肉胶做的“合成牛排”,都是用次品肉块+肉胶拼接的!不单单是澳洲,据说“拼接肉”早已是全球牛排行业内的潜规则。

 



在咱们国内的调料市场,一位卖调料品的店老板说,做合成牛排用的一般是卡拉胶、黄原胶。卡拉胶更好一点,卡拉胶是一种食品添加剂,能吃,但要适量。它可以把碎肉粘合在一起,还能保住肉里面的水分。

 

除了卡拉胶,还有一种叫TG酶的添加剂,专业名称叫“谷氨酰胺转氨酶”,可以催化蛋白质分子间发生交联,同样有重组碎肉的作用。而且这位老板说,很多商家都会用这种方法制作牛排,制作的方法也很简单。

 

调料店老板:

加完添加剂,把肉用保鲜膜卷起来,再切。他们很多人做牛排做餐饮的,都这么做,他们给咖啡馆和牛排馆、餐厅都送牛排。


实验:“合成牛排”制作方法简单

      成品扯不烂、口感好


实验员以每斤30元的价格买了一些碎牛肉。首先把这些添加剂加水搅拌,搅拌后非常粘稠,就像小孩子吃的米糊一样。添加剂的味道很难形容,有点像过期奶粉,又有点像酸奶。接着,实验员把这种“胶状物”均匀涂抹在碎牛肉上,之后用保鲜膜裹起来塑形,用力压实、挤掉里面的空气。常温下静置6小时,再冷冻一夜。这样的肉切成一片一片,几乎跟真正的牛排一模一样。

 



而且解冻之后,实验员试着用手撕扯“合成牛排”,根本扯不动。实验员将这块“合成牛排”煎熟,肉也没有散,而且尝不出别的味道,就是牛排的感觉,肉质还变嫩了很多。

 

走访:市售部分牛排含有此类添加剂

业内人士:看配料即可分辨

 

实验员在某超市发现,加了“黄原胶”、“卡拉胶”、“谷氨酰胺转氨酶”等食品添加剂的牛排以及牛肉制品比比皆是。

 



业内人士透露,这种肉他们叫拼接牛肉,要区分牛肉是不是拼接的,就是要看配料,配料里面有各种调料和“黄原胶”、“卡拉胶”、“谷氨酰胺转氨酶”等食品添加剂的,一般都是拼接牛肉,配料里面只有牛肉那就是原装的。网上100多块钱10片还送刀叉的那种牛肉,基本都是拼接的。

 

专家:“合成牛排”是安全的

烹调时要做成十分熟



据了解,这种“合成牛排”在业内被叫做重组肉,有专家表示,用于肉类重组的粘合剂实际上是本着充分利用碎肉的目的公开使用的。但是重组肉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将很多碎肉粘合在一起,相对于大块的肉来说,这些碎肉增加了接触细菌的面积,细菌感染率肯定会增加,如果加工过程中,注意对细菌进行控制,那么重组肉也应该是安全的。但是如果是重组牛排,一定要让消费者有知情权,而且要做成十分熟。因为如果只做得六分熟、七分熟,则牛排里的细菌、寄生虫等都杀不死,容易导致身体拉肚子。


文章源自网络,本平台负责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锁定 中国·搜游网!

www.cnsoyou.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