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果遇到“沈阳教授”,应该怎么自救?(系列之一)

Frank 崔博效率手册 2022-06-12

最近随着 #MeToo 女性维权运动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权益侵犯事件开始被曝光,北大“教授”沈阳事件是最新的一个例子。相关报道已经连篇累牍,这里无需细述其恶行。我在这里想要写的是,如果遇到了这样的恶徒,或者置身于一对一的险境时,包括之前日本江歌事件中的情况,应该如何自救?这个主题不仅适用于女性,应该也同样适用于男性。


首先,要随时有保护自己的安全意识。


《孟子 尽心》有曰:「防祸于先而不致于后伤情。知而慎行,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焉可等闲视之。」这句话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防患于未然,预先觉察潜在的危险,并采取防范措施;二是一旦发现自己处于危险境地,要及时离开。


那么,怎么样辨别这样的 “危墙”呢? 简单来说,一对一的情况就是危险的,特别是对方的体力、资源远远超出自身的情况下。合理的拒绝,是避免自己陷入险境的第一步。


如果有上级、领导或者老师,要求你在某个地方单独会面,你心中要有一个弦拉紧,提醒自己注意安全。最好的回答是:“请改在办公室或者某个公共地点。” 


如果有朋友或者恋人约你在某个偏僻的地方见面,同样也要提醒自己,理由是否充分,自己是否准备好了紧急情况的应对之策。在电影《红海行动》里面有一个细节,战士们在进入敌人巢穴解救人质之前,仔细分析了路线。在之后遇险时,用在逃生路线上放置的炸弹,得以脱离险境。当然日常生活中不大可能面临这样的局面,但是在进入存在危险的环境之前,留个心眼,为自己找好脱身之路,可以避免真正的危险。


当然,这还包括不要主动涉险,譬如太晚走夜路,进入偏僻的街区或者景区等等。在知乎、Quora这样的中外问答网站上,关于中国城市是否安全的回答往往都是非常正面的。依我看,这些答案都有一定程度的误导,正确的回答可能是: “中国城市对于外国人是非常安全的。” 对于国人,且不说每天接到的各种诈骗电话,小孩上下学必须有人接送等等常态,深夜在城市的一些偏僻地方行走也是需要格外注意的。我对一个地方是否安全有一个简单的衡量标准,就是“午夜十二点在外行走是否有安全顾虑”。你可以用这个标准对你周围的环境做一个评估。


龙应台说过,我们从小到大听到过很多的宣传、道理,各种各样的警句、格言,但是随着年龄增长,往往发现还是那些代代流传的老古话最能经受时间的考验。譬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不要把自己的安全,寄托在对某个人的完全信任之上。


崔哥的建议只是结合自身经验给出的一些参考,只是希望读者能够在看完这篇文章之后,抽出五分钟时间,设想一下自己应该怎么避免进入陷阱。家长也许也可以抽出五分钟时间,把这些建议和孩子一起分享、讨论。网上相关的内容其实触手可及,要的只是在头脑里拉起这根弦。


在石油行业所用的安全规范里面,安全规则都有两个层次,第一条是预防、避险(Prevention),这是本文探讨的内容。下一步则为Mitigation,可以解释为缓和、减轻灾难的影响。本系列的下一篇将会介绍这方面的一些技巧:如果真的进入了险境,面临着“沈阳教授” 这样的威胁,有哪些办法可以逃出生天甚至克敌制胜? 欢迎继续关注本公众号。


最后,这是一篇没有插图的文章,因为崔哥的宗旨就是:只读干货,只写干货。现在经常看到很多文章中放很多无关的插图或者表情包,私以为,这实在是浪费读者、作者的时间和网络流量。另外,本文绝对没有认为受害者缺乏安全意识的意思。相反,我希望通过这个系列的文章,让大家都树立起保护自己的安全意识,避免出现更多的受害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