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德国教育是怎么解决“内卷”问题的

崔哥看世界 崔博效率手册 2022-12-24

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德国人(含移民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德裔)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将近总数的一半。5种诺贝尔奖与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中,德国有106位。


换句话说,8800多万的德国人分享了一半的诺贝尔奖,而全球另外60多亿人口只获得了剩下的一半。而这与德国的教育密切相关。


德国的教育水平是世界顶尖的,特别是它的职业教育和素质教育更是闻名世界。但在德国,我们根本看不到铺天盖地的教育公司和补习班招生的广告。


这里有条让我们感到奇怪又值得深思的法规,德国的《基本法》第七条第六款明确规定,禁止设立先修学校。


就是说孩子们在上小学前,任何人都不可以对儿童进行所谓的学前教育,比如跳舞、体操、读书、绘画、钢琴、外语、奥数之类等等都被禁止。


德国教育是如何避免内卷的?


一位经历了九年义务教育和高考,后来在德国生活了13年的妈妈,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放在以前,我说什么都不敢点评中国教育。

 

一是这个话题太大了,牵一发动全身,仅凭个人见识和经历,根本没有本事评头论足,无论批判还是赞美,都容易暴露一个人的认知局限。

 

二是我生活在海外,无论说什么都会给人“何不食肉糜”,“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感觉。

 

这次“双减”出台后,我这个局外人突然觉得格外清醒。

 

很多人解读说,如果没猜错,中国的教改方向将是对标德国。

 

作为一个经历了九年义务教育和高考,后来在德国生活了13年的人,我对这两种教育体系都有一些了解。

 

我同意“对标德国”,但坦白地说,恐怕不是很多人想的那种“对标德国”。

 

今天就放开胆子聊一聊,“对标德国”意味着什么,未来究竟可能从哪方面“对标”。

  

其实,现在中国的K12教育体系就是源自德国(当时的普鲁士)。

 

普鲁士教育的特点是,强调分工,纪律,标准化。

 

当年德国人发展教育,初衷并不是培养出可以独立思考的灵魂,而是大量炮制忠诚且易于管理的人。这种标准化的教育模式,为德国的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

 

后来,苏联人学习了普鲁士教育模式,按照自家情况,量身打造了更严格的选拔制度。

 

再后来,中国又从苏联大哥那学来了这种教育经验,也就是我们沿用到现在的“应试教育”。

 

就是这个被今天的人诟病多年的“应试教育”,让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在最短时间内,以最低的试错成本,成功转型为了工业国家,为今天的经济腾飞和国际地位打下了基础。

 

既然是同根生,为什么今天,德国教育和中国教育给人感觉上这么不同?


现在中国家长都在对50%的中考分流忧心忡忡,只要这个50%的me门槛在,无论培训班在不在,“内卷”依然刹不住。


但是,如果说“分流”是核心原因的话,为什么德国的分流并没有导致类似的问题呢?事实上,德国的分流要早得多、厉害得多。


德国从小学毕业,就开始对学生进行分流。在德国16个州之中,有15个的小学只有四年级,也就是说,四年级结束之后,10岁左右的孩子就面临了人生第一次分流。一部分人向大学迈进(总数约40%的孩子进入文理中学,为大学做准备),另一部分则向职业教育发展。


这样的分流方法,貌似会让家长们焦虑不已,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关键在于,剩下那50-60%的学生,并没有被任何人放弃。


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非常成熟完善,可以说是世界的榜样。

 

不管你是切钻石还是修飞机,当幼儿园老师还是油漆工,管仓库还是管账目,卖眼镜还是卖猪肉,开药店还是搞运输,做酒店大堂经理还是在工地砌砖,都可以得到全面,正规,标准的职业教育。

 

这个职业教育不同于职业培训,不是说你接下来要管仓库了,就让师傅带你参观下库房,安排几天时间说下情况就完事了,而是为期2年到4年的正规教育。

 

德国有426种职业教育方向,根据职业性质不同,学制从2年到4年不等。

 

职业教育不等于出来当蓝领,很多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从事的工作在中国需要用大学文凭敲门。

 

从会计到税务员,从程序猿到人事专员,从市场营销到工程绘图,接受职业教育的人,一样可以和读过大学的人坐在一张桌上喝咖啡。


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功,成功在“双元制”上。

 

“双元制”的意思是,你可以一边在学校学文化,一边在企业接受技能培训(做学徒),理论实践两手抓。

 

无论是坐办公室还是进车间,你都可以在职业教育期间熟练掌握技能,熟悉公司文化,还没毕业,你的半只脚就已经踏进了公司。

 德国博世(Bosch)网站上的学徒广告


职业教育的发达,离不开德国政府的强力支持,甚至不亚于对于高等教育的重视。


《德国联邦职业教育法》中,有一条就是,德国所有企业都可以和职业学校联办教育,只要你联办(也就是说让学生去你的公司做学徒),每培养出来一个学生,政府就补贴给你4000-6000欧元。


德国有200多万家企业,接近50万家联办职业教育(比例高达近20% ),大多是西门子博士宝马保时捷等大中型企业。

 

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学生,不仅积攒了经验,还能从企业那里领钱(生活补贴为主),毕业后留在企业的比例高达70%以上,真正的“用人单位抢着要”。

 

在德国,职业教育是一种选择,而且是一种还不错的选择,并不是被挤下独木桥后迫不得已的认命。

 

德国对职业选择的观念是,无论你读大学还是上职业学校,毕业后的工作都应该与专业高度对口,懂一行,干一行。

 

如果从名牌大学毕业,喜欢孩子,特别想去当幼儿园老师行不行?不行,先去接受4年的幼师职业教育。


并不是你接受过高等教育,你就可以做职业教育对口的工作。

 

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不是谁高谁低的关系,而是两条平行、平等的路线。

 

德国政府深知职业教育对工业国家的重要性,在宣传职业平等上不遗余力。

 

在德国生活过的朋友,前些年应该在地铁里见过一种宣传海报,衣装体面、精神状态饱满的年轻人,身穿各种职业的工装,面带微笑看着你,上面写着一行字:我是学徒工(Ich bin Azubi)。

 

这种正面宣传在民众心里种下一个印象,职业教育是一个不错的出路。

 

另一方面,德国的税收和薪资制度决定了,无论你上不上大学,当白领还是当蓝领,收入差距不会特别大。

 

德国有个段子说,德国富人和穷人的区别是,富人开自己的游艇度假,穷人租个游艇度假。

 

这个比方有点夸张了,但可以侧面反映一个事,任何阶层的人,都可以靠劳动过上体面的生活,靠自己的专业技能吃饭,在社会上不会被歧视。说白了,知识改变命运不假,但就算改变不了,我的命运也不会太差。


当一个国家的蓝领阶层收入越高,家长的心态就越放松。 


教育内卷的问题,永远不只是教育的问题。

 

没有哪个成绩优异的学生,是被老师家长死死盯着补习盯出来的,学习靠的应该是兴趣和内驱力,教育的本质是自我教育。

  

而培训班的存在,就是让教育越来越偏离这个本质。

 

是的,路还很长,只是禁培训班无法消除内卷,但起码让教育更接近它的本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