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互联网经济下商会如何服务企业

2016-12-15 商会圈

商会圈|cccu_online 

 中国第一商会社交平台

(加入社群点击底部“阅读原文”,右下角“写评论”分享您的观点)


来源|互联网

作者|互联网


 “互联网+”的热潮席卷而来,已经渗入到各行各业,也正深刻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其带来思维方式的变革,催生新的经济形态,同时也点燃了全国上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激情。而在这互联网经济时代发生变革的当下,商会如何转变工作方式,运用“互联网+”思维适应新情况新变化新要求,更好服务企业,是每一个商会需要思考的方向。


一、“互联网+”与商会工作的定位

目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在转型,人们的观念在转变,企业也在寻求转型升级,商会亦是如此。商会作为一个群众性组织,介于政府与企业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原本简单的“桥梁纽带,政府助手”的功能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会员企业的现实需求。商会应由被动服务型向主动服务型转变,向功能完善的价值创造型社会组织升级。


互联网技术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提升了社会管理能力,也改变了人们获取利益的路径。行业间的边界在逐渐模糊起来,商会信息服务的泛职能正在逐渐衰减,商会整合资源的能力也亟须提升。商会在未来扮演的角色将既是一个为政府与企业提供服务的智库顾问,又更是一个兼具策略、组织、实施与引领功能的商业领导组织。只有这样,商会才能跟上时代,站在“互联网+”的风口,实现自身升级,更好地服务企业,助力经济建设,融入国家战略发展。


二、“互联网+”下的商会工作的设想与探索

1、编织数据之网,线上线下相辅相成,实现互融互通

商会在互联网时代中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织网”。商会本就是一个信息交流和沟通的服务平台,应运用“互联网+”思维,整合各行各业,国内外资源,通过数字互联技术来编织一张覆盖各个领域,包罗万象的数据之网,满足政府与企业有形的和无形的、当下的和长久的各种需求。


“互联网+”不是颠覆或毁灭传统行业,而是跨界和融合。商会工作运用“互联网+”思维,重要的是“+”,而不是“-”。要在保持和完善原本具备的传统式面对面的办公室服务的同时(即线下服务),又创建和丰富线上的服务,具体包括:吸引社会力量专门成立企业信息服务中心,为商会提供信息化支撑,为商会企业服务平台提供运营服务,借助大数据、云计算、3G/4G技术、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向各级党和政府、各级商会和非公经济提供信息服务。为企业创立、采购、研发、生产、销售、服务、转型的企业全生命周期中各个阶段提供政策解读、企业和产品宣传、项目推介合作、找寻人才、财务审计、融资投资、法律援助、企业信息化管控、市场营销、创新发展、大数据分析等各项业务服务。实现线上线下两平台,共同为政府和企业服务,促进非公经济健康发展。


2、强化联系网络,引导互联网企业“走出去”

2015年以“一带一路”、“互联网+”为代表的重大政策,是中国重建亚洲经济新秩序的一次重大尝试,也为传统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机遇。迄今为止,“一带一路”战略主要还是着眼传统基础设施建设,但也面临着各种政治、经济和社会风险,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大刀阔斧地走出去,实现双轮驱动,不仅可以有效降低风险,还可能成为中国高科技走向全球的一条捷径,同时丰富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意义和价值。商会应重视起来,调研汇总本地区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项目投资、采购货物、学习交流等情况,针对性地开展政策研讨、人才培训、融资对接等活动,强化与境内外工商社团和企业的联络交流,引导企业走出去,寻找投资地,为企业海外拓展提供服务和便利,尤其是助推国内基础网络设备与互联网企业走出国门,撬开海外市场,争做“一带一路”建设的先锋和开路人。


3、整合资源,创建新型孵化器

2015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双引擎”。创业、创新的重要性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商会应整合民企资源,借鉴创客空间、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模式,构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为互联网创新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创业平台,吸引互联网人才到本地就业和创业。


4、抢占先机,着眼未来

放眼未来30年,世界将向另外一个方向走去,即从虚拟的数字技术、互联网模式又回归到现实的物理世界,有人称之为“新硬件时代”。互联网的必然趋势是将向物理化、智能汽车、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新工具、新载体发展,互联网的入口更为丰富,更接地气,能更好地连接人的现实需求。如果将最前沿的科技成果与本地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将新兴产业与商会工作结合,又可以为地方发展创造出无限的想象空间。商会搭建信息网络平台,在其中出题目,做引导,网罗全国乃至全球最前沿最酷炫的科技成果,寻找最具实力与前瞻性的企业与其进行项目对接,最终使其落地,形成产品,服务大众,回馈社会。


5、“互联网+”思维下的商会工作实践

术为用,道为本。如果我们只是把互联网等网络新媒体作为商会工作的一种工具或者手段,那只是停留在“术”的阶段,要用“互联网+”的思维去武装工作的头脑,在“道”的层面去扩展工作范围,提升工作质量。用“互联网+”的网络资源更多的为会员企业提供互联网思维培训及拥抱互联网,联络互联网落地指导团队深入一线为会员企业排忧解难。为企业发展问题提供政策建议和制度解决方案,在学术研究和交流、高新技术研发、金融资本管理研究等领域,也为企业家提供更多的宝贵资源,并为政府组织机构提供有效的决策辅助;在社团发展、社会服务、文化交流、教育科技、金融资本等方面,更为各企业搭建起“走出去、引进来”的通道和平台。


6、通过“互联网+”引领五大服务平台建设

通过打造研究咨询、沟通对接、信息网络、法律维权、社会公益五大服务平台,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其中,信息网络服务平台以信息化、互联网为手段,串联其他四个平台,同时纵向与全国工商联、各市县工商联、各会员企业,横向与有关省级政府职能部门、各行业协会商会、各异地商会、各媒体互联互通,实现信息共享、功能互补、服务协同。


7、互联网非万能,应有所为,有所不为

互联网带来了新的思维方式及工作模式,运用“互联网+”思维提升工作,掌控全局。但互联网并不是全部,互联网在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和思考。商会作为联络行业内会员企业的枢纽组织,在发展互联网、信息化建设的同时,更要慎重。把信息安全管理放在首位,尤其是涉及国家机密、商业秘密、内部情况等内容,面对互联网中黑客入侵、恶意病毒等不确定的安全问题,更是需要重视。同时注意把握微信群等沟通交流中的负面信息和言论影响,把握正确导向,以正面宣传为主,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合理利用互联网,打造现代化的信息平台。只有这样,商会在服务企业的过程中才能更有市场,有影响力,有凝聚力、有号召力,才能更好地促进企业与企业家健康发展。


【更多推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