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亲爱的孩子,别怕! | 社会科学报

2018-02-22 叶慧娟 社会科学报

点击上方“社会科学报”关注我们哦!

近年来,发生在校园的欺凌现象屡禁不止,这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学校的正常教学都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最近,教育部等十一个部门联合印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首次从官方层面界定“校园欺凌”概念,并明确了事件处置流程、惩戒措施以及一些预防举措。希望通过政府、学校、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能够根治校园欺凌这一“顽疾”。

关注

原文:《三维视角助力校园欺凌防治》

作者: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叶慧娟


什么是校园欺凌?通常认为,校园欺凌的概念应包含故意侵犯、反复实施和以强凌弱三个要素。但概念总是抽象的,而那些聚焦于个体、停留于当下的新闻报道和网上视频,也只能给我们提供直观感性的印象,而非答案。当我们为这类报道所烦扰、为残忍、暴力的欺凌行为所震惊的时候,我们需要知道,校园欺凌的后果和危害远远不是“有人受了欺负”这么简单;现实生活中,长期遭受校园欺凌的学生比例远远高出我们的想象;校园欺凌的受害者不仅有被欺凌者,还包括欺凌者;欺凌的负面影响将延伸到涉事者的成年时期,埋下危害社会的心理与人格的危险种子。

  


201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教育部等九部门制定《关于防治中小学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尽管国家级政策以及相关意见的出台,明确了国家层面的导向和态度,也为政策向具体的制度转化提供了指导,但要取得更大的防治效果,必须在制度建设、观念转变、技术操作层面等问题上有质的突破。

  

重要保障:权威立法与层级分明的配套制度建设  整体而言,校园欺凌的防治涉及中央、地方和学校三个层级。校园欺凌防治必须依法进行。权威立法赋予校园欺凌防治以正当性,同时保证上层政策的落地和有效推行。从中央到地方再到学校的规范体系和配套制度的构建,赋予校园欺凌防治工作以法治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的特征,将政府、司法、社会和学校、监护人都被纳入防治体系,协同运作,又各自发挥功能和承担职责。学校是欺凌发生的“重灾区”和治理制度设计的中心环节。在考虑本地情境性、校际差异性的基础上,配套制度建设深入到学校一级,构建适当的学生行为准则、处罚标准、培训机制、欺凌报告制度、申诉程序等,解决了宏观政策和具体操作之间的矛盾。同时,法律机制的确立,也可有效避免运动式专项治理的短期效应,更有利于着眼欺凌治理的长远效果和影响。

  


坚实基础:观念转变和学校积极安全环境的培育  法律制度执行的效果部分取决于人的观念。如果社会漠视校园欺凌的观念和态度不发生转变,依法防治校园欺凌的行动只能事倍功半。观念的转变涉及三个方面:首先,要认识到校园欺凌的危害及其严重性,不能简单化地处理或开脱校园欺凌行为和事件;其次,要认识到校园欺凌表现形式与危害后果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最后,要认识到校园欺凌产生的多因性,是一个需要引起普遍重视、关注并参与的社会问题。因此,防治手段和防治主体都必定是多元的。无论政府、社会、学校、家长还是学生本人,都有责任为建设一个支持、尊重和关爱的学习环境与教育过程而努力。

  

技术支持:反欺凌相关知识的普及和行动力的提升  不了解校园欺凌以及反欺凌的相关知识,无法有效开展欺凌防治。但掌握了欺凌的相关知识,却不一定能够正确、高效地反应。各级政府、学校有必要结合当前校园欺凌的现状、趋势和特点进行普遍的宣传和教育,帮助人们了解校园欺凌的特征、危害,反欺凌措施和机制等,进而提高不同群体应对校园欺凌和反欺凌的行动力。

  


作为直接并密切与学生接触的群体,老师对校园欺凌的正确理解、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理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法律要赋予合法的责任给教师,对其专业素养和道德义务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其对学生的安全和行为负责。学校和政府应当为教师或其他学校员工提供针对性的培训和专业学习,并定期评估他们对校园欺凌行为的有效反应能力。

  

家长对欺凌线索的敏感和及时的反馈对于保护受欺凌学生而言十分关键。家长的反应决定了受欺凌学生是说出真相还是保持沉默,是积极寻求帮助还是无助隐藏。而那些欺凌者的父母的适当反应,则关系着是否能有效遏制进一步的欺凌、配合学校教育矫正欺凌者。无论是哪一方的父母或监护人,他们的态度、反应能力都对欺凌事件的及时、正当处理与否有着重要影响。

  


学生不是校园欺凌防治的被动对象,而应成为主动的、有效的参与者。由于很多校园欺凌是以隐性方式进行的,外人难以及时觉察。因此,学校要通过适当的课程、欺凌情景模拟游戏,帮助学生清晰界定什么行为是欺凌,体验欺凌带来的伤害,了解遭受欺凌后如何报告欺凌或求助,学习如何自我保护,以避免遭受更多的伤害。这些举措将从正反两个方面提升学生处理、应对校园欺凌的行动力和反应能力。


文章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596期第4版,转载请注明出处,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大家都在看-

只能“远离陌生人”?儿童免受“性侵害”仍存三大难题! | 社会科学报

调研:140座村庄434个留守儿童家庭的痛 | 社会科学报

如何挽救留守儿童恶化的心灵状况?| 社会科学报

长按二维码关注

做优质的思想产品





社会科学报


微信号:shehuikexuebao

社会科学报官网:http://www.shekebao.com.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