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法国能成为美欧关系的桥梁吗? | 社会科学报

熊一舟 社会科学报 2019-12-12

点击上方“社会科学报”关注我们哦!

近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对美国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国事访问。这是美国总统特朗普自上任以来,首次以国事访问的级别招待外国领导人。虽然近期美欧之间分歧频现,但这对于法国来说却可能是一个填补跨大西洋关系空白的机遇。实际上,法美关系的回暖早有迹象。当法国现实主义遇上“美国优先”,法国能否成为修复美欧关系的桥梁,在美欧关系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2018年4月19日,美国《外交事务》杂志刊发布鲁金斯学会外交政策研究员赛利亚·贝琳(Celia Belin)的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

原文:《法国能成为美欧关系的桥梁吗》

熊一舟/编译


美欧分歧频现


一场巨大的风暴正在逼近大西洋,在未来数个月内它就将登陆。美国对欧盟、加拿大和墨西哥等经济体的钢铝关税临时豁免已于美国东部时间5月1日过期。尽管在临时豁免即将到期前,白宫决定再次对欧盟、加拿大和墨西哥等经济体延长豁免30天,但这绝非意味着欧盟可以就此高枕无忧。看来,美国是铁了心要在某些政策上与欧洲发生冲突,而这些政策事关欧洲的核心利益。尽管4月14日,美国已联合英国和法国对叙利亚军事设施实施精准打击,但欧洲仍对美国声称稳定和重建中东的长期承诺表示担忧。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法国总统马克龙在4月23日至25日进行了他对美国的首次国事访问。这位年轻的法兰西总统对美国的访问正值英德两国的影响日渐衰退之时。马克龙此行当然是为了推动实现法国自身的利益,但他能否使自己的国家在美欧关系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自特朗普当选后,美国与其在欧洲关系最为紧密的两位传统盟友,英国和德国渐行渐远。英德两国都发现自己无法找到正确的基调来有效接触特朗普。英国紧张地展望其“脱欧”后的前景,因此英首相特蕾莎·梅曾向特朗普频频示好,希望能够利用英美之间特殊的关系来制定有利可图的贸易协定。但这位美国总统在英国极其不受民众欢迎,这使得梅首相难以有所作为。而特朗普对德国更是频频开炮:批判德国对美国的贸易逆差数额惊人,在国防开支上缩手缩脚,在2015年的难民危机中采取了开放边界的政策,还拒不参加近期对叙利亚的空袭行动。

  


这些变化对法国不啻于天赐良机,为它填补跨大西洋关系的空白提供了可能性。与它的两位邻居相比,法国与美国的关系则要融洽得多。法国公众并未对特朗普当选表示出多大的反感,而这种情绪在西欧多个国家则非常普遍。马克龙甚至邀请特朗普参加了国庆阅兵,而特朗普对英国的国事访问却因害怕引起公众的抵制而被取消。法美现任两位总统建立了亲密的私交,两人都没有过从政经历,都是从一个政治的局外人在一夜之间声名鹊起,甚至连性格都有些相似:说话直率,从不遮掩。正因如此,马克龙也成为了特朗普邀请的第一位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的国家领导人。


法美“惺惺相惜”


尽管马克龙与特朗普的私交在两国关系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法美关系的回暖实际上早有迹象。法国的外交传统在过去曾被视为与美国建立亲密关系的阻碍因素,但在特朗普时代,这似乎反而成为了一种优势。

 

 

法国的外交家们对法国在世界的地位和扮演的角色都有一种共识。“独立”是法国外交政策的核心,这也就意味着对核威慑的狂热,对军事力量的不断投资,以及拒绝盲目接受美国的主导。法国也有其“例外主义”:法国诞生了对世界产生重要影响的《人权宣言》;法国人相信自己肩负一种特殊的全球使命,无论是为那些无法发出声音的人们代言,还是号召全体国人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法国一直坚守其对欧洲一体化的承诺。除此以外,法国的政治精英还持有一种根深蒂固的现实主义观点,这使得他们在跟特朗普打交道时比欧洲其他国家做得更好。在某种程度上,特朗普时代美国外交政策的演变更符合法国的观点,或者至少与法国的预期更为接近。

  


实际上,对于特朗普对西方世界秩序的威胁,法国并不以为意,因为法国认为那原本就是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秩序。在过去七十年里,在美国实力的黄金岁月中,法国曾一再寻求外交政策去西方化的路径: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为第三世界发声,在欧洲和中东之间充当桥梁,以及在伊拉克战争代表世界其他国家向美国发出不同的声音等。而特朗普所深信的,美国不必非得与其他国家步调一致,也不必非得做得比其他国家更好,更无需比其他国家背负更沉重的负担,这实际上是美国外交政策去西方化的一种形式,也更符合法国的观点。

  

在美国看来,现在的法国是一个可靠的军事盟友,能够并且愿意捍卫自己和盟友的安全利益。这种形象上的巨大转变是多任法国总统长期以来努力修补与美国关系的结果。在就伊拉克问题进行激烈争论后,希拉克调低了嗓门,与布什政府进行合作。2009年,萨科齐推行的“大西洋主义”使法国回到了北约军事一体化指挥系统。这一决定修复了法国与美国的关系,缓解了美国对其欧洲防御计划的质疑。


如意算盘难“如意”


马克龙既试图与特朗普保持亲近,又希望在欧盟获得更大的话语权。这个如意算盘打得虽好,却很难真正“如意”。欧洲各国的利益与目标各不相同,法国很难代表整个欧洲与美国进行对话。更困难的是,马克龙究竟该如何组成针对美国的统一战线:即便是在欧洲一体化问题上最亲密的盟友,也为马克龙对欧洲政治的破坏性影响感到厌烦。马克龙试图在2019年欧洲议会选举前在全欧建立起亲欧盟的力量,这就对那些建制党派构成了威胁,而后者正是马克龙要改革欧盟所必须与之合作的力量。如果马克龙的泛欧运动生根发芽,那么不难想象,欧洲各国的领导人必然对是否赋予他为欧洲代言的合法性而犹豫再三。

  


此外,法国与美国之间的分歧也是人们常常提及的话题。在跨大西洋的一些政策问题上,两国经常无法取得互信,两国都认为对方的发展问题重重。法国公众对特朗普印象不佳,认为他的施政混乱无常,过于自我。他们虽然支持马克龙保持密切盟友关系的战略,但却不会支持马克龙盲目追随美国卷入一场新的冲突。

  

从美国的角度来说,对法国的“真爱”也并非毫无保留。在许多美国人心目中,把法国看作一个老态龙钟、固步自封和四分五裂的国家的观念仍未完全散去。许多美国人把2015年法国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看作是法国和欧洲存在痼疾的外在表现,即当地社会无法使大量伊斯兰人口融入,并且极易受种族和宗教冲突的影响。

  


从长远来看,法美分歧似乎是可控的。跨大西洋合作依然一致,不太可能发生动荡。但考虑到近期局势的捉摸不定,短期内法美两国之间发生摩擦的潜在可能性还是很高的。在叙利亚问题上,法国和美国都认为,为重申不扩散条约,对叙利亚实施惩罚性军事打击是必要的。但特朗普的目标是一旦打败了“伊斯兰国”,就实施撤军计划。而鉴于打击恐怖主义是马克龙在安全问题上的最优先议题,确保得到美国关于稳定自“伊斯兰国”手中解放地区的承诺,事关法国的核心利益。这也就与特朗普反复强调的“尽快”从叙利亚撤军的承诺背道而驰。除此之外,在伊朗和朝鲜等问题上的看法也使得两国关系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

  

在马克龙对美国的国事访问结束后,法国的外交官们都极为谨慎地降低了预期,说它只是一次“友谊的庆典”。事实是,马克龙所能期待的不过是特朗普同意维持目前并不完美的现状,在许多问题上保持礼貌性的异议。如果没有长期的共识,两国领导人即使“如胶似漆”,也必然“同床异梦”。


文章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608期第7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今日

关注

马克龙的“野心”,他想带领法国成就一番伟业! | 社会科学报

放弃领导权,特朗普时代的世界经济要“遭殃”了吗? | 社会科学报

从“问题”角度理解中国,俯瞰全景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社会科学报

社会科学报

做优质的思想产品

官网

http://www.shekebao.com.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