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京大学 2018-05-31

编者按

上个世纪末至今,一批优秀的北大学子走出国门赴海外学习深造,他们立志学成报国,并最终回到燕园教书育人。今年是北大120周年校庆,新闻中心特推出燕归来”系列报道,聚焦这批“两度”选择北大的北大人,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北大人所独具的追求卓越、报效家国的情怀。今天,让我们走近生命科学学院李晴研究员


李晴


想成为科学家

“小时候的梦想一直是去太空飞船上做生物学家,找到地外生命。”


李晴这一代人,是在科学家故事的熏陶中成长的。童年时期,和很多人一样,爱因斯坦、居里夫人、钱学森等科学家的故事在李晴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成为科学家。中学时代,她喜欢《科幻世界》《飞碟探索》一类的科幻杂志。关乎文明本身的“生命科学”引起了她强烈的兴趣,于是她通过高考一头闯进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997年初入燕园,李晴对于专业和科学研究的认识是比较粗浅的,但北大多样化的训练让她逐渐对生命科学有了更深层的理解,慢慢领悟到生命科学的美丽迷人。大三的时候,在好友的影响下,她加入了朱玉贤院士的实验室,开始了自己的科研生活。


李晴大一时的照片


做实验是很酷的一件事

当谈到实验室的科研生活时,李晴用“有趣”“酷”“有成就感”来表达:“我泡在实验室的时间比较长。我觉得做实验就是一件好玩的事情,觉得穿上白大褂会让你有仪式感。通过辛苦实验获得有趣的结果,就会觉得这是挺酷的一件事。”她是个单纯的人,因为喜爱科研,就自然而然地沿着这条路走了下去。


李晴目前研究的是染色质复制和相伴的表观遗传信息的传递。一枚受精卵经过分裂和分化,将同一个基因组展示成众多形态与功能迥异的细胞类型,表观遗传调控是这个过程的关键。染色质作为基因信息的解调器,几乎所有的表观遗传事件都与之相关。该过程的失调可能会引发多种疾病,如肿瘤、神经退行性病变和早衰等。因此李晴希望她的研究最终会有助于解析人类重要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分子机理,为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李晴专门为此次采访准备的PPT,用来讲解自己的研究内容


当然,李晴在科研的过程中感受到的除了乐趣,还有不确定感:“科学研究是一个探索未知的过程,很多时候并不像你期待的那么顺利。我有时候会担心我们的思路是否严谨、全面,担心是否和别人撞车。有时也会怀疑自己做的事并没有那么重要。但当看到一个漂亮的结果的时候,那种心花怒放想要跟全世界显摆的心情会让你忘掉所有的忧虑。这可能就是尽管失败的时候比较多,但还有很多人愿意做科研的原因。”李晴的眼神黯淡了一下,随即又亮了起来。她回忆起自己科研中的一段戏剧性插曲——


某次,李晴参与的一个实验怎么也观察不到信号,大家都要放弃了。但她依旧独自留在实验室继续尝试着别人忽略的方法去观察信号。几经尝试之后,信号赫然出现在预期的位置。


在讲述这一段经历时,李晴眼中闪烁着光彩,自信而坚定。“当时已经很晚了,我打电话告诉导师说:‘我看到信号了!’电话里他特别高兴。”正是这样的瞬间,不断鼓励着李晴在科研道路上坚定前行。



“岁月静好”的梅奥生活

梅奥坐落在罗彻斯特,那是一个典型的美国中西部小城,美丽而安静。李晴在这里度过了她博士后时期的研究生活。她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实验室,偶尔跟实验室的同学和老师去打打球,进行户外烧烤。在李晴的记忆中,冬天是漫长而寒冷的,只适合安安静静地做实验、读文献。因此她印象更深刻的是短暂的夏天。


梅奥医学院的环境和国内的医院不同,大大小小、各具特色的建筑坐落在花园般的小城中心,充满了艺术气息。各种各样的音乐表演不定期地露天举行,李晴有时会在中午休息时买个汉堡安静地坐在一边,惬意地欣赏表演,在繁忙的研究生活中享受片刻的安逸。



影响至深的两句话

“整个做科研的过程中,很多人,尤其是我的两位导师,还包括我的朋友、学生和同事都对我有重要影响。”提到自己的博士生导师朱玉贤院士,李晴称自己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 “他看起来是一个很严厉的老师,对学生们要求很高。但他同时也很关心学生的成长。即便是现在,如果我没有做出一些很‘酷’的进展,我都不好意思去见他。”


朱玉贤院士的实验室里贴着这样一句话:“当你进入实验室的时候,要像脱去外衣那样放下你的想象力,因为实验操作中不能有一丁点儿的想象,否则你对事物的观察就会受到影响;当你翻开书本的时候,你又必须尽可能展开你想象的翅膀,否则,你就不可能走在别人前面。”李晴对此记忆颇深。


李晴的博士后导师Zhiguo Zhang教授的实验室气氛则相对活跃一些。“他有时会跟我们一起做实验,喜欢跟我们显摆他做得好。他对他的学生非常支持。有时我遇到困难向他请教,他总是倾囊相授。” Zhiguo Zhang的办公室门口挂着一副Snoopy漫画,上面写着一句话:“We love the simple things in life.”李晴对这句话的解读是 “最简单最朴素的道理才可能是最美的”。而科学研究就是她追求这种极简真理的方法。



“讲台之下”到“讲台之上”

2012年选择再度回到北大,对李晴来说是相当自然的事情。“在这个园子里待了这么长时间,这里有很多杰出的学者和优秀的学生,选择回来也是圆心中的梦。”“在燕园待久了,理想主义在潜移默化间渗入骨髓。我记得燕园一角有一块方匾,上面刻着马寅初老校长一段话:‘所谓北大主义者,即牺牲主义也。服务于国家社会,不顾一己之私利,勇敢直前,以达其至高之鹄的。’而在最近的这十多年间,我们国家生命科学发展很快,我能有幸参与其中并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是感觉很好的事情。”



说起从学生到老师身份的转变,李晴回忆起当她还是一个学生时,教学楼报告厅里有很多老先生的照片或者塑像。作为学生的她每次走过,心中不由得升起尊敬和仰慕之情;当她回来做老师,再走过这些照片或者塑像时,都暗暗告诫自己要不断努力,不断突破,做得更好!她总是希望学生万物循理,要“知其所以然”,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做真正的学问。


由于个人经历的原因,李晴非常支持本科生接触科研,她鼓励本科生申请到实验室科研实践,并尽自己所能给他们提供平台,给他们更大的空间。从她实验室走出去的本科生大都立志科研,选择继续深造


李晴(一排右二)和她实验室的学生们合影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李晴寄语生科的同学:“生命科学研究的主体是实验科学,要保持兴趣,要经得起失败,所以贵在坚持。我特别喜欢的一句话是‘为者常成,行者常至’。”而对于非本专业的学生,李晴推荐悉达多·穆克吉的《众病之王:癌症传》和尼克·莱恩的《生命的跃升:40亿年演化史上的十大发明》这两本书,帮助他们走近和了解生命的意义。


“归来的燕子”

李晴的实验室吸引了很多学生加入,她愿意花时间指导学生,希望学生有所突破。她自己也始终保持着学生时代努力钻研的习惯。有时候直到深夜,学生还会看到她在实验室忙碌的身影。


本科生白罗兰说她耐心又严谨,而跟随李晴比较早的研究生徐至韵则认为她看起来很年轻,相处时有时会有一点害羞。“李老师让人感觉更像一个对自己工作特别骄傲的学姐。”徐至韵说,“我们都觉得她很萌。”



李晴的学生为她的实验室设计了一个logo。logo左侧是他们研究的模式生物,右侧简明地写着“Li LAB”,银底衬着深蓝色调,显得沉稳又厚重。李晴的处事风格也是如此简单,她的选择中没有太多的纠结与踌躇,只要明确自己内心喜欢的方向,她就会坚定地走下去


李晴的学生为她的实验室设计的logo


正如她在采访邮件中写的那样:“作为‘归来的燕子’,我想我很幸运学生时代可以在美丽的燕园求学,又很幸运有机会回到我喜欢的地方做着我喜欢的事情!


个人简介:

李晴,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研究员。北京大学理学学士、博士。博士后时期在美国梅奥医学院癌症中心继续深造。2012年入选中组部第三批“青年千人计划”,2013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支持,2017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支持,2017 年获教育部青年科学奖。





采访:徐思澄、朱家碧

文字:徐思澄、朱家碧

图片:受访者提供

排版:杨燕燕

责编:园中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