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间四月天,看北大学子“花式”朋友圈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2020-08-18

编者按




春和景明,万物复苏

转眼间

已是人间四月天


疫情期间

行动范围缩小

师生们无法面见


但只要用心寻找

就会发觉出

生活多彩的另一面


居家期间

日常生活如何安排?

一起看看

北大学子都发了哪些朋友圈






虽然人不在校园

课堂云端见

但要读的书、要完成的作业

一样也不少

在家听课

也多了些意外的“惊喜”

比如

和爸妈一起听北大的课

收到学院准备的礼物

又比如

学习的同时还有“副业”?


和爸妈一起“云”上北大



社会学系本科生 白同学





经历了一天专业课的洗礼,思绪在电波间流转,手指在键盘上翻飞,终于可以在晚上的通选课“哲学导论”上放松身心。我留恋于软乎乎的沙发,索性捧着电脑戴着耳机肥宅瘫坐,解锁听讲新姿势。爸爸妈妈却不满我“鸠占鹊巢”,一边跃跃欲试想打开电视追剧,一边怕打扰我听讲,左右为难地犹豫着。


为防他们把我赶回书桌的硬板凳前,我先发制人地拔下耳机,“来来来,和我一起听北大教授讲哲学!”中国哲学的万物一体和西方哲学的二重世界,亚里士多德的“幸福”与孔子的“得道”,朱熹的“气禀”说与柏拉图的人性论……在东西对比的视域中,广阔的智慧一波一波地涌来。教室里的安静气氛弥漫到了客厅里,“真是久违了,上次认真听讲还是……好几十年前。”一份学费全家上课,超值哦!



一个有“温度”的快递



公共卫生学院本科生 张同学





今天,终于等到了那个跋山涉水、来之不易的快递!
匆匆忙忙拆开盒子,跳绳、口罩和明信片映入眼帘。前些天,学院老师把湖北籍的同学通过微信群的方式联系在一起,耐心询问我们的健康,一直关注着我们的情况。一周前,老师收集了我们的电话和地址,竟然辗转两家快递公司,终于将这些物品送到了我们手上。
春天已经来了,我已经感受到了温暖。




在家=在校,状态要一致



法学院博士生 卢同学





林耀华先生《金翼》中有句话印象很深刻:“别忘了把种子埋进土里”。疫情打乱了我们以往的生活节奏,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也让人变得焦虑,但无论遇到什么,不要忘记充实、提升自己
今年是来北大的第二年,这个学期有论文开题、发表论文的任务,还要完成助教的工作。于我而言,以往的生活常常是独自读书、写作、学语言,因此疫情宅家对我影响不是很大。不过,我还是作出了一些调整,比如,每天早晨按照学校的作息起床,换上准备出门的衣服(仿佛要出门的样子)。尽管整日不离家,但这套仪式能够将生活与学习明显区隔开,之后的学习、工作会很有效率。也会在手机上每隔一个小时设置一个铃声,然后简单安排下每个时段应该完成的任务。


灵魂疑问:小学生到底什么时候开学?



法学院研究生 王同学





从刚开始隔离无比期待返校,一天查看疫情数据至少五次,浏览疫情新闻“忧国忧民忧己”,到渐渐喜欢上在家闲适自在的生活之间,大概差了一百个“自我发现”。不过,主业之余还被迫有了“副业”。
近日主业:这学期课程不太多,日常上课完成作业后,在仅有一丢丢法律实务的基础上,终于有空可以搜寻感兴趣的实务讲座来听,懵懵懂懂地学习也还颇为有趣。
近日副业:充当家长听写五年级的小表弟英语单词20次,讲解阅读理解16篇,发掘本人有当老师的潜质,时常灵魂追问表弟各种问题,明白了为啥会有被作业逼疯的家长。
问:小学生什么时候才能开学???



----------


买不到甜食

就自己动手

不能和朋友约奶茶

就隔空视频传递喝

无法见面

联谊活动也能云端举行

总而言之

生活是自己的

幸福感不能降低


居家生活的一点“甜”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研究生 杨同学





宅家不能出门的日子,全靠厨房和烤箱慰藉心灵。


没有朋友见面的两个月,焦虑的时候就做点好吃的。


一个人安静的听蛋抽搅打蛋黄稀里哗啦,听奶锅里热牛奶咕嘟嘟冒泡,听砂糖黄油混合沙沙作响。


蛋奶混合,高温下散发出来的食物香气充盈屋子的感觉真的太治愈了;再看到家人吃的开心,阴霾也烟消云散了。



基础医学院本科生 聂同学





住校住久了,都快忘了我原来这么厉害。别问,问就是秀外慧中,贤良淑德,中华小当家。



新疆人做的酸辣粉也不输!



法学院本科生 叶同学





妹妹和我小时候一样不喜欢吃菜,于是我想方设法地做一些味道浓郁的食物,以盖过绿菜的味道。
我们是西北的少数民族,不常有吃粉的习惯,偶然在手机上看到了西南地区的酸辣粉的做法,感觉味道应该不错,便尝试做了一下。顺滑的粉条和宽粉作为主食,为了让妹妹多吃菜而藏在粉下的细碎蔬菜,吃完后再嗦一口酸辣鲜香的汤汁,这竟然也是我第一次吃酸辣粉。
虽然在家里呆了两月有余,但通过美食,让味蕾在祖国各地“云旅游”也算是一次难忘的体会了。
Ps: 右上角是新疆特色小吃烤包子,和酸辣粉很配哦!



见或不见,社交都在继续



经济学院本科生 李同学





天各一方也隔不断,我们的“牛奶局”。



公共卫生学院本科生 杨同学





当南方山上的黉宇联络北方的一塔湖图,樱花遇见红楼,原来是这般惊艳。
宅家抗疫的假期,北大和武大的公共卫生学院联合开展了一次线上联谊活动。就这样,困在家里的我们有了结识和交流的机会,分成众多小组,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任务,打卡赚分。公共卫生是我们共同的姓氏,北大、武大是我们不同的名。新的一天开始时,我们分享过风情各异的早餐;一天的课程结束后,我们也分享过这边夕阳那边夜的家乡。当吐槽起硬核的专业课、分享起新发布的文献时,小群里绿色和白色的聊天气泡总也会不停跳动。短短18天时间里,我们交流了很多,成为了好朋友。
1100公里,是珞珈山和未名湖的距离,1800天,是我们到毕业的距离,空间渺远,时间绵长,但我们有缘相遇在路口,一起分享趣事,一起畅谈展望,是乐事更是幸事。待他日,鹏北海,凤朝阳,这些美好的回忆,或许就将是我们有趣的谈资吧。







在家有按时运动吗?

在家正常吃早餐吗?

不能外出

正是养成规律生活的“大好时光”


150天坚持吃早餐是什么感受?



教育学院研究生 陆同学





精心地准备,耐心地摆盘,再小心地拍张照,宅家的一天就从这一顿富有仪式感的早餐中开始啦。丰盛的早餐,不仅能督促自己不懒床,更能开启一整天的美好心情。而在不断的坚持中,很多个平常的早晨积累起来,原来真的能改变一个人。



驱走焦虑,考虑一起运动吧



中国语言文学系本科生 吴同学





疫情期间不能出门,反而是养成规律生活的好机会。每天7点前起床,晚上8点开始运动,构成我2月下旬至今的生活节律。放假期间自己用Keep软件排了7天无重复的运动计划,探索了大概80%的免费课程;也开始尝试曾经因为缺少耐心入门失败的瑜伽。开学后没有时间再按计划运动,只能缩减到每天“核心+全身”。
这个特殊的“假期”从冬天延续到春天,我的运动服也从长袖换成了短袖,窗外的梧桐开始长嫩芽了,北方的春来的太快,好像每一天绿色都会有肉眼可见的增加。春天总是令人振奋的,运动带来的力量感与放松感也是。





这场疫情

打乱了原本的生活节奏

不少同学也遇到了一些“意外状况”

看看他们的故事吧


元培学院本科生 赵同学





本学期我原计划是去台湾交换,但就在开学前五天,交换计划取消了。我的学期计划也在一时间完全改变,不仅需要在五天内完成各种退费,还要思考在北大的选课和规划。
不过,在这几周的学习中,我逐渐对未来的规划有了更多考虑,或许当初决定去交换仅仅出于想要换一个环境放松自己,但最近我意识到了现阶段更急迫的需要去完成的工作。目前,我的母亲已经结束了在隔离病房的工作,我们享受着难得的相聚时光,生活也正在按部就班地进行。


新闻传播学院本科生 刘同学





3月12日晚八点,国际航班在济南落地,但直到夜里十二点我才出机场,三点钟才来到集中隔离的宾馆。虽然繁琐,但我只觉无比欣慰,因为实在不想让我们的努力因境外输入而功亏一篑。
隔离的第一天是去做了核酸检测,在回来的路上,透过救护车的窗户看见男女老少无一不戴着口罩,我突然觉得他们好可爱。寿光人民真不错,中国人民真不错。回去后在微博上看到伊朗包机的视频,我竟给看哭了。那句简单的“欢迎回家”,体现在回国后被照顾的方方面面。想对这几天我遇到的所有工作人员说,你们辛苦了。
一转眼,14天隔离已经结束,比想象中过得更快。这些天共打卡了14天英语单词,14天健身运动,看完6本闲书4部电影3季美剧,听完了一直没时间听的专辑。
很喜欢这段隔离时光,让我有漫长的时间与自己对话。



﹏﹏﹏﹏


这一段居家时光

千姿百态

苦甜掺杂

想必每个人都难以忘怀

所幸的是

春日阳光终将驱走寒冷

温暖也会如期而至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居家期间

让你记忆深刻的那些事情




更多精彩内容



三重水门,最高礼遇!

北京大学援鄂国家医疗队抵京!


青团上新,你在北大不可错过


身处湖北的北大学子,毕业后选择去武汉工作


把16篇鲁迅写成了一首歌,网友:太北大了!


北大花开,待你归来






图片:受访者提供

文字丨策划:黄圣勋、杨硕、王静宇、赵泽民

封面:视觉中国

排版:刘涵烨

责编:昭花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