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紫金草读书会 | 首期特邀史学专家导读《南京大屠杀史》

2018-03-20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昨天下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员工读书会——“紫金草读书会”正式启动,本年度主题书籍为《南京大屠杀史》。读书会气氛活跃,史学专家答疑解惑,读者畅所欲言,听众收获满满。


这是一本怎样的书?

《南京大屠杀史》由南京大学荣誉资深教授、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院长张宪文主编,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张连红,江苏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研究员王卫星担任副主编。


该书分为9个章节,对日军在南京的暴行进行了全方位研究,厘清南京沦陷后日军对国民政府首都的军事、经济和社会控制的史实,展示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保护和救援难民的人道主义善举,再现中外媒体和国际社会对日军暴行的反应,披露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国防部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的判决,有力驳斥了日本右翼否定南京大屠杀史实的谬论。

为什么举办员工读书会?

《南京大屠杀史》共9章,从3月开始,每月读一章。读书会参与对象为纪念馆全体工作人员。


对此,纪念馆副馆长凌曦表示,今年是纪念馆管理提升年,除场馆精细化运营提升以外,更重要的是人的提升。纪念馆从1985年建馆至今,已站到了一个历史的新高度,承载着南京大屠杀史大众化、国际化传播的使命。每一位馆员都要思考:我的能力是否与这一使命相匹配。纪念馆的核心支撑是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因此每一位馆员都要读史。

专家导读《南京大屠杀史》

江苏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研究员


Q1:为什么日军要空袭南京?


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首都南京便成为日军空袭的重要目标。持续近四个月的南京空战是南京保卫战的前奏,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日军空袭南京目的有三,一是掌握制空权,轰炸南京大校场机场、明故宫机场,将中国空军飞机消灭在地面上。二是进行战略性、威慑性轰炸,轰炸国民政府、下关火车站、中央广播电台、南京宪军司令部等地。三是进行战术性轰炸,1937年12月5日南京保卫战打响以后,日机配合地面部队向南京进攻,占领中国军队某些阵地。



Q2:日军为什么进攻南京?目的何在?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中国军队浴血奋战、顽强抵抗,日军伤亡惨重,使日本“速战速决”、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破灭。在这过程中,进攻南京的最高指挥官、日本华中方面军司令官、甲级战犯松井石根一再主张,占领上海不足以让中国政府投降,必须占领首都南京。11月12日,上海沦陷,中国精锐部队向南京方向撤退。


12月1日,日军大本营正式下达攻占首都南京的命令。目的有二,一是政治目的,占领首都意味着国家灭亡;二是军事目的,把南京包围起来,消灭中方抵抗力量根本目的则是迫使中国政府投降。然而目的并未达到,反而坚定了中国人民抗战到底的决心和意志。



Q3:中方保卫南京的构想和战略?


轻易把首都南京放弃,中国政府的颜面把哪儿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南京保卫战是对内、对外的“宣誓”,表明中国政府坚决抗战的决心。当时,守卫南京的将士有两个观点,一是南京不守,何以对得起国民党“国父”孙中山先生;二是南京是中国首都,不守卫南京有碍国际观瞻。


但是从兵力上来看,中国守军无法和进攻南京的日军抗衡,在这种情况下,国民政府采取“既能体现抗战到底决心、又能将损失减少到最低”的战略,确立短期固守南京的方针,从“不能不守,又不能死守”这一出发点考虑作战,战略目标为“象征性守住南京,拖得时间长一点,适可而止,适时撤退,保全实力。”


互动环节


保管研究处袁志秀提问:如今为什么大家非常关注南京保卫战?中国军队撤离南京意味着什么


王卫星:之所以南京保卫战受到大家关注,是因为南京是当时中国的首都,随后还发生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虽然南京失守,但日军并没有达到迫使中国政府投降这一目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能说南京保卫战完全失败了,中国军队撤出南京,这是既定方针。

袁志秀


公众服务处魏云兰提问: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与日本军队伤亡比为6:1,中国取得的抗战胜利可谓“惨胜”,对此怎么看?


王卫星:中国军队与日本军队伤亡比为6:1,这样说似乎长了日军志气,灭了中国军队威风,我们不能这样看!当时日本在亚洲是屈指可数的强国,日本工业技术、经济支撑远超中国,能够制造飞机、航空母舰,武器装备比中国军队强很多,军队训练也比中国军队强很多,尤其是单兵作战能力很强。中国取得抗战胜利付出了非常惨烈的代价。


魏云兰


网络宣传处俞月花提问:纪念馆官方微博、微信如何报道宣传南京保卫战?


王卫星:报道宣传南京保卫战可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在南京保卫战中壮烈殉国的将士,目前很多报道是从这个角度展开。另一方面则是战斗,雨花台战斗、将军山战斗、紫金山战斗、西山战斗……打得极其惨烈,不讲某一位将士,而是讲中国战士这个群体。例如中国军队迫击炮令日军闻风丧胆,日本兵晚上不敢抽烟,一抽烟迫击炮就打过来,打得很准,不得不令人佩服。

俞月花



本期编辑:李凌 许晶晶 潘琳娜 

摄影:杨梦秋 蔡美婷



点击标题,查阅往期文章

【预告】紫金草和平讲堂 | 首期特邀南大历史学院张生教授畅谈松井石根南京之行

三家抗战纪念馆联合倡议:加强抗战历史教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