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怎样理解奥地利学派的当代复兴?

风灵 风灵 2019-03-28


 


文 风灵

 

注:本文是我在正一君书院领读柯兹纳的《市场过程的含义》第一讲文字稿,有部分修改和删减。感兴趣的亲们可点击文末的海报二维码订阅我们的经典品读会课程。除了柯兹纳的《市场过程的含义》,我们同时由冯兴元老师领读《致命的自负》,刘业进老师领读《达尔文猜想》。

 

有人认为,奥地利学派一直是与主流经济学水火不容的。事实并非如此,历史上,奥地利学派不但曾经是主流经济学的一部分,更是其中的先驱者,现代经济学的许多基本概念来自于奥地利学派的贡献,比如主观价值、边际理论、方法论个人主义,等等。然而,不幸的是,诚如柯兹纳在《市场过程的性质》前言中所说:“在本世纪大部分时间里,主流经济学思想已经偏离了奥地利学派创始人开创的研究路线,因此,当代对这一学派见解的再发现,激发了人们重新审视奥地利传统所开拓的早期学术思想,以及这些思想重现于我们这个时代之前,在20世纪经济观念的“地下世界”中的生存延续。

 

我们该怎样理解柯兹纳的这段话呢?主流经济学为何会与奥地利学派分道扬镳?在之后,奥派又如何独立发展,最终复兴的呢?

 

1955年哈耶克曾说过:“过去一百年来经济理论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是主观主义的贯彻运用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主观主义的贯彻运用,是理解经济理论进步的脉络,也是理解奥地利学派发展的脉络。

 

我们知道,奥地利学派兴起的标志是1871年门格尔发表《国民经济学原理》。该书阐述了边际效用理论,引发了所谓的边际革命,门格尔与差不多同时阐述边际效用的杰文斯、瓦尔拉斯一起成为现代经济学开创者之一。

 

但门格尔最重要的贡献不仅是边际效用理论,还有主观主义理论。这是一种纯粹的主观主义理论,也就是说,不仅需求是由主观价值决定的,而且生产中的成本是机会成本,机会成本也是由主观价值决定的,所以生产也是由主观价值决定的,生产中的每一个阶段都是主观价值决定的。

 

门格尔之后,庞巴维克和维塞尔发展了门格尔的主观主义理论。但柯兹纳认为,他们发展的只是门格尔主观主义的一个方面,即消费者偏好决定价格和生产的这一方面,而另外一些方面,包括行为人的无知、行为的创造性和未来的不确定性,却被多多少少地忽略了。柯兹纳将这种片面的主观主义称为静态的主观主义。

 

在20世纪20年代,奥地利学派非常兴旺发达,维也纳是全世界各地的学者向往的地方,很多著名的经济学家或其他学科的代表人物慕名来参加米塞斯的私人圈子。英国的经济学家罗宾斯多次到维也纳向米塞斯学习,回到英国后,他将奥派的洞见纳入到他的名著<<论经济科学的性质与意义>>之中,这标志着新古典经济学正式取代了英国的古典经济学。那时候,奥派属于新古典主流经济学,而且是主流经济学中十分活跃的一派。

 

广义的新古典经济学流派对“市场现象”是这样处理的:1. 个体以理性的、效用最大化或利润最大化的方式做出决策;2. 所有这些理性个体决策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同时发生,这些决策也可被同时执行,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不会有失望也没有后悔。

 

哈耶克1933年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获得了一个非常有威望的教授席位,当时伦敦经济学界全是他的粉丝。他在就职演讲中阐述,注重普遍性理论和逻辑的新古典经济学的敌人是不承认理论的历史主义和制度主义。新古典是他当时力图捍卫的品牌。而米塞斯在1933年也写道,现代新古典经济学的各个学派之间没有实质性的差异。米塞斯也和哈耶克一样,认为现代经济科学的敌人是马克思主义、历史主义和制度主义。主流新古典主义理论经济学家在理论上和表达形式上的微妙差异并不那么重要,与以上那些主要分歧比起来不重要。新古典经济学——以边际效用理论为基础的古典经济学——是科学的,其他方法都是伪科学。

 

事情的转折是30年代的社会主义经济计算大辩论。波兰经济学家奥斯卡·兰格运用新古典的均衡分析来证明米塞斯的批评是无效的,如果假设计划者能得到完美的知识的话。计划者利用供求条件知识的方式,与新古典均衡模型所描绘的市场经济中的行为人是一样的。如果完全竞争的均衡模型是理论自洽的,那么兰格的计划经济的模型也同样是自洽的。

 

新古典主流经济学逻辑自洽地证明了计划经济是可行的,这让米塞斯和哈耶克大吃一惊。主流经济学家接受兰格的观点同样让他们吃惊。像弗兰克·奈特和约瑟夫·熊彼特这样的成名人物赞同兰格对所分析问题的评价,而年轻一些的经济学家,如阿巴·勒纳(Abba Lerner),他是哈耶克的学生,进一步发展了兰格的论证。作为回应,米塞斯和哈耶克都开始更清晰、更准确地阐述奥派经济学与新古典正统经济学之间的差异。

 

但是到了这个时候,他们已经被主流远远地排除在外,主流经济学不加批判地认为,这场关于社会主义经济计算的辩论他们已经取得了决定性胜利。米塞斯和哈耶克逐渐被视为具有政治动机的右翼学者,而不是严肃的经济学者。到40年代左右,奥地利学派经济学被迫转入地下。上世纪中期,哈耶克的预言成为现实:干预主义,甚至社会主义,开始统治经济学。但是这种趋势的根源不是反理论的历史主义,而是新古典理论本身。

 

柯兹纳回忆起50年代初,他刚入米塞斯门下时的情形。那时候,米塞斯被视为过气的老古董,听说他的老师是米塞斯,旁人都会报以异样的目光。而“奥地利学派”这样的名词只会出现在经济学说史之类的教科书上,虽然曾经非常重要,但只属于历史。人们认为,奥地利学派已经死了。

 

就在奥地利学派的学术声望跌到谷底的时候,米塞斯和哈耶克却把奥派的主观主义观念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1949年,米塞斯出版了英文版的《人的行为》,哈耶克出版了《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

 

米塞斯强调市场是一种过程,强调企业家精神在市场过程中的作用。比如,米塞斯在《人的行为》一书中写道:“市场不是一个地方,一件东西,或一个集体。市场是一个过程,是由形形色色的个人,在分工合作下的行为互相激荡而发动的过程。”“企业家是面对不确定的人,在一个想象中的、停滞的均衡世界中,没有不确定性,也就没有企业家活动的空间。”企业家是指那些“更有原创力、更多冒险精神、更多敏锐眼光的人,他们是推动经济进步的拓荒者。”而米塞斯在《人的行为》的前言中总结道:“使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而且也是使其获得不朽声誉的正是这样一个事实,奥地利经济学创造了一个经济行为的理论,而不是经济均衡和非行为的理论。

 

哈耶克的侧重点则是知识,他最有名的论文是《知识在社会中的运用》,他强调知识的分散性,强调市场是一个学习和发现的过程,离开市场过程,中央计划者不可能得到“特定时空的知识”。

 

可见,米塞斯和哈耶克是将主观主义贯穿到了整个市场过程之中。他们论证,只有这种主观主义的人的行为,才使市场现象产生了规律性。没有主观主义的行为,价格不会自动呈现,无法进行经济计算。

 

这是奥地利学派自门格尔以降的传统,但米塞斯和哈耶克对其做出了最深刻的阐述。奥地利学派经济学也由此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柯兹纳称之为动态的主观主义,区别于上世纪2,30年代的静态主观主义。

 

这种深刻的洞见,激励了一些年轻的学者背叛主流经济学的观点,从事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的研究,为奥派的当代复兴打下了思想基础。到上个世纪70年代,奥地利学派迎来了当代复兴,迄今已近半个世纪。其中,柯兹纳的企业家精神和市场过程的理论,是对米塞斯相关理论非常出色的发展和深化。柯兹纳本人也被认为是哈耶克之后最有希望获得诺奖的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我们将会在阅读中逐步感受到他的精彩之处。


相关文章:

解读柯兹纳:企业家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柯兹纳:市场过程与个人自由

米塞斯改变了他一生


点击以下海报二维码订阅课程,还可以获得赠书和其他优惠,详情请见:新年读好书!名师经济学经典品读会招募!或联系风灵微信号mefengling 。



点击阅读原文可阅读:解读柯兹纳:企业家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文章已于修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