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明的四大分位与三大文明(三大哲学体系)

侯晋中 2022-04-01


  中华文化是全球最古老的文化之一,它与古印度文化、古埃及文化、古巴比伦文化并称人类“四大远古文化”。但在文化的演进的过程中,而中华文化是四大文化系统中仍然存活的文化系统,并且在中华民族的生存结构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历史的变迁中,不可避免的中华文化经历了时代创伤,但就在混乱中催生了伟大的共和国时代。历史、文化、科技、军事、经济在不同的文化因素的融合中开启了人们对中华文明与世界其它文明的探讨。


  文明是什么?文明的结构包含那些内容?


  关于什么是文明?几百年来,中外的学者们给出了上百个定义。但是说到底,文明就是人类的文化生存结构。文化是人类的生存要素,文明是文化要素的结合方式,或者说是文化要素外在的时空结构和内在的性理结构构成了文明。祂是一系列的制度与习俗的总和。文明结构体现在四重结构里,或文明结构有四个基本分位,即,家庭结构、社会结构、国家结构与权利结构。


  在人类的生存中,各种文化不可避免的会发生内部的冲突,祂们必须按照共同的价值、原则形成联立、互动的结构,彼此影响,彼此制约,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文化之间形成的这个结构就是文明,这个结构避免了文化之间的冲突。


  在这个结构之下演变成目前三大主流文明:西方文明、印度文明、中华文明。

                                                       


西方文明:向外求索


  西方文明被称作现代文明,也是强势文明。自从诞生以来,人类就处于空前的战争状态,人类多样文明状态处于战争毁灭的危险之中。西方文明不但毁坏了印度的丛林文明,也企图毁坏中国的乡村文明,并且企图以其文明状态侵占全人类文明系统。


  西方文明的起源于游牧文化,其文化的衍生状态决定其以利为源的文明形态。


  1、家庭结构与商人主导的阶级社会

 

  西方文明的社会结构是阶级社会。阶级社会既不是按宗教划分(如印度),也不是按血缘划分(如中国)而是按财产划分。首先,西方人的家庭是按财产组织的。家长具有绝对的财产权,妻子和孩子都是家子地位,不具有家庭财产权。马克思将西方的家庭起源归结为私有制,家庭的产生是原始共产主义解脱的原因,这是适合西方的。中国家庭根本不存在这些问题。中国的家庭是从二人的结合与繁殖出发的。


  从奴隶制社会开始,西方出现了国家的文明结构。在古代,西方社会划分为奴隶主贵族阶级,他们拥有土地和奴隶。自由民是市民和商人,他们拥有少量的奴隶和财产,但不拥有土地。骑士或军人,拥有少量土地。在经过两次资产阶级革命后,西方社会形成以资本划分社会阶级。在资本利益的驱使下商人成功的经济资本成功成为西方社会的主导阶级形态。


  2、国家结构的民主体制


  西方建立了从奴隶主贵族国家,到封建贵族国家,到资产阶级民主国家的三次转化。最后达到了资产阶级最理想的国家形态——美国模式的自由民主政治。这种国家文明的核心是“主权在民”。其实,卢梭论证“主权在民”是资产阶级挑战封建贵族的口号。等到打倒了封建贵族之后,这个口号就过时了。实质上成了“主权在钱”。这是阶级社会的必然选择。因此,无论是君主立宪国体,共和国体,联邦国体,邦联国体,和众国体都是资产阶级专政国体,都是金钱专政国体,都是银行家国体,这是阶级社会所决定的。


  3、政治结构的三权分立


  西方文明经历三个阶段的演变之后,最终形成了“宪法至上,三权制约”的政体。


  第一阶段是西方的城邦国家阶段。那时的政体有多种。亚里士多德总结成四大政体,即,专制、君主、民主、贵族共和,另外还有君主政体的变种僭主政体。


  第二阶段是政教合一阶段。实际上是政权与教权合一的封建、宗教专制政体。宗教法与世俗法并行,宗教法高于世俗法,是所谓黑暗的中世纪。“文艺复兴”是反对宗教专制,资产阶级革命是反对封建专制,到了拿破仑甩掉教皇加冕的皇冠,政教合一才彻底打破。


  第三个阶段是建立资产阶级政体的阶段。由于资产阶级是商人,开始并不会治理国家,所以,建立了许多的妥协形式。欧洲大部分国家保留了贵族阶层。这种妥协和反复经历了近两百年。到1972年,英国才将上院的权力全部移交下院。从大宪章运动开始,经历了一百七十多年才完成权力交接,这是贵族训练资产阶级管理国家的过程。最终形成了美国式的“宪法至上,三权制衡”的政体。


  宪法至上”是对国家权力的实体法约束,“三权分立”是程序法约束。民权(商权)就完全得套牢了政权,官民的冲突就此以文明的形态消解。



印度文明:自内认知


  印度文明起源采集文化的汇聚。在八千年前,就奠定了丛林文明的基本模式。在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以酷热为主的天气状况下,印度人开启了内心自省的方式抗拒天气的酷热,从而建立宗教文化体系。


  1、宗教性家庭与婆罗门主导的种姓社会


  印度社会既不是阶级社会,也不是人情社会,而是宗教社会。当印度婆罗门统一印度大陆和教派纷争之后,按照宗教责任与血缘划分了社会群体。婆罗门、刹地利、吠舍、首陀罗构成印度四大基本种姓。另外还有第五种姓,是不可接触的贱民(the Untouchable)。


  在五种种姓文化中,婆罗门文化是完备的文化体系,禅学玄性的认知方式、超越解脱或寂灭的价值诉求、祭祀与修证的行为模式、五明的学术范式构成了婆罗门文明的文化基础。他们从自性的止观、禅定、冥想与内省中认知宇宙人生,以梵我合一或圆觉为生命的目的,以生活即祭祀、修行贯彻行为,以声明、因明、医方明、工巧明和内明作为学术体系。他们将世界看成大梵天的游戏,将人生过程视为精神进化的学习过程,将现实看成来世的准备。他们从生命永恒的意义上安排此世。他们将一切活动都视为向神的献祭。


  2、国家结构的王国联盟与政教并治


  印度的国家是基于宗教文化传统建立的,所以,国家的权力总是至于宗教影响之下。“婆罗门至上”的传统大大的消弱了政治权力。其中“婆罗门至上”不是世俗的主权概念,而是宗教概念,但却是国家建立的依据或合法性根源。印度摆脱英国殖民统治,不是主权独立,而是婆罗门教和伊斯兰教的复兴运动。主权独立之后,他们仍然留在英联邦里。政治领袖必须在宗教领袖之下行事。在英国的长期殖民状态下,印度的政权文明长期处于西方资本政权形态和宗教文明统治的长期分裂状态下。


  3、政治结构的刹地利治理与婆罗门“祭祀万能”


  传统印度社会的政治结构是种姓结构的一部分,即刹地利治理国家。治理国家不是世俗责任,而是宗教责任。治理国家的根本理念是“祭祀万能”,他们即没有成文法规定国王的权力,也没有程序法制约国王的行政,国王的一切行政权利只是在尽宗教义务。


  《摩可婆罗多》里的《薄伽梵歌》才是印度文明的根本。他们把现世的行为,放到了欲界、色界、无色界的超经验宇宙系统之中加以规范。到了佛教时代,无色界也被超越,不但要超越经验的自我,还要超越寂灭,成就三界出入的自由,证得无生法忍。这一切,真的不是科学理性能够理解的。所以,现在的印度宪法是世俗宪法,按婆罗门教的看法只是欲界的视野。这个视野根本不能涵盖超经验视野的文化诉求,冲突在所难免。


中华文明:内圣外王


  中华文明是中华文化冲突的产物。即中华农耕文化冲突的产物。最终形成儒学道性文化传统下的姓氏共和的社会文明结构,以及家国同构的社会治理体系。


  中国文化是儒学道性的认知方式、和谐的价值诉求、礼乐的行为模式、六艺的学术范式的总和,中华文明也是建立在这个文化系统之上。是中华文化内部冲突的产物。儒学道性的认知方式是心物一元、性相双开、全息比象,内外兼顾的平衡性认知,祂既有印度的内省与内圣的一面,即不易之学,也有西方的外相与外王的一面,即变易之学。同时兼备内省与外相的结合学,即简易之学。所以,就认知而言中华文化是平衡复合体系。但是就认知程度而言,古代社会向内不如印度缜密,向外不如西方细致。


  但在文明结构上,中国人的文明结构即可以为宗教性提供基础,也可以为世俗性提供基础。这是其他文明不具备的。所谓以姓氏组织社会就是以人情为本组织社会。人即是世俗的也是宗教的。人际和谐即是利益和谐也是宗教和谐。中国人的个体核心价值是“内圣外王”,“内圣”是宗教性的、“外王”是世俗性的。内在和谐的超越价值与外王的外在和谐价值是统一的。印度人要求内圣,放弃外部价值,或忽视外部价值,利益性服务与宗教性。


  结语:在西方文明的强势攻击下,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人,我们需要以全局的视角了解当今中华文明的状态以及其他文明对中华文明的冲击,以此促成中华文明系统在世界文明中源远流长。


以上文:整理于李漫博参与编著的《中华文化与文明的整体观》


延伸阅读:

世界三大哲学体系略说


  1、西方哲学 


  以希腊哲学为代表,以自然为出发点,以实验为核心方法。


  表现的目的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与科学的关系较近。 


  西方哲学的主要特点是提倡以“科学数据”为理论的依据,也就是说理论要靠数据的“实证”才能得到认可。不管理论是否实用,只要是被证明符合实验数据的就是行,所以从本质上严格的说,西方的哲学不是实用主义,而是实证主义的。    


  西方文化对社会与人生的态度是以自然规律为指导的,在西方人眼里,自然是如何运动的,社会和人也应该如何运动,所以中国人所谓“克己复礼”而天下平的思想,在西方人眼里是很难理解的,因为自然界没有“礼”、“义”之类的东西,自然界所有的是“弱肉强食”和“适者生存”。    


  正是这种区别,东西方人在感情的表达上也有区别,很多人都发现,实际上东西方人都富于感情,可东方人总感觉西方人好象没有家庭情感,但同时又迷惑于西方人对人道主义的发扬。这种区别与矛盾正是其哲学传统思想在大众的价值观上的具体社会表现。东西方人同样有感情,但西方人的感情要求符合自然规律,自然界的其他动物不存在小养老的现象,人就也不应该;自然界的其他动物都会保护幼类的规律(尤其以群居动物明显),人自然也应该保护妇女儿童……总之西方人的一切活动都要有自然规格的根源依据。

    

  2、中国哲学      


  以先秦哲学为代表,以社会为出发点,以伦理为核心方法。   

  

  表现的目的为人与社会的关系。与政治的关系较近。      


  中国哲学不关心自然问题,一切研究的现象都会被赋予社会性,如:围棋的理论就是谈人生与兵法;对天地等自然的探讨要与人事相结合;等等。正是这种对社会的关注,使中国的史学异常发达,通过对历史的总结而研究社会的走向是中国哲学的一个核心,最明显的就是中国的正统哲学家无一例外也兼是史学家。    


  中国哲学存在一个隐藏的特点——实用主义。中国文化实际是真正意义上的实用主义文化。中国古代科学界在这里表现中国这种实用主义文化最为明显,中国的发明创造很多,但直正被持续发展的技术并不多,就是因为很多发明在当时看来并不实用。这与西方人不同,一种科学成果被证实以后,如果现在没有用,西方人也会想办法为以后可能的实用性保留它。但中国人是选择放弃,原因就是它现在没有用。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文化是最实用主义的文化。    


  与西方人以自然规律为社会、人生规律依据不同,中国人把社会与自然分开来看待,中国人认为社会与自然最大的不同,是人有伦理观念,这是其他动物所没有的,而人的社会正是依靠这种伦理才得以存在与发展的。伦理不是原子,父与子、上与下的关系无法用电子绕原子核运动的规律来说明。更明显的说,社会规律应该是包括自然规律的更广泛、更高级的规律系统,所以在自然中可以找到社会规律中存在的东西,而在社会中不可能找到所有自然规律能包括的内容。完全服从自然等于退化。正是为了认识这种通过自然方法无法完全认识的社会,人有必要摆脱顺应自然的方法,另辟蹊径,于是自然科学被正大光明的排斥到了哲学研究方法的大门之外了。这也正是中国自然科学不发达,但技术发明众多而又得不到发展的最深思想根源。    


  但中国文化有一个强大的力量,就是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持社会的平衡与和谐,非自然的就是理想化的,理想化的东西是浪漫的,无论这个民族处于如何困窘的地步,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浪漫“阿Q”,最终总是寿命更长,并能把这种心态传染给周围的人(甚至是敌人),而最终的结果是所有人在平静中的快乐。一个国家被灭掉,胜利者却被同化(如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清人入关)在西方人眼里简真是神话。英语成为世界语的原因之是就是因为战争的胜利,而这在中国不太可能,胜利者可能是最终的失败,因为他们将完全失去自己这个种群而成为失败者种群中的一小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好象中国人从没有败过,这个,西方人可能永远也理解不了。

 

  3、印度哲学 

    

  以古代哲学为代表,以思维为出发点,以瑜伽为核心方法。   


  表现的目的为人与自心的关系。与宗教的关系较近。 

    

  印度文化的特点是宗教性,在印度,宗教一词完全失去了它在西方的传统定义,一种思想、观点,如果不以宗教的面目出现,在印度是没有市场的。甚至如果你是唯物论者或是无神论者,都要以宗教的外衣包起你的思想,才能被人聆听。印度人不关心自然与社会,可能是因为这些都人自己太远了,也是人最终都无法真正控制的。但人自己离自己最近,离得近应该最容易掌握,快乐与痛苦说到底都不过是人自己内心的感受,同样的事物,你感觉美而人家未必感觉如何,所以一切美好最终的源泉是人的“心”。 印度的哲学追求的是美好的东西,但与西方人和中国人不同,后两者始终认为内心感受必须靠外界刺激才能生起,而印度人则认为感觉可以受心灵的控制任意生起,所以不必关心自然与社会,人一样可以得到最终的美与解脱,有时甚至对自然与社会的关注会妨碍人对自己的认识。于是出世思想与瑜伽的自我修行,成为印度文化中最大的万分。    


  印度文化不是实用性的,也不靠实证,只要内心得到满足即可,大致可以算是属于心灵享受性的,或是说非理性的浪漫主义性的,至于这种文化的根源、为什么在西方、中国与印度产生如此大范围的不同文化、哲学类型?估计可能初期和地理的自然环境有关,后来应该属于于一种习惯性,再到后来则完全是有意识的自然形为了。   「色即是空」是《心经》中著名的一句话,全句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历史上对其解释也多如牛毛,个人理解的内容更是不计其数。   


  那么佛教自己对此句是如何解释的?        


  《心经》属于大乘佛教(佛教自己称“菩萨乘”)般若(智慧)部核心经典。过去小乘佛教(佛教自己称“声闻乘”)是不承认此为佛经的,现在南传佛教也有部分开始接受并讲解了。所以《心经》并不是所有的佛教宗派都认可的经典,汉地佛教属于大乘佛教,承认《心经》理所当然。   


  有这里,色指的是人的眼可见的一切事物及现象。 


  依佛教(小乘)有部宗的内容解释:事物是存在的,过去存在,现在、未来也存在,事物是时刻变化的,不存在任何一个静止不变的状态,正因为变化,所以事物没有可静止性,在这个意义上,一切事物都是空的,空在这里包含有变化、运动的意思。


  依佛教(小乘)经部宗的内容解释:事物只在当下是存在的,过去、未来没有任何实体性,属于不存在,当下的存在仅是一个点的状态,没有过程与变化,也没有所谓的静止与运动,开始就是结束,静止就是运动。所以事物在最根本的这个当下,不存在所谓的动静、起止之类的对立与判断性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事物都是空的。    依佛教(大乘)唯识宗的内容解释:事物是不存在的,仅是心内的一种影像幻觉,本质上如同我们想象中的事物或梦中的事物一样,都是我们心的波动所产生的一种虚假的表现,从这个角度说,一切事物都是空的。当然“心也不是实有的”,但是有。    依佛教(大乘)中观宗的内容解释:无法语言描述,仅能以一种错误但近似的方式说明,即一切事物是不存在的,是心的反映,但心本身同样是不存在的,表现在表现本身是可见的,但实际表现并不存在,空本身也谈不上空,仅是为了听者有可听才说一个空,这个谈不上空的空中,没有任何可存在的。之所以说不存在,不等于说就真的什么都没有。存在不存在,有与无等于一般人可理解的意象都对应不上这个真实的空性,所以无法用人类可理解的语言加以表述。 

      

  佛教对此的理解基本可分为:小乘都承认心外的事物可以实际的存在,大乘没有一个宗派承认心外有实有的事物。按中观自己的说法,你不能理解中观的解释,可以暂时依唯识的解释,不能理解唯识可以暂时依经部,还不能理解,可以暂时依有部的解释。都是成立的。如果连有部宗的解释都不能理解,此人今世不必学习什么了,等下辈子吧。    


  【佛教三乘四宗对空(针对外境)不同观点】 

       

  对外境(客观世界)的存在问题:    


  • 小乘皆承认存在    


  • ·大乘皆不承认其存在 

      

  1、小乘有部:外境过去当下未来,三时皆实有存在。   

  2、小乘经部:当下刹那外境实有,过去未来不存在。   

  3、大乘广行派唯识:一切是心的显现,但心找不到。

    (以上三者称世俗谛义。)        

  4、大乘甚深派中观(胜义谛义): 

  (1) 相似胜义名言:无任何存在。    

  (2) 真实胜义名言:无任何承许。         


  • 从三时(过去、当下、未来)实有,到无任何承许,你能理解到哪个层次,就学习哪个层次,不要用你的理解力作为正确与错误的判断标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