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牛气冲天!南充大木偶闪耀央视春晚,背后故事全揭秘——

南充文旅 2023-03-16






2021年除夕夜,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在央视一号演播厅激情上演,晚11时25分许,由市委宣传部选送,四川省南充大木偶剧院参演、南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川北大木偶登台亮相。



登上春晚



作为2021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唯一一个少儿节目,《听我说》汇聚了全国各地100多名优秀演员。当晚11时许,《听我说》在童声诵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叫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中开始,当红歌手王源、央视著名少儿节目主持人月亮姐姐联袂献唱,舞台上木偶、杂技、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同步表演,逐一展现少年儿童在四季变化的鸟语花香中载歌载舞、欢度新年的画面。



在《听我说》的高潮表演部分,四川省南充大木偶剧院共20名演员操控卡通形象的6个大木偶稻草人和3个巨型的机械金牛惊艳出场,卡通形象惹人喜爱,而大木偶稻草人飘逸的表演和“金牛贺岁”的动人画面一幕幕展现,让人惊艳,吸引了全国观众眼球,并成为晚会一大亮点。



1分钟演绎




据四川省南充大木偶剧院院长唐国良介绍,2020年11月,央视春晚发来参加2021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节目排练的邀请。在接到邀请后,市委宣传部和市文旅局领导与剧院负责人精心部署安排,3次赴央视洽谈节目事宜,并按照央视春晚导演组的要求,在传统川北大木偶的基础上,按照节目的要求,对大木偶形象进行了全新设计。



唐国良介绍说,呈现在央视春晚的由6名演员操作的6个大木偶稻草人为卡通形象,头部明显大于传统川北大木偶,增加了不少操作难度,而分别由两人操作的机械金牛大的高达3米,重量逾千斤,表演起来难度更大。



幕后故事



在央视春晚结束后,记者第一时间联系上了在北京的四川省南充大木偶剧院书记罗映红和演职团队的领队、副院长唐军。他们向记者讲述了川北大木偶亮相央视春晚的不少幕后感人故事。



此次参加央视春晚演出,凝聚了川北大木偶老中青三代演员的心血,其中罗映红负责机械金牛的工作,唐军则负责大木偶稻草人的工作及整体排练,而知名川北大木偶演员曾必勇、梁晓辉则负责演员的基础训练和与央视编导的沟通交流,此外还有不少老演员和制作人员参与节目保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演出启用的20名演员都是“80后”和“90后”青年演员。



据介绍,为了圆满完成川北大木偶此次参加央视春晚的演出,从大木偶形象设计、制作到排练,时间都非常紧,演员们每天奔波于酒店和央视演播大厅,虽然辛苦,但大家都十分认真,配合得也非常完美。



三百年美丽“蝶变”


川北大木偶发轫于清代时的“湖广填四川”,湖广人将大木偶艺术带到了川北仪陇县,并在川北一带流行开来。300余年沧桑变迁,川北大木偶艺术从民间草根戏走向国家级非遗,被国内、国际公认为世界稀有的木偶艺术。




时代变迁



川北大木偶是一门家传艺术,从李氏家族组建唱木偶戏的“福祥班”算起,今年85岁的李泗元已是川北大木偶艺术的第四代传人。8岁随祖父从事木偶表演,12岁独立登台,在李泗元70余年的演艺生涯中,曾代表中国赴前苏联、美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荷兰等国参加演出,还代表中国木偶艺术多次参加国际木偶节。



李泗元出生于仪陇县一个木偶世家,从曾祖父开始就喜欢玩大木偶,爷爷李约之是一家川戏班子的琴师。



1914年,李约之带领儿子李章福、李章祥在仪陇县包包场(今马鞍镇)创建“福祥班”,江湖上称“李家班”。从此,“李家班”长年在广袤的川北大地上走村串户,参加各种演出活动,大木偶艺术日渐妇孺皆知,人称“川北大木偶”。



原本川北各地到处都是的大木偶戏班子,在历经物竞天择的大浪淘沙后,只有“李家班”保存下来。在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李家班”从一个民间家传戏班子一路“蝶变”。新中国成立后,仪陇县以“李家班”为班底组建了仪陇木偶宣传组,1956年组建仪陇县木偶剧团,并于1987年迁至南充市。1999年更名为四川省南充大木偶剧院。



随着时代的变迁,川北大木偶从单一的戏剧走向舞蹈、杂技、歌舞、小品等多种元素的融合,在造型、表演、音乐、舞美等方面兼收并蓄,最终形成独有的艺术特色。


2006年6月,川北大木偶戏被列入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四川省南充大木偶剧院是川北大木偶戏的唯一指定传承单位。



演艺精湛



川北大木偶属于杖头木偶的一类。“像真人一样活灵活现,就是大木偶的特点。大木偶五官栩栩如生,眼睛、眉毛、嘴巴等部位都安有机关,可以在表演中呈现出多种表情。” 李泗元说。



“想要演大木偶,就得练好基本功,生、旦、净、末、丑这些戏曲中的行当,都要去学习掌握。”李泗元说,在表演时,表演者不仅要手上操作,还需踏好台步,同时嘴里唱好台词。



在表演形式上,大木偶也有它的独特之处。大木偶的杖头插在腰间,偶随人动。一颦一簇、一嗔一笑,既要模拟人的举手投足,还要完成相当复杂的表演动作。



为了继承家学,发扬创新,李泗元将京剧、川剧中的优秀表演手法有机融入大木偶表演中。同时,为了探索大木偶表演时的无限可能,李泗元还常常去木偶制作处,与制偶师傅共同探讨如何在木偶中埋藏机关……“你不创新, 就是死路一条。”李泗元说。



传承创新



“我带着大木偶走访了十几个国家,这是父辈留下的东西,我有责任好好传承下去。”李泗元告诉记者,川北大木偶从一个偏远小县走向全世界,他的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李泗元为大木偶戏培养了一代又一代表演艺术接班人,唐国良、曾必勇、李乐被评聘为国家二级演员。李泗元告诉记者,他80多岁仍下乡演出,不仅仅是因为热爱这门艺术,他更希望以言传身教的形式,向年轻演员传递不怕吃苦的精神。



为了更好地传承大木偶艺术,第五代传人李乐还多次走进南充的大中小学校为学生主讲大木偶艺术,并与西华师范大学学者共同编写了川北大木偶“李家班”表演体系教材。“传承并发扬川北大木偶,让更多人了解、喜欢上这门古老的艺术,是我的目标。”李乐说。



练习大木偶不光需要京剧、川剧底子,还需要练习臂力、脚力等,这对于川北大木偶的年轻传人李雨静来说更是不易。“大木偶一般有几公斤到十几公斤,最重可达到40斤。”为了达到能登台表演的程度,平日下过多少苦工,只有李雨静自己心里最清楚。



让南充在世界舞台发光


2018年2月,韩国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由张艺谋导演,名为“2022,相约北京”的8分钟文艺表演中,两名亮闪闪的“熊猫队长”化身信使登上舞台,向世界发出来自中国的邀请。


当与表演同步的现场解说提到:“熊猫队长的创意来自中国的四川大木偶,参与道具制作的是四川省(南充)大木偶剧院,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北大木偶的唯一传承单位。”


那一刻,南充这个名字在世界的舞台上绽放出熠熠夺目的光芒。



惊艳亮相



2017年6月,在南充举办的一场活动上,大木偶的演出吸引了台下的评委张树荣的关注。在筹备平昌冬奥会闭幕式“北京八分钟”的过程中,张树荣将表演视频发给了导演组。不久,四川省南充大木偶剧院院长唐国良接到了从北京发来的“邀请”。



当年9月,唐国良带着团队主要成员前往北京,与张艺谋导演见面沟通。回到南充后,唐国良团队又进行反复研发尝试。经过多次“面试”,川北大木偶终于与“北京八分钟”喜结良缘。



“这次制作任务的亮点和特色就在于运用了开拓创新的设计理念,配合传统的制作工艺和独特的川北大木偶表演形式。” 四川省南充大木偶剧院制作室主任许学术说,随着在冬奥会上的亮相,南充造“大熊猫”迅速成为了“网红”。



“这两只发光大熊猫木偶高2.45米,是迄今为止全世界体积最大木偶,也是最具科技感的木偶。”许学术笑着说。



对外的名片



2014年6月,首届中国南充国际木偶艺术周在南充举办,国际木偶联会为南充授牌“中国(南充)亚太国际木偶皮影展演基地”。



唐国良告诉记者,艺术周每三年举办一次。“下一步,川北大木偶还将全力以赴,力助2022年北京冬奥会圆满完成。” 唐国良说。



如今,川北大木偶已经发展成为“全国文化出口重点项目”,成为南充对外交流的名片。“事实证明,我们川北大木偶既可以下基层到晒坝庭院为父老乡亲们演出,也可以登上国际大舞台为国争光。” 唐国良说。



永葆青春



大木偶剧院创作了一大批经典木偶剧目,《彩蝶的神话》等都在国际国内大舞台上大放异彩和获奖……



唐国良告诉记者,近年来,剧院在传承创新方面做了很多努力,特别是新创排的一些剧目增加了不少科技感,同时也在形式上,包括舞台效果等方面作了创新。




“我们利用高科技、加上时尚元素,对木偶这一古老艺术进行升级。如川剧变脸从3张增加到20张,水袖变长绸,新增木偶持毛笔书法……”唐国良连连感慨。



“除了在剧目和表现形式上进行改变,大胆锻炼并启用年轻演员也是目前川北大木偶传承工作的重中之重。”唐国良说,只有大力培养年轻演员,挖掘经典剧目,川北大木偶才能“永葆青春”。



“疯狂”之夜!超2399万人次观看,南充市2021网络迎春电视晚会盛大播出

福利来了!看南充春晚,分6万现金大红包!

是你!惊鸿一瞥是你,缱绻难忘也是你!

南充开展“南充文旅新春DOU起来"活动

最新!南充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发布最新公告(第19号)

闻笔墨书香,探灵秀山水,寻耕读原乡......

寻找田园牧歌,你的理想生活就在这里……

古韵悠然!这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竟藏深山里,你去过吗?

未来可期,看大美南部层层蜕变!

阆中古城,就是新年的“氛围组”担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