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袁立的公益生意

拆台 拆台 2022-11-27

看到最后觉得赞同的话,

一定要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


文|进击的熊儿子

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授权


“有信仰”的人该如何做公益?



——“得先让豪绅出钱,带着百姓捐钱。豪绅捐了,百姓才跟着捐。钱到手后,豪绅的钱,如数奉还,百姓的钱,三七分账。” 


 01 


公益有时也是门生意,重要的是得看操盘人如何操作。


在我看来,凡是打着爱心的幌子,众筹做公益的名人,几乎无一例外,都是骗子。


社会已经给了他们地位和金钱,足够他们拿去献爱心。


而倘若这时候再让大众掏钱帮他们,那就肯定只是一场金玉其外的庞氏骗局。


 02 


潘石屹,任志强,于峥嵘……相信不少人在看到这些名字的时候,心底里就该有些数了。


虽然他们可能不是中国最最富有的那群人,但相较于大多数人,他们的财富已经到达难以望其项背的地步。


然而,就是这么一帮子富到流油的人,他们做公益的方式居然是——募捐。




而且收支极度不平衡,接受捐款215万,支出仅18万。


记得@袁立 曾公开发表微博斥责“五毛”,说她不是靠公益赚钱的。


不仅如此,她还表示,她的那些专职工作人员薪水很少,往往下班后还要再打一份兼职,才能赚够一个月的房租。



但这很明显与既定事实相悖——与安利公益基金会年赚200万,为何专职人员收入那么低?难不成信仰也能当饭吃?


 02 


当然,袁立公益基金会能有今天这份成绩,其实还算理所应当。


记得优秀党员任志强曾经说过,宁愿把房子炸掉也不会给穷人,他们没有义务给穷人盖房子,“我最不愿捐钱给穷人。”



而这番话显然与袁立公益基金会的现状交相辉映——“大佬”负责吆喝,整块牌坊立起来,“韭菜”负责勒紧裤腰带,被割还要说声“谢谢”。


我不知道中国的公益基金会整体现状如何,但单从袁立公益基金会以及曾经扒过的“大爱清尘”(袁立曾任首席大使)、壹基金来看,似乎多多少少都经不起推敲。


要知道,《基金会管理条例》中有明确规定,“公募基金会每年用于从事章程规定的公益事业支出,不得低于上一年总收入的70%。”


 03 


做公益是件好事,普通人也能做公益。


而我写作这篇文章,也并非想否定大众的爱心。


我在意的只有公益基金的透明性。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自然是公益基金的初衷,但现在的问题是,现实已经开始与初衷相悖——而本该用在大众身上的钱款,也已经被有心人盯上,左手倒右手,最终落到了他们的口袋里。


说起来,我觉得国家也该整顿整顿这些打着爱心幌子的庞氏骗局了。


我以为,渔网装应该透明,公益基金的流向更该透明。



— 熊儿子原创出品 —

欢迎转发朋友圈

严禁自媒体及传统媒体擅自转载及抓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