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反映 | 当你看上去美丽时,你也必须做美的事情

南大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1-11-06


“镜子,墙上的镜子,谁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


白雪公主童话故事中的王后问道。她询问眼前的这面镜子(Spiegel),并从这面镜子里给予自己答复。当羡慕和妒忌出自自我认知时,它们就变得愈发折磨人。


在古希腊的格言中,人们已经将自我批判的动机转向到一种道德诉求之中,根据法勒隆的德米特里厄斯所记载的传说,古希腊七贤之一的毕阿斯曾说:“请你照一下镜子!当你看上去美丽时,你也必须做美的事情;当你看上去丑陋时,你就必须以崇高来抵消这种自然的缺失。”


汉斯·海因茨·霍尔茨以镜子的映射为切入点,系统地考察了中西思想史中镜像隐喻的使用状况,重新探讨了在严格术语中对镜像隐喻的精确使用,进而揭示出“反映”概念对于理解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重要意义。


他基于唯物主义立场讨论了反映定理的世界模型,并借助镜像隐喻中的反映关系来理解唯物主义思想中的反思概念,从而尝试由对象性活动或实践来给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反映模型的范畴结构。最终,他通过指出镜像隐喻的思辨运用与解释学运用的差异,强调了反映理论是辩证法的基础与前提。


《反映》

[德]汉斯·海因茨·霍尔茨  著

刘萌  张丹  译

定价:30.00元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购买



(所有存在者的对象性本质)在这个含义上,镜像关系是处于各种物质的东西之间,也就是映射物与镜子之间的一种物质关系,而镜像形象的“非物质性”现象就产生于这种物质关系之中。这种反映模式表达了世界在其物质性上的统一,就如同凭借着对立要素的决定性特征,在面对其他要素时将这种统一的辩证结构描述为对立面的统一。

 

作为一种在其中的每一部分都表达其他各部分物质关系的对世界的理解——或者说在它的特殊性中以及通过它的特殊性来映射——反思被认识为是对每个存在者的确定存在而言的根本条件。每个存在者都通过“设定”其他存在者来“设定自身”,也就是说,体验它与其他存在者相对立的“特有存在”;它的特性通过对其他存在者的抵抗而显露出来,再从作为外部反思的其他存在者回到每个存在者自身,并且恰好将它确定为这个存在者(而不是其他存在者)。黑格尔将反思的这三种要素分别揭示为设定的反思、外在的反思和进行规定的反思。反思关系因而并不包括必然意识,而是物质的运动形式的一种普遍结构。这种结构是每个关系的形式确定性,并且在该关系之中,一个存在者影响着一个其他存在者,也就是它的“对象”。我们说,存在者的本体论状况作为存在者[我们是谁ens qua ens)],就是进行“对象性活动”,而且这是相互的,从而使每个存在者反射每个存在者,并以最大的明晰性反射每个存在者的直接对象,且在这个反思中得到它的本质规定。这种机械的抵抗就像植物的向光性、动物的本能行为、人类的自我意识与目的性一样,是一种反思关系——刚好只在物质的不同组织阶段。在马克思看来,普遍的反思性被塑造为每个存在者的“对象性本质”,这种反身的关系性是每一个个别存在的基础。马克思毫不怀疑,通过其对象性本质,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存在者都是其所是:“太阳是植物的对象,一种它不可或缺的、保证其生存的对象,与此同时,植物作为太阳激发生命的力量以及太阳对象性本质的力量的一种外在表现,因而又是太阳的对象。”



这种例子是可以随意补充的:地质断层、岩石侵蚀、水和空气的温度交换就是出自无机自然的明显实例,而在生命开始的时候,偶然的如此存在(So-Sein)的决定因子就逐渐变为必然的对象指向性。如果没有东西是像它这样的话,那么它就不会借助于在其之外的其他存在者,而得以回到其自身。这是存在者最普遍的本体论状况,始终在联系之中存在并因此最先通过一般的对象性规定而存在。前文所引用的马克思文本的背景,清楚地证明了接下来的句子是一种在本体论的一般意义上的:“一个在自身之外没有它的自然界的存在物,就不是自然的存在物,并不参与自然的本质。一个在自身之外没有对象的存在物,就不是对象性的存在物。一个其本身不是第三个存在物的对象的存在物,就没有存在物作为它的对象,也就是说,它处于非对象性的状态,它的存在不是对象性的。而非对象性的存在物就是非存在物。”帕夫洛夫在这里也很清楚地说明:“因此,没有外部反应的客观真实的物体就不会客观真实地实存;没有外部反作用,客观真实的物体就是不可想象的。当它作为个别物体并没有在与它的外部反应的相互联系中发展出在其中反映着对它产生影响的其他客观真实的物体的内在情况时,它也就同样不可能实存并被想象为自身发展的自然总体的一个特殊部分。当然,反映由于其形式以及程度的差异而存在不同,它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并且在不同的物体中有着不同的意义。在胶质(有机的和无机的)中,它就好比一种与晶体、原子和电子相比较的其他的东西。反映有其特殊的实存形式,这些形式在不同的物体和不同的发展阶段是不同的。”世界就是普遍的反思系统,这是与自然辩证法相适应的本体论状况。


人与世界的关系,也就是人通过劳动“与自然的物质变换(Stoffwechsel)”,是作为一种反思关系或反映关系的那种普遍物质关系的一个要素。如果将人类活动和知识同自然的存在方式割裂开——它存在于一种对我思的认识论的先验回归中,存在于一种有关劳动成果的宪法理论(konstitutionstheoretischen)的解释中——那么主体性就会变成一种无法解释的、脱离世俗的奥秘体(corpusmysticum)。然后,世界的统一性要么分裂成二元论的,要么其实在性就必须仅仅作为唯心主义的主体设定而被根除。


本文节选自《反映》有删改



你可能还会喜欢:

用文字状写一座城市的意义沃尔夫冈·伊瑟尔 | 怎样做理论
中产阶级:光鲜亮丽还是伤痕累累?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