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父亲刚关门就一瘸一拐走向阳台,只为多看看我们的背影

小狐狸 果壳病人 2023-06-18

大年初六,本该沉浸在过年的欢乐中,闺蜜在大雪中跑来敲我家的门:“你爸病危了,你电话打不通!你赶紧收拾东西回去吧!”


是妹妹先接到养老院的电话,说父亲又脑出血了。她已经在去高铁站的路上,因为我睡觉习惯手机静音,她没联系上我,于是联系了我的闺蜜。


我听到这个消息时,没有感到太多意外,只是着急收拾东西,看最近的高铁票。因为在我人生这最近的12年里,我时常会面临当下的这类情况,父亲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各种突发状况。


我辞去工作

父亲恢复到能一瘸一拐遛弯了


由于时至过年假期收尾,临近的高铁票所剩无几,慌乱中我买错了票。妹妹打来电话,让我不要着急,先安顿好家里的三只猫,收拾好行李再走,她已经在返家的路上,到了医院先看看情况。


我顿时发现,自己脑子混沌到连家里有猫都忘记了。这个时候,我才更加体会到有兄弟姐妹陪伴的感受,觉得自己比独生子女多一点幸运,至少在父亲生病的这12年间,一直都和妹妹相互依偎扶持。我们是单亲家庭,很难想象若我们俩都是独生子女,面对这种家庭的重大变故时该如何去面对。


2010年初,父亲第一次突发脑出血,那时我和妹妹才二十出头的年纪,完全不知道脑出血有多严重。见到父亲时他已失语,身体下意识挣扎着,表情痛苦地握着我俩的手。后来他经历了微创手术,给头部打孔引流,经过一个月的治疗逐渐好起来,但说话含糊,甚至干脆说不出话来了。


由于他出血的部位在左侧脑部,所以会失语和右侧偏瘫。医生鼓励进行康复训练,我们就扶着他先试着站立,再到慢慢挪步,扶着医院墙边的扶手走路,逐渐恢复下肢的活动。但无论那几年我们多么努力,寻遍了各种治疗和锻炼方式,他的整个右肢都无任何能自主活动的迹象


家里无人能照顾他,我们又在外地工作,只好花钱请人。可想而知,外人如何能像家人一般照顾得周到。我们辞去了当时聘请的第一个保姆,我也辞去了当时的工作回家照顾他。那段时间里,虽辛苦但也觉得幸运,父亲逐渐恢复到可以基本生活自理,每天能一瘸一拐地遛弯了。


后来,我们找到了新的保姆,这个阿姨虽然没有照顾得足够体贴入微,但至少也算善良靠得住。而且对于她来说,照顾父亲不算辛苦,每天只需做两顿饭,按时为他去门诊购药,每周一次洗衣洗澡,其他的时间都可以自由安排,所以这个保姆干了很多年。


有保姆照顾的这几年,父亲经历了摔倒、发现糖尿病、胆结石等各种大大小小的突发疾病,来来回回多次住院,我们在他每一次有突发状况时都要往返两地。也想过接他在身边,或者回到他身边,但由于我们自身的现实状况,还有他的工作、医保、养老等等问题,我们只能是这种选择。


这家养老院价格高但照顾周到

父亲很理解我们


2017年,父亲再次摔倒后被邻居送去医院,这次是脑梗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因为他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所以出现这次状况也属于意料之中。但他的下肢活动能力再次受限了,住院期间换了两次护工,最后遇到了一个特别善良尽心的阿姨。她照顾得无微不至,父亲没有任何不满,我们多付了她一份薪资,她很感动,父亲出院和她告别时她难过地哭了。


这次脑梗意味着父亲的护理更加艰难,他本是偏瘫,之前还能行走,但这次出院时都无法正常站立了。两个人根本搀扶不了他,也无法实现在家由保姆照顾。于是我们只能选择养老院,大多数人听到养老院这个字眼,内心都会有抵触,但面临现实问题时那里真的是个好选择。


当时我找到的这家养老院,环境不错,虽然价格较高昂,但它是一家在政府扶持下的民营机构,全国有多家连锁,无论设施还是护理都非常完善。政府和社区时常走访慰问,更有丰富的公益活动支持,很多家庭条件好的高干退休人员都选择了这里。


我也给父亲做了思想工作,他很理解我们,没有任何排斥。在送他进去后,我们观察了一段时间,也确定了这是最好的安排。


父亲一瘸一拐走向阳台

只为了再多看看我们的背影


也许是命中注定吧,也许是我和妹妹上辈子欠他的,所以我要在才二十出头的年纪,担负起绝大多数同龄人不一定扛得起的那份艰辛。照顾过瘫痪患者的人,都能对各种辛苦深有体会吧。我俩作为女儿要像照顾孩子一样照顾他,在住院期间给他喂饭、翻身、擦洗、端屎、倒尿、随时注意输液,夜里要等他的液体打完才能入睡。


可是又能如何,他是我的爸爸啊,我尽孝道是必须的。我又何尝不心疼他,想起那些年他能自理时,每一次回去看他,临走告别时他总是拉着我和妹妹的手哭泣。我们刚出门,他立刻一瘸一拐走向阳台,就是为了能多看看我们,再多看看我们的背影。我们边走边一次次回头望向阳台上的他,他挥着手,我们也哭着挥手告别。那时我心里真的好难受啊,现在回想起来,依然心里会很痛,依然会泪流满面。


还记得有次回家,他被一个熟悉的阿姨送去医院,我见到他时,他眼眶淤青。我问他怎么了,他的神态委屈得像个孩子一样,用含糊不清的语言慢悠悠地对我说:“摔~喽!” 那个画面,我到现在都记得,心里满是内疚、心疼和自责。


他能自理的时候,我每次回来都抽时间带他去各种地方遛弯,公园、黄河边、植物园、海洋馆,甚至还去小时候他总带我去的动物园。动物园在山上,坡路推轮椅太艰难,他就下来慢慢走。


推轮椅真的是一件特别累人的事情,尤其是推着像我父亲这种健壮、体重又不轻的人。后来,也为了他在养老院自己能活动自如,我给他买了电动轮椅,再也不需要靠别人推着走了。


父亲用左手灵活操作电动轮椅

溜得像个老司机


自从父亲去了养老院,就像我们小时候去幼儿园一样,我要做他的监护人。他入养老院时的年龄也不过59岁,算是那个群体里比较年轻的人了。自从他入院后,出了好几次需要赔偿或者道歉的事情,就好像小孩子在幼儿园犯了错,家长要出面解决一样,想想也觉得挺有意思。


他由于下肢瘫痪,所以每次想从床上坐直一点的话,就要借助床两边的栏杆,使劲用左手撑起自己的身体。由于他用力很大,多次将栏杆损毁,每次都无法修缮只能赔偿。不过我从没在乎过这些小事,我只是哭笑不得地和妹妹发牢骚,因为我很理解他生活的不易。


后来有了电动轮椅,父亲玩得很溜,用左手灵活操作的样子就像个老司机。夸他老司机,但也不免出了几次小意外。护理人员跟我说,麻烦劝劝他以后开慢点,因为他已经连着撞了三个护理人员,最严重的一次是把楼上一个老人的脚碾压得整个都青紫了。我一再向护理员和老人的家属道歉,幸好他们没有追究。


非常庆幸能遇见这家养老院,因为每一个工作者都非常善良和尽心,我几乎把父亲的所有事情都托付给了他们。父亲长期吃降压药和降糖药,我把医保卡留给了他们,药吃完了他们就会去药店或者医院帮父亲开回来。


每次去探望父亲,我都能看到护理人员对待老人的用心。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看见一个护理大姐搂着一个非常瘦小,但已失智的老奶奶,用自己的脸贴着老奶奶的脸,开玩笑说:“奶奶啊,你可笑死我了。”好与坏,父亲是可以通过表情表达出来的,所以非常感恩他们这五年来对父亲的悉心照顾。


这次父亲再次突发脑出血,也是他们第一时间发现并送去了医院。我们从外地赶来之前,照顾父亲的护理员,一个很年轻的小姑娘,打120去了医院,并垫付了5000元的押金。她一直守在父亲身边,父亲脑出血后陷入昏迷,多次喷射性呕吐,都是小姑娘给他擦洗的。我们转钱给她让她出门去吃饭,她也不收,直到妹妹赶去后她才放心离开。


要不要再做脑出血手术?

我和妹妹决定放弃


2月6日大年初六,大雪。7点半父亲吃完早饭后,养老院护理员发现叫不醒他,随即通知了我们,并拨打了120。


我所在的西安当天也下了大雪,高铁基本都晚点,到达后也很难叫到车,可父亲还要做一项检查,需要人手帮忙。我想到了我的高中同学,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联系了他。没想到他答应帮忙,并且开车来高铁站接我,送我去了医院,帮我和妹妹抬着父亲做了头部CT。


CT是今天第二次做了,医生看过报告后随即和我们沟通,父亲是左侧丘脑出血,出血量大,送到医院时人已昏迷,观察意识、瞳孔还有身体各项指标,情况都不是很乐观。我们现在要做的选择是:手术还是非手术。手术就是将血液引流降低颅内压,这样他有可能保住性命,也有可能成为植物人,基本不可能恢复到之前的状态了。


思前想后,第二天,我和妹妹决定放弃手术。医院的一天可真长啊,白天睡不了,晚上睡不好,时刻都得关注父亲的情况。父亲的血氧逐渐降低,呼吸急促、心率加速,医生建议上呼吸机,因为父亲随时有可能失去自主呼吸的能力。


起初我们并不太理解上呼吸机的意义,到了需要签字确认时,妹妹突然停笔,问医生上呼吸机后父亲的病情会如何发展。医生表示上了呼吸机就意味着要永远靠它的辅助呼吸来维持生命了。


我们既然放弃了手术,又何必再上呼吸机?既然注定要离世,何必再多此一举,让父亲死前遭这份罪?而且呼吸机按小时收费,是个十足的吞金兽,虽能维持呼吸延续生命,但脑损伤已经没有逆转的可能了。最后,呼吸机我们也放弃了。


“爸爸你走吧,你别顾虑也别怨我”


医生按照我们的意愿给予父亲保守治疗,一整夜他的生命体征比较稳定,但是发起了高烧,最高达到39.5摄氏度。我们用了物理降温,冰块包上毛巾夹在他的双侧腋窝。父亲之前肺部就存在感染,现在更是感染加重,一天得经历多次吸痰。


每次护士吸痰时他的反应都很大,会咳嗽、会抵触、会抖动、会挣扎。我一直都以为他有感觉,好几次在耳边叫他,看到他的眼睛在微微颤抖,我以为他听得见。其实我不叫他,他的眼睛也是一直颤抖着的,而且还会经常流眼泪。


有次我对他说:“爸爸你走吧,别硬撑了,你别顾虑也别怨我,我不想让你再受罪了,你一个人太可怜了,早点解脱啊爸爸!”说完我发现他的眼角有泪流出,我甚至以为他听见了。而事实是他表现出的所有反应,都是丘脑出血昏迷后还保留着的生理反射,并不是他自主做出的动作。


父亲还大小便失禁了,那天我和妹妹给他换了三次尿不湿,他排泄了很多很多。虽然他现在瘦了些,但还是很重,我们俩帮他翻身都特别吃力。帮他擦洗干净后,发现他的臀部都是常年穿纸尿裤被潮湿浸烂的痕迹,原来父亲得病后日子过得太辛苦了。


第三天父亲的心率起伏变大了,我们决定再住一天,明天一定接他走。如果我们不离开医院的话,医生一定会救治下去,哪怕他永远昏迷醒不过来也依然要维持生命。我们再次询问医生父亲之后的病情发展,医生表示父亲不太可能醒过来了,只要药物、氧气等一切救治停止,他挺不了多久就会安静离世。


我提前买了寿衣,咨询了后事的准备,我和妹妹想让父亲带着最后的尊严去世。毫无质量地活在世间,不仅父亲自己会受苦,也会累垮我们。我承认我们内心的自私,但我和妹妹的人生路还很长,就算父亲健康长寿也无法陪伴我们的一生。


你在那边好好的呀

下辈子咱们还做父女


2022年2月10日阴历正月初十,凌晨5点52分,父亲永远离开了我们。


2月11日,我和妹妹送走了父亲,入殓师给他化了妆,为他身边铺满鲜花,也为他调整了面容。我们看到父亲最后的仪容,眼睛紧闭,嘴巴合拢,似乎满怀笑容。我摸了摸父亲的脸,很冰凉,我还帮他垫了枕头,摸到他的后脑勺都是水肿的。


我们没有通知任何亲朋好友,所以没有设灵堂。因为父亲生前的亲朋好友们已经很多年没有联系过父亲了,甚至他生前最爱的亲妹妹们也无人过问他。我认为生前无人过问,死后又何必让人家知道呢。


我们把父亲从冷库抬出,把他的脚抵住棺底,调整好他的睡姿,我在父亲耳边说:“爸爸,你安心上路吧。”父亲的遗体被工作人员推向火化场的那条通道时,我看着他离我越来越远,心里真的好难受,想着就真的这么永别了。


我觉得父亲生前最后的12年里,陪着他的也只有我们俩了。虽然显得父亲很孤单,但又并不孤单,因为此刻他这辈子最重要的两个至亲——他最爱的两个女儿都陪在他身边。


我们给父亲办完了所有手续,等他的骨灰被抬出,我抱着骨灰盒哭了,一个那么大的人,就剩这么点了。

很久以前也设想过父亲离开我的场景,但想象和现实完全不是一个样子。我想起9年前父亲节时,我在朋友圈写给他的一封信,和我此刻想对父亲说的话如出一辙:“小时候想早点脱离你的管束,长大了你在我身边的日子越来越少,直到现在真的一天都没有了。我真的好想你啊,爸爸!虽然每天的生活依旧,但每每想到你已离我远去,我就好心痛。你在那边一定很好吧,因为你再也没来过我的梦里。那就继续好好的呀,下辈子咱们还做父女,拉钩!”


时至今日,父亲去世已一年之久,谨以此文短暂记录他生病之后12年中艰辛不易的时光,愿他在另一个世界过得快乐,也愿天下父母健康平安。


个人经历分享不构成诊疗建议,不能取代医生对特定患者的个体化判断,如有就诊需要请前往正规医院。


作者:小狐狸

编辑:王若愚、代天医

题图来源:flikr


这里是果壳病人,专注讲述健康故事。

如果你有得病、看病的体验要分享,或者想讲讲自己经历的健康相关趣事,欢迎投稿至health@guokr.com

本文来自果壳病人(ID:health_guokr),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health@guokr.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